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桥爱吾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2 14:45: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桥爱吾庐-简介
新桥爱吾庐
新桥爱吾庐又叫“五凤楼”,旧称"老屋里",位于路桥区新桥镇西,建于晚清,为五井十五堂二层楼房,成四合院式组合,新桥五凤楼至今基本保持原貌,实属古典式建筑艺术的珍贵遗产。
爱吾庐位于路桥区新桥镇,为省级文保单位,占地约4万平方米,建于晚清,建筑114间1万多平方米,为五进十五堂二层楼房,成四合院式组合,是江南一种独具凤格的民居建筑群。五凤楼至今基本保持原貌,实属古典式建筑艺术的珍贵遗产。以五凤楼为核心,建设五凤基地,北至新桥路,西南至五凤路南河道,东以现有机耕路及(五凤楼)东侧围墙为限,南北最宽处190余米,东西约420米,总面积约合104.5亩(69070平方米),基地沿新桥路、五凤路一侧多为现代所建砖混建筑,中部多为砖木或木结构民房,基地为河汊密布,呈“Y”字型,将基地分为三个自然区块,西北侧圆形河塘与河道相交处,竹木繁茂,水中树影婆娑,景色绝佳。新桥爱吾庐是大型合院式民居建筑,平面呈长方形,总占地面积4736平方米。始建于明末清初,现存建筑多系清乾隆年间修建,沿中轴线依次列5幢主要建筑,两侧辅以廊庑厢房,建筑四周砌筑块石围墙(局部塌圮)。中轴线建筑明间构架和厢房明间构架均为抬梁式结构;柱、梁用材考究,牛腿、阑额、雀替等木构件雕刻精细,天井、阶沿及檐廊地面用石板和条石铺墁,青石柱础琢饰龙、凤、狮、象和鱼、虾、蟹等颇具地域特色的图案。格扇窗多用蝙蝠图案。建筑屋面施小青瓦,不用勾头滴水,比较适合当地多台风的特定环境。屋脊饰有凤头,平面俯视呈五凤朝阳状。
新桥爱吾庐-历史

新桥爱吾庐
新桥爱吾庐中心是“管”姓家族的居住地,过去称“新桥管”。据《新桥管氏宗谱》记载:元顺帝至正元年(1341),有一管姓人,地方官吏举荐他为“贤良方正”,没有应荐。他到新桥收租,看到“山水明秀、土田肥美,遂徙居焉。就所购故庄,僻基五亩余,营宅百余楹,后居高楼为书室”。这是有关管氏迁居的最早资料。管氏有三个儿子,老二(后发展成二房)居处就是老屋里。从建筑风格和管氏族人传说看:中间三进早建,称为三透九明堂,大约建于乾隆年间之前;后来随着人口不断地扩大,前后端屋及两旁凤翼后补。并且续有修葺。 清代后期,二房“汝”字辈中的管蔚农的中了举人,放到四川的一个县里当县令。由于有了功名,所以允许在家门前竖起了四副旗杆和石坊。二房人有钱有势,又有较高的文化档次、传统的伦理道德,所以聚集而居,形成一个大家庭。是一处封建时代人文建筑活宝典。后来二房人还是住不下,所以又择地另起了房屋。那原先的五透及两旁凤翼称为“老屋里”,而在外面新建的处所叫“新屋里”。
五凤楼占地约4万平方米,建筑114间1万多平方米,属五井十五堂四合院式组合。传说,封建时代民间不许建造楼房。明代,太平谢铎做了“祭酒”的大官,退休时有“十步九回头,想你万岁五凤楼”的故事,于是太平、路桥一带出现了五凤楼形式的建筑。老屋里的屋脊,还存着许多的“凤头”,作向天空飞翔状,姿势美观别致。“米船楼”属“凤翼”建筑。
老屋里的天井、檐阶均为雕刻石板、条石砌筑。四檐下构成走廊,檐廊来往畅通,不受天雨日晒的限制,可以不出屋通行。整个建筑群为穿斗式构梁与台梁式混合楼房结构,椽楣瓦栊。五十多扇棂窗花样繁多,古朴雅致,别具一格。重檐歇山与悬山相结合。经古建筑专家鉴定,为我国江南一种独具风格的民居建筑群,这次发现的古建筑群规模大,布局合理,工艺精湛,保存基本完好,是我国五凤楼建筑最完美,绝无仅有的一处,是罕见的一种古典建筑艺术珍品。
管谱有记载:“所居南楼之东,向有屋三楹,名爱吾庐,癸卯(道光二十三年)春改为楼。楼开如船,东、南、北置门窗44扇,窗外亘以栏杆,窗内因砌坐榻,倚旧楼,通出入,若船之舱。既成,以贮书画、延宾友,曰米船楼。”清嘉庆、道光年间的管颂声《自题米船楼》诗咏道:“秋畦雨过稻孙舒,秤石挥毫兴有余。逸客从来多泛宅,仙人自古好楼居。间中作伴琴兼鹤,静里陶情画与书。解取名花为四壁,吾真不枉爱吾庐。”另道光丁酉(1837)举人峰江人张梦禹,及许凤仪、戴香泉等各有咏诗。在近代,这里曾接待过小军机王彦威、太守王咏霓、御史李慈铭、翰林杨晨等名士。
新桥管过去在温(岭)黄(岩)两地里有着相当高的知名度。新桥中学就是管蔚农、肖农父子在这里筹建创办的,过去称扶雅中学,历史已有百年以上,仅晚于黄岩中学三、五年,比台州市区内的任何中学的历史都要早。解放前后,临、黄、太(温岭)三县流传着一句口头禅“喂、喂、喂,电话打到新桥管!”可见新桥的文化事业发展之早。
新桥爱吾庐-建筑艺术

新桥爱吾庐
新桥爱吾庐现存建筑为清末民初所建,呈坐北朝南之势。总占地面积为473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万多平方米,现尚存平、楼房114余间。 爱吾庐为穿斗式与抬梁式混合楼房,木石结构,椽楣瓦栊,均为二层,且重檐歇山与悬山相结合,屋脊及转角雕有各种造型,其中屋脊存有“凤头”向天作飞翔状,从高往下俯视整体建筑,屋脊呈五凤朝阳图,故名之。整座建筑有五进,专家称之为“五井十五堂”四合院式组合。其五井进深各不相同,整座建筑浑然一体,檐檐相接,廊廊相连,来往畅通,不受天雨日晒的限制,可以不出屋通行。五凤楼内五十多扇棂窗,遍嵌蝙蝠等动物图案;青石石础琢饰龙凤狮像和鱼虾蟹蜻等;柱、梁、廊有花卉、禽兽等木雕,技艺精湛,图案美观。大门前还存有文革时遭破坏断裂的抱鼓石
新桥爱吾庐是中国古建筑中的精品。它充分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在建筑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新桥“五凤楼”古民居,在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富有地方人文特色的艺术精品。它是温黄平原上民间艺术地域文化民俗风情的集中体现,是台州古建文化中一个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
新桥爱吾庐-特色

新桥爱吾庐
“五凤楼”也被称做“围龙屋”,作为典型中原文化的体现代表它很象皇宫的小型翻版。 新桥爱吾庐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1、在中庭大厅有中轴线贯穿;
2、有上下厅堂一个以上,主次分明;
3、左右对称分布;
4、屋前有大片的农田或池塘;
5、房间正前面比后面要低一些。
五凤楼的“五凤”分别指五种不同颜色的“鸟”:品、黄、绿、紫和白色。它同时也象征着东、南、西、北以及中五个方位,因此称为“五凤楼”。
五凤楼有几种不同的式样:三厅式的,两厅加一个边房式的,三厅两边房式的,三厅两边房加上后面围龙的,九厅两穿堂的。这些不同规模的土楼有一个特点是所有的房子都为中轴对称。
其中九厅式的是最大的类型,由三个五凤楼组成,对齐于同一轴线。它往往是那些有500-700年移居历史的大家族居住。最后的那五凤楼称为“回楼”,中轴线上的三个中央大厅分别叫做上堂中厅下厅。在最后和倒数第二的土楼之间常有空地或天井,由此也降低了中间土楼的水平高度。第二个的五凤楼叫做中堂,接着又是天井庭院,然后才是最前边的土楼,称为低堂,它比中堂也要低些。这样九厅式的由三个独立的五凤楼组成,对称于同一的中轴线,高低的三个坐落。[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21:01 , Processed in 0.08570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