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的社会问题和技术问题的解决要依赖跨学科和多学科的协同作战,社会呼唤跨学科人才,文章对什么是跨学科人才,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过程以及与此相联系的高校学科组织创新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跨学科;跨学科人才;学科组织;创新 一、跨学科与跨学科人才培养 1.跨学科。何谓跨学科?要弄清什么叫跨学科,首先就要弄清什么叫学科。所谓学科,从词源学的角度看,其最初的概念与学习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科(discipline)一词源于拉丁语的动词“学习”(discers),以及从它派生出来的名词“学习者”(discipulus)[1]另据《辞海》解释有二层含义:“①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如自然科学部门中的物理学、生物学,社会科学部门中的史学、教育学等。②教学的科目。学校教学内容的基本单位。如普通中、小学的政治、语文、数学、外国语·……等。”[2]这一解释无疑是权威一的、也是正确的。然而,当我们进入大学的教学活动考察时,就会发现,所有教师都是有单位的,都属于某学院某学系(所)或某教研室,而以“分支学问”和“教学的科目”分别组织起来的这些学系(所)或教研室就构成了大学里最基本的学术组织,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活动处于这种组织的管理之下。因此,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学科是指教学与学术研究的基本组织。正如伯顿·克拉克所述:“学科明显是一种联结化学家与化学家、心理学家与心理学家、历史学家与历史学家的专门化组织,它按学科,即通过知识领域实现专门化。”[3]那么,跨学科,顾名思义,“跨”就是介于两门学科之间。不是从一门学科完全跳人另一门学科,也不是仅仅停留在两门学科之间的交叉地带,而是运用或者融合两门以上学科的知识、方法进行教育或研究的活动。 2.跨学科人才。什么样的人才可称之为跨学科人才?也就是说,跨学科人才应具有哪些特征,其优势何在?笔者认为,这种人才的最明显优势,或者说特征,应当是通博与专深的结合,属于"π"型人才。其知识更加广博、结构更加合理、适应性更强,创新、创造的可能性更大。他(她)不仅在本学科(专业)领域里有较深的造诣,而且对其他学科(专业)领域(不只是相邻)的知识体系、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也有着较深的了解和研究;他们能从整体上把握两门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发挥不同知识之间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的作用。也们善于创新,对学科交叉、融合的“触点”特别敏锐,经发现就能快速整合知识储备,并能根据实际需要迅速补充完善知识结构,开拓新的发展领域;他们不安于现状,兴趣广泛。 3.跨学科人才培养。对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理解或者界定,肯定会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跨学科人才培养,指的并不完全是培养跨学科人才,而应该是通过跨学科教育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且具有跨学科知识结构或背景的高级专门人才。这种人才,相对于单一学科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具有社会适应性和对未来工作的创造性。至于这种人才,最终能否在跨学科领域或跨学科工作中做出贡献,成为真正的跨学科人才,并不完全取决于在培养阶段所接受的教育。换句话说,高校通过施行跨学科教育,当然希望能培养出跨学科的人才,但是,通过跨学科教育培养出来的并不一定都是跨学科人才。 二、跨学科人才培养过程 1.教育思想上要确立跨学科的观念。根据前面所讨论的结果,我们现在可以说,跨学科人才培养其实也是一种教号青理念。这种理念的形成和确立,并不是教育家或政治家凭空臆造的,而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据蔡克勇教授撰文估算川,现代科学技术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高度综合。学科越分越细,门类越来越多,在20世纪80年代共有2500种学科门类,到90年代后增至6000种以上。学科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交叉日益加剧,科学知识的积累以加速度在增长。面对在校专门学习的有限时间,怎样才能有效掌握和运用无限增长的相互联系、相互交叉的知识,这是对现代教青最迫切也是最严峻的挑战。确立跨学科培养的理念,就是要在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突破传统的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强调在更高的层次上沟通建立学科专业的有机联系;着眼于知识的整体化和综合化,努力在有限的时间里.从知识的内在统一性上,从知识的相对完整性上掌握和运用最有效的知识。而不是从零散的、被人为切割成支离破碎的学问中去穷究细枝未节。当然,这种继续分割、细化也是重要的且是必须的,这本身就是现代科学技术得以向纵深不断发展的一种方式或规律。 2.专业设置上要体现跨学科的特色。专业设置,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可以说是问题最多,近年来改革力度也最大,所遇到的阻力也最强的一项艰巨工程。据有关资料[5]表明,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几经修订,从1980年时的1300多种,调整到1993年的504种,减少了800种。但专业划分过细、口径过窄、毕业生适应性差的现象依然存在。1997年,国家教委又对本科专业目录作了较大调整,学科门类由原来的10个增至11个,专业类别由原来的71个调整至72个,专业种数由504种减少到248种。这次调整使得我国本科专业口径过窄的弊端得到了较大克服。然而,纵观目录所列专业,依然坚持固守的是“学科中心论”,也就是说,所有专业的设置,必须要以学科为基础,要以学科为支撑。即有什么学科就可以设置什么专业。学科不断分化、细化,专业也就不断增多、口径越来越窄。这就是为什么我国高校专业度膨胀难以调整压缩的根源之一。 专业是需要学科作基础的,否则,专业也就会成为无源之水。然而,专业的设置不仅要考虑学科的发展,同时也要顾及社会职业的需求。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宽口径、厚基础,能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复杂问题的跨学科人才。而在我国教育行政部门以行政法规形式颁布的专业目录中,虽然注意到了新型、交叉、边缘学科的发展,但对于跨学科专业的设置,并未给予应有的重视,申报跨学科专业,依然困难重重。例如:“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专业”,在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颁发《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之前,教青经济学、教青管理学作为两个二级学科列在教育学门类,一级学科为教育学。目录修订颁布后,教育经济学与教育管理学这两个二级学科被舍,并成了一个二级学科,且从教育学门类下被调整到管理学门类,一级学科为公共管理,并注明可授教育学学位或管理学学位。这一调整,笔者妄自揣摩决策者的意图可能有三: 第一,这种合并应该说,更加有利于这两个学科在新的探究范围内,在更加综合的基础上,得到更大的发展;第二,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本来就是以教育学与经济学、与管理学分别交叉、综合而产生的新学科,而现在再作这一调整,就为这两个新兴学科进行新的交叉、综合创造了条件;第三,通过这一调整,可以看出决策者的思想依然固于传统的“学科论”,似乎将这一典型的跨学科学科(“怪胎”、“四不象”)划归于教育类不妥,干脆就将其归于管理类。孰不知,将其归于管理类,就失却了该学科主要的研究领域。因为,无论是运用经济学的理论方法,还是管理学的理论方法,最终研究解决的还是教育领域里的问题,而教育领域里的问题又有着不同于其他领域里(比如卫生事业管理)问题的特殊性和规律性。以上所论,仅限于在研究生培养阶段,若在本科阶段设置这一横跨教青学、经济学、管理学学科的专业,尽管会对该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会对毕业生继续深造或就业带来良好的前景。但在目录中既没列入,也无激励的政策,显然,申报的困难是可以想见的。 3.课程设置上要突出跨学科课程的地位。大学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培养方案)历来强调科学性、系统性和稳定性,较少灵活性和适应性,一经审定,有的可能要使用十几年或许更长。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僵化、刻板的制度开始有了改变。但是在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计划的安排、课程设置上依然强调知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这无疑是应当坚持的。然而,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信息与日倍增的情况下,除了要坚持课程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外,还有两点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是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的要求,从完善人才知识结构、能力出发,十分注意课程知识的整体性以及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问题:二是要在课程体系中突出跨学科课程的地位,在学时、学分分配上,要保证跨学科课程的突出地位。长期以来,一些颇有见地的新兴交叉边缘学科,由于其不成熟性,很难进入课程体系,既便进入了“大雅之堂”,不是“虚席”、就是“偏席”,很难有“正席”。 4.教学内容上要实现跨学科知识的传授。大学的课堂,似乎有这么一种惯例:对本科生的教学一贯比较重视,哪怕就是在某一时期教学质量“滑坡”时,本科生的教学也还是相对要好一些。而研究生的教学,基本上可以说是凭着导师或开课教师的良心、责任心在进行。由此,笔者认为,为什么就不能在本科阶段开设一些带有前沿性质的、尚不成熟的专题性课程呢?比如,跨学科课程。要知道建设一门相对成熟的、能够得到学界公认的跨学科课程是不容易的,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且教师首先要具有跨学科的高深知识,能够将两门以上的学科知识经过不断整合逐渐才能形成。因此,一些理论与方法的移植、多角度、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思路等,都可以或允许纳入课程教学计划,在本科生中进行探究式的学习。同时,作为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教务管理部门要鼓励所有任课教师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介绍相邻学科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坚持系统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科学性与前沿性相结合。引导学生既要专注本学科领域内知识的掌握运用与发展,又要放宽视野,关注相邻、相似学科、心仪学科的基本理论及发展的趋势。 5.管理制度上要鼓励师生进行跨学科的教与学。正如前面所讨论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既可以说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也可以说是一种创新教育。一种理念的提出与实施,一种模式的倡导与推行,必须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制度措施作保证。作为一所大学,在施行跨学科教育时,从管理角度说,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应当坚持以下几点:第一,要巩固完善适宜跨学科教育的各种形式。长期以来,不少大学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急需的复合型人才,相继开设了诸如主辅修、双学位、联合办学、综合试验班等,收到了良好效果,也得到了社会用人部门的肯定和欢迎。但这类形式的跨学科教育,仍然处在“初级阶段”,一般是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学好一种专业的前提下,再选修另一种可以交叉互补的专业(主干课程)。而这些课程都是相互独立、自成体系的“拼盘式”,课程与课程之间缺乏有机联系,有的甚至相互矛盾,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跨学科课程。这种对学科之间知识的整合、综,合、融合完全要靠学习者自身来完成。再加之学习者不同的动机、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因素,真正能够实现培养目标的人才是很少的。第二,学校要高度重视跨学科课程建设。鼓励有跨学科潜力的教师进行跨学科研究;积极编写跨学科教材;{昌导并支持任课教师探索跨学科教育的内容、方法。第三,制定灵活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 三、高校学科组织创新 1.高校学科组织概况。一般而言,我国高等学校的学科组织,名曰学术组织,实际上却承载着过多的非学术性的职能。因为,高校内部的学科组织从一开始就赋予了它特殊的职能,带着那个年代的深深烙印。1950年,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暂行规程》指出,大学及专门学院的系是教学行政的基层组织,其设立或变更由中央教育部决定。1961年,中央颁发试行的《高校60条》进一步明确规定,“系是按照专业性质设置的教学行政组织”,“教学研究室是按照一门或者几门课程设置的教学组织”。随后,我国的高等学校经历了“文革”的劫难和这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高校的内部管理体制、机构设置也经历了多次变革,但有一点似乎没有多少实质性改革,即学校的院系学科组织结构。由于各高校规模、层次各不相同,其学科组织结构也有不同。但就现在情况看,一般都采用的是校院系三级结构、二级管理、院为实体的模式。而在一些通过20世纪90年代院校调整合并后的大学里,通常可见到校院系专业教研室四级结构、三级管理、院系各有虚实的模式。这种体制对我国重点大学而言,不难看出这种结构(包括它的几种亚型结构)的弊端。因为它无法摆脱传统教学型大学的巢臼,既不能凸现高层次大学的研究功能,也无法加强其研究生教育的地位,更不利于新学科的创设和多学科、跨学科的合作协同。在这种极具行政色彩的强化了的科层结构中,学科的多种属性和任务人为地纠缠交织在一起,各种关系若不能理顺就会内能空耗。最具活力的学术细胞则是处在重重叠叠的最低层,频繁接受上级行政的差遣,忙于非学术性五花八门的事务,剩下的不多精力再去营造‘三栖教授’(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项全能教授)的神话或美梦。这恐怕是任何一所开始争创一流的大学几乎都要面对的‘两难问题’,因为它们不得不在行政优先还是学术优先、科研优先还是教学优先、本科教育优先还是研究生教育优先之间作出明确的选择。应当明白,“学院”这种机构的设置,不论它是文、理、法一类传统学院,还是信息环境、制造一类专门学院,本身都不会自动解决上述问题。发达国家一流大学的经验已经表明,具有多样化的机构才能满足大学多样化的需要。[6]这种结构必然导致这种结果。这也不是决策者们没有发现或是没有考虑到的,而是出于一种无奈(也许),是被一种强大的传统势力和因合并裹挟来的抱团心理而不得不为之。这仅是从学科组织的结构作了初步的描述,那么,在学科组织的划分上,即在学院的设立、合并、撤消上,研究以什么为标准?是按现行的学科门类,还是一级学科、二级学科?是按学科实力(多少院士、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国家级省部级实验室等)?是按有利于学科协同攻关综合发展,遵从于学科内在的规律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还是屈从于抱残守缺,因人设庙?各学科(派别、势力)相互较量,似乎都要抢得一块领地、划定其势力范围,以至于在有的重点大学里竟出现了一个学院就一个系,一个系里就一个本科专业的怪异现象。因此,改造现存学科组织,勇于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应当是当前高校改革的重大而又现实的紧迫课题。 2.对高校学科组织创新的若干建议。高校学科组织创新,不仅是跨学科人才培养的需要,而且更是高校增强实力,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良好的富有活力的学科组织,是促进学科精深向进,催生新兴学科诞生成长,施行跨学科教育和研究的基本保证。如何对现存的传统学科组织进行较为彻底的变革,亦即进行创新,笔者以为如下几点当属关键: (1)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决策层,要高度重视学科组织创新的紧迫性和深远意义,积极组织力量,努力探索设计,大胆试验符合本国、本校实际的学科组织。 (2)勇于突破“学科中心论”。学科组织的设计、创立要以学科论,但不唯学科论。教育主管部门要鼓励各高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本校学科实际,可以采用以“问题”、“项目”、“计划”等实际对象为目标组建学科组织口不强求一律,不搞对口规范。 (3)勇于打破教师单一学科组织所有制的身份。允许并鼓励教师在全校范围内自由流动,可以在不同学科组织内兼任实职,其兼职数、兼职形式、兼职任期可根据教师的学术实力、可能和意愿,双向选择。其工作量的计算、智力报酬等,应充分体现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的原则。 (4)对于重点大学,要勇于突破现存科层式的学科组织,代替以较为先进的矩阵式组织模式。致力于创设有利于跨学科教育与研究,有利于多学科联合攻关的学科组织。这种学科组织存在的形式,既可以以项目为纽带,也可以以学科交叉、融合开展跨学科教学研究活动为目标。 (5)学科组织创立要充分体现开放式、国际化。就是要以国家级实验室、研究中心为依托,在世界范围内选聘具有多种学科背景的优秀人才,致力于重大经济、社会、技术关键问题的研究与开发。这类优秀人才的流动是国际通行的,既可以是国际间的流动,也可以是跨校、跨省区的流动。
参考文献: [1]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l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辞海(1979年版)[Z].上海辞书出版社. [3][美]伯领·克拉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浙江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4]蔡克勇.21世纪中国教育向何处去[Ml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5]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前言 [Ml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6]胡建雄等著.学科组织创新——高等学校院系等学科结构的改革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