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通识的常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25 20:18: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通识的常识作者:归 一
  一行七人在函馆旅游,由十字街电车站步行到五陵郭公园,途中妹夫发现不少大厦的玻璃窗的中央,都有一个红色的倒三角形,而又有些窗户是没有的。于是,妹夫就问儿子:
  “为什么有些窗上有红色三角形呢?”
   “因为漂亮点。”
   “不对。”
   “那是什么原因?”
   “你先猜一猜,我才来告诉你。”
  实际上,妹夫并不知道答案,他也是首次来到函馆,而且只是比儿子早一分钟看到这些红色三角形。不过,身为一个成年人,见多识广,他可以猜到一个可能的答案。
  
  请不要扮正确
  有趣的是,妹夫解释这个红色三角形的答案,只是一个可能,但是他却很自然地以掌握答案者自居。当他的儿子把这个三角形视为装饰时,他就直截了当地说不对,并没有给儿子一个说明和解释的机会;当儿子反问时,他也以掌握正确答案者自居,因此让儿子“猜一猜”,这就变成了“等下告诉你正确答案”了。
  现在说来是一大堆,当时它们在脑海中却如电光石火闪过,我几乎是脱口而出:
  “妹夫,你只是猜出一个答案而已,不要扮正确!”
  “那你有什么看法?”
   于是,往下就是你一言,我一语,各自猜想这个倒三角的意思。有人猜标示那个窗可以打开;有人说是逃生显示;有人估量和下雪有关。由于你又说我又说,连四岁的女儿也举手:“我也要说!”
  这个旅游的小插曲,正好用来说明教通识的应有态度。
  为什么妹夫明明是猜出来的答案,却会自然地视为“正确答案”?这是由于我们一贯的教育模式,都是有一个正确答案,甚至只有一个答案,其他都是不用理会的。我们可以称这种模式为知识学习,其内容如“哪个国家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2的17次方是多少?”“秦朝速亡的原因何在?”
  这些问题都有答案,而且是唯一的。当然,你也可以说秦朝速亡有很多不同的原因,可以有不同的答案。问题就在于第二点:处理知识的态度。
  
  需要思考而非答案
  由于强调知识,教授者往往就是知识的拥有者。往下发展,是否拥有答案(也就是知识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成了教授者的上方宝剑和权威所在,“唯标准答案,不可以假人”,结果发展成即使是一个本来就有讨论的空间与可能的问题,在有意无意之间,也变成了标准答案。因为教授者需要答案,以显示他的权威性,也因此衍生出学习者并不热衷于讨论,正如我的外甥猜了一回不果就要求父亲给出答案一样——因为他心知肚明,爸爸已经有一个答案,自己的任务,只是如何榨出这个答案,而不是思考。
  然而,这种模式和态度,如果用在通识科的教学上,就会变成大灾难了。首先,绝大部分人(包括教师在内),仍然弄不清楚:通识教育的关键,不在于知识,而在于处理知识的方法。在新高中教材的通识科里,包括了六个不同的范畴,往往令人误会通识科要处理六个不同的问题,实际上,它只是透过六个不同的范畴,学习同一个处理问题的方法。例如在“个人成长与人际关系”这个范畴,主要是教学生学习如何思考和人际关系有关的问题,以及自己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如果老师硬要学生记住Kohlberg的六层道德,或是Eric Erikson的人生八境说,满以为这就是通识学习,这种做法就走回知识学习的老路,并不是真正的通识学习。
  那么,在通识科上,老师扮演什么角色呢?就是促进者的角色。所谓促进者,是指老师要扮演一个协助者,而不再是主导者。教师最重要的责任,是让学生找到问题的焦点,然后尝试找到自己的答案。
  在这种情况下,老师首先需要思考方法。由于过去的学习中,问题和答案的关系是直接的,没有讨论的余地,所以老师不用思考,只要好好守住自己的知识即可;现在,老师需要掌握一步一步推到答案的能力,或是当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时,老师要知道这个看法是否合理,在解说的过程中是否符合常情,等等。故此,通识科或多或少是一门思考方法的科目,学生是透过不同的知识应用,来全面掌握自己的思考方式。
  
  迷失课堂的闹剧
  不过,当促进者的另一面,就困难得多,就是当学生对问题提出答案及解释时,老师要看得出这个答案是否偏离了问题的焦点,以及学生的解说究竟在整个问题中属于哪个层次,或是到达哪一步。在传统的教学中,专业的老师是守住最多答案的人;在通识教学中,专业的老师是掌握最多思考路径的人,而答案,反而是相对次要的东西了。
  问题是,要做这样的促进者,对该范畴的知识,必须有全面的认知,并且要有更深一层的原则认同。举例来说,新高中通识科有环境教育,如果要当一个称职的促进者,必须能回答以下原则性问题:
  (1)人是否自然的一部分,如何区分人工与自然?
  (2)持续发展背后有什么假设?自己是否认同这些假设?
  类似的问题,即在于环境保护的层次,或是更根本的问题:环境保护是为人还是为地球?
  如果教师没有正确的通识常识,仍然视教育为知识传播,这样的通识教学就会变成零碎知识的集散地;如果老师对该课题没有深刻全面的认识,就如一个没有地图的引路者,他的教学只怕又是一个迷失课堂的闹剧而已。
  (摘自2008年9月10日香港《文汇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20:47 , Processed in 0.05930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