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楼主 |
发表于 2010-5-9 08:57:18
|
只看该作者
漫议“成长小说” 主讲人:张瑷教授 时 间:2007.6.13 各位同学下午好,很高兴有机会来和同学共同探讨成长小说,根据白老师的要求,我们讲座的时间在一个小时左右,最后我会留出一点时间来跟大家作一下交流,那为什么要选择成长小说来共同探讨呢?因为我们现在还在成长中,这是其一,每一个人的一生都必须经历成长的过程,而成长又恰恰是我们每一个人人生的花季,又一个作家大家应该都认识的,巴金先生,他在他的很多文章里都反复,青春开始美丽的,青春是美丽的是因为青春已经经历了成长,就是说化蛹为蝶,蝴蝶是美丽的,但是蛹却是丑陋的,但是他很丰富,他经历的可能是一生中最美丽的体验,所以说成长包括了我们人生中很多美丽的元素,因而他必然会成为文学作品关注的一个对象,我们都知道文学是人学,文学是关注人,表现人的.文学既然是表现人的,那么人生的一个成长经历,那就必然是文学作品要涉猎到的.今天看到这个题目,可能大家以前每接触过这个概念,成长我们每个人都会成长,但是成长小说也会成为一个研究的范畴吗,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对象吗.成长小说其实自古就有了,但是那时候我们一个确切的概念去评价他.成长小说在我们国家其实是一个舶来品,是从西方欧美文学中的概念引进的,那么也就是在近几年在文学批评中才开始越来越热.同学们如果经常上网的话,你们可以打开中国期刊网里面博士生和硕士生的论文题库,你们会发现很多博士论文,硕士论文选择了成长小说来作为研究的对象.所以说成长这个话题是近几年比较热的话题,但是目前关于成长小说的研究在我们国家也是刚刚起步,那正因为如此我觉得才更又研究的意义和探讨的必要,所以我今天就选择这个来跟大家来一起探讨.
成长小说顾名思义就是描写成长经历的文学作品,但是我们都知道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成长会呈现出不同的风采,那么对这种文学作品的评价也就会又不同的观点,因此我觉得要在这么一个小时的时间里要把这个话题讲全,讲透也实在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今天讲座的目的是给大家打开一扇窗户,让大家了解成长文学的一个脉络,给同学们阅读文学作品提供一个经验,等一下很多同学可能会觉得会又很多作品以前老师讲过,那不叫成长小说呀,那小说可能叫历史小说,或者作品叫现实主义作品,没错,但是我在这里强调的是成长小说他不是文学的一种泛式的定义,他是解读的一个角度,就是从成长的一个角度去解读某个文学作品.他是一种角度,那么他也为我们解读文学作品提供了一种经验, 因为有成长的五彩缤纷在里面,所以我们在从成长角度来审阅成长小说也就必然会有一种新的审美体验.
我今天主要讲两个大问题, 第一个我主要讲成长小说的源流,那主要是以欧美文学为主;第二块我主要给大家讲一下90年代以来我们中国创作的成长小说.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成长小说的源流,成长小说德国是发源地,时间上如果追述的话,17世纪就有了.我们现在按照一般成长小说研究的结论把他放在了18世纪末,那么在18世纪末,为什么会出现成长小说的潮流呢?这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是有关系的.我们大家都知道,德国社会18世纪末有狂飚运动,那么就崛起了一批启蒙精英,这些启蒙精英他们认为拯救社会,改造社会的方案不是通过社会改造,而是通过人们的修养改造,个性改造来改善社会,那么怎样来完善人性,改造人性呢?那当然只能通过教育,所以那时他们特别重视教育,那么也就产生了一批很有见识的教育家,那么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教育小说,也就是成长小说.在德国成长小说的鼻祖我们首推歌德,伟大的诗人,文学家,那么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我们都很熟悉,但是《少年维特的烦恼》不能算是经典的成长小说,他的成长小说的经典应该是《威廉的成长》,上下两部,上下两部的时代背景不一样,上部是威廉的学习时代,下部则是威廉的漫游时代,这是一个人成长的两个重要阶段,学习,漫游是去冒险,去社会实践,在这部作品里我觉得带有歌德自己的人生见解和经历,这个主人公就是离开了自己富裕的家庭,准备到社会中去学习经验,那么他首先去学习戏剧,这个跟歌德的经历是一样的,为什么他要学习戏剧,就是因为他有个志向,他想用戏剧用诗歌的方式来改善人性,来教化这个社会,结果威廉在学习的时期他的身边发生了一系列的事件,比如说周围的人际关系,爱情,友情等等,他的遭遇,受挫,遭受打击,部如意,这时候,他感觉生活的意义并没有找到.所以后来他就到了一个贵族的家里,这个贵族他跟一般的上层社会的人不一样,他要解放农民,他创办秘密组织,全力以赴地为社会作一些实事,后来威廉就觉得这个很吸引他,他就参与这个团体,这就进入了他的社会实践的阶段.在漫游时代,威廉又更广泛的接触了社会的各个阶层,歌德在这里要向读者表达的是青年人要成长必须于社会多实践,需要去认识生活,在认识生活的过程中使自己的个性慢慢成熟起来,在认识到了社会的意义后再来报答社会,作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所以这样的作品就形成了所谓的教育小说,成长小说的一种模式,一种经典的范本.
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成长小说再欧美的发展.再德国产生以后,成长小说再欧美很快就流行了, 在欧美流行就主要再英国和美国.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些十九世纪他的一个流变.十九世纪成长小说风靡了欧美,但到二十世纪其又逐渐进入低谷,但是近几年随着成长小说研究热潮的崛起,成长小说再次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首先我介绍一下背景,十九世纪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时期,但他又分成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是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一个阶段,是充满活力的,整个社会是开明和进取的;到了资本主义真正发展起来以后,他的社会矛盾也就开始凸现,也就开始激化了,劳资矛盾,金钱观,人和人之间的冷漠,所以到了19世纪中下页的时候,现代主义发展到了一个高峰.那么到了二十世纪为什么会发生转折呢?我们刚才提到了批判现实主义,他开始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丑陋开始了批判,但随着这个丑陋越来越膨胀,再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以后,批判现实主义感觉他已经无法在诸多的丑陋现象中找到一个确实的批判目标了,所以这个时候很多人就觉得批判现时主义已经没有力度了,转而转向了主观主义.随着主干唯心主义的崛起,人们觉得悲观失望,颓废,所以这个时候现代主义崛起了.这样的一个背景在成长小说里也有映射.那么下面我们就以英国和美国为例来看一下成长小说主要的创作情况.
英国文学来讲,我们可以追溯一下他的源头,他的源头其实比德国还早,但在当时没有成长小说的一个背景,所以没有被人纳为成长小说,但是现在有很多研究者页把他当作成长小说来对待,如<<鲁宾孙漂流记>>,所以很多人也把成长小说看作是流浪汉小说,这也是个传统.那么英国小说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成长小说我们应该都知道,一个是狄更斯的成长三部曲,就是《雾都孤儿》(1838)《大卫·科波菲尔》(1850)《远大前程》(1861),这个跟德国的成长小说有一个明显的不同就是,德国的成长小说是讲富裕家庭的子弟出去接受社会教育,然后成长的,而到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成长小说则大部分讲的是贫寒子弟.那么在其中还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英国的女性成长小说,<<简爱>>相信很多人都看过,那么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出现了几个很有影响的女作家,象奥斯汀《傲慢与偏见(1813)、《爱玛》(1815)夏洛蒂·勃朗特《简爱·》(1847)乔治·爱略特《弗洛斯河上的磨房》(1860).这三位女作家作品里的女主人公人生都不一样,但是他们人生文本的主题有一个相似的地方,就是他们都反对女性被鄙视,主张女性要跟男性一样普遍地受教育,而不是简单地受教育,要受高等教育.你最关键的就是通过女性的负面来体现女性的独立的要求,其他的几个文本我就不讲了,大家课后都可以去查找相关的资料.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英国的成长小说到了二十世纪的流变,首先我给大家介绍的是毛姆《人性的枷锁》(1915),毛姆是一个现代作家,大家看一下标题《人性的枷锁》,这里面其实我们可以看出就有个深层的意义在里面了,他写道一个人的成长不像经典小说,致力于说一个人经历了挫折以后变得成熟完善,到了这个时候其实人对成长就有了一种怀疑,人其实有一种枷锁是解脱不了的,毛姆就写到了人内心的一种挣扎,并把这比喻为魔鬼与天使之间的较量,毛姆还以四位的女性形象作为原型,有两位是魔鬼形的,有两位则是天使型的,那么就通过主人公与这四位女性的交往来体现主人公的内心的斗争和人性枷锁下人的痛苦.那还有就是乔以斯《一位青年艺术家的画像》(1916),这部小说与经典小说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这部小说就写的是一位青年艺术家的人生价值的问题,他在这部小说拒绝了中产阶级的价值观.认为人的价值也追求艺术,追求艺术就应该离群所居,写了这样一个青年艺术家的成长经历,那么这样实际上就跟经典的有一定的流变了,流变最明显的甚至说是反叛的就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戈尔丁《蝇王》(1954),他就讲一群孩子流落到一个荒岛上,在这个荒岛上就分成了两派,一个就是中产阶级拉尔富的一派,因为经济上还可以,生活很安逸,很美满,很有教养的一群人;杰克是一个比较没有教养的孩子,结果这两个小孩子就各自为政,都是小头目,就开始了对抗,拉尔富希望孩子们能够文明的生活,互相团结;但杰克他觉得要过野人的生活,要武斗,要玩暴力的游戏.结果这两派斗到最后已经是非常可怕,恶的势力逐渐成为一种主要的潮流,善的一方就不行了.所以这个小说就告诉我们成长的结局,人们对这个社会是会有更大的悲观和失望的.这也就迎合二十世纪现代派的主流,就是对现代社会荒诞的一种恐惧心理,一种悲观失望的情绪.这些我们就不详细展开来讲了.
那我们下面简单地讲一下美国的情况.美国地成长小说也是具有着美国特色,我们知道美国是一个民主思想很重地一个民族,他的成长小说很注重历险,冒险.二十世纪以来美国的成长小说著名的有塞林格《麦田的守望者》(1951),这个相信很多人都读过,我觉得你们这一带人是可以接受他的,他以前刚出版时也被当成是禁书,但后来又把他纳入了很多大学,中学的教材.
《麦田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本来希望寻找的是互相信任,互相友爱,互相忠诚的,结果又一个偶然的事件他得到了大家最不友爱,最不信任的回报,在一个周末的时候,他的家长.他的老师,他爱过的女友,他同情过的妓女全部对他都翻脸了,回报给他的就是一种冷漠的态度,所以霍尔顿觉得他受到很大的打击,结果他就不愿意再去上学了,他潜意识拒绝长大,他跟他的小妹妹才保留了儿童的天性,所以他自己决定作一个麦田的守望者.他老师后来跟他说一个人不成熟的标志就是他会为了理想而选择崇高的死去.,一个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一个人要为了理想而谦卑的活下来.所以后来霍尔顿就进了精神病院去做精神治疗,从表面上看他是妥协了,但实际上还又一个问题,是守望呢,还是认同呢?这个我们现在成长的一个问题,所以说美国成长小说很典范的一点就是人在成长的时候的一种顿悟,他跟经典小说的主人公也是一样,也经历了磨难,经历了很多震撼的事件,反正以后是顿悟了,但是这个顿悟作为一个起点,他又两个导向,一种导向是成熟,而另一种导向则是幻灭,沉沦了.美国有一部女性小说西尔维亚·普拉斯《钟形罩》(1963),一样也是这样的结局,很有说服力.
《钟形罩》的女主人公本来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女孩子,她循规蹈矩接受教育,但是后来她走出家门以后她变了,为什么?社会文化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传统教育要她作一个听话的女孩,但另一方面那时的文化又让她觉得不应该那样活着,应该追求自我,所以她就很矛盾,又看到周围人道德的沦落,他就很痛苦,所以他精神崩溃,好几次都要去自杀,其中又一个情节就讲到她有一次到河里要投水自尽的时候在她的心理就有一个呼喊,这个呼喊从低到高,就是”唉-----唉-----“,什么意思啊,?我存在,我存在.一种女性的呐喊,结果这个呐喊就让她产生了生的欲望,他就没有自杀,他进了精神病院,人是再生了,但是他的精神却是病态的.有一次她到她朋友琼的婚礼上,琼却自杀了,她看着琼的遗体,她的内心重新有了一种声音,但是这种声音不再是呐喊了,而是变成了一种回声,这个回声越来越响,越来越响,我存在,我存在,我怎样存在,我的肉体存在.
其他的东西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再展开了。
二、对中国成长小说评介
首先要问,中国国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小说呢?概念既然是舶来品,那么它在中国起于何时呢?那么有三个观点,一是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小说。这观点是北大教授,博士生导师曹文轩提出来的。他认为中国青年人的成长是非断奶性的成长。我们和家庭的血缘联系非常密切。我们没有父母是法定成年年龄就把你提出去不管的经历。现在我们在上学也是我们父母给我们提供的经费。中国人没有冒险的经历。观点二:有很好的成长小说,而且比西方早两个世纪。成长小说之源《西游记》。孙悟空就是一个成长的版本:美猴王——齐天大圣——孙行者——斗战胜佛他的魔性被压制,被消灭。从猴子变成神。学者认为它是一种中国式的成长隐喻。中国的成长就是要不断的把我们的天性消磨掉。古代封建文化的人生目标是要获得功名利禄。我们现代只是换了一种说法叫追求远大的理想,而不是追求人的生命本身。不是追求我们成长过程的一种人生观。大家可以参考黄妍《有一种成长叫“悟空”》。但是我个人比较倾向第三种。成长小说是有,全面崛起于90年代。有一个南京大学的博士樊国宾《主体的生成——50年成长小说研究》成长小说有50年历史,全面崛起于90年代,而批评的自觉始于近几年。毕业论文获得优秀毕业论文且出了书。
下面我们看下中国成长小说的历史阶段:20-30年代,启蒙思潮下的成长,即青年人寻找出路的。那时候的青年人反抗封建离家出走,抱有一种幻想,追求不明确。在社会中,黑暗的现实让他们幻灭,于是经历了再追求,再幻灭叶圣陶《倪焕之》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茅盾《蚀》三部曲(追求)-幻灭-动摇-追求-(幻灭)50-60年代:主要是红色经典。它的成长有个模式化,即一个年轻人的成长必须投入到革命中,走与工农结合的道路,不断改造思想成为一个革命者。最有代表做是杨沫《青春之歌》雪克《战斗的青春》。
下面主要讲90年代之后的受欧美文学的影响,有了自觉的意识。代表作家作品有:王朔《动物凶猛》苏童《刺青时代》余华《在细雨中呼喊》洪峰《离乡》老鬼《血与铁》述平《一张白纸可以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曹文轩《草房子》、《红瓦》叶弥《成长如蜕》、《美哉少年》叶兆言《没有玻璃的花房》王刚《英格力士》王彪《成长仪式》。这些小说使大家有了新的研究对象。
下面主要讲中国成长小说主题解读。首先是成长的社会学主题,因为成长与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我用了这些不一定科学,但姑且概括下。五四时期启蒙、抗日时期救亡、延安时期解放共和国时代还有革命、政治、改造等。文化大革命是动乱、饥荒、80、90年代变革。以杨沫的《青春之歌》为例。林道静的成长之路。由于家庭原因,就离家来到北戴河,她想当教师来自立。但是那个小学校长对他不怀好意,她就感到人生特别没意义。她想到跳海自杀,被北大学生余永泽救下来。在小说里余永泽最后被写成胆小的、自私、怯懦的青年。这个青年的原型是著名的散文家张中行先生,杨沫的前夫。但在当时他邂逅林道静的时候是很热情的青年,给她安慰,朗诵诗词。所以他们很快相爱了,到北平后就同居。但是这种日子她很快就厌倦,因为她觉得自己很孤独,没意义。于是小说安排她遇到了自己的第二个引路人是革命青年卢嘉川。他热情,有冒险精神,对民族国家的满腔热情吸引了林道静。所以她在他的鼓励下就参加了革命。与余永泽爱上了卢嘉川。后来他牺牲了,就更坚定了林道静的革命目标。最终成为学生运动的领导者。
下面再以王朔的《动物凶猛》为例。后被改编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一群大院里的孩子,正好赶上十年动乱。家长门忙于批斗,整个社会是无序的。让这批孩子在自由的环境中成长。为什么王朔命名为《动物凶猛》,而电影叫《阳光灿烂的日子》。实际上这个成长小说伴随着社会的不正常的东西。打架,斗殴流血,强奸等,这些孩子的成长背景与苏童《刺青时代》余华《在细雨中呼喊》洪峰《离乡》的背景是相似的。写的一群孩子在成长中体验性,爱,友谊,对社会的认识等。这是从动乱的角度来看这部作品。还有就是饥荒主题的。孔颖<饥饿的女儿>包含生理和情感的饥饿等。把成长放在饥饿的背景.她的胎教就是饥饿.生于1962年,由于饥饿而带来一系列的人间悲剧。
以上是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下面是从成长的伦理学主题来看。父子、母女的角度来看,为什么说中国没有典型的成长小说呢?通俗的说是中国年轻人的成长的延长期长。西方的顿悟后他知道往哪写方面做。而中国则不知道。只是在成长中经历了一些事情而已。经历的事情并不成为他成长的教科书、智慧。中国的恋母恋父/审父审母——深厚而脆弱的家庭伦理,是难以割断的。这是宗法社会的特点。看苏童的小说和余华的有弑父情节。而且父亲的形象是丑陋不堪的,自私、粗鄙、下流。很多女性作家的作品里椰油审母倾向。王刚的《英格力士》里边父母是一对知识分子。但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他们也是异化的知识分子。他们人性扭曲,根本不懂对孩子怎样进行教育。再者是“引路人”与师长——“集体长成”的社会伦理,是一种社会伦理的集约。是扼杀天性的,是教育的弊端。我们成长中的师长,引路人经常都会用这样的方式来引导我们。而我们要抗拒这种引导产生的痛苦。但是椰油一种引导人是可贵的。象王刚《英格力士》哪个英语老师王亚军把文明,爱心带给孩子。但是社会的异化要把他当成是资产阶级的代表。最后被关进监狱,这反映出时代的扭曲。成长中还有一种因素是,同伴与友谊——浸润成长的道德伦理。朋友间激励,妒忌,怀疑,矛盾的过程中的道德意识慢慢的确立起来。所以我们道德中的怎样与人为善,怎样沟通。下面还有“爱”与“性”主题、成长的叛逆主题。中国文化中,性是一个盲区。我们没有健康的性文化,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所以关于性的描写是回避不了的。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压抑的、混沌的误区。王朔的小说〈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动物凶猛〉〈玩的就是心跳〉都写了青年的成长过程中不乏性伙伴。但是对爱情的理解在他的笔下是被调侃的。传统小说里也有追求爱情的,但是又把性给示弱了。以王刚的〈英格力士〉的英语老师是个年轻人。有中对性的苏醒。但在那个年代是不可能把爱情和性完全的结合起来的。最后走向了相反的地步。他最后在说不清楚的煎熬下去澡堂偷看他自己所爱的女性。最后一瞬间他觉醒了的时候被抓住了,被打成大流氓。很多小说都写到了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性苏醒的这样的事例。中国的文化里把性看成是丑陋的,比如青少年的自慰,在中国的语言里是一个很脏的词,叫“手淫”。但在小说里王亚军把那个词语翻给大家看是自慰的,是文明的。但这个孩子的行为在他母亲的眼里是非常堕落的,无可救药的。所以在成长小说中,这种问题是有很多方式来表现的。没有正常的教育,没有正常文化氛围去理解性和爱。所以他们要么模仿大人,要么就压抑自我。苏童的小说里,很多人在小时候就变坏了。变坏不是自愿们的,他是一种模仿。他有一本小说叫〈南方的堕落〉,这个题目用的非常好。少年在这中范围里面成长,他是一种堕落。爱的渴望、萌动、缺失。性的懵懂、折磨、误区。爱与性的分离和错位。那么关于叛逆的主题表现为:爱的渴望、萌动、缺失。性的懵懂、折磨、误区。爱与性的分离和错位。这里主要是关于革命的方式去叛逆的。动乱年代的叛逆是打架,逃学,偷盗。你们可以看下老鬼的《血与铁》,一位红卫兵的成长史。这是一部纪实文学。红卫兵去打校长,到处打人。因为他崇尚铁血政策,没有得很好的引导。
下面,我就总结一下,中国的成长小说把我们的成长历程展示得还是很真实的。有一个缺陷是这个成长小说的最后的一个价值的升华,价值判断的懵懂的。不知道什么才是有意义的成长。其实西方早就反思这个问题,前不久我去开了一个关于青少年的国际研讨会。十多位外国的学者,他们带来很多新的小说,电影资料。主张对年轻人要有伦理教育,让他们积极向上,而不是消极沉沦。我们现在是价值遭受质疑的一个年代。九十年代以来的经济大潮背景,对我们价值观,审美观,产生分裂和怀疑。王刚的《英格力士》我们要好好的去研究他。还有曹文轩《草房子》、《红瓦》这类小说。
下面看下成长小说的叙事形态。纪实传真——自传性、亲历性。大家可能注意到,成长小说用自传体,半自传体来叙述。把自己的成长体验告诉别人。但是有一部分是幻想的,虚幻的,以曹文轩为代表的诗话。虚幻浪漫——幻想性、抒情性。第三中是喧闹骚动——先锋性、游戏性。反秩序,反理性。所以象苏童、的成长小说那种叛逆性太极端了,血腥味,暴力,不适合青少年来阅读。这是他的叙事形态。最后给大家介绍下一些参考资料,有兴趣的同学做毕业论文资料。
1、马丁·韦斯尔《从维兰德到贺斯德德国成长小说》(1978)
2、巴克利《青春德季节:从狄更斯到戈尔丁的成长小说》(1974)
3、埃克纳《沉思和行动:关于成长小说论文集》(1993)
4、巴赫金《教育小说及其在现实主义历史中的意义》,《巴赫金全集》第三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5、芮喻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6、樊国宾《主体的生成——50年成长小说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
7、李学伍《蝶与蛹——中国当代小说成长主题的文化考查》,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大家可以收集些资料为以后的论文来进行研究,创作。今天我给大家讲的是一个角度问题。拿一个作品。你从成长的角度来评价它。你就可以借鉴前面所讲的一些理论。巴赫金的成长模式小说的几种类型,都成为经典批评话语。所以同学都可以用来作为自己创作的理论。大家要对现当代的小说有所涉略。女同学读几本女性成长小说,男同学念几本男性的成长小说。对你们的成长是有帮助的。这阶段是“威廉的学习时代”到你们工作的时候就是“威廉的漫游时代”。所以要抓住这个时期多读一些经典的作品。好了,今天周三论坛到此结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