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代在进步 我们编教材的节奏已OUT了(图) 作者:沈蒙和 兰杨萍 来源:钱江晚报 昨天(23日),“爱迪生到底有没有救过妈妈——3位语文教师对小学语文教材中随意杜撰的问题提出质疑”一文见报后,很多读者打进本报热线,有家长、中小学教师以及关注教育的学者,大家各抒己见,讨论很激烈。
浙江省小学数学教坛新秀唐彩斌老师认为,时代在进步,我们的教材也在进步,但我们的教材编者的确应该承认:由于根深蒂固的传统影响,我们总是容易低估如今少年儿童的认知能力,使我们自己的思想“僵固”了。
语文素材一定要“真实、真诚”
大多学生家长都表示:不能接受小学课文“造假”等等这样的事实。
“看了你们这篇报道,我的第一感觉是受骗了,而且被骗了好些年。”家住杭州景芳小区的张先生打电话告诉记者,“像《朱德与兰花》这篇课文,我小时候也学过,现在才知道它和史实有出入。”
张先生认为,对孩子来说,语文课文要够“真”,不但真实而且真诚,因为这个年纪正是孩子性格塑造的重要时期。
女儿刚念三年级的李芳(化名)说起此事,更是皱起了眉头:“小孩子都特别迷信课本,遇上课文里这些不科学、不严谨的内容,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教。有些常识性错误我要是看出来还能给她讲讲,可问题是许多错误我们这些成人也很难分辨。”李芳说,时下很多期刊画报错误百出,她曾和女儿一起翻看一本画报,一张显然是杉树的图片下,居然写着“松树”,她后来都不敢随便给孩子订杂志了。
“现在网上大量的东西也似是而非,如果连教材里的课文都不严谨、不可靠,那我们真的就没有东西给孩子读了。”她说。
还有一位家长说:“现在的孩子都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如果发现语文课本中出现太多的违背常识的东西,他们就会对课本产生抵触,即便在教师的“教化”下“被同意”,恐怕也只是口头上的。”
教材真的只是“工具”吗
然而,对于这种针对课文真实性的“斤斤计较”,很多语文老师也不以为然。杭州有着18年教龄的语文老师王老师告诉记者:“我教过很多套教材,有部分课文确实存在杜撰的情况。”
她说:“但教材是教学的媒介,是为教学服务的,中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是语言文字,使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美,所以我认为应重视教材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课不是历史课,不一定要追究每篇课文的真实性。要是语文教材以真实性为标准,课本里最受小学生欢迎的童话故事是否就该统统删除呢?”
“文学作品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许多历史小说其实也有虚构的情节,但这并不影响它成为流芳百世的作品。”杭州某小学科研究室蔡老师说,“我觉得语文课文因其文学性的需要,不必纠结于历史细节,有部分虚构可以理解,关键还是要看老师如何解读文本,怎么教学生。”
还有不少语文老师电话里表示,与杜撰等问题相比,他们更无法忍受的是错别字、注音错误等硬伤。“因为这些问题对孩子学习语文造成的影响更大。”一位语文老师说。
然而,很多教师也有不同的观点。一位名为潜溪的读者电话里说:“我也是一位语文教师,我认为你们这样较真很好。课文就应该是真实的,如果违背了这条基本原则,语文课本就很有可能在孩子的心目中变成‘忽悠人’的工具。久而久之,谁还会相信学校?谁还会相信教师? ”
“语文教学不能简单地看成是教孩子认几个字,”一位姓张的班主任电话里说:“对老师来说,更重要的是引导孩子认识文字之美,认识我们的文化,通过阅读课文中那些真实感人的故事,培养孩子们美的心灵,使他们健康成长。”张老师对记者说。
我们低估了儿童的认知能力
参与语文教材讨论的,不仅仅是语文老师,其他科目的老师也在关注。浙江省小学数学教坛新秀唐彩斌老师也打来电话。唐老师是70后新秀,曾被破格提为小学高级教师,现在是杭州现代小学数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他认为,对教材的编写进行监督是好事,不为指责谁,而是为了我们的下一代。
他对记者说:“看了你们的报道后,今天我们研究中心一直在开会讨论,考虑是否把小学数学教材也做一次梳理,把平时遇到的疑惑,系统地归纳起来,提出自己的观点。”
“当然数学和语文不一样,语文可以从文字上看出简单的错误;但数学不能这样‘挑刺’。我们在思考,时下教材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由于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我们低估了如今少年儿童的判断力和认知能力,是我们自己的思想“僵固”了。”唐彩斌说,“比如在数学上,我们总是认为孩子某个阶段该学什么知识点,而不该学什么知识点,我们的教材也往往按照这样的‘常识’去编排,殊不知道这些‘常识’的正确性本身就值得探讨。”(本报记者 沈蒙和 兰杨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