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大事件与城市形象塑造 借助重大事件塑造城市故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10 09:44: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大事件与城市形象塑造 借助重大事件塑造城市故事

张楠  扶国


城市故事的本质定位

【摘要】分析城市意义要素类型和营构特性,提出面向重大事件的城市形象塑造应该以城市整体生态为目标,尽力塑造有特色的城市故事,从而追求城市的健康价值。研究城市故事的系统性、多样性、原真性和差异性,强调对自然生态系统、人类历史文化以及市民空间行为的重视。
【关键词】重大事件 城市形象 城市故事 城市设计

   重大事件对于城市的影响是巨大而广泛的,往往成为城市经济、社会、环境整体更新的难得良机,是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最佳动力。然而,正因为面向重大事件的城市建设投入巨大、变化迅速,如果因为更新规划不完善,则很可能陷入两个误区:(1)急功近利,损害甚至破坏城市特色风貌;(2)浅层次、非系统的美化运动不足创造吸引人的城市形象。可以说,城市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一种高级聚落形式,容载了丰富的人类生活情感,仅靠表面的绿化与形象设计无法打动人的内心,只有实现城市生活与空间环境的结合才能使人们真正认同自己在环境中的位置,使人与城市环境的关系更加亲密。
   因此,面向重大事件的城市形象建设应该以城市整体生态为目标,尽力塑造有特色的城市故事,从而追求城市的健康价值、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和交流价值、生命形式的多元化和环境公正价值。立足于塑造有特色的城市故事来指导城市设计实践,有助于从整体生态论的哲学基础上看待和建设更加和谐美好的城市未来,最终使城市保持长期的生机与活力。

1 物->场->事:塑造城市故事的心理学作用机制
   根据环境记忆心理学研究,人对环境的印象和记忆分为三个层次:物、场、事,人们的记忆内容首先是在环境中发生过什么事情,其次是发生在哪里,即环境的场所,最后才会回忆环境的外观和细节。美丽的城市景“物”固然可以给人直接的视觉享受,但必须营造多“物”整合的完形环境才能形成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所空间;而城市故事如同场所的灵魂,它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和记忆,已经不仅仅是感官体验的美学愉悦,而是让人感受到了自己与场所在时间维度上的融合,真正做到了人与环境在物质和情感上的同一化。因而可以说,要实现城市意象的意义,就必须发掘和表现城市的故事,超越场所的三维静态组合,给人时空互动、四维动态组合的深刻意味。
   凯文·林奇曾总结出城市意象五要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通过追溯环境在头脑中的关键记忆感应点来系统归纳城市的认知框架和可识别性,这可以说是成功地实现了城市记忆从“物”的层次上升到“场”的层次。基于城市意象五要素,人们可以明确自身在城市中的定位,通过对城市秩序的把握来消除城市环境的疏离感。然而,这种早期的行为研究方法把人对城市的理解简化为对物质形态的知觉认识,类似于研究动物在迷津中的辨向行为,忽略了人类认知能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正如凯文·林奇自己后来承认的,认知地图只能把握城市意象的个性、结构,对于意义的研究显得无能为力。
   借助重大事件塑造城市故事则必须在“场”的层次上进一步上升到“事”的层次,站在“事”的高度来统筹“物”和“场”的营造,以此实现对城市意义的追求。通过研究历时性的城市历史文化积累,促进市民的交往活动,诉说城市特有的环境故事,可以加强城市环境中人的心理体验和思索,从而表现出强烈的城市意义感。从城市故事的角度来看待和塑造城市环境,有利于把握城市设计的人文生态本质,注重城市人居环境的“活动”和“意义”,发掘城市文化的深层内涵,以城市的特色魅力真正打动人的内心。

2 三整合:城市故事的内容要素
2.1整合自然环境的故事
   自然环境包括了气候、地质、地形地貌、水系和其他自然资源,这些资源往往是唯一性的个性化景观。在当地人民与自然力量的抗争与磨合过程中,有很多民间故事和文化流传,既是一个城市可持续的经济与文化资源,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符号和积淀,甚至是一种心理归宿感的文化要素。
   从城市与自然的相对关系来说,与自然环境整合的城市故事有两种形式。
   其一是保护原有的特色自然景观,如城市森林公园、湿地系统等等。受到保护的特色自然景观必然能成为城市人的骄傲,例如南京提出“山水城林”,长沙提出“山水州城”,广州提出“山城田海”,西安提出“山、塬、河、田、城”,大家不约而同地都把地方山水和自然环境景观视作城市形象最重要的特色。惟其如此,国外面向重大事件的城市建设都以自然景观保护为首要。例如2005日本爱知世博会主题就是“自然的睿智”,为保护爱知县东部森林,不惜将其会址从海上森林地区转移到长久手町的青少年公园。
   其二是城市内部自然生态环境营造,如绿化系统、水域系统等等。这种建设不仅仅是浅层次的绿化活动,应该在深入分析人类本性和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市民生活建立全面的生态平台,让人类获得亲近自然的天性愉悦。青山绿水、花鸟虫鱼,尽皆可以成为人类重归自然的可及之物。
   例如,2000年悉尼奥运会特意将场馆建设在市中心区以西名为红布什湾的废弃工业用地上,通过生态恢复与景观建设工作,极大地改善了红布什湾地区现存的五种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即森林、草地、淡水湿地、成水湿地和水道网,同时还修建了人工山丘景观生态。奥运场馆区与周边环境被自然弯曲水道、水面和浅滩系统分隔,恢复种植了大片土生草种,当地植被得到保留。整个地区呈现出自然生态风貌,几平不见人工雕琢痕迹。很难想象在奥运会之前,这里曾是以城市垃圾和工业废弃物为主的废弃的工业用地。悉尼人把废墟变成森林和绿地,又把山丘、森林、草地、湿地、湖泊联成一个协调的景观生态系统,塑造出很好的城市自然故事。
2.2整合历史文化的故事
   城市空间的场所精神及灵魂折射出的是城市文化、历史内涵、市民精神、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等等,因此凯文·林奇在《一种好的城市形态概论》中提出,“一种好的城市形态应该从社会文化、社会生活和社会审美心理,意识形态、城市空间形态结合角度来看。”
   城市历史文化的故事要素可分两类,一是物态的,如旧居、遗迹等,二是非物态的,如城市肌理、名称、颜色、语言、声音、民俗等等。这些故事要素是一种符号,映射的是历史事件、传说、记忆等等历史文化,通过对要素符号的诠译,引发人与历史文化间关系的思索。两类故事要素与城市历史文化之间有三种整合途径。
   第一种是保存“物态要素”来延续和表现历史文化,即采用保护或改造的手段,以维持历史留下来的现成的物态文化建筑和场所,以求本原地阐述深层次的城市历史和集体记忆,“这些文化财产无论其等级多低,均构成人类的记忆”。例如上海的外滩城市设计,就采取了整体保护殖民时期的建筑形式,使人强烈的感受到海派文化的历史韵味,并获得“万国博览会”的美名。
   第二种是利用“非物态要素”沿显城市历史文化,也就是利用城市文脉、轴线,或者颜色、名称等历史符号等等来隐性显现地方文化。例如北京2008奥运规划就选址干北京市北轴线上,继承了北京历史特色景观,使得古皇城文化在新时代得到延续。又比如,有的城市新拓城市道路,道路的命名取白很有历史渊源的地方典故,无形中便延续了地方文化遗产,提高了城市文化品位。
   第三种整合途径在创新的程度上甚于前者,要求设计者在充分理解城市已有文化积蕴的基础上,以再创造为主要手段,将集体记忆转化为物态的创新的城市空间场所,从而得以将城市文化精神延续下去。这尤其适合于城市历史形态与现代城市功能发生较大矛盾难以协调的情境下,例如吴良镛教授设计的北京菊儿胡同,就是在完全把握北京城市空间结构和市民生活方式的前提下,创造出来的地方特色人居空间。
2.3整合市民生活的故事
   现代整体生态观认为,人类社会群体本身也是一个生态聚落,促进市民的生活交往,维护社会生态的平衡与活力,正是整合市民生活的城市故事所要达到的目的。塑造城市故事并不仅仅是静态地与历史环境相挂钩,它更重要的是动态地、持续地促发新的“故事”发生。市民们不仅要欣赏历史留给他们的故事,更要亲身地参与到“故事”的延续和创作中去。所谓“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现时的市民也应该成为新“故事”的导演和主角。
   为此,在面向重大事件的城市形象建设过程中,普通市民的交往行为应该受到城市设计者的充分重视,市民的空间活动不应被机械地分割瓦解,城市内部应该多创造一些市民广场、城市建筑复合体等等能够展现日常生活,促进人际交往的故事空间。近年来,无论是奥运会、世博会还是其他重大事件,其场馆园区建设都特别设计了面积较大、方便聚集的公共空间,并且在重大事件结束后永久地保留下来,成为不断产生城市新故事的最佳场所。
   此外,市民作为城市故事的导演之一,不应该完全被动地接受城市规划设计结果,在城市设计的实践中应倡导市民参与的城市设计,其评价体系应更加具有开放性,更充分考虑市民的意愿,在城市设计实施过程中具有弹性和互动性,给予市民相当的自由度和发挥创造肚的机会。

3 城市故事的营造特性
3.1系统性——完整的故事
   成功的城市故事离不开精心设计的“物”和“场“就如同一个优秀的剧目,每一个戏剧片断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内容:一,有主角和配角,有高潮和低潮”。仅仅讲述“故事”的一方面是苍白的,必须给人全方位的感知才能体会到故事的深刻内涵。虽然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五要素不足以全面表达城市的意义,但是它作为一种必要的城市认知的中间途径却是无可取代的。物、场、事之间是城市形象塑造的一个完整系统,三者之间具有层次性,却又不能相互取代。一个城市即使有着特有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或者市民生活交往空间,如果不能按着人类感知框架系统的组织城市景观,也难于给人美好深刻的印象。完整的城市故事应该从区域系统的层面入手,划分为地块、城市、城市群、区域等不同规模的故事,大故事里面有小故事。必须注意城市故事空间的营造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仅顾城市大形象忽略了细部的艺术处理,这也正是很多城市面向重大事件进行城市形象建设却事倍功半的关键所在。
3.2多样性——活跃的故事
   信息社会中,市民生活、工作、娱乐、社交的边界日益模糊,公共与私密,工作与休闲的内容不再可能用单纯的分割空间来容纳,城市故事要精彩,其情节和结构必须多元化。城市设计主张场所活动的复合性,借助含混与折衷,复杂性与矛盾性,集中反映开放的城市综合体。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认为“城市是一个重叠、模糊、多元交叠集合起来的统一体”。城市故事必须重视多元文化和精神单元的并存,适应生活内容的丰富性、功能的叠合性和结构的灵活性。一种空间往往需要在同一时间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故事,进一步满足不同时间下的变化需求,从而适应当代大容量信息的承载和快节奏的变化。雅各布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1961)中提出,城市的活力源干城市生活的多样性,必须认识到城市的多样性与传统空间的混合利用之间的相互支持,“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
3.3原真性——真情的故事
   无论是历史古迹的保护还是全新城市环境的创作,都讲究故事的真实性,要表现出社会历史和现实的深刻内涵,不能为了故事而故事,甚至把不相关的故事生硬地移植过来,结果弄巧成拙。建筑后现代主义之所以迅速冷却,就在于肤浅地滥用符号,以为片面地摘取古典建筑的某些片断就可以达到文化意义上的升华,甚至出现了粗俗不堪的假古董。“假作真来真亦假”,没有历史形成的内在底蕴,没有社会现实的映射,浅层次的仿冒和炒作只会导致地方特色的极大破坏,如同浅俗造作的故事一样令人恶心。“原真性”和“可读性”所寄寓的残缺美往往在西方文物古迹的保护中得到了很好的表达,并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景观资源。例如埃及人就不曾去修复一个世纪前被拿破仑大炮轰坏的斯芬克斯的鼻子,以说明这是拿破仑在历史上的“雕刻”。
3.4差异性——独特的故事
   雷同的故事总是无法引起人们的兴趣的,面向重大事件的城市形象建设过程中,特色风貌是关键。城市故事的差异性表达在三方面,即所谓“此时、此地、此人”。“此时”指的是时代差异性,也就是说城市故事空间营造的特征应该体现出时代的痕迹,不能混淆干其他时代的城市印记。“此地”指的是地域差异性,世界地域文化大相径庭,即使是“历史久远的中华文化实际上是多种聚落的镶嵌……,如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三星堆文化、巴渝文化等”,城市“故事”应致力于挖掘地方特色,从地方中来,到地方中去。地域乡土是人类思想感情上更深一层的居住环境,从小便根植于记忆之中,从而成为人们心中的根。人们所追求的正是它所蕴含的历史与文化气质、富有特色的地方个性、浓郁的人情味和温暖的家园感。“此人”则关注的是市民个体差异性,指不同的性别、年龄、种族、阶层、学历、性情、经验、目的等等,不同的个人在解读城市“故事”空间的表述文本时,必将融入自己的主观诠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05:52 , Processed in 0.06055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