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封信解决一辈子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17 16:26: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封信解决一辈子问题 来源: 安徽日报


    有人说,当官难,不一定难在大事、天上掉下来的事、从来没见过的事,倒是难在小事、周围有的事、司空见惯的事。那种最缠人、最让人感到生气、最容易遭受暗算的,是人情上的事。     谁都不是生下来就注定当官的,谁在当官前都生活在人情交往的世界上,谁当官之后都摆脱不了人情的纠缠。情况往往是:你想当好官吗?你就不要讲人情。你想讲人情吗?你就不要当好官。你又想讲人情、又想当官吗?正好,赃官的帽子在等着你。     有人问,谁都有朋友,朋友之间不是可以两肋插刀吗?不错,不过那是布衣之交,可以同生死、共患难。古往今来,这种故事太多了。但你听说过哪一个当官的与老百姓有什么特殊的交情吗?好像没有。这不是说当官的不为朋友办事,而是要为所有的老百姓做主。后者有“爱民如子”之誉,而前者却有“徇情枉法”之嫌。谁都懂得这个道理,但谁都认为这个道理是对别人的,自己是个例外。通常的想法是:你对别人可以大公无私,但对我应该有求必应,否则你就是不仁不义,就得损你、恨你、暗箭伤你!     《铡美案》就是一例。陈世美忘恩负义的故事,几百年来家喻户晓,被世人骂得痛快淋漓,让包大人美名远扬。据说皇太后为了救驸马一命,曾经难为过老包,不让把铡刀放在屋里,又不让放在屋外,既不能见天,又不能落地。谁知道老包福至心灵,将铡刀架在门槛上,把陈世美解决了。可见人民群众对陈世美何等的仇恨,为编这个故事,把许多智慧都发挥出来了。但就这么个铁板钉钉的故事,经陈世美老家“均州人”考证,其实是个诬蔑性的案件。     据童德伦老先生等有关人士考证,《铡美案》的陈世美,原型是陈年谷,号熟美,乃清朝顺治和康熙年间的干部,曾任过县、市、部级领导,最后任户部侍郎,大概是三品官吧,康熙二十三年带着老婆秦馨莲告老还乡。据说,这个陈熟美,在均州人中不仅官做得比较大,而且官声不错,是一个清正廉洁之人,根本没有什么贪图富贵、杀妻灭子之事。     那么为什么会变成《铡美案》中的主角呢?原来是同窗好友泼的脏水!据传陈熟美进京赶考时,有两位同乡同学资助过他,希望他有朝一日能“苟富贵,勿相忘”。以后陈熟美果然当官了,他们俩就去找陈熟美帮忙,想求个一官半职。谁知道这二位仁兄找上门来,先被管家挡了一驾,心里本来就有气,再加上陈熟美不敢徇情枉法,婉言将他们劝返。于是这两个人极为不满,认为陈熟美忘恩负义,乃势利小人。为消心头之恨,在回家的路上,他们借《琵琶行》这个故事,把陈熟美和秦馨莲这两个人物编排进去,把陈熟美臭骂一通。这个戏很快就传开了,看戏的人还觉得不过瘾,嚷嚷要报仇。戏班子老板灵机一动,移花接木地把包公戏插了进去,干脆让宋朝的包老爷杀了这个清朝的“驸马爷”,以便大快人心。     实际上,等这两位同乡同窗回到家里,才知道陈熟美已经派人专门送来银两,资助他们继续求学,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这二人后悔不已,但舆论已经造出去了,覆水难收,只好将错就错了。     这个戏唱遍了大江南北,但在陈熟美的老家均县(今天的湖北省丹江口市)那可是唱不得的,因为老百姓知道这个底细。至今仍有“北门街不唱陈世美,秦家楼不唱秦香莲”的说法,因为陈熟美住在北街,秦馨莲住在秦家楼。 1995年我们陪领导同志出差去湖北,路过丹江口,市里的干部还专门给我们介绍过这个故事。这些说法很多,考证的细节也很具体,当然争议之处也不少。我们且不论这些说法的真假,反正是民间传说吧,倒是反映了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谁也得罪不得的,哪怕是同窗好友,哪怕你是正确的!     据我们老秘书贴近观察,很多领导同志也是很顾忌这一点的,而且做官越久,顾忌越深,也许是钉子碰得多了的缘故吧。同时我们真的发现,顾虑少了还真不行。有句名言是这么说的:“请记住,你这一耳光打过去,有朝一日,那一耳光还会打过来的。”越是比较亲近的人,越是亲朋故旧,越是自认为有条件能与你平起平坐的人,他们越是认为,甚至觉得必须从你这里得到好处,如果得不到,首先反弹过来的就是这些人。他们会不服气,会咒你,挖你,暗箭中伤你,巴不得你早早垮台他才高兴。这种现象自古有之,现在还有,今后会不会有,谁也说不清。     尽管如此,我们看多数领导同志、在多数情况下,还是行得正、坐得稳、顶得住、解得开的。他们总是耐心地向亲友们解释:如果作为亲朋相处,那就不能办私事,因为那样做是典型的以权谋私,群众反感的就是这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作为亲友,总不希望自己成为不齿于人的狗屎吧?如果这样,大家都不好看。反之,堂堂正正,大家都光彩,何乐而不为呢?如果要办事,那就不必认亲,公事公办,因为领导干部给群众办事是应该的,是有原则的,是经得起考验的,也应该是无懈可击的,群众赞赏的也就是这种。作为亲友,大家都应该理解和支持。据我们老秘观察,从长期效果来看,领导同志的这种处理方式还是对头的。     有一次,一位秘书收到一封人民来信,看过之后转呈给领导同志亲自审阅。信是一个残疾青年写来的。此人高中毕业后,以高分考取了北京的一所名牌大学,录取通知书都收到了。去报到的时候,学校看他下肢残疾,坐着轮椅,以体检不合格为由不予录取。第二年,他又以高分考取了另一所名牌大学,又是同样原因未被录取。两次打击,并未使这个残疾人消沉,他以自学的方式完成了大学的全部学业,并且考上了研究生。成绩是合格的,但仍然未被录取。以后,他只好自学英语,而且学有所成,翻译了不少作品,完全是一个自学成才而又有工作能力的人。但是,他只能靠父母养活。他在来信中说,父母都是小职员,收入有限,现在靠父母养活都有困难,将来父母去世以后怎么办呢?自己虽然能做到许多正常人都做不到的事情,为什么社会就不能接纳他呢?难道他只能成为社会的包袱吗?     领导同志看完这封来信,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这是个与他非亲非故的人,但这个人的命运、毅力和成就深深打动了他,他觉得有责任帮助解决这个难题。他让秘书们去这个人的家里了解情况,并找他父母所在单位进行核实。老秘书们亲眼见到了两所大学和一份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看见了这个人翻译和发表过的文章,看见他在轮椅上顽强地学习和工作着。这些,都得到了他父母所在单位的证明和好评。领导同志了解情况后,亲自出面,帮助这个青年在一个单位资料室落实了一份合适的工作,给这个残疾人,也是给这个不幸的家庭撑起了一片蓝天。这个人和他父母的感激之情是不言而喻的,他们多次要求拜见领导表示感谢,但是都被领导同志婉言谢绝了。     直到现在,十几年过去了,领导同志也没有见过这位当事人,却给社会留下了一小片宁静。(方兆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16:02 , Processed in 0.05848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