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质疑课文、授之以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6 16:50: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质疑课文、授之以渔
                                                   李白坚

课堂是一块宝地,每当思想枯竭、言语干涸的时候,只要去课堂为孩子们上几节课,就一定会有收获。
两周前,和上海幸福小学的教导主任陈静老师联系,希望能到她们学校四年级侯老师那里上两次课。结果侯老师给了我两课任务:《最后一根火柴》和《大仓老师》。(见《语文》四年级(下),吴忠豪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每篇课文给我两节课连上。
《最后一根火柴》不长,录之于下:
最后一根火柴
一个六人组成的考察队在可可西里无人区突然遇暴风雪,迷失了方向。天渐渐黑下来,老队长神色凝重地告诉大家,如此恶劣的天气,营救工作根本无法进行,必须设法过今晚才有可获救的可能。大家的心一下跌到了无底的深渊。谁都明白,这里夜间温度将达到零下37摄氏度,要想在野外熬过一个晚几乎是不可能的。
最后,他们发现一块上部凸出,下部凹入约一米的巨岩,大家一齐挤进去。六个人背靠背,蜷缩着,用彼此的身体取暖。
这时,一个队员猛然发现,他们栖身处的岩缝里竟萦绕着许多干枯的灌木枝!大家激动不已,把目光齐刷刷投向全队唯一的烟民——老队长。老队长心领神会,从怀里掏出一盒火柴。遗憾的是,火柴盒里的火柴只剩区区几根火柴了!
这里海拔有数千米,氧气稀薄肆虐的寒风无孔不入。大家用身体挡着风,一根、两根、三根火柴“哧”地一亮便熄灭了,腾起一缕青烟。仅剩下最后一根火柴时,老队长不敢再划了。他清醒地知道,如果这根火柴再不能把柴火点燃的话,他们将魂断高原。
气氛骤然紧张起来,老队长拿火柴的手开始颤抖。狂风裹挟着雪粒打在脸上,六个生命,一根火柴,上演着与死神对峙的悲壮一幕!
深思熟虑了许久,老队长命令大家把臃肿的外衣脱下,在各自胸前,然后用身体围成一个圈,将老队长划火柴的手围得密不透风。在火柴擦向磷纸的刹那,每个人都不由得竭力屏住了呼吸。“哧”一声,火柴绽开一朵绚丽的火花,将浓重夜幕撕开一角。老队长将自己的帽子点燃,放在树枝下。一堆篝火疯狂地燃烧起来!
那一夜何等漫长。生死之间,大家看到了自身的渺小,同时也对那根火柴产生了近乎崇拜敬意。天亮了,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人们的眼里闪烁着泪花。
谁也不会想到,创造奇迹的,竟是一根微不足道的火柴。
文章也许揭示的是这样一个道理:再渺小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挥重大作用。
我在本课上做了以下几件事:
第一,请学生默读课文。很快,学生就读完了。
第二,我让学生对文章中的生词生字提问。
立刻有学生举手:“老师,请问‘神色凝重’是什么意思?”
我耸耸肩膀,对全班同学道:“问得好,问得好!是啊,‘神色凝重’是什么意思呢?”
小家伙见我反问他们,立刻有人举手,这是个小辫子,她站起来回答道:“就是碰到什么难题了,心情很沉重,脸色很严肃的样子。”
“好!对!”我高兴地说,“来,我们一起模仿一下‘神色凝重’的神色好不好?”
“好!”一致同意。
于是,班级里一下子安静下来,一个个神色凝重地虎着脸,仿佛天要塌了、地要陷了似的。
“扑哧”一声,我忍不住先笑了起来,接着大家都笑了。教室里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懂了吗?”我问那个同学。“懂、懂、懂!”他忙不迭地说。
马上又有举手的,他问道:“老师,蜷缩是什么意思?”
“蜷缩,蜷缩,蜷缩是……”我眼睛翻了翻,似乎在回忆。
但是,马上又有学生举手了,这回是个小胖子:“就是身体弓在一起的模样。”一边说着,他还做了一个把头缩在肩膀里,把双手抱在胸前,弓着腰的动作。
我点点头,表示肯定,但是问道:“能够找到什么比喻吗?像什么一样?”
“像掉在地上的青虫!”
“像踩得半死的百脚!”
“像蚕宝宝!”
“像讨饭花子!”
“哈哈,说得对,能不能学学蜷缩的样子?”我问。
立刻,大概有二十几条蠕虫,蜷缩在自己的座位上。而最大的一条,则伏在讲台上——那就是我。
……
生词生字很快都由学生“自问自答”解决了,期间,我没有回答过一个问题。全凭查词典和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我称此为“词汇还原法”。
第三,我开始问学生几个生词生字的问题。
一、岩缝里竟萦绕着许多干枯的灌木枝。
我问学生:“在这句子里,是用‘萦绕’好,还是用‘环绕’好,还是用‘缠绕’好?”
许多学生说“萦绕”好,因为课文如此。
但是也有学生说“环绕”好,但即刻就遭到大家的反对:“因为,灌木枝不像电线卷起来那样有规律,所以不能用‘环绕’”。
接着有个高个子姑娘说还是“缠绕”好,她也有不少支持者。
我问:“为什么呢?”
她的回答使我十分惊讶,她说:“好像‘萦绕’是动的,而‘缠绕’是静的……”
好个小鬼!
我备课时查《现代汉语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版)“萦绕”条,是这样解释的:萦回。举例:泉石萦绕;云雾萦绕。(P2303)
而“缠绕”条,是这样解释的:条状物回旋地束缚在被的物体上。举例:枯藤缠绕。(P211)果然萦绕多用动态,而缠绕多用静态。
我把词典的内容读给大家听后,问大家:“你们说用哪更个好?”
大家都说:“缠绕!”
“好,既然我们大家都认为还是缠绕好,现在请大家拿出笔来,把课文上的‘萦’字改成‘缠’字!但是如果哪位同学以后找到了什么新的用‘萦绕’的根据,记得告诉我啊!”我建议。
我告诉孩子们,课文是人写出来的,是人,就有出现错误的可能。
二、一堆篝火疯狂地燃烧起来!
我问学生:“在这句里,是用‘疯狂’好,还是用‘熊熊’好?”
这回很干脆,大家都同意用“熊熊”。
“为什么呢?”我问。
“因为这是开心的火,是救命的火!”
“那么,如果那天晚上的这堆篝火根本不大,就是那么微微地烧着,能不能用‘熊熊’两个字呢?”
“不能!”众口一词。
“那么,如果用‘疯狂’来形容大火,该是什么样的大火呢?”
“火灾!”异口同声。
我放心了——用词要准确和真实,用词要注意修辞和文章的主题,看来他们理解。
我称此为“词汇比较法”
第四,我们开始了课文的讨论。
我问学生,对于课文有什么问题。大家摇摇头。于是,我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
如果你是考察队员,将要到氧气稀薄、寒风凌厉的可可西里去考察,你将做怎样的旅行准备工作?将带些什么必须物品?每个学生都写在自己的书本上。
“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特别应该注意带上些什么?”我又提示。
两分钟后,检查他们的写作,特别高兴的是绝大多数的孩子都写了“打火机”、“汽油”、“放大镜”、“望远镜”、“酒精”、“指南针”等。
“为什么要带‘打火机’啊?”我不解地问。
“在恶劣的环境中,火种是非常重要的。老队长没有带打火机,火柴也不够,所以差点‘魂断高原’!”一个结实的皮肤黝黑的小家伙说。
我连忙走过去,摸摸他的头:“行!将来的考察队长应该由你来担当!”
顺便,我简略地讲了杰克·伦敦《热爱生命》中的冒险故事,他们听得非常投入。
接着,我问,老队长“火柴盒里的火柴仅剩区区的几根了。”这“区区几根”,大概是多少根呢?
有的说是三根,有的说五根,还有的说十根的,但十根的说法很快就被否定了。结果定在四根。“因为如果定在五根,‘老队长’竟然划了四根都灭了,才知道珍惜这最后一根,未免也太愚蠢了。”一个留着童花头的男孩子说。
而我在心里嘀咕:一连划了三根才知道珍惜那最后一根,已经是够“脑残”的了!
我称以上为“课文质疑法”
第五,我把全班分为四个小组,刚好每小组是六个人。请大家把这篇课文表演出来。我并且提出,每个小组选一位“老队长”。如果你是“老队长”、在恶劣的天气中、而自己手里又只有“区区几根火柴”的情况下,你将怎样“划第一根火柴”?为什么?希望大家在表演的时候,能够体现出来。
结果有三个小组考虑了我的问题。即,在划第一根火柴的时候,“老队长”就已经“命令大家把臃肿的外衣脱下,拥在各自胸前,然后用身体围成一个圈,将老队长划火柴的手围得密不透风。在火柴擦向磷纸的刹那,每个人都不由得竭力屏住了呼吸”了。
我狠狠地表扬了他们,因为他们有“预见”。而“预见”,是科学考察和一切工作成功的基本保证,我认为他们比课文中那个考察队要优秀得多。
我称此为“表演理解法”
第六,随后,我用三分钟时间,请全班同学写了篇“哪个小组表演得最好?为什么?”的短文。
我称其为“读写结合法”
于是,全课结束。
本课课文具有很大的“教学价值”。
首先,课文“卖”了许多“破绽”,这就为我们传授给学生“质疑”的思想品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而这点,正是中国学生普遍缺乏的;
第二,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叫做“预见”和怎样“预见”:一是应该“预见”到科学考察地点的环境险恶,所以只带“抽烟用”火柴是远远不够的;二是“预见”在恶劣的环境下,为数不多的火柴应该俭省着用,所以在划第一根火柴时就必须有充分的防风准备;
第三,课文里的词句并非都是“好词好句”。让学生探讨“萦绕”和“缠绕”等,就是为了培养他们“运用已知、探索未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9:31 , Processed in 0.08620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