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46|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城市精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29 08:02: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城市精神是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城市独具特质的精神品格,是人民群众长期实践的文化结晶。它凝集了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民情与形态,集中反映了市民的价值追求、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城市精神是高扬于市民心中的一面旗帜,是引领市民前进的号角,是城市发展与提升的灵魂。
2#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08:02:39 | 只看该作者
 一个城市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形象应该是方方面面的,即包括硬件建设,如城市的建筑、道路、雕塑等,也包括城市管理服务水平、市民素质等软件建设。城市精神则是城市的灵魂,它可以通过城市硬件建设的规模、布局和气势来体现,更主要通过城市的软件建设而彰显出来。
3#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08:03:14 | 只看该作者
城市精神从整体上决定市民精神的发展方向,影响市民精神的质量和水平,具有导向作用。市民精神是城市精神的基础,是城市精神的载体和体现。他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二者的区别:首先,市民精神偏重于个体的意识;城市精神主要表现在整体方面。其次,城市精神与城市的历史传统、文化氛围、道德风尚、经济水平等相联系;而市民精神除了受到城市环境因素的影响外,还要受到生活水平、社会环境、社会事件等的影响。再次,城市精神是城市大文化的反映,表现为城市与城市相区别的特殊的文化风格,代表城市的精神面貌;而市民精神有时候反映的是一个地域人群的特点,不代表物与环境的特点。
4#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08:03:50 | 只看该作者
建筑是城市的载体,是凝固的音乐,是被物化的记忆。城市建筑的风格是一个地域、一个时代的风俗、时尚及技术条件在建筑上的反映。不同城市往往有不同的建筑风格,如北京和上海。

  建筑风格有着两层含义:建筑样式和建筑性格。建筑样式是外在的形象,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建筑性格是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取决于一个地方所特有的环境特征、文化基因以及价值取向。比如上海“新天地”的传统和时尚、外滩的古典和浪漫、陆家嘴的高度和速度,体现了不同的建筑性格,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城市精神。

  不同的建筑空间会使人产生诸如拘束、放松,优越、卑微等截然相反的自我感受,这些对城市精神会产生一定影响。经典建筑带给市民的,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升华,同样能起到趋美扬善的教化作用。
[zt]
5#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08:05:13 | 只看该作者
城市精神  一个国家需要拥有伟大的民族精神,一个城市同样需要有自己的城市精神。

  



城市精神的定义  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一种文明素养和道德理想的综合反映,是一种意志品格与文化特色的精确提炼,是一种生活信念与人生境界的高度升华,是城市市民认同的精神价值与共同追求。

城市精神的作用  城市精神对城市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巨大的灵魂支柱作用、鲜明的旗帜导向作用与不竭的动力源泉作用。城市精神譬如一面旗帜,凝聚着一座城市的思想灵魂,代表着一座城市的整体形象,彰显着一座城市的特色风貌,引领着一座城市的未来发展。一座城市没有精神,就没有灵魂,就没有准确的核心理念定位,就没有奋勇争先的精神动力源泉。只有打造出自己的城市精神,才能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使全市上下团结一致、共谋发展。

打造城市精神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城市精神综合凝聚了一座城市的历史传统、精神积淀、社会风气、价值观念以及市民素质等诸多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核心提炼与准确概括,并用恰当的表述语加以定位,就能打造出城市精神。要科学打造城市精神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打造城市精神应遵循“植根历史、基于现实、紧跟时代、引领未来”的原则。城市精神是在城市的整个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具有一脉相承的连续性,贯穿于一座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城市精神只有植根历史,才能内涵丰富、根基深厚;只有基于现实,才能形象生动、焕发活力;只有紧跟时代,才能承前启后、引领未来。

  打造城市精神应遵循“形神合一、相得益彰”的原则。城市精神要定位准确,就必须与城市的客观环境相符合、与城市的外部形象相协调、与城市的发展要求相适应,使城市精神与城市本身和谐统一、相辅相成,从而达到“形神合一”的境界,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打造城市精神应遵循“独树一帜、突出特色”的原则。由于历史传统、地域环境、思想文化、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每一种城市精神都是与众不同的,是其所属城市本身特有的。打造城市精神一定要注重挖掘并彰显城市的个性,这种个性正是一种不可替代性,是城市精神的重要支撑。因此无论是城市精神的内涵还是文字表述都要深刻反映出自身的特色,展现城市的独特魅力。

  打造城市精神应遵循“内外兼顾、双重导向”的原则。城市精神是城市的一面旗帜,对内能够凝聚人心,对外可以树立形象,具有双重导向作用。打造出来的城市精神一定要能够引导市民团结奋进、引领城市不断发展,同时要能够引导外界全面准确地了解城市、加深对城市的印象,从而提高城市的对内凝聚力和对外影响力。
6#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08:05:59 | 只看该作者
城市精神在哪里生长
新华网 (2003-02-08)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春节前后,提升上海人“可爱度”的一股股暖流在申城涌动;“万人捐,帮万家”,市民们纷纷解囊,共同高歌“蓝天下的至爱”;领导带头,各方参与扶助困难群体的送温暖活动此起彼伏;上至老人,下至孩童的社区志愿者,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智出智,共献爱心……挚诚处处,彰显城市精神!与此同时,也让人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城市精神在哪里生长?
  城市精神,首先是人民群众的需要,城市精神是在人民群众中间生长的,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的精神,人民群众是塑造城市精神的主体。记得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黄浦区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率先在全市开展,这是对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社会问题、生活困难,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人民群众自己起来互助互惠的一种创造性形式。这种志愿者活动一经出现,便在全市生根开花,历经十几年,已经在全市街道社区深入人心。为什么?因为它把城市精神落实到社会行动中,把中国人民邻里互助的传统与当代大城市的社区工作相结合,成为人民群众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好形式。这些年,全市干部群众在重大工程建设中所表现出来的无私奉献、敢打硬仗的精神,在百万市民大动迁中所表现出来的顾全大局、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在百万职工转岗再就业中表现出来的自强自立、艰苦创业的精神,在志愿者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奉献爱心、乐于助人的精神等等,都生长于人民群众之中。这是城市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之所在。事实表明,城市精神不是从观念到观念的过程,而是一种实践活动,须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实现,人民群众是城市精神长盛不衰的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眼下对于城市精神的重要性、城市精神的内容等话题,大家的认识还是比较一致的清楚的。这当然是塑造城市精神的前提条件。但是,也有些市民对城市精神抱有一种“等待”或“旁观”心理;一些干部也仅仅停留在一般的号召动员上。应当强调,对于上海城市精神,每一个人都能有所作为,在道义上,也必须有所作为,因为寄希望于他人的努力而获得良好的城市精神,这已经是一种“逃票”心理了。大家都“逃票”,车就开不走了,大家都要等待别人创造城市精神,那么大家就都没有城市精神了。如离开了普通人的主动精神、参与意识、责任感和韧劲,“可爱度”又从何而来?我们等不来城市精神。城市精神,只能在人的心中、手中、行为中,在人的城市精神实践中生长。
  城市精神,是在人民群众对社会进步的信心中生长的,而党政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和实际行动,就是使人民群众对社会增强信心的重要原因。城市精神的动力在人民群众中间。如何使这种动力喷涌而出,干部队伍就是决定因素。由于社会正处于体制转换的关键时期,新的体制、政策需要不断完善;由于工作的某些环节,如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甚至少数领导干部的腐败,使党的政策没能很好落实,群众利益没能很好实现;由于有些干部在塑造城市精神中,表现的那种期望克日功成的浮躁心态,等等,这些现象,只能损害人民群众对城市精神的热情和信心。因此,领导干部必须密切联系群众,要在社会主义事业的各项工作中做排头兵、领头羊,率先垂范,带头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带头倡导和弘扬时代新风,在全社会发挥好榜样和导向作用。
  机制,是城市精神生长能够持续、发展的保障。一次次志愿服务、一次次重大活动、一项项重大工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城市精神的生长、发展的层次:从声息相闻的邻居,到楼门、到几栋楼联成的一片;从一对一的结对互助,到楼门内各自发挥特长的“挂牌服务”,到一小区内各单位的“协同包户”,再到功能齐全的社区服务网络;从一家单位的争先创优,到覆盖整个行业整个地区乃至全市范围“联动”……城市精神不断地生长,因为这中间有一个由近及远,多层次的、不断拓展的机制,一个容纳和激发人民群众中各种能量、不同参与程度的机制。这是一个城市精神的生长机制、动员机制,同时也是城市精神的传播机制和教育机制。
  城市精神生长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全力打造上海城市精神的生长点,并赋予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上海特点,使上海的城市精神让世界瞩目,让世人称道。
(陈向阳)

7#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08:06:43 | 只看该作者
秦剑锋:我们需要怎样的城市精神来源:沃华传媒网  作者:秦剑锋  2009-7-10   
文章摘要:一个城市没有特色鲜明、反应城市思想灵魂的城市精神,不可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人心的精神信仰和高风亮节的道德品格,不可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国家,没有博大深厚的人本文化和与时俱进的引领旗帜,不可能铸就五千年的璀璨文明。同样,一个城市没有特色鲜明、反应城市思想灵魂的城市精神,不可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城市精神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深厚的文化积累、别样的建筑遗风、原生态的风土民情以及独特的城市价值理念是生长城市精神的沃土。一座城市一旦有了自己的精神,就有了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个性,有了生机和活力,有了不竭的动力源泉。我们向往憧憬一座城市,很大程度上是为这种城市的精神气质吸引。有位作家曾说过:“在巴黎,我们为其浪漫高雅的精神气质所陶醉。在罗马的黄昏,目睹台伯河的静流和即将为暮霭所吞没的古罗马废墟,我们为其精神中历史的苍茫感而感动。在伦敦,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源于英国文化传统的绅士风度,甚至它满街的出租汽车安着现代的发动机却保持19世纪的老式模样。”
近几年,中国大多数城市都在积极倡导和培育城市精神。这些城市精神,我们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在新中国缔造过程中形成,具有显著革命性质的“红色”城市精神。她的显著特性在于,形成历史久远,在共和国的缔造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她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这是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如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但这类型的城市精神,有的在发展过程中不能与时俱进,慢慢的衰退了,又的能够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及时融入新的科学内涵,成为新时期的学习榜样。
2、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形成,以艰苦奋斗、爱岗敬业为主要内涵的城市精神。她的显著特性在于,以强大的感召力凝聚众人力量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她是中华民族和中国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与优秀品质,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
3、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具有首创性的城市精神。她的显著特性在于,形成了一批以开拓创新、团结奉献和追求卓越为主要科学内涵的城市精神。中国大部分的城市精神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如深圳、武汉、大连的城市精神。
4、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具有很强包容性的城市精神。她的显著特性在于,这种包容的精神让外地人迅速的融入这个城市,在这个城市安居乐业,成为城市发展的新生力量。如:上海、惠州、杭州的城市精神。
5、近几年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城市发展诉求的城市精神。如 “以生态为归宿,创业求变迁” 的宿迁城市精神,以“生态”为主要科学内涵,以“生态”为价值导向,具有鲜明的个性和诉求。
6、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之后培育的城市精神。她的显著特性在于孕育过程较短,但影响力很强。如在1998年抗洪救险过程中形成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抗洪精神(九江),2008年在汶川大地震之后形成的,以抗震救灾为主要内涵的北川精神。
然而,中国很多的城市精神和中国的城市一样,同质化较为严重。这种同质化,不仅消解了城市人文精神应具有的个性,抑制了城市独特的精神文化优势的发挥,丧失了城市精神应有的作用。由于历史传统、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经济条件的差异,不同的城市应该有不同于其他城市的独特形象和个性,也应该提炼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质的城市精神。
我们应该倡导这样的城市精神:她具有鲜明的科学内涵和价值导向,具有鲜明的城市诉求和城市特质,她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是中华民族精神中的一面优秀旗帜。
附:国内部分城市精神的表述语
北京市:首善精神
上海市:海纳百川、追求卓越
苏州市:崇文、融和、创新、致远
杭州市:精致和谐、大气开放
大连市:创造、创业、创世
青岛市:诚信、博大、和谐、卓越
长沙市:心忧天下、敢为人先
济南市:诚信、创新、和谐
吉林市:同舟共济、激流勇进
延安市:延安精神
大庆市:大庆精神
广州市:开放、求实、进取
东莞市:海纳百川、厚德务实
中山市:博爱、创新、包容、和谐
深圳市: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
昆明市:春融万物,和谐发展;敢为人先,追求卓越
宿迁市:生态为归宿,创业求变迁
宜宾市:诚信  包容  智慧  创新
8#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08:08:22 | 只看该作者
城市精神表述语的价值取向
襄樊城市精神讨论再务虚
2007-5-26  作者:老冒 来源:汉江传媒网-襄樊晚报
  襄樊城市精神该如何表述,眼下的讨论已经有了许多意见,虽分歧较大,却百家争鸣。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集中各方面的智慧,这是提炼襄樊城市精神表述语的最基础性的工作。
  但是,我们也发现了讨论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各种见解自有道理,又不根本冲突,可为什么又难以寻找到一个大家均可接受的共同点呢?这就犹如两根并行的铁轨,方向一致可就是无法交会。
  认真分析即可发现,尽管我们的愿望相同、目标一致,但各人提出城市精神表述语的角度不同,运用的尺度各异,对城市精神诸要素的认识也是有区别的。简言之,我们表述城市精神时的价值取向是不同的,从而导致了各说各有理(也确实有理)而又相互不能兼容的情况。
  一、城市精神价值内涵的丰富性和表述语价值取向的有限性
  城市精神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它能够鼓舞人心,具有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现的向心力和驱动力。
  但是,城市精神从来就不是一个抽象的平面单一体,而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包容了诸多要素的精神复合体。城市精神诸多要素都在推动城市发展中发挥了自己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内容如此丰富的精神复合体,用简洁的表述语来概括,实在是太难了。因而,每位同志提出的表述语都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换句话说,每种表述语的背后都有一个自己设定的城市精神的价值取向。对一个城市来讲,有的同志认为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有的同志则认为教育和科技是城市发展的瓶颈,有的同志却认为稳定是关键。看法不同,他们对于城市精神中诸要素的价值作用的认识也不同,从而形成了表述语千差万别的形态。
  二、城市精神价值内涵的客观性和表述语价值取向的可选择性
  城市精神是在长期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历史的客观性。它的价值、功能也是客观存在并且还在发展着的。当然,即使不表述,城市精神也照样释放着自己的价值,可一旦当我们想要表述它的时候,就意味着我们要对城市精神各要素的价值取向进行选择。选择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最基本的表现,是以主观要求客观,以主观选择客观。选择城市精神的表述语,就是在城市精神诸多要素和诸多价值关系中,以能够最大程度满足自己的需要和目的为价值取向。
  选取城市精神价值取向的原则,当然首先是能够直接作用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能最广泛地凝聚社会力量,并且具有可实践性和可持续性。同时,另有两点也是应予以注意的。
  第一,城市的核心精神。城市精神是由诸多要素构成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价值、功能有差异。但是,城市精神的核心精神的分量以及它所产生的巨大价值,是其他城市精神要素所不能比拟的。
  第二,现实的急切需要。城市的发展是多方位、多侧面的,它对城市精神的需要也是多方面、多角度的。当城市精神成为一种表述和选择时,现实的急切需要往往是它的重要出发点。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当务之急是尽快实现经济的腾飞。城市精神的价值取向,应紧紧抓住这个当务之需。
  三、城市精神价值内涵的缺失性和表述语价值取向的可创造性
  一个城市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其合理的、积极的因素是可以融进当代城市精神中的,也是可以在城市发展中实现其价值功能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目前进行的改革开放和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大业是前无古人的,业已存在的城市精神中的诸要素并非一一与我们的事业相对应。也就是说,已有的城市精神中可能缺失我们现实需要的某些元素。一方面是历史缺失,一方面是现实需要,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创造。
  这里要特别提到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生存、发展的根本,更是其能否持久强盛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念。换言之,在城市精神中,我们要迅速地补充进创新精神这一元素,使它在我们的伟大事业中发挥作用,这就是城市精神及其价值取向的可创造性。
  当然,创造并非主观臆造和随意乱造,创造有两个重要前提。一是倡导。即将那些在现实中模糊、平淡的精神元素予以强化,将那些处于萌芽状态的精神元素催生壮大,将那些司空见惯而又为我们所需要的精神元素突出放大。二是培育。培育是创造的根本环节,是一件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一种精神的培育过程实质上是一种精神的实践过程。当被培育的精神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并产生价值时,人们就会进入下一个培育(实践)过程。如此循环往复,城市精神就会创造培育起来。
  我相信,每一个关注襄樊发展的市民心中都有一个襄樊城市精神的表述方案,我也不例外。但我以为,现在还不是和盘托出的时候。就好似几个枪法精准的射手,他们都打中了十环,可是并没有打在一个靶心里,原因就在于他们瞄准的根本就不是一个靶子。
9#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09:41:34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的城市形象陷入困惑
冯骥才

  我对中央美术学院举办城市形象方面的研究班很感兴趣,也极为钦佩。它体现了一种大美术的观念,大的艺术视野。就是把专业的美术和生活文化联系起来,或者说把专业的美术与社会审美联系起来;特别是和当今的城市问题紧紧联系一起,体现出美术界对当今城市文化现实的关切,体现出美术界一种自觉的社会与文化责任。同时,城市形象又是一个全新的前沿的学术课题和审美课题。它包含着城市学、文化学、人类学、遗产学、建筑学、美学和美术学。因此说这个研究班是一种创造。

  过去美术学院从来不研究城市形象。同时建筑学院也很少研究城市形象。为此,才使得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大规模的城市改造中,城市形象受到了忽略,受到极大损害。

  一个城市的形象是它个性的外化,是一个城市精神气质可视的表现,是一个地域共性的审美,是一种文化,决不只是一种景观。我们中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地域多样,每个城市都有着独特和鲜明的城市形象。可惜,现在我们的六百六十个风情各异的城市形象基本上都消失了。如果有也是支离破碎的、残缺不全的,很难再呈现出一个整体的城市形象。所以我说中国原有的城市形象已经灭绝。其原因主要是三个:

  第一个是“拆”方面的原因。拆,始於八十年代中期城市现代化的改造。现在看来,“旧城改造”这个词儿不仅无知,它对城市文化来说是一种犯罪。它毫无顾忌地面对城市的历史街区进行所向披靡的扫荡式的拆除,直接造成了城市历史形象的丧失。一个城市的形象首先是一种历史积累,是一代一代人的不断的创造的叠加和积淀而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毁掉中国城市固有形象的首先是拆。

  第二个是“建”方面的原因。当城市的历史街区被荡平之后,在一片片光秃秃的土地上建造什么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城市将以一个什么样的新形象出现?其中的关键是新的城市肌体与历史的肌体在文化基因上——即文脉上有什么联系?但是我们当时陷入一种超大规模的城市开发和日新月异的快速的建造中,根本来不及去想、也没有人去想这个问题。建筑师又不去承担城市的文化责任。开发商的急功近利、官员的急功近利和建筑师的急功近利三合一。只要好卖的,立即堆在城市中。这就必然要从别的城市去找那些现成的、热销的建筑样式,伸手把它们拿过来。凡是自己城市没有的,都具有市场的吸引力。这样,新建的建筑一定是商业性的、时髦的、没有精神内含的、更没有创造性的。等到你有的我也有了,城市形象必定相互雷同。而且,由於开发商是甲方,建筑的样式甲方说了算,新建筑自然反映着开发商们的审美水平与趣味,自然避免不了平庸、浮浅、夸富和暴发户式的审美形态。

  第三个就是“规划”方面的原因。当代中国所有的城市实际上都在进行一场“新造城”运动,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上除非大规模的战争和地震,很少会有哪个城市进行如此彻底的、地毯式的推倒重来的改造,很少会有一个城市需要重新规划。规划直接影响城市形象,责任重大,可惜我们很少能做出华盛顿、巴黎以及老北京城那样高明的规划。最致命的是那种功能性分区的规划理念成了一时的潮流。就是按照使用功能把城市分为商业区、居住区、娱乐区等等。把本来血肉丰盈的一个城市整体解构并简单化了。一方面泯灭了城市丰富、厚重的历史与人文的记忆,一方面把城市生活变得单调与机械。由于这种理念的盛行,使得中国城市都经历了一场残酷的规划性破坏。规划是由长官决定的。规划性破坏的主要责任在城市的领导者身上。因为他们只片面地看重城市的功能,对於城市生命缺少在精神、人文、个性上的深层理解。由于上面的三个原因,如今城市形象基本上变得大同小异。而这些相互雷同的城市中,又一律是古今中外各种文化符号交相混杂,因为这一切都是在急功近利的市场背景下推出来的。

  城市的历史脉络没了,地域审美特征没了,深厚的记忆消散了,标志性的街区拆平了。一律换成商业街+饮食城+仿古明清一条街+美国小镇西班牙庄园英国郡,再加上白天的广告和夜里霓虹灯,还谈得上城市形象吗?

  城市成了商品建筑的大超市。

  应当认真反思和老实承认——

  本来,历史给我们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叫我们好好整理一下城市文化和城市形象,由於我们毫无准备,特别是根本没有文化准备;由於我们太轻率、太无知、太急切、太随心所欲,反而把城市形象搞成现在这样不伦不类!

  老实说我对目前中国城市形象的感受是悲观的。因为中国的城市改造已经大体上完成,或者说接近尾声。现在城市的土地变得极其紧张,也就是说基本上城市已经没有土地可以开发了。今后也不可能再有今天这种改天换地般的城市改造的机遇。这就是说,至少我们几代后人要在现在这种城市形态里边生活着。建筑是钢筋水泥的,至少半个世纪不会拆掉。我们的后人无从获知自己城市的历史个性。城市的文脉从此中断。但是问题不只是留给后人,现在我们已经深刻地感受到:在无形的层面上,比如不同城市人的集体性格,仍很鲜明,彼此迥异;但在有形的层面上,比如城市的形象上,我们已经渐渐找不到自己。我们有自己的个性,却没有属于自己的容貌。这感觉十分难受、无奈和困惑。

  那么我们今天应该为城市做些什么?怎样改变城市的雷同,包括形象的平庸与雷同?

  我想,首先要做的还是对原有的城市形象进行认定。任何事物的最重要的价值是个性价值。城市形象就是一种个性形象,一种特定的文化形象。确认城市形象主要是认定这种个性的文化的形象。尽管能表现原有城市形象的许多建筑、街区和景观已经被我们毁掉。我们还是要回过头来,去寻找曾经体现原有城市形象的各种元素。比如,城市面貌、街区构成特征、民居样式、标志性建筑和标志物,以及自然物等等。但是,如果不了解这个城市的历史经历,人与自然的关系,民俗习惯,地域人的集体性格,仍然还会把上述这些城市形态当做一种景观,无法抓住城市形象内在的灵魂与本质。一旦我们抓住这些关于城市文化个性的基本元素,就知道哪些一息尚存的历史遗存必须严加保护,哪些特征应该在新建造的城市肌体中体现出来。千方百计地守住与发扬自己独有的城市个性与形象。尽管彻底改变当今城市既成的雷同与庸俗已经没有可能。但仍然可以不断改善这个巨大的错误。

  我还想强调,城市形象是一个暂新的课题。它交插在文化学、人类学、城市学、建筑学、美学和美术学多学科之间。这一课题的研究与深入对当代中国城市健康发展将发生作用,反过来城市的困惑又会促进人们对这一课题倍加关注。我期待着它朝着一个新学科的创立努力,同时对城市建设的走向产出良性的理论引导。

  上面都是一己之见,希望诸位专家指正。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09:50:00 | 只看该作者
城市文化建设不能相互抄袭  
——访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

发布时间:2008-03-18  来源: www.ccdy.cn
中国文化报  文化传播网   作者:江继兰丁鹏  

   
“造城运动”有喜有忧

    记者: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目前许多城市发生了重大变化,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冯骥才:目前城市建设雷同问题严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太快和相互抄袭现象严重。我曾提出一个词汇,叫“造城运动”。中国的“造城运动”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许多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城市是有生命的,有过去、现在以及未来。比如罗马,他有自己独特的历史,这种独特的历史又造就了其独特的建筑风格、独特的传统和风俗,居住在这个城市的人们已经熟悉了大斗兽场、悠扬的音乐、明媚的阳光,如果有一天要把罗马这座城市推翻,完全按照纽约那种特别现代的风格去重建,估计罗马市民不会接受,世界人民也不会接受。

    据我了解,被完全推翻之后重建的城市只有两个:一个是德国的杜塞而多夫,这个城市在二战中被德国人炸平了,不重建也不行;另一个是中国的唐山,在大地震中几乎完全毁灭,也须重建。但唐山是理智的,它没有像其他城市那样盲目地追求现代化建设,而是将地震后所遗留的几处有代表性的建筑废墟保留了下来,并且围绕着这些建筑修建了广场、花园等。唐山的确很有眼光,他把城市的历史留了下来,把这个城市曾经死去的几十万人的见证留了下来,也把这个城市的顽强表现了出来,这个城市是有生命的,虽然这个城市曾经遭遇过浩劫,但并不等于这个城市已经死去。

    生活在每一个城市里的人们,都有自己的童年记忆和深深的感情。城市不单能满足我们的物质要求,还有精神层次的需求。人们接受着城市不断的更新与改变,但如果城市变化太快,人们可能会变得无所适从。目前,人们对城市的精神层面认识不足,只注意到城市原来的功能比较落后,所以就不顾一切地去改变,并且至今还没有意识到改变之后丢失的是什么。

城市豪华而空洞,像个“爆发户”


    记者:您认为城市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尊重什么?

    冯骥才:通常情况下,城市的发展可以使生活其中的每代人找到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印记。可是我国城市发展不过二三十年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在世界上都是极为罕见的。城市变化大一方面体现了经济发展的速度之快,另一方面也必然会带来一些问题。

    城市经济富足了,城市建设得富丽堂皇,可是在这种富丽堂皇的背后是什么?是否有其历史、文化的根基来支撑?目前许多城市虽然豪华却十分空洞,我将其称之为“伪豪华”。一些城市建设很浮躁,恨不得将城市所有最先进的最时髦的东西都显摆出来,这似乎是一种“暴发户”心理,是不可取的。

    第一,在城市建设之初,要对所建造的城市进行足够的了解、考察。以北京为例,北京的特点并不单单表现为颐和园或者故宫,更重要的表现在四合院,北京人与人之间特殊的人际感情都是建立在四合院里的,所以要保护四合院。只有真正地了解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才能够更好地保护这个城市,才能在保护的基础上寻求下一步的发展。

    第二,在建设城市的过程中应该考虑怎样将现代化的生活和城市的历史文脉更好地联结起来,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去发展这个城市。有个城市叫婺源,我认为它的城市文化保护得非常好。婺源的建筑属于典型的徽派建筑,粉底盖瓦,如果这个地方的百姓房屋损坏了需要修补或者重建,那么政府方面会事先设计出几种图纸来给当地的居民选择。这些房子在外表上来说也是粉底盖瓦的徽派建筑,可是在这种建筑的内部,却相当现代化。这种方式能够很好的和当地的文化、历史、环境结合在一起,一举两得,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然而,更多的城市做不到维持、保护当地的历史文化,因为大多数城市的建设者都是开发商,而开发商最重视的是经济效益,不会去研究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相反,开发商只会关注时尚潮流,因为时尚是卖点。他们将最受市场欢迎的建筑样式带到自己所开发的城市,哪一种受市场欢迎,开发商就会马上模仿。彼此抄袭的结果就肯定是“千城一面”。

只有一个圆明园

    记者:根据您刚才所谈,我联想到了圆明园重建的问题,这也是一个典型的“抄袭”案例,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冯骥才:我认为这几乎是一场闹剧。圆明园只有一个,在北京西边,离开了北京,离开了圆明园的历史,圆明园就不会存在。残破的圆明园见证着那段痛苦的历史。有人曾提议恢复圆明园,我认为,恢复了,也就是抹去了历史。

    重建,尤其在千里之外重建就更荒诞了。人们千里迢迢从北京赶往横店去欣赏一个人造的伪景观吗?人造的景观只有躯壳没有内含。“历史建筑”若没有历史记忆,那还有什么价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20:58 , Processed in 0.07063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