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客到此游]君啦,被人抢走还好些:陕西人说“天仙配”传说源于该省兴平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15 16:09: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陕西人说“天仙配”传说源于该省兴平市

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原以为铁定属孝感无疑,虽有江苏丹阳、东台等地相争,但仅“孝感”这个地名就足以堵住外地的觊觎之心。而且,与孝感相争的地方,多数在东、南方向,还从来没听说西部也来争的,因为董永要从山东逃难的话,肯定是往地势平坦的南方更方便,而不会翻山越岭地跑到西部高原上去。当然,这也只是推测。
但现在偏偏连西部也有人争董永了:
http://www.xianyang.gov.cn/xygk/2007/0817/262.html

引用

“天仙配”传说源于我市(咸阳)兴平

    古代的二十四孝中,董永卖身葬父尤为感人。这则故事源远流长,脍炙人口,直到现在,仍被人们津津乐道。特别是在八百里秦川的兴平市一带,影响更为深远,而且传说得头头是道,有据有证,自然生动,神乎其神。
    其实,故事的原貌也很简单:董永家境贫寒,母亲早逝,他和父亲相依为命。他为人诚实,勤劳谦逊,村人皆有口碑。后来父亲也因病去世,由于无钱葬埋父亲,便卖身为奴(答应给财主傅员外做工三年),得钱一万文,葬埋了父亲。附近有一女子,早闻董永勤劳尚礼,孝敬老人,便萌动了爱慕之心,主动提出愿和董永结为夫妻。董永听罢,喜之不尽,遂成就了这桩美好姻缘。婚后,同去傅员外家,男耕女织,很快还清了傅家的债务,夫妻双双归来,过起了自己甜美的耕织生活。
    不知何时,这个原本属于地地道道的农家故事,却越传越神,并披上了一层美丽的神话色彩,演化成了仙女下凡,指槐为媒,金梭织锦,王母拆婚,桥头送子的“天仙配”了。晋代干宝的《搜神记》卷一中的《董永与织女》一文中这样写道:
    “汉董永,千乘人……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永行三年丧毕,欲还主人,供其奴职。道逢一妇人,曰:‘愿为子妻。’遂之与之俱……主曰:‘妇人何能?’永曰:‘能织。’主曰:‘必尔者,但令君妇为我织缣百匹。’于是永妻为主人家织,十日而毕。女出门,谓永曰:‘我,天之织女也。缘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语毕,凌空而去,不知何在。”
    《搜神记》记载这则故事虽然只有179字,非常简练,但却有头有尾,有始有终,有情有节,十分完整,并为董永卖身葬父这个故事首开神话之端。其实,早在三国魏槽植的《灵芝篇》这首诗中,就有了这则故事的轮廊。由此证明,董永卖身葬父的故事发生在三国之前。
    随着时代的推移,这个故事广为流传,除民间口头传说外,也被文人写进了传奇及剧本。宋、元诸本就有《董永遇仙传》,戏文有《董秀才遇仙记》等,都为故事披上了神话色彩。同时,董永也由一个原本只是个“半耕半读”的穷农民,变成了一介黉门秀才。在敦煌变文中的《董永行孝》,亦与上述传说大同小异。而且,明代心一子的《遇仙记》、顾觉宇的《织锦记》等传奇中,也都说董永是个秀才。到了清代,许多地方剧种都趋循上述,并以浓墨重彩进行渲染,使故事更加生动感人。这无疑是文人对董永贤孝勤劳的品德的敬慕,对恩爱夫妻被人拆散的一种同情,并寄托了一种美好的企盼和诚挚的祝愿吧。
    建国之后,安徽的黄梅戏《天仙配》,把这个故事不仅搬上了舞台,又搬上了银幕。婉转悦耳、优美抒情的唱腔,加上娴熟精湛的艺术表演和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情节,一下子轰动了全国,从而把这个古老的民间传说推上了高潮。特别是在兴平地区,人们除了广为流传、津津乐道以外,为什么更具有一种特殊的韵味和亲切之感呢?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走访了兴平市部分老人,特别是和故事有关的策村、子孝村的有关遗址遗物,并查阅了有关稗史神话记载,觉得这个故事具有一种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
    两千多年来,这个故事之所以在兴平地区久传不衰,是因为故事原本就发生在八百里秦川的茂陵邑(今兴平市)。
    董永祖籍千乘 (今山东省高青县高苑镇),祖辈曾因兵事战乱,流落襄水流域。后又迁徒陕西茂陵县茂乡。传说董家村董族旧时的荣轴上端,就画着董永和织女的画像。村里人把“百善孝为先”当作族人做人的第一标准。
    董家村位于茂陵县茂乡原坡之北,毗邻现在的茂陵博物馆。按照董永到原下东堡子傅员外家的路线,须西行10里左右,经二十四孝中丁兰刻木事亲的子孝村,村里共有24户人家,一字儿大门朝南,这就是名闻遐迩的 “丁兰刻木子孝村,二十四个正南门”的由来。再由子孝村下原南行数里,便到傅员外所住的村庄——东堡子。而子孝村村南的大路旁,长着一棵盘根错结、高大苍郁的槐树。槐树的西南方向,有条深沟,沟上有座石桥,长约6米。名为石桥,实际上是用汉砖砌成。沟的两岸长满了灌木,沟下有一清泉,名曰“白鸡泉”。1964年在农业学大寨中,兴平大搞“一平三端”农田基本建设时,将桥埋于地下。
    现在,子孝村村南的这棵古槐,依然根深叶茂,树冠硕大,郁郁苍苍,遮天盖地,故称“槐荫树”。当年古槐旁边,建有槐荫庙,并撰文勒石,碑文有这样的记载:
    “常言树大有神,必先有其感而后信其非虚。兹我村庄南有一古槐,传言汉孝子董永遇仙于树下,唐国公勒马称赞……”云云。
    其实,现在的这棵古槐却是老古槐的第二代。附近40岁以上的群众都还记得,老古槐紧靠二代古槐的南边,乃同根而生。但不知何年何月,老古槐干枯,只留下丈多高的枯桩。因是“神树”,枯桩一直无人敢动。1985年前后,村里一些老人自愿捐资,在古槐的西边重建槐荫庙一座,一时间香火旺盛。后来县上拓宽重修兴店公路(兴平——店张镇)时,方将枯树桩“请”倒。而第二代的古槐依然立地顶天,雄峙于大路正中,影响着公路的拓宽改建。当时,县上领导和相关部门对伐与不伐第二代古槐意见纷纭。有的主张伐掉,以利公路畅通;有的则持反对意见,认为古槐属地方文物,不宜砍伐,应当全力保护。此时,周围群众也纷纷聚集古槐树下,将古槐团团围住,不许砍伐。经县上领导再三研究,决定公路绕道通村,终于保护住了这棵古槐。由此证明,领导不仅具有文物保护意识,同时也证明了当地广大群众对古槐和与古槐相关的神话传说的崇敬及深厚感情。
    石桥即董永和织女相遇之处,也是第二年织女送子的地方。正因这个缘故,后来人们称石桥为“遇仙桥”。当年遇仙桥旁边建有神姑庙和送子亭,成为周边群众求子拜佛的圣地。周边县区及外省的游客,常慕遇仙桥之名,不远百里、千里来此观光,车水马龙,热闹非凡。而且,至今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八为盛大的槐荫庙会。附近的善男信女,烧香拜佛,络绎不绝,灯火辉煌,直到深夜。
    那么,织女所送之子究系何人,历来传说有二。一说是西汉大儒董仲舒。持这种意见者居多。干宝在《搜神记》中只字没有提到桥头送子之事,可见送子的情节是在晋代以后所加。而《中国神话人物辞典》中,却依据有关记载,说:“董仲舒,鹤神。传说为董永与织女之子。生于天上,由织女亲自送还董永养育……董仲舒长到十二岁,受严君平指点,于七月七日到太白山中寻母……”云云。这段记载,确认(当然仍是传说》董仲舒为董永与织女之子。根据正史记载,董仲舒,西汉哲学家,文经学大师。广川(今河北枣强东)人。汉武帝举贤良文学之士,他以《天人三策》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采纳,从而开创了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的先声。而《天人三策》这篇文章,据兴平当地民间传说,就是汉武帝在建元三年(前139年)置茂陵邑后,将全国各地家产在三百万缗以上的豪门望族,统统迁徒茂陵邑(今兴平市),使茂陵邑空前繁荣。当时茂陵就有人口27.7万余人,6万多户,比当时的长安还多3万人,是全国县级人口最多的地方。就在这次大迁徒中,许多贤达志士、文人宿学都聚集茂陵,成为人才荟萃之地,经济繁荣之县。传说史圣司马迁写《史记》就在茂陵茂乡的显武里,故改显武里为“史村”。大文学家司马相如也在茂陵邑写出了传世之作《封神书》。而董仲舒因写《天人三策》于董家村,一下子轰动了全国,便改董家村为“策村”。直到现在,策村的人大都姓董,传说都是董仲舒的后裔。而且,据《兴平县志》记载,策村村民冯有道家中保存有“董仲舒四十八代孙碣”一方。该碣长方形,长0.60米,宽0.54米,厚0.07米。从残存的文字中可以看出,该碣是董仲舒之四十九代、五十代、五十一代孙为春先祖董仲舒的四十八代孙立的。可见文字有:“……仲舒为前汉名贤……迄今已千余年……”等。其石始立于清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
    正史虽然没有提到董仲舒和董永、织女的关系,但从民间传说中可以看出一种民意和民俗、文化的色彩。而且把董永和董仲舒扯在一起,不仅是一种美好的祝愿,而且也似乎近于合情合理。因为:①都是董姓,具有宗脉关系;②指槐为媒的古槐、送子的遇仙桥和东堡子的傅员外,都在茂陵邑;③人们出于对董永的同情,就按照“好人有好报”的古经,使董永有一个满腹经纶、才富八斗、职位显赫,为民济世的贤达后代;④董仲舒迁徒茂陵,正好和汉武帝迁陡全国豪富于茂陵的时间合拍;⑤干宝《搜神记》也载:“汉董永……”说明和历史时代相吻合。
    另一种说法,认为织女所送之子是后汉的董卓,属于这种说法的人甚少。因为:①董卓是个奸臣,以奸臣作明贤的后代不符合民意,或者说,是对董永和织女的一种亵渎;②《搜神记》虽然只说董永是个汉代人,未曾指明是前汉还是后汉,简介虽不规范,但是按照一般习惯,称汉代人者,多指前汉。如《鬼神学辞典》:“樊哙,汉将。”;③董卓是东汉陇西临 兆(今甘肃岷县)人,并未到过茂陵邑,亦和策村无任何瓜葛;④董卓生辰不明,死于192年。董仲舒生于前179年,死于前104年,两人相距三百多年,时间跨度过大。
    当然,传说就是传说,何况是神话传说。但是,作为民间传说也不是任意杜撰的。而是通过合理的想象和艺术结构,或鞭挞嘲讽,或讴歌赞扬,抒其情而明其志,把民意心声寄托在传说的故事之中,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而且,许多传说不仅美丽,而且可信。这种可信性,是以艺术的无穷魅力和真情实感来打动人心,从而起到寓教的作用。所以,许多故事传说,并不注重故事本身的真实性,而是寄托着一种美好的希冀与祝愿。如《白蛇传》中的蛇精变成美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人变成了美丽的蝴蝶。这些情节在现实生活中是绝对不可的,但却被人们喜闻乐见。
    从兴平地区对董永卖身葬父,到槐荫为媒、桥头送子的整个传说中,使这个故事更加完美动人。其所以能够产生这种效果的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而最重要的则是联系得巧妙、自然、合情合理。它把人物、情节以及主要的实物和地点——策村、古槐、遇仙桥、董仲舒等,融为一体,使故事有根有底,有眉有眼,从而奠定了故事发生在兴平的可信性。
    当然,这个故事其所以感人至深,除了艺术魅力之外,更突出了一个主题:孝道。而这个主题正是千家万户最希望、最提倡、最需要和永远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和对传统美德的崇拜,并具有鲜明的生活印痕。同时,又张扬了民本思想和亲善的人文内涵。这些都构成了具有兴平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色彩,反映了当地人勤劳忠厚、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这种传统美德,又无疑受到了丁兰刻木和董永卖身葬父的深刻影响。所以,兴平人对本地古代时能够出现的两个二十四孝中的人物,感到无尚光荣。(咸阳日报 2007-08-17 冯萌献 张轩)


从咸阳日报的报道看,其实他们自己心里也没底,把正史有载的董仲舒说成董永的儿子,明显是生拉硬扯。而兴平说的依据,就在于董仲舒曾在兴平住过,其村名董家村。
但,董家村以董仲舒得名,无论如何也推不到董永头上。
而村人所附会的遇仙桥、神姑庙、送子亭等,也跟《天仙配》的传说也毫无关联。
反观孝感,理丝桥、百步梯、升天台等地名或古迹,却与《天仙配》完全吻合。

正是由于兴平自己也感觉底气不足,所以语气便不那么肯定,因为他们实在拿不出更多可以证明的文献。而仅仅说“这个故事……联系得巧妙、自然、合情合理”,完全没有说服力。

但是,从报道中透露出另外一个信息:即二十四孝中的丁兰刻木,确实发生在兴平,说明兴平人也有尽孝的传统。而所有这些孝子中,唯董永名气最大,既然兴平有孝道,那么他们把董永纳入名下,增加孝文化的影响力,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还有一点,兴平人能自发地保护古槐树,这一点值得孝感人学习。
2#
 楼主| 发表于 2010-5-15 16:45:25 | 只看该作者
转网侠[客到此游]君帖凑打油句



楼上说得挺在理

仙女本不是凡间底
七姐的工作关系属宇航局
董哥好像好像是咱本地抵
如今公民有迁徙的自由
他俩夫妻要气哪里是哪里
最好移民到米国
哪咱邹待米国有亲戚
听说富员外有个玄孙待哪里
他着早邹有联系
小富说;出国担保我包鸟
莫说谢我滴话 恁把麻糖米酒虾渣带一提

抱倒古人滴一点勾匹玩意貌德末意丝
还是要扎扎实实建设家乡和谐美好那才是真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8:28 , Processed in 0.06297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