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位名师点评湖北2008年高考作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20 08:07: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四位名师点评湖北2008年高考作文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你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你是随手把树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走近你,你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你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你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你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你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你怎么从小贩手中接过找来的零钱?你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你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
  请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展开联想,思考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自选角度,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定立意,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与去年相比,今年我省的高考作文题,继续延续材料作文这一形式,但同时限定了题目。这一“材料加命题”式的作文题难易程度几何?如何考查并区分出学生的能力?
  昨日,多位专家、名师对今年的作文题作出了分析点评。
  简洁与深刻诗性与理思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李建中
  供考生审题用的这段材料简洁而富有诗意。八个问句全部是叙事,其中四个讲“举手”,四个讲“投足”;而最后的三个“对待”则是力图将“简洁”之“诗性”导向“深刻”之“理思”。
  考生在立意、择体、选材、构架等方面都不会有太大的障碍或困难。虽要求考生“展开联想”、“自选角度”,但试卷上的那段文字实际上已提供了现成的“联想”和“角度”,故可供考生驰骋想象的空间和选择角度的自由并不是太大。只要不出意外,大部分考生的作文都可以得到一个基本分。
  如何分出高下,将体现在“简洁”和“诗性”上。简洁是指考生叙事、抒情或议论的技巧,而诗性则是文字表达能力。对于大部分考生而言,对这道作文考题“说什么”已经难分高下;“怎么说”则可以见出优劣。无论是就其大者(中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而言,还是就其小者(命题作文这种考试方法)而论,“怎么说”较之“说什么”似乎更为当行,更为本色。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今年的作文考试是一次“返本”之旅。
  发挥空间大立意有限制
  武汉一中语文特级教师夏纯德
  今年的作文题目,是材料作文与命题作文的融合,可以称为“加有限制的材料作文”,与去年作文题目相比,既有继承,也有创新。
  在写作上,存在一定的难度,但并不很难写。难度表现在,立意不能脱离材料,而应以材料为据,或者说这里的“举手投足”是有限制的,不能将之泛化,如果泛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偏离题意。但由于材料本身涉及面很广,既可以从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入手,也可以从尊重他人,遵守社会秩序和公德入手,还可以从“慎独”入手,角度多样,写作空间广阔,且都不离“和谐社会构建”这一范围。所以说并不太难写,对这一题目,学生是有话可说的。
  但在具体操作时,仍应该小题大作,小中见大,既忌空忌泛,大谈精神文明、社会和谐,也不宜就事论事,而应该具体分析,写出深度。
  审题无难度创新性稍差
  武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陈建军
  今年的作文题把材料和命题结合在一起,与一般的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都有所不同。
  在审题上,不会有太大的障碍,因为材料本身就暗合了命题的内涵和走向,故考生比较容易把握,不大可能产生跑题的现象。考生可以根据材料中所规定的具体情境,本着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身等和谐共处的目的,着重论述个人修养与其言行举止之间的内质与外在关系。
  客观地说,这个作文题创新性不强,是个老话题,不过常谈常新。考生虽然都有话可说,但要想把它写深、写厚、写实、写好,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认识水平的高下,文化储备的多寡,恐怕是决定考生作文深浅度的关键所在。
  这个题目切口比较小,但其主旨相当大,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时代意义。它警示人们,在努力搞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决不能放松精神文明的建设。
  话题很成功材料有缺憾
  洪山高中语文特级教师吴平安
  “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是一个很宏大的话题,而“举手投足”则是一个很细小的动作。话题就在这一大一小的对立与转化中设置。
  材料所列事例,贴近考生生活,皆为身边琐事,具象化了“举手投足”的内涵,给全体考生而非部分尖子生一个明晰的提示,大大降低了审题的难度,却丝毫不会降低考查的区分度,这是试题的成功之处。
  若说不足,最大的欠缺在于这第三个“如何对待”上。首先,与树、狗、电梯、盲人、小贩等例证的单一与明晰不同,“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颇让人有一头雾水之感;而思考“如何对待自己”,则更生莫测高深之叹。是在何种意义上的“自己”?是“意识∕身体”、“感性∕理性”、“灵魂∕肉体”哪个层面上的“自己”?
  最后一个“如何对待”,是一个哲学色彩浓厚的命题,对绝大多数考生而言,内容太虚,难度太大。大部分考生可能会避难就易,选择前两个“如何对待”作文章,当然这并无碍于得高分满分。如此而言,则后一个“如何对待”因缺乏可操作性,便徒成陪衬,被虚置起来了,怎么说也是个缺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0-3 19:19 , Processed in 0.06406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