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肯•贝恩: 卓越教师的成功秘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9 12:12: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肯•贝恩: 卓越教师的成功秘诀
作者:肯•…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你想为学生打开一扇世界之窗、带给他们异乎寻常的经历吗?你想让学生涌满课堂甚至走廊、获得满堂喝彩,使学生终生受益吗?你想成为世界上最好的教师吗?《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一书告诉你卓越教师的成功秘诀:本书总结了小到备课所需的提示性问题、温情语言等13个课堂教学技巧,大到教学实践中的7条普遍规律和颠覆传统的理念,你会发现充满传奇色彩的卓越教师原来也是后天造就的。
“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教学模式
哈佛大学的桑德尔在上他的司法公正课的第一天就带来一个能引发兴趣、需要思索的棘手难题:假如你是一个有轨电车司机,失控的车子正向在铁轨上工作的5个人冲去,你无法刹住电车,似乎车子注定要碾过他们、把他们压死。正当你在铁轨上减速行驶,一分一秒临近这场即将来临的悲剧之时,你突然注意到一条可以驶入的铁路侧线,如果驶入侧线,车子将把侧线上工作的一个人压死。“你会作出什么样的选择?”他问学生,“你是否把车子驶入侧线,压死一个人,但是救出另外5个人?”
在这个练习当中,桑德尔希望激发学生去思考合法性的基本问题,在将他们自己的思维与某些大哲学家的思维对比过程中理解自己的思维,他通过这门课程将所有主要哲学流派和作家穿插在他打算引起学生兴趣的当代意识形态的斗争中。而且,他不断地改进问题以适应一届又一届的新学生。
许多优秀的教师深思熟虑、仔细斟酌,努力面对一些学生们可能带到课堂上的思维模式。我们看到课程正是围绕着这些思维模式进行的,这些思维模式也正是该课程所要质疑的,而这样的课程才是我们称之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教学模式。
知识是构建的,不是灌输的
20世纪80年代初,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两位物理学家想要知道,一门典型的按照传统强调牛顿运动定律的基础物理课程是否能够改变学生对于运动的看法。为了找到答案,他们设计并验证了一套测试题,来确定学生是如何理解运动的。结果发现,大多数学生在选修课程之前,对物理世界都有一套基本的直觉的看法。
学期结束后,两位物理学家用同样的卷子再次对学生进行了测试,发现该课程对学生思维方式的改变相当小,甚至许多成绩得A的学生都仍然不同意牛顿的看法。
两位物理学家单独走访了几位坚持不同意牛顿定律的学生,想看看能否说服他们放弃原先的错误理论。在访谈期间,他们要求学生依靠自己的运动理论来预测一个简单物理实验中将要发生的情况。学生作了自己的预测,然后研究人员当面进行实验,证明那些依靠错误运动理论的学生作出的预测是错误的。但当物理学家要求学生对他们的观点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差异进行解释时,他们发现:许多学生仍然拒绝放弃他们错误的运动观点。
富有成效的老师总是要求学生以该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成果的眼光来看待部分现实,他们并不认为这只是让学生“吸收知识”,因为他们相信学生必须使用现成的思维模式来解释自己所遇见的一切,所以他们认为那样做是刺激知识的构建,而不是“传递知识”。
创造自然的、批判性的学习环境
优秀教师的高明之处在于尽力创造一种自然的、批判性的学习环境。所谓“自然”是因为学生“无意中”遇到某些问题和任务,其中包含了他们正在努力学习的技巧、习惯、态度和信息,这些内容对学生具有吸引力,这些真实的任务能激发好奇心,成为内在的兴趣;所谓“批判”是因为学生学会以批判的态度来思考,以证据来推理,运用各式各样理智的标准来检验他们推理的质量,在思考的同时作出改进,对别人的思想提出具有探索性和深刻见解的质疑。
杰拉尔德•米德为他的法国现代史课程构思了一个类似的程序邀请学生踏上重返18世纪末叶之旅;在琼•古德温有关言论自由的课程中,学生可以扮演最高法院的法官,决定一个棘手但现实的案子;在另一个叫“新兴经济学”的程序中,经管系的学生可以针对在新兴经济的形势下如何做生意向一个假想公司的执行总裁提供建议。
简单但深奥的观点指导着自然的、批判性的学习体验,这种观点是:(1)当人们觉得问题有趣味又美妙或很重要时;(2)在一个具有挑战性然而有人支持、鼓励的环境里,他们觉得对自己的教育有控制感时;(3)他们可以与其他学习者合作学习,尽力解决问题时;(4)他们相信他们的工作将被视为公正和诚实时;(5)在老师对他们的努力作出评价之前,他们可以尝试、失败、可以从有经验的学习者那里得到反馈信息时;人们往往学习效率极高,并且这会对他们的行为、思考或感知的方式产生一种持续的、本质的和积极的影响。(摘自《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美]肯•贝恩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出版)
研究型大学不需要重视教学吗?
对于世界上的名牌大学而言,教学变得越来越重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大学重视研究,而声称精湛的教学无关紧要,强调研究者的学习甚于学生的学习。但是,我们认识到,如果以牺牲所有其他人的学习为代价来振兴一代学者的学习,那我们根本就无法长久维持一个文教昌明的社会。研究与教学不乏相通之处,而且杰出的教师认识到了它们的共同点。两者都与学习有关,前者涉及研究者的学习,后者则涉及到普通学生的学习。在将来的学习型大学里,我们必须找到使这两种学习相辅相成的方法。
出色的老师认识到,就如何最为有效地鼓励学生学习这点上,有很多东西需要了解。人类是复杂的动物,他们的历史、体质以及所生活的社会对于他们如何学习、能否学习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我们可以从对于所有这些左右学习的复杂因素的研究中获益良多,但也可以从杰出教师的思想方法和实践活动中学到不少真知灼见。这其中包括,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们是善于学习的学习者,他们不断尝试着更好地理解学习的含义,理解影响学习的所有复杂因素,理解他们与学生如何才能透彻地了解学习的本质和过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7:10 , Processed in 0.11692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