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踩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平衡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7-26 10:27: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江苏省阜宁县实验小学 陈燕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许多明显变化:一是教学目标不再仅仅关注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过程与方法目标得到充分重视;二是教学内容得到了扩充,打破了教科书的限制,语文教师的创新思维能力正处于新的构建之中;三是学习方式得到了改变,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被广泛提倡;四是普遍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学习信息呈现多元化趋势。同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也暴露出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新理念解读的肤浅,以致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语文本体弱化,工具性没有得到很好体现。教学目标讲究三个维度,其中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由于新课标中对语文知识的教学建议是“随文讲解”,这一点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全面把握新课标的要求,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学习规律,对教材潜心研究,进行知识点的统筹、安排和实施。新教材没有设计“知识短文”这一项,以语法知识为例,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七-九年级)的阶段目标要求:“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而语法知识在教材的七年级下册才在附录中附上“汉语词类表(实词)”。当然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语法、修辞知识不作考试内容”,但这就从客观上造成了知识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工具性的体现不够充分。于是一部分教师担心:这怎能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呢?从而在要不要教给学生系统的语文知识、到底哪些是有用的知识、采用何种方式教学语文知识等问题产生了认识上的混乱和偏差。
  在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中,一些教师出现了赶时髦、图形式的现象,不仅没能够很好地辅助学生学习,反而影响了语文教学的质量,弱化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学科工具性严重缺失。因此,要达到语文教学的目标,不能忽略对课文的研读,不能离开对语言文字的品味,不能不对文言的特殊表现力加以鉴赏。虽然语文课程改革的目标是由知识性教学转向发展性教学,但只有三维目标的综合实现,才能尽显其完善。
  矫枉过正,过分强调人文性。教学目标三个维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是一个显著的观念变化。但客观地看教材的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一、二单元以“人生”为主题,其中三篇精读课文都与哲理有关;第三单元学习描写自然景物的古今诗文;第四单元是对自然世界进行科学探索的内容;第五单元主题为“亲情”;第六单元为“想象极为丰富的作品”。其对人文性的过分强调不言而喻。
  新课标强调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特点,在每个学段均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在实施建议中提出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因而在阅读教学中,课文似乎就有了许多可供综合的因素,有了广阔且呈开放状态的可供开发的资源。因此,有些教师,只要课文中涉及某种风土人情,便让学生去开发相关的民俗风情资源;只要课文涉及某门学科的知识,便让学生进行所谓的延伸、拓展与整合。课堂上甚至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一个显性的目标去实现,导致教学内容泛化,语文课成了杂烩课、拼盘课。
  诚然,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必要的联系、拓展、延伸、综合是值得提倡的,但如果游离了语文教学目标,把语文课上成了知识常识拼盘课、人文关怀课、情感交流课,就会显得舍本逐末,喧宾夺主。
  就语文学科而言,工具性与人文性这二者的“度”需要灵活把握。人文性的过分强调,必然导致工具性的缺失。只有做到两者的和谐统一,有机结合,才不至于出现实践中的偏差。

  《中国教育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2:16 , Processed in 0.07346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