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楹联文化大众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6 15:26: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让楹联文化大众化

肖 德 安



  这是几则有关写对联的小故事。

  一是中小学生写对联故事: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二中高三级郭婷婷同学创作了这样一副:“品书月朗星稀夜;追梦天高云淡时。”这副对联被著名书法家书写,刊登在《对联》杂志的封面上。中学生能写对联,小学生也能写对联。如2007年9月,中国楹联学会会长孟繁锦到运城市新绛县位于钟楼、鼓楼、乐楼之下的西街小学验收“楹联教育基地”时,即兴出了上联“校在三楼下”,不到3分钟,六年级学生张雯便对出下联“花开九月间”。

  二是羊倌等人写对联故事:运城市闻喜县有个羊倌雷正元,每天放羊带三件宝:放羊的鞭子,装馍馍的袋子,写对联的本子。羊在吃草,他在构思联文,近5年共写了1000多副对联,获全国性征联奖项10次,人称“羊倌楹联家”。运城河津市薛英才一家三代12口人,人人能写对联,其中有10人获得全国性征联奖项52次。

  读了这几则小故事,我不仅想起山西省运城市到目前为止,全市150多个乡镇已成立了70多个楹联分会,有的一个分会覆盖三四个乡镇。全市中小学校的楹联组织已发展到70多个,其中新绛县就有30多个。市级楹联学会会员已达1100多人,各县、区会员有4500多名,接受过楹联知识教育的有6万余人次。运城市楹联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直接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大众、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喜人局面和丰硕成果,是不言而喻的。“运城楹联文化现象”生动地证明:楹联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它不仅是文人文学,而且也是大众文学,甚至可以说,楹联文化不是书斋文化,而是大众文化。不要把楹联创作看得太神秘。只要肯学习、勤钻研、常练笔,无论是谁,都有可能成为对联创作的行家里手。

  由“运城楹联文化现象”,不禁又联想到庄河楹联文化现状。咱庄河也算是一个楹联文化之乡,近几年来,楹联文化已出现了日趋繁荣的景象。但与山西运城相比,我们的差距可就大啦。庄河的父老乡亲和莘莘学子,何不也学学运城人对楹联文化的那股热情劲儿,让楹联文化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9:06 , Processed in 0.10284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