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剧,不是作家的专利——与中学生朋友谈谈剧本的编写作者:苏州大学附属中学 高俊卿
话题作文的出现,不仅带来了考场写作内容的大开放,而且带来文体选择的大开放。较之十年前非记叙即议论的文体单调,今天的学子在文体选择上有了极大的回旋余地,文体不再成为捆绑思想才华的心头之痛,而成了《逍遥游》中助鲲鹏“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的神奇羽翼。剧本在近几年的考场上偶露峥嵘,话题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等均有考生用剧本作了精彩演绎,获得高分。但从面上而言,从同学们平时作文而言,敢于采用这种文体的比例仍很小。原因大概有二:敬畏,以为编剧只是作家的专利,不敢写;陌生,对剧本的文体要求吃不准,不会写。根本的原因还是第二条,所谓艺高人胆大,了解了剧本写作的大路子,把握了剧本写作的常用技巧,也许我们就会欣然坦然——原来编剧本不过如此!
从应试的目的出发,我们不必系统学习戏剧理论,观摩大量的戏剧作品,演练所有的编剧技巧,这里结合实例仅向同学们介绍若干能现学管用的编剧要点。
一、熟悉剧本的几个要素:人物语言、舞台说明、情景交代;幕、场。人物语言包括独白(自言自语)、对白(对话)、旁白(背对剧中人说给观众听)。说话人和说的话之间用冒号隔开。情景交代则是描述说话人说话时伴随的语气口吻、表情动作。舞台说明则包括除人物语言和情景交代以外的一切内容,比如时间、地点、环境、气氛、事件背景、人物的上下场等。情景交代可以加圆括号,舞台说明可以加方括号。幕是戏剧较完整的段落,每幕可以分为若干场。场是戏剧中较小的段落,每场表演故事的一个片断。同一幕中时间上是连续的,空间上是固定的。幕起幕落往往伴随着时空的转换。因此要注意同一幕同一场中时空要相对连续稳定。 二、剧情发展的线索尽可能单一,事件尽可能集中。戏剧反映生活,但生活不就是戏剧。生活事件常常是无序的、零散的、平淡的,生活中的许多矛盾在激化之前就已经平息了。戏剧须将生活艺术化,将生活事件浓缩于一时一地,让生活中的人发生碰撞(矛盾冲突),波澜起伏,悬念迭生,乍悲乍喜,借以生动有力地演绎世态人情哲理。初学编剧者,首先要学会避免无序、散淡的局面。
让剧情发展的线索尽可能单一。丁西林《三块钱国币》,围绕花瓶事件,主要写大学生杨长雄和吴太太之间的矛盾冲突。三幕剧《观剧记》是1999年全国高考作文中涌现出来的佳作,三幕分别描述三个人移植爱因斯坦、希特勒、诸葛亮等中外名人记忆后出现了始料不及的后果,观后感“每个人,他的灵魂和肉体,都是神圣的、独一无二的,因此也是无可替代的”则是贯穿始终的线索。蒲松龄文言小说《促织》如果改编为剧本,可以考虑以促织的得失、成家的悲喜作为剧情发展的线索。
事件集中才能构成强化矛盾冲突。还是以《促织》为例,假如按照原文一一演来,时间的大跨度(至少几年)不说,地点的频繁转换(皇宫-街市-成名家-巫师作法处-村东大佛阁-成名家-井边-成名家-县衙-巡抚公府-皇宫-成名家)也使故事零散,而且极不便于演出。用线索贯穿可以使零散的事件发生联系。除此之外,还有不少集中事件、强化冲突的技巧。欧洲经典戏剧理论“三一律”可以借鉴。“三一律”提到时间集中(最好在一天二十四个小时内)、地点集中(最好在同一个地点)的必要性。我们编剧就要有意识地集中时间、集中地点。《雷雨》涉及两代人三十年的恩怨,但剧中只是截取三十年后周公馆夏天的一个雷雨之夜前后二十四小时发生的事件表现。《茶馆》反映裕泰茶馆从清代末年到抗战胜利四十年左右的时间内发生的盛衰变迁,时间跨度虽大,故事发生地点不变,茶馆成了时代风云、命运起落的一扇窗口,极具浓缩力、概括力。运用巧合和虚实结合的方法也能使事件集中。《促织》原文写成名得到巫师指点捉到一只上品促织“蟹壳青”,此后发生的事件多多,这些事在生活中可能都是断断续续发生,而在剧本中可以通过巧合使之紧凑。比如成名正在和妻子担心其貌不扬的促织没有能耐交不了差,这时候门外有脚步声,好事少年来了。正是无巧不成“戏”!虚实结合就是让不能正面展示却又是必须交代的情节通过剧中人的言谈透露出来。这样可以使故事发展的背景、脉络更清楚,容量加大。《三块钱国币》中,李嫂不慎打碎吴太太家花瓶是引起杨长雄和吴太太争执的重要事件,但作者并没有从头说来,而是在杨吴二人的争执中将此事道出,警察带李嫂去当铺的过程也是通过警察回来后的说明虚写的。
三、人物语言要生活化、个性化。剧本中人物的语言是生活语言,不能写成学生腔。少用长句,少用“因为”“所以”。人物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个性、心理。一位学生创作的课本剧《促织》中有两处人物语言非常个性化,能给我们启发。一处写乡亲甲、乡亲乙二人抬着被打得皮开肉绽的成名来到成名家中,乡亲甲年少,乙稍年长。请看下面两人在成名妻子前的几句对白:
乡亲甲(叹了口气):成大嫂,你也不要太伤心。成大哥是个好人,有这种遭遇,实在是老天无眼。怪只怪君王昏庸、奸臣当道、佞人横行……
(乡亲乙赶忙截住话头,朝门外望了望)
乡亲乙:当心被人听见!咱们还是小心为妙。
乡亲甲(提高声音)难道不是吗?我偏要说:若不是昏君,为何迷上促织之戏?若不是奸臣,为何绞尽脑汁、设法献媚?若不是佞人,又为何四处搜括百姓,趁机哄抬物价?
乡亲乙:话虽如此,可……唉,成相公为人老实,却被任为差役。他哪会科敛丁口?又如何买得上品促织?县官也不能因此把他打成这样啊!(转向成名及其妻)你们多多保重啊。
上述对话十分符合说话人的身份、个性、心理,乡亲甲年少气盛,心直口快,初生牛犊不怕虎;相比之下,乡亲乙社会经验较多,顾虑也多,说话做事更多的是瞻前顾后。
还有一处是写成名从妻子手中结果占卜得来的图纸,反复端详,不觉说出这样几句话:
成名:画中绘殿阁,类兰若——与村东大佛阁逼似;其后小山下,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旁一蟆,若将跃舞——莫非乃教我猎虫所耶?我这就去大佛寺看看。
成名这几句文白夹杂,似乎毫无道理,但这里恰恰是小作者的出彩处。成名是个读书人,为征促织所苦,对着图纸揣摩半天,不觉吟出读书作文用的文言,十分自然,符合其特定身份、特点心态。后面的生活化的语言则是在沉思后忽然醒悟、从图中走回现实的结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