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凸现城市个性 树立文化品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9 08:08: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凸现城市个性  树立文化品牌
——无锡文化遗产保护回顾和展望
施  展
(无锡日报社  社长、总编)
  改革开放30年,无锡文化遗产保护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1处增加到15处,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属第15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9处增加到5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由66处增加到280处,均属省内第三位。全市有国家级非遗8项,省级10项和市级59项,在省内处领先地位。开始了由文物小市朝文物大市的征程。
  改革开放30年,无锡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从谢拒冠名到积极申报,全市现有4处历史街区,10座古镇、古村,在省内列第二位,2006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007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无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其保护思路、保护业绩被国家有关部门誉为“无锡模式”。
  改革开放30年,无锡对文化遗产有了全面的了解,文博事业取得了全面发展。在改革开放30年之际,进一步疏理无锡文化遗产,考证其历史价值,挖掘其核心价值,弘扬其当代价值,对于把无锡建成具有吴国都城个性和特色,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攸关重要。
  一、无锡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
  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而言,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主要是指其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上,产生的影响和作出的贡献。笔者在1998年研究文献记载后,提出无锡是古代吴文化的发源地、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和当代乡镇企业的诞生地这一观点,得到了领导、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采纳,但在发源地,还是重要发源地上有不同的认识,经过10年时间考古和研究,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有了条件和基础。
  (一)关于吴文化发源地之考古。从泰伯奔吴至越灭吴有700多年历史,这段历史为吴文化之源。长期以来,无锡对吴文化之源更多地依赖于文献记载。2000年对江阴佘城进行考古,考古成果证明其年代、规模和文化内涵等可与泰伯、仲雍奔吴的文献记载相印证,为泰伯早期所筑的起城。泰伯定居梅里,构筑吴墟,被史学界公认为句吴始立之城。然而,江南地区经考古调查发现的吴国古城还有不少,如安徽的牯岭古城、芜湖的鸠兹城、江苏的高淳固城、溧阳平陵城、丹阳葛城、武进淹城,等等。从这一角度来说,无锡只能称作吴文化重要的发源地。
  从寿梦称王至夫差被灭,这段历史为吴国历史。经考古发掘,春秋时期的都城有楚都纪南城、鲁都鲁故城、齐都临淄城、秦都雍城,唯独没有发现过吴国都城。历史文献曾有记载,吴国都城有大小城一说,小城在无锡,大城在苏州,因此,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地将苏州作为吴文化的中心。由此可见,吴国都城与吴文化发源地有着直接的关联。2007年,结合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对无锡阖闾城进行了复查。经科学考古勘探,获得了重大发现,该城规模为2.9平方公里,布局为一大城二小城,现存城墙、大型台基、水门、陆门、瓮城和护城河等遗址。考古结果表明,无锡阖闾城为吴国历史上鼎盛时期的吴国都城。在考古勘探中,还获得了意外成果,在沿十八湾的山顶和山脊上,蜿蜒分布着一道石墙,石墙依山势高下相筑,建筑考究,长达2公里,这是继楚长城、齐长城后,我国第三长城,也是长江下游首次发现的南方长城。专家们认为,阖闾城为吴王阖闾期间的吴国之都,无锡的城市之根在阖闾城,无锡是吴文化的发源地。笔者建议,无锡应设立城市纪念日,从阖闾筑建都年为无锡城市起始年。
  2003年,考古发现了鸿山遗址,该遗址占地面积达5.5平方公里,现有108座贵族墓葬组成,经科学测定,均为公元前470年左右,出土文物呈越文化特征。鸿山遗址是越国还是吴国墓群,有不同意见。乃至公布国保时,专家们将鸿山越国贵族墓群改为鸿山墓群。笔者认为,鸿山遗址完全有可能为吴国历史终结谢幕大戏。原因一,没有天灾,不可能短短几年间有百余座贵族大墓同时落葬;原因二,据史载,吴王夫差及其吴国贵族被越王勾践赐死而厚葬,鸿山遗址完全可能是厚葬之地,因此,随葬品呈越文化特征也就不足为奇。若此,从泰伯奔吴拉开吴文化序幕,到阖闾在无锡立国置都达到高潮,再到吴越大战闭幕,一部完整的吴文化历史巨剧,在无锡连绵不断地上演了700多年。
  (二)关于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之考证。中国民族工商业起始于清末民初,它以民族资本兴办现代企业为标志,上海、天津、无锡、广州、青岛、武汉等城市都为重要的发祥地。近年来,无锡对两大早期工业遗产进行了重点考证和研究,一是考证了业勤纱厂遗址,该企业创办于1895年,是无锡第一家大型企业,二是考证了裕昌丝厂遗址,该企业创办于1904年,是无锡开办的第一家缫丝厂,并实地勘究了现存的20多家早期的民族工商业企业。与上述五座城市进行了比较,一是始办时间,现代企业中,有比无锡早的城市,但主要为官办企业和殖民企业。民族工商业的现代企业,无锡的业勤纱厂创办时间为最早。二是所占地位,无锡民族工商业企业多、规模大,1937年无锡工业总产值已为全国的第三位,产业工人为第二位,纺织、面粉的产量都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在六大发祥地中占有相当比重。三是投入资本,其它城市主要为外国殖民资本或官僚买办资本,而无锡主要为民族资本。种种考证,无锡是中国近现代企业的主要发韧地,是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
  (三)关于乡镇企业诞生地之普查。乡镇企业诞生于江南地区的苏州、无锡和常州,又称苏南模式。寻找第一家乡镇企业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原因在于初始时的乡镇企业规模较小,改革开放前受政治限制,后因生产扩能和技术改造,历史遗址消逝的速度相当之快,加之乡镇企业都是从家庭作坊、合作社起家,原始资料十分匮乏。无锡开展了长达数年的专题普查,并把普查扩大到乡镇企业同为发达的张家港、常熟、武进等市(县),最终发现位居锡山区东亭镇春雷造船厂(原为无锡县东亭乡春雷造船合作社),始建于1953年,是现存最早的乡镇企业。随后召开了无锡及苏锡常地区老领导和全国、省有关专家等一系列研讨会,2008年4月国家农业部确认春雷造船厂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乡镇企业。有春雷造船厂作佐证,无锡是中国乡镇企业诞生地,名正言顺,当之无愧。
  二、无锡文化遗产的人文价值
  每座历史文化名城都有核心价值的文化遗产,如苏州是私家园林、江南古镇,南京是六朝古都、民国风采。2000年,无锡提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笔者提出了“名地、名镇、名居、名迹”文化遗产保护“四名”工程。今天,将其放到全国范围内进行比较,再提炼其核心价值,吴国之都、山水园林、运河精华脱颖而出。吴国之都已作简述,侧重而论山水园林、运河精华。
  (一)关于山水园林的思考。中国园林遗产大体为三类,一为自然遗产型,如九寨沟、漓江、黄山,以奇山奇水自然风光而著称。另为文化遗产型,如苏州私家园林、北京和承德的皇家园林,以亭台楼阁,挖池筑山而驰名。再为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结合型,国内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双遗产”有泰山、庐山等,但至今没有“双遗产”的山水园林。无锡的山水园林巧用自然环境,以真山真水造园,将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人文景观融洽成景,构成了一座座人文山水园林。从历史上讲,山水园林之源在无锡,始建于明代的寄畅园,巧借惠山山脉和锡山龙光塔,引泉水建池塘,依山傍水筑园林建筑,使之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园林之首。到了清末民初,惠山脚下建起了数十座巧借惠山风光之景的祠堂山水园林,在中国园林史上占有了重要的一席。从艺术上讲,山水园林之美在无锡。民国期间,在太湖之滨先后建起了梅园、锦园、鼋头渚、管社山的杨园、蠡园、渔庄、东大池等一批山水园林精品力作,无锡山水园林自成一派,艺术达到了巅峰,从人文上讲,山水园林之魅在无锡,很少有这样的地方,有这么好的山水,更有纵达3000年历史文化资源,山水园林中文化内涵如此丰厚,实属罕见。另外,无锡的山水园林皆为名人所筑,有别于苏州等地,并非常住之所,多为休闲之用,而且对市民开放,开创了中国公共园林之先河。然而,无锡对于山水园林的研究是迟滞的,新的成功之作也不多,更没有将其上升到无锡文化遗产核心价值层面来研究、探索和发展。无锡山水园林建设的前景又是令人鼓舞人,正当蠡湖、惠山风景区全面建设之时,太湖之滨吴国都城(阖闾城)遗址、龙山的南方长城遗址、十八弯和山军嶂山百余座名人墓等相继考古发现,以及几年前文物普查发现的惠山古镇百余座祠堂园林遗址,都为无锡山水园林建设提供了宝贵的人文资源。
  (二)关于运河精华的思考。京杭大运河长达1794公里,流经20多个城市,无锡能留下了文化原生态绝版之说,是因为1983年市人大通过了《古运河保护规划》,1995年省政府将无锡古运河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在政策层面避免了其它城市的乱拆乱建,避免了其它城市“保护”中的破坏。在京杭运河众多城市中,无锡古运河段之所以称为精华之地,一是原生态文化风貌最具亮点,鳞次栉比地保留着江南传统建筑,前路后河,店场合一,小桥流水人家,集风情、人文、工商为一体,是运河文化一绝;二是文物古迹最为密集,穿城而过的古运河两岸留下了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遗迹,有清名桥、惠山两大街区,日辉巷、淘沙巷、接官亭弄等三片街坊,有国保5处、省保20处,市保35处;三是工业遗产最具特色,有明清的伯渎港古窑群,有民族工商业先驱业勤纱厂遗址和较有影响的茂新面粉厂、振新纱厂等10多家企业,有建国初期苏联援华项目开源机器厂,有中国微电子摇篮华润公司,构成了中国工业遗产的缩影地;四是乡土建筑最具风采,沿线乡土建筑中既有传统建筑,也有中西合璧的民国建筑,更有众多的豪宅,有别于其它地区。占地2.1万平方米的薛福成故居已称得上江南最大宅地,新发现的祝大椿故居更是令人惊诧,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建筑布局呈4条轴线,历史建筑1500平方米。另外,运河两岸名人故居众多,有薛南溟、钱钟书、张闻天等名人故居20多处,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五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具魅力,进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就有惠山泥人、锡绣、竹刻、道教音乐、吴歌、锡剧等,基本涵盖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所涉及的口头传说,表演艺术、节俗礼仪、传统工艺等各项内容。无锡古运河保护应将伯渎河整合一体而统筹保护,使无锡古运河的历史价值得到进一步的凸现。伯渎河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条人工运河,已有2500多年历史,沿河两岸有史前文化澎祖墩遗址,有中国100处大遗址之一的鸿山遗址,还有吴文化发源地象征的泰伯墓、泰伯庙以及鸿山十八景,等等,使无锡古运河段不仅最具精华的风貌,更具深厚的底蕴。
  三、无锡文化遗产的现实价值
  纵观中外历史文化名城,有的因保护得较好,成为旅游胜地而声名远扬,如佛罗伦萨、罗马、丽江,有的不仅保护得好,而且传承了文化遗产优秀基因,使城市得到了创新发展,如巴黎、伦敦和苏州。究其原因,关健要使文化遗产提升为当代价值,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
  (一)建设一批吴国之都标志工程,赋予它旺盛的生命,展现城市本色,促进城市发展。无锡城市发展正在转型优化,软实力将起引领作用,软实力之基础是文化遗产,如果缺少了对城市文化遗产的潜力挖掘和充分发挥,城市的特色就难以体现。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就是要转化为软实力,通过标志性工程建设,成为宜居创业之城,又在转型优化中发展为新的文化产业。第一,建设中国吴文化博览园。吴文化博览园由东、西二区组成,东区由鸿山遗址、泰伯庙、泰伯墓、伯渎河和澎祖墩遗址,西区由阖闾城遗址和南方长城、孙子兵法纪念地横山。中国吴文化博览园突出阖闾城遗址、鸿山遗址的保护,尤其要突出吴国都城(阖闾城)遗址的保护,建成吴文化高原上的巅峰之作。第二,建设中国太湖生态博览园。中国太湖生态博览园要抓好两方面,一是自然生态,抓好太湖、蠡湖、长广溪湿地保护治理,突出两大馆的建设,蠡湖博物馆展示蠡湖的整治成效,太湖博物馆展示太湖的生态及美好的前景。二是文化生态,结合沿湖、沿山众多的文化遗址保护利用,充分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建设一批当代太湖山水园林。开展课题研究,与近代太湖山水园林捆绑,将无锡山水园林申报世界文化、自然双遗产。第三,全面修复历史街区、古镇古村。其一,市人大常委会已作出决定,要求三年内基本完成惠山、清名桥、荣巷、小娄巷四大历史街区和荡口古镇的修复工程,预计总投资将超过50多亿元。由市人大作出专项决定,在全国实属罕见。其二,市文化遗产局已完成古村落的普查,提出周新镇、礼舍等10处古村落保护名单,提交市政府予以公布。通过几大工程建设,把隐性的文化遗产资源亮起来,分散的资源串起来,古老的文物资源用起来。进而再把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结合起来,发展文化产业,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促进城市发展。
  (二)建设一批人文精神传播载体,将文化遗产上升到城市精神层面,彰显文化遗产独特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城市的发展关键在于人,而人的思想素质,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取决于城市文化的教育和熏陶,而这一切又都根植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之中。提升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将其上升到城市精神层面,载体是纲,载体即是博物馆、纪念馆。从无锡历史文化优势资源出发,重点建设好无锡博物院,体现江苏领先、全国一流的水平;突出建设鸿山遗址、阖闾城等二座遗址公园(遗址物馆);构筑三大历史博物馆,即,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中国吴文化博物馆等;建设泥人博物馆、民乐博物馆、书画博物馆、道教音乐博物馆等一批非遗博物馆和荣毅仁事迹陈列馆、王选事迹陈列馆等一批名人纪念馆,以及修复一批名人故居;精心构思一批在改革开放史上具有纪念意义的专题博物馆,如胡福明与思想解放事迹陈列馆,依托华润公司的中国微电子博物馆,依托尚德公司的中国光伏博物馆,等等。力争“十一五”末,全市各级各类博物馆、纪念馆达到50余座,无锡“尚德务实、和谐奋进”的城市精神和千年吴地文明、百年工商繁华、人杰地灵、江南名城的城市历史,通过博物馆、纪念馆等载体,得到更好地展示、传承和弘扬。
  (三)建议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凸现一体两翼城市特色和个性,更具竞争实力和发展后劲。今日的城市竞争,是文化竞争,是城市个性和特色的竞争。历史文化资源是体现城市个性和特色最为珍贵的资源。一座没有个性和特色的城市,在城市之林难以有其地位和作为,更无竞争优势。无锡的发展是一体两翼的发展,仅有无锡具有城市个性和特色是不够也是不完整的,只有江阴、宜兴都具有独特的城市特色和个性,一体两翼才有持续的发展后劲,才有亮丽的身躯和两翅,才能博击长空飞向理想的彼岸。江阴、宜兴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遗产,要通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申报,充分发掘本土传统文化资源的当代价值,把城市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外部现代文化相贯通,把城市历史人文优势转化为文化与科技、市场相结合的优势,转化为城市的创新度和创造力的优势。无锡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群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它不仅成为中国第一个以中央直辖市或省辖市为单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群,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作出新的探索和贡献,而且无锡在建设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率先攀登基本现代化新峰伟大进程中,更起着直接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7:57 , Processed in 0.07100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