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简 明 学 科 建 立 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10 18:27: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简 明 学 科 建 立 学
卢永利
 
从问题学角度出发,任何学科都是一门关于问题的学问。
很多学科没有抓住这个本质,或者说,没有抓住这个关键,学科是建立起来了,但不知道这门学科到底是关于什么的学科,不知道讨论研究哪方面的内容,结果什么内容都放进去了,最后就变成了一个大杂烩的学科,乱七八糟的学科。
哲学、美学、艺术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等就属于这方面的学科。

其实,哲学就是要讨论研究“如何解决问题”这个问题的学科。在这里,“如何解决问题”就是哲学的核心内容和命题。

美学就是讨论研究“如何解决审美认识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学科。在这里“如何解决审美认识的问题”就是美学的核心内容和命题。

艺术是关于什么样问题的学科?我认为,艺术就是关于语言的问题。语言有很多种,分别由不同的介质组成。口头语言的介质是声波,文字语言的介质是符号,舞蹈语言的介质是身体,美术语言的介质是颜色与形状,雕像语言的介质是材料,音乐语言的介质同样是声波,不同的音乐声音是由不由的音源发出的……艺术是一种语言,不同的语言由不同的感受器官接受,但主要由视觉器官与听觉器官完成任务。没有相应的感受器官,就不能“接听”相应的语言;盲者朋友听不懂关于颜色的语言,聋者朋友听不懂关于声波的语言,但这不等于他们听不懂任何语言了,不能与世界沟通了,因为他们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语言。没有相关“语言”的知识,就听不懂相关的“语言”。你没有学过手语,就不了解手语要表达些什么内容;你没学过外语,你就不知道外国人说什么……因此,艺术就是关于语言问题的学科。

顺便说一下美感问题。传统美学总认为只有人类才有美感,那么我要问一下:主体如何表达,才能显现其美感呢?
是不是必须说“啊,太美了”才算是有美感,那么聋哑朋友是不是人?他们无法表达呀。不懂汉语的外国人算不算人?他们也无法用汉语表达呀。
可见,不能因为动物不能说人话,就否定动物没有美感。美感与快感实质上都是一种舒适的感受,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而传统美学非得要把它们一分为二,说动物没有美感,只有快感。这是一件非常可笑的事。说句笑话,你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快乐不快乐呢?
除了口头语言外,还有很多语言可以表达。很多时候,动物(包括人类)表达美感更多是表情语言来表达的。越是高级的动物,表情越丰富越稳定。
以吃足喝饱为例:
禽类在吃足喝饱之后,大部分表现为拍翅高歌。
畜类在吃足喝饱之后,大部分表现为摇头摆尾,懒洋洋地躺着休闲。
人类则表现为眉开眼笑、兴高采烈、心足意满等表情。
……
以爱情为例:
动物多表现为认真地为对象梳理毛发,这是一种身体语言,用这种语言表达爱意,
人类也基本上继承了这一点,只不过多了一些内容,譬如牵手、拥抱、接吻等身体语言。
……
显而易见,动物不是有没有美感的问题,而是如何表达与强度大小的问题。

再回过头来,说政治学。
什么是政治的本质?就是管理。政治学是关于管理问题的学科。从管理范围来说,政治学是关于大管理问题的学科,如国际问题管理、国家问题管理、地方问题管理、民族问题管理、工农业问题管理、科学问题管理……
至于经济学,经济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如何满足物质需要。如何有效满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所产生的物质需要,就是经济学的核心命题,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
综上所述,任何学科都是解决某一问题的学问。大学科解决大问题,小学科解决小问题。这一问题就是相对应学科的核心问题与核心命题。

下面这个范式流程,是我从第二部分的问题解决方法中提炼出来的,总的来说,对建立一个新学科是有启迪与帮助的,由于还是才研究出来的成果,不可能很成熟,只有留待以后慢慢完善了。


学科建立范式流程
顺序
方法
相关内容
1
收集相关问题
什么是学科?什么是学科建立学?学科建立学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成立“学科建立学”?成立“学科建立学”有什么价值?成立“学科建立学”的条件成熟了吗?……
2
提出预见性问题
由谁来研究“学科建立学”?由谁出资研究“学科建立学”?如何推广“学科建立学”?有出版社愿意出版吗?考虑自费出版吗?考虑网络版吗?能不能申请社会科学基金?能不能说服企业赞助?……
3
分类提炼问题
1、学科建立学的定义。2、学科建立学的价值。3、学科建立学的内容。4、学科建立学的研究。5、学科建立学的发展。
4
判别过滤问题
命题一:学科就是关于某一类专门问题的成熟化、系统化、科学化、范式化解决的学术。这是一个真命题,从词义、语法、定义各方面来说,都是符合要求的。命题二:学科建立就是关于如何正确、高效地解决建立新学科问题的学科。同样,是真命题,而且是核心命题,是建立这门学科的关键所在,这个问题解决了,其它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5
分解构建问题
上述命题已经非常清晰,无须解构。
6
分析问题
关键词分析:学科、建立、正确、高效、
7
研究问题
研究学科建立的历史、现状与未来,研究大学里“学科建设”的具体情况,研究学科建设的价值……
8
解决问题
根据学科建立的以往经验,结合实际情况,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范式流程,提高建立新学科的效率与成功率。
9
检验答案
不是我说好用它就好用,要用实践来检验之。对于这个范式流程,如果在建立新学科过程中,觉得很有作用,能避免走一些不必要的学术弯路,那么就证明这种思路是正确的。如果用起来,到处都是漏洞,到处都碰,那么,
10
时间检验
需要反复多次检验。不能说一次检验好或不好,就简单肯定或否定了。一般情况下,只要不是伪命题,多数情况下只须努力完善即可。


在建立“某某学”之学科时,你一定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一、“某某”是什么意思?
——你得详细给出以前常使用“某某”这个词的词义、词性及词意。弄不清楚就使用的话,就是乱用了,常常弄得牛头不答马嘴,文不对题。

“某某是什么”中,“某某”非常重要,因为“某某学”通常都是通过对“某某”展开讨论研究的,因此必须着重讨论。

认识问题又可以解构成两个问题:
1、
定义式认识
——定义是通过回答“某某是什么”或“某某的本质是什么”而得出的解决答案。通过正确的定义,人们可以快速有效地认识判断某个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虽然这是一条认识的捷径,但必须了解到,它是有使用范围限制的,定义只能适用于具体的事物,而不适合于抽象的东西。因此具体的事物即使暂找不到其独一无二的本质特征,也可以找出其类似的共同特征来进行定义,再不济的话,还可以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外形特征来对具体事物进行定义,如动物是可以主动活动的生物。通过这种描述试定义也可以对具体事物进行认识判断。而抽象事物就不行了,它没有具体的属性特征,很难把握,从而很难判断。也就是说,在这两命题中,“某某”必须是名词。如果是形容词的话,则其结构是:形容词+是什么意思。这是在进行字义词义的解释了,而不是定义。
2、
原理式认识
也叫做解释性认识。
1)
为什么+形容词——为什么美?为什么胖?但不可以这样:为什么+名词。对于名词的原理式认识是下面这种结构。
2)
为什么叫+名词——为什么叫椅子?是因为它的主要功能是用于坐。这是功能解释——为什么叫牛?因为大家都习惯把有这种形状特征的动物叫做牛。这是来历解说。
3)
对于具备科学原理的机器,可以直接提出原理问题:机器名称+原理是什么——钟的原理是什么?计算机的原理是什么?发电机的原理是什么……

3、
常识式认识
——适用于常见事物,大家都习惯这样叫了,都约定俗成了,不需要通过定义,不需要原理,也可以达到认识的目的。譬如一头牛,我一看就知道它叫牛,是一头牛,而无须拿一本词典或原理书来进行对照判断。利用常识式认识的优点是快速高效,缺点是对于少见的或抽象的事物容易产生认识偏差,甚至是错误。譬如,我们对鱼的常识是,它是生活在水里的动物,因此很容易从字面上判断鲸鱼也是鱼,这种认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错误的。

“某某是什么”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只有真命题才可能继续讨论与研究下去,而对于伪命题来说,是无法回答的,没有讨论研究下去的价值。
再次对“某某是什么”展开大讨论。或者见下一节《简单批判学》相关部份。

二、“某某学”是关于什么的学科?
——通常的回答是:某某学是关于某某的学科。虽然这种说法说不上错误,但也不准确。这是一种偷懒的答案。
——事实上,在建立一门学科时,你一定要想好你欲建立的这门新学科究竟要解决一个什么样的问题,问题确定下来了,内容也就很好解决了。
——(假如一门旧学科,无法正确解决这个提问时,那么多半是有问题的学科,因为它都不知道自己要干些什么、讨论研究些什么,当然更不用说解决问题了,一个提示是:要从旧学科中总结出来,究竟它想要解决什么问题,如果相对比较集中于某个问题,那么这个问题就是它的核心问题与核心命题了。如哲学等。)
——标准答案:某某学是关于解决A问题的学科

三、“某某学”的内容是什么
——围绕着“A问题”,会产生很多相关问题,而这正是“某某学”所要讨论研究的相关内容。

四、“某某学”如何发展
——核心问题解决了,并不等于解决了所有问题,所以还要对与核心命题有关联的问题展开讨论研究,如果逐一解决了,“某某学”学科就得到发展了。

对于现有的旧学科或即将建立的新学科而言,可以做以下的一个正确判断:
凡是对上述四个问题不能做出正确而全面回答的学科,都是有问题的学科,甚至是错误的学科。

正好我在问题学里一再强调的一样,一门学科就是为了解决人的一个(或多个)问题的学问。因此必须清楚地看到,学科建立不是为了好玩、不是为了建立而建立,其根本任务就是要解决问题,而且是人的问题,要么是认识的问题,要么是思考问题,要么是解决问题的问题。
因此,学科建立学表面上是关于如何建立学科的学问,实际上,透过现象看本质,其本质就是解决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怎么说呢,打个比喻说,一个问题考虑得相当成熟了,丰收了,就要收割起来,然后把它放在“知识”的宝库里,随时拿出来享用。也就是说,学科建立学解决了人类知识如何系统化、规范化的问题。
《建筑学》从字面上来看,是关于建筑方面的学科,但本质里,它却是关于如何满足人类住(的需要)的问题的学科,是围绕着“住的问题”而展开讨论研究的学科。——通俗一点,《住学》更为合适,这样我们就明白了,不是关于建筑的学科,而是关于住的问题的学科。
应该建立一门粮食学,因为人类面临着吃的问题,这可是个大问题,是关系着人类生死存亡的问题。《粮食学》的本质就是要解决人类吃的问题的学科,为什么要吃,什么可以吃,什么方法可以更好地满足吃的需要,如何吃——通俗一点,《吃学》更为合适。这样我们就明白了,不是关于建筑的学科,而是关于住的问题的学科。
现在很多学科的名称,并不恰当,不能真实地反映出解决人的某个问题的本质,因此,如果有可能,以后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当一个规范的整理。
人的所有问题,都是围绕着“如何满足人的生存需要”这个大问题而延伸出来的。人类有非常多的需要,相应地产生非常多的问题,这都是要好好解决的,问题解决了,需要就基本上得到满足了,人类的生存问题解决了,当然可以更好地健康发展。
因此,与《问题学》相对应的是《需要学》,人类因生存需要而产生问题,因解决问题而满足了需要,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需要学》其实已经完成了相当大一部分内容,只是还得不断完善,这是后话。
在这一节里,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每一门学科的本质,都解决某个问题。抓住了这个本质,就能很好地展开相应的学科建设,从而取得很好的效果。

由于“学科建立学”对于后面的科学美学的建立有相当多的关联,所以还是尽可能地展开讨论一下。

每一门学科,都是一个问题提出及问题解答集。
学科建立学就是要解决好如何规范建立一门新学科的问题。

一、什么是学科?
第一种含义是:学术的分类。指在整个科学体系中学术相对独立,理论相对完整的科学分支。如自然科学中的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社会科学中的法学、社会学等。

  学科是与知识相联系的一个学术概念,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两大知识系统(也有自然、社会、人文之三分说)内知识子系统的集合概念,学科是分化的科学领域,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概念的下位概念。国家标准GB-T13735-92依据学科研究对象、研究特征、研究方法、学科的派生来源、研究目的、目标等五个方面对学科进行分类,分成A自然科学、B农业科学、C医药科学、D工程与技术科学、F人文与社会科学五个门类,下设一、二、三级学科,共有58个一级学科。 据统计,当今自然科学学科种类总计约近万种。

另一种统计(到20世纪80年代),在中观层次上已发展出约5500门学科,其中非交叉学科为2969门,交叉科学学科总量达2581门,占全部学科总数的46.58%。
学科建立学里的“学科”,指的就是这一层意思。

   学科的第二种含义:

指高校教学、科研等的功能单位,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
它包含三个要素:一、构成科学学术体系的各个分支;二、在一定研究领域生成的专门知识;三、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专门的人员队伍和设施。
学科建设方法 1. 成立完善的领导体系。2. 制定好三年规划,明确阶段任务和目标。

学科建设中“学科”的含义侧重后者,但与第一个含义也有关联。

  高校的学科分类有多种。

  我国目前普通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学科划分均为11大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

按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我国高校一级学科由原来的72个增加到88个,二级学科(学科、专业)由原来的654种减少到381种。
根据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高校本科教育学科专业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11大学科门类,72个二级学科,249个专业。学科是高校的细胞组织。世界上不存在没有学科的高校,高校的各种功能活动都是在学科中展开的,离开了学科,不可能有人才培养,不可能有科学研究,也不可能有社会服务。

学科与科学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科学自身的规律决定学科的规律,科学发展决定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科学研究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只要有问题的地方,就会有科学和科学研究。而学科是科学研究发展成熟的产物,并不是所有的研究领域最后都能发展成为学科。科学研究发展成熟而成为一个独立学科的标志是:必须有独立的研究内容、成熟的研究方法、规范的学科体制。讲到学科体制或学科制度,其成熟的标志与合理性又体现在二级学科的划分、学术评价指标、得到承认的学术成果,特别是经典性学术著作以及学科的历史(学术史)这样一些规范之上。对于人文社会科学,本土化也是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由此可以看出,学科以规范化为目标,在时间上它相对于科学发展而言是滞后的,在空间上它相对于科学研究是不连续的,仅仅是若干科学研究领域的集合。

长期以来学科和专业的概念经常被混淆,专业被等同于 二级学科。在这种观念指导下,高校中必然出现分化过于综合的局面,造成学科之间各自独立分割,资源不能共享;在人才培养 方面表现出过于专门化,知识面不宽;在科研方面也表现出研究 方向狭窄和整体效益低下等等。故而一些名牌大学不得不采取精简、合并专业的措施,并强化大学科和学科群的意识。不少重点大学在竞争进入“211工程时,才感受到尽管过去几年中横向课题增多了,但科研力量相对分散乃至个体化,而大项目、高 水平研究的实力、学科的总体优势也随之削弱了。现在各类型的 大学都在搞学科建设,无疑是对一段时期内学校发展的总结和反思。

上面的答案是常规的答案。但从问题学出发,我对学科的定义看法是:学科就是关于某一类已经可以进行成熟化、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解决专门问题的学术。
独立的标志不只局限于只取了一个名字,更重要的是看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是不是做到了成熟化、系统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二、什么是学科建立学?
学科建立学是关于如何系统地、规范地建立新学科的学科。
学科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
其一,学科是一种知识体系。不同的学科就是不同的知识体系。学科的发展不仅意味着知识的发现与创新,而且意味着知识的系统化
其二,学科是一种学术制度。它是以分科研究的制度安排来追求知识。
学科的建构过程是学科从知识体系转化为学术制度的过程。

三、学科建立学有没有现实价值?
有,我们在工作生活当中,总会不断出现新问题,这时候就得不断解决问题,当问题解决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具有普遍性的启迪意义时,就说明可以新的学科了,因此,随着人类知识的不断积累,新的学科会不断涌现。对此,学科建立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会指导新的学科进行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操作,才能迅速地、科学地、合理地、规范地建立起一门有用的新学科。
而且,现有的学科相当一部分是建立在不规范基础上的,因此出现很多混乱的情况,尤其是人文学科,如哲学、美学、文艺学,对于哲学是什么,美是什么,文艺是什么这些最基本的概念还没有弄清楚,因此,学科建立学也有助于这些学科进行重新的整理,从而成为规范化、体系化、科学化的学科。问题解决了,原理弄清楚了,难道还不是科学学科吗?
由此可见,学科建立学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

四、新学科成熟的标志是什么?
1)有明确的研究对象。核心概念是清楚的。
2)形成稳定的研究队伍,形成学术共同体。比如有自己的学会、研究会,有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作为阵地。
3)有卓越的研究成果。包括理论框架,代表性的著作。
4)形成若干学术派别,有特色研究。
总体特征是:具有稳定性(基本概念、概念间的关系、约定的话语体系等)、统一性(体现理性的原则:不矛盾原则)和优美(开放与自组织性self-regulation或称为再生性reorganization)。(Stability , integrity and beauty)

五、新学科建立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阻力。
1、传统学科的阻力:
学科的建构是一个制度化的过程,学科建构的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利益和权力关系。学科一旦建立,不但框定了某种精神领地,而且学科本身也逐渐自我稳固。这时,我们说学科形成了自己的学术传统。学科的学术传统一旦形成,对于从事该学科的学者将会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它通过学科规训指导学生,把学生罗致进那个认识世界的特定观点中,并又由他们来传播那个观点。学派、研究范式、学术规范都是基于学科产生的。如果说学科的演化是制度建构的过程,那么对现有学科的挑战就是一个制度解构的过程。要改变这个学科划分,试图创造一种新的学科结构,必然要对已建立的正统观念发起挑战,这种冲突会造成对个人地位的潜在威胁。实际上,学术之争的背后是权力之争。有些挑战成功了,产生了新的学科结构,但大部分挑战不会成功,因为传统的力量太强大了。
可以说,学科、知识、权力是同构的,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共生关系。亨利·A.吉罗克斯对语言、知识、权力之间共生关系的论述同样适用于学科、知识、权力。如其所言,旧的理论往往会通过使用特殊的语言形式,来形成知识和社会关系,并由此派生出特殊的权力关系。而新的理论往往提供了新的语言表述方式。新的语言表述方式反映了思维的巨大变化。新的语言表述方式和新的思维方式一般来说让人感到不舒服、感到不习惯,因为它对传统提出一些有挑衅意味的问题,颠覆传统的知识和社会关系,质疑特殊的权力关系。要挑战占统治地位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关系,也就是打破这种学科界限。
一门学科要得到发展必须具有两个条件:一个是人的问题,一个是资金的问题。前者是指一门学科要得到发展需要有知识的探索者、知识的传播者以及学术薪火的承接人。也就是说,一门学科需要持续不断地补充研究人员以提供新知识;需要补充训练有素的教师队伍来引导下一代学生;需要学生源源不断地加入。后者是指一门学科要发展必须能从社会得到足够的经费支持。事实上,若不能维持资助者的支持就会导致学科的衰落,最后就会被某一扩张性的学科所吞食。如我国的社会学在建国后不久由于得不到资助者的支持,为历史唯物主义所取代,直到20世纪80年代之后才得到恢复。我们认为,学科的发展需要考虑资助者的胃口,但这又是与学术自由精神相悖的。这需要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均衡点,把握一个度。我们知道,学科发展最大的资助者应该是政府。在国外,除政府之外,还有势力强大的基金会。接受它们的资助必须放弃部分自由。
判断一门学科的合法性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依据。
其一是内在的合法性。学科内在合法性主要指学术性标准,即学者在态度上不出于功利目标追求学术、在治学方法上基于学术界公认的有效方法。
其二是外在的合法性。学科外在的合法性主要指实践性标准,即学科要能满足社会的某种需要。
与此相关的一个问题是判断一个学科成熟的标志是什么。我们认为学科成熟的标志也有两个方面:
一是内在标志,即一个成熟的学科必须有明确的学科主题或者说研究对象以及卓有成效的研究方法;
一是外在标志,即一个成熟的学科必须要进入大学课程、有学位授予点、有全国性的研究组织以及有学术期刊。
只有同时满足内外两个条件,才是成熟的学科。

我在前面说过,一门学科就是解决一个问题的学问,一个问题也可以发展成一门学科。那么有人说了,世界上存在着无数的问题,是不是可以建立无数个学科呀?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是必须知道,人类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要把有限的精力放在如何解决关键问题、重要问题、主要问题上,对于一般问题、次要问题可以先放一放,等到相对成熟了再来考虑建立。而那些很小的问题,譬如“如何把手洗干净”的问题,由于其相关内容太少,也很容易解决,所以就没有必要考虑建立新学科了。
所以,对于那些具有重要意义的重大问题、关键问题、主要问题,才应该考虑或者说有必要建立新的学科。

从人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来说,问题学下面又可以分为物质问题和精神问题。
物质问题的研究对象很好确定,因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譬如,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的学科,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学科,等等。
而精神问题的研究对象则不好界定了,人的精神具有不确定性,从而增加了这类学科的研究难度,目前处于困境的学科,譬如哲学、美学与艺术学,就基本上属于这类学科。


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学科建立学》的重要性,建立好了这门学科,对新学科甚至旧学科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发展都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它的三大任务:
1)
建设好自身。
2)
指导新学科建立发展。
3)
梳理厘清原有旧学科。
2#
 楼主| 发表于 2010-9-10 18:28:40 | 只看该作者
要求跨学科研究之日就是新学科诞生之时
姜咏江

自从计算机广泛应用以来,跨学科人才的要求呼声越来越高,这充分地体现了计算机科学涉及内容的全面性。一个学科实际上就是一个研究的系统领域,新学科就产生在研究领域细分或广泛综合之时。

计算机和网络作为一种工具地进入了人们的生活,迅速地扩大了人们认知的层面,因而对人的科学知识要求更高了。历史告诉我们,人的能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解决所有科学问题的办法只有进行科学研究的分工,将科学知识进行分类综合和细化,让个人按照兴趣去承担不同内容的研究,从而来解决一个人不能研究所有科学问题的难题,这就是科学知识要分为学科的原因。学科与学科之间采用“松散耦合”的方式“传递成果”,这能够减少研究人员在需要关联知识的时候去做更多的研究工作。

一律培养全才的思想和一人做“跨多学科研究”的想法都是不明智之举。从个人的能力和精力有限的事实来看,“通才、全才”只能是“学科结论相互关联的研究之才”,是“面上之才”,而不会真正成为某一学科的“深入之才”。有些“全才”他虽然能够在一些有限的领域提出高见,但不能为所有的领域提出高见,并且常常会为了广度而丧失了他本应能具有的深度高见。

因此我认为,真正能够解决当前的“跨学科研究”要求的关键是要解决好学科的进一步分类,也就是要进一步开展科研的有效社会分工,总结出哪些是应该设立的新“横向学科”,哪些是应该设立的新“纵向学科”,不然我们会自己将自己困死。

搞好学科分类是高层次的社会分工问题,是科学管理最高水平的体现,是“全才、通才”的重要工作。跨学科的“通才、全才”犹如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虽然作用很大,然而终究不能够替代各种应用程序。

2010-9-6
3#
 楼主| 发表于 2010-9-10 18:31:53 | 只看该作者
跨学科人才培养与高校学科组织创新
    《辽宁教育研究》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的社会问题和技术问题的解决要依赖跨学科和多学科的协同作战,社会呼唤跨学科人才,文章对什么是跨学科人才,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过程以及与此相联系的高校学科组织创新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跨学科;跨学科人才;学科组织;创新
一、跨学科与跨学科人才培养
1.跨学科。何谓跨学科?要弄清什么叫跨学科,首先就要弄清什么叫学科。所谓学科,从词源学的角度看,其最初的概念与学习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科(discipline)一词源于拉丁语的动词“学习”(discers),以及从它派生出来的名词“学习者”(discipulus)[1]另据《辞海》解释有二层含义:“①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如自然科学部门中的物理学、生物学,社会科学部门中的史学、教育学等。②教学的科目。学校教学内容的基本单位。如普通中、小学的政治、语文、数学、外国语·……等。”[2]这一解释无疑是权威一的、也是正确的。然而,当我们进入大学的教学活动考察时,就会发现,所有教师都是有单位的,都属于某学院某学系(所)或某教研室,而以“分支学问”和“教学的科目”分别组织起来的这些学系(所)或教研室就构成了大学里最基本的学术组织,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活动处于这种组织的管理之下。因此,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学科是指教学与学术研究的基本组织。正如伯顿·克拉克所述:“学科明显是一种联结化学家与化学家、心理学家与心理学家、历史学家与历史学家的专门化组织,它按学科,即通过知识领域实现专门化。”[3]那么,跨学科,顾名思义,“跨”就是介于两门学科之间。不是从一门学科完全跳人另一门学科,也不是仅仅停留在两门学科之间的交叉地带,而是运用或者融合两门以上学科的知识、方法进行教育或研究的活动。
2.跨学科人才。什么样的人才可称之为跨学科人才?也就是说,跨学科人才应具有哪些特征,其优势何在?笔者认为,这种人才的最明显优势,或者说特征,应当是通博与专深的结合,属于"π"型人才。其知识更加广博、结构更加合理、适应性更强,创新、创造的可能性更大。他(她)不仅在本学科(专业)领域里有较深的造诣,而且对其他学科(专业)领域(不只是相邻)的知识体系、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也有着较深的了解和研究;他们能从整体上把握两门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发挥不同知识之间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的作用。也们善于创新,对学科交叉、融合的“触点”特别敏锐,经发现就能快速整合知识储备,并能根据实际需要迅速补充完善知识结构,开拓新的发展领域;他们不安于现状,兴趣广泛。
3.跨学科人才培养。对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理解或者界定,肯定会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跨学科人才培养,指的并不完全是培养跨学科人才,而应该是通过跨学科教育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且具有跨学科知识结构或背景的高级专门人才。这种人才,相对于单一学科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具有社会适应性和对未来工作的创造性。至于这种人才,最终能否在跨学科领域或跨学科工作中做出贡献,成为真正的跨学科人才,并不完全取决于在培养阶段所接受的教育。换句话说,高校通过施行跨学科教育,当然希望能培养出跨学科的人才,但是,通过跨学科教育培养出来的并不一定都是跨学科人才。
二、跨学科人才培养过程
1.教育思想上要确立跨学科的观念。根据前面所讨论的结果,我们现在可以说,跨学科人才培养其实也是一种教号青理念。这种理念的形成和确立,并不是教育家或政治家凭空臆造的,而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据蔡克勇教授撰文估算川,现代科学技术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高度综合。学科越分越细,门类越来越多,在20世纪80年代共有2500种学科门类,到90年代后增至6000种以上。学科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交叉日益加剧,科学知识的积累以加速度在增长。面对在校专门学习的有限时间,怎样才能有效掌握和运用无限增长的相互联系、相互交叉的知识,这是对现代教青最迫切也是最严峻的挑战。确立跨学科培养的理念,就是要在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突破传统的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强调在更高的层次上沟通建立学科专业的有机联系;着眼于知识的整体化和综合化,努力在有限的时间里.从知识的内在统一性上,从知识的相对完整性上掌握和运用最有效的知识。而不是从零散的、被人为切割成支离破碎的学问中去穷究细枝未节。当然,这种继续分割、细化也是重要的且是必须的,这本身就是现代科学技术得以向纵深不断发展的一种方式或规律。
2.专业设置上要体现跨学科的特色。专业设置,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可以说是问题最多,近年来改革力度也最大,所遇到的阻力也最强的一项艰巨工程。据有关资料[5]表明,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几经修订,从1980年时的1300多种,调整到1993年的504种,减少了800种。但专业划分过细、口径过窄、毕业生适应性差的现象依然存在。1997年,国家教委又对本科专业目录作了较大调整,学科门类由原来的10个增至11个,专业类别由原来的71个调整至72个,专业种数由504种减少到248种。这次调整使得我国本科专业口径过窄的弊端得到了较大克服。然而,纵观目录所列专业,依然坚持固守的是“学科中心论”,也就是说,所有专业的设置,必须要以学科为基础,要以学科为支撑。即有什么学科就可以设置什么专业。学科不断分化、细化,专业也就不断增多、口径越来越窄。这就是为什么我国高校专业度膨胀难以调整压缩的根源之一。
专业是需要学科作基础的,否则,专业也就会成为无源之水。然而,专业的设置不仅要考虑学科的发展,同时也要顾及社会职业的需求。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宽口径、厚基础,能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复杂问题的跨学科人才。而在我国教育行政部门以行政法规形式颁布的专业目录中,虽然注意到了新型、交叉、边缘学科的发展,但对于跨学科专业的设置,并未给予应有的重视,申报跨学科专业,依然困难重重。例如:“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专业”,在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颁发《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之前,教青经济学、教青管理学作为两个二级学科列在教育学门类,一级学科为教育学。目录修订颁布后,教育经济学与教育管理学这两个二级学科被舍,并成了一个二级学科,且从教育学门类下被调整到管理学门类,一级学科为公共管理,并注明可授教育学学位或管理学学位。这一调整,笔者妄自揣摩决策者的意图可能有三:
第一,这种合并应该说,更加有利于这两个学科在新的探究范围内,在更加综合的基础上,得到更大的发展;第二,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本来就是以教育学与经济学、与管理学分别交叉、综合而产生的新学科,而现在再作这一调整,就为这两个新兴学科进行新的交叉、综合创造了条件;第三,通过这一调整,可以看出决策者的思想依然固于传统的“学科论”,似乎将这一典型的跨学科学科(“怪胎”、“四不象”)划归于教育类不妥,干脆就将其归于管理类。孰不知,将其归于管理类,就失却了该学科主要的研究领域。因为,无论是运用经济学的理论方法,还是管理学的理论方法,最终研究解决的还是教育领域里的问题,而教育领域里的问题又有着不同于其他领域里(比如卫生事业管理)问题的特殊性和规律性。以上所论,仅限于在研究生培养阶段,若在本科阶段设置这一横跨教青学、经济学、管理学学科的专业,尽管会对该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会对毕业生继续深造或就业带来良好的前景。但在目录中既没列入,也无激励的政策,显然,申报的困难是可以想见的。
3.课程设置上要突出跨学科课程的地位。大学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培养方案)历来强调科学性、系统性和稳定性,较少灵活性和适应性,一经审定,有的可能要使用十几年或许更长。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僵化、刻板的制度开始有了改变。但是在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计划的安排、课程设置上依然强调知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这无疑是应当坚持的。然而,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信息与日倍增的情况下,除了要坚持课程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外,还有两点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是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的要求,从完善人才知识结构、能力出发,十分注意课程知识的整体性以及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问题:二是要在课程体系中突出跨学科课程的地位,在学时、学分分配上,要保证跨学科课程的突出地位。长期以来,一些颇有见地的新兴交叉边缘学科,由于其不成熟性,很难进入课程体系,既便进入了“大雅之堂”,不是“虚席”、就是“偏席”,很难有“正席”。
4.教学内容上要实现跨学科知识的传授。大学的课堂,似乎有这么一种惯例:对本科生的教学一贯比较重视,哪怕就是在某一时期教学质量“滑坡”时,本科生的教学也还是相对要好一些。而研究生的教学,基本上可以说是凭着导师或开课教师的良心、责任心在进行。由此,笔者认为,为什么就不能在本科阶段开设一些带有前沿性质的、尚不成熟的专题性课程呢?比如,跨学科课程。要知道建设一门相对成熟的、能够得到学界公认的跨学科课程是不容易的,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且教师首先要具有跨学科的高深知识,能够将两门以上的学科知识经过不断整合逐渐才能形成。因此,一些理论与方法的移植、多角度、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思路等,都可以或允许纳入课程教学计划,在本科生中进行探究式的学习。同时,作为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教务管理部门要鼓励所有任课教师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介绍相邻学科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坚持系统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科学性与前沿性相结合。引导学生既要专注本学科领域内知识的掌握运用与发展,又要放宽视野,关注相邻、相似学科、心仪学科的基本理论及发展的趋势。
5.管理制度上要鼓励师生进行跨学科的教与学。正如前面所讨论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既可以说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也可以说是一种创新教育。一种理念的提出与实施,一种模式的倡导与推行,必须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制度措施作保证。作为一所大学,在施行跨学科教育时,从管理角度说,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应当坚持以下几点:第一,要巩固完善适宜跨学科教育的各种形式。长期以来,不少大学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急需的复合型人才,相继开设了诸如主辅修、双学位、联合办学、综合试验班等,收到了良好效果,也得到了社会用人部门的肯定和欢迎。但这类形式的跨学科教育,仍然处在“初级阶段”,一般是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学好一种专业的前提下,再选修另一种可以交叉互补的专业(主干课程)。而这些课程都是相互独立、自成体系的“拼盘式”,课程与课程之间缺乏有机联系,有的甚至相互矛盾,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跨学科课程。这种对学科之间知识的整合、综,合、融合完全要靠学习者自身来完成。再加之学习者不同的动机、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因素,真正能够实现培养目标的人才是很少的。第二,学校要高度重视跨学科课程建设。鼓励有跨学科潜力的教师进行跨学科研究;积极编写跨学科教材;{昌导并支持任课教师探索跨学科教育的内容、方法。第三,制定灵活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
三、高校学科组织创新
1.高校学科组织概况。一般而言,我国高等学校的学科组织,名曰学术组织,实际上却承载着过多的非学术性的职能。因为,高校内部的学科组织从一开始就赋予了它特殊的职能,带着那个年代的深深烙印。1950年,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暂行规程》指出,大学及专门学院的系是教学行政的基层组织,其设立或变更由中央教育部决定。1961年,中央颁发试行的《高校60条》进一步明确规定,“系是按照专业性质设置的教学行政组织”,“教学研究室是按照一门或者几门课程设置的教学组织”。随后,我国的高等学校经历了“文革”的劫难和这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高校的内部管理体制、机构设置也经历了多次变革,但有一点似乎没有多少实质性改革,即学校的院系学科组织结构。由于各高校规模、层次各不相同,其学科组织结构也有不同。但就现在情况看,一般都采用的是校院系三级结构、二级管理、院为实体的模式。而在一些通过20世纪90年代院校调整合并后的大学里,通常可见到校院系专业教研室四级结构、三级管理、院系各有虚实的模式。这种体制对我国重点大学而言,不难看出这种结构(包括它的几种亚型结构)的弊端。因为它无法摆脱传统教学型大学的巢臼,既不能凸现高层次大学的研究功能,也无法加强其研究生教育的地位,更不利于新学科的创设和多学科、跨学科的合作协同。在这种极具行政色彩的强化了的科层结构中,学科的多种属性和任务人为地纠缠交织在一起,各种关系若不能理顺就会内能空耗。最具活力的学术细胞则是处在重重叠叠的最低层,频繁接受上级行政的差遣,忙于非学术性五花八门的事务,剩下的不多精力再去营造‘三栖教授’(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项全能教授)的神话或美梦。这恐怕是任何一所开始争创一流的大学几乎都要面对的‘两难问题’,因为它们不得不在行政优先还是学术优先、科研优先还是教学优先、本科教育优先还是研究生教育优先之间作出明确的选择。应当明白,“学院”这种机构的设置,不论它是文、理、法一类传统学院,还是信息环境、制造一类专门学院,本身都不会自动解决上述问题。发达国家一流大学的经验已经表明,具有多样化的机构才能满足大学多样化的需要。[6]这种结构必然导致这种结果。这也不是决策者们没有发现或是没有考虑到的,而是出于一种无奈(也许),是被一种强大的传统势力和因合并裹挟来的抱团心理而不得不为之。这仅是从学科组织的结构作了初步的描述,那么,在学科组织的划分上,即在学院的设立、合并、撤消上,研究以什么为标准?是按现行的学科门类,还是一级学科、二级学科?是按学科实力(多少院士、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国家级省部级实验室等)?是按有利于学科协同攻关综合发展,遵从于学科内在的规律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还是屈从于抱残守缺,因人设庙?各学科(派别、势力)相互较量,似乎都要抢得一块领地、划定其势力范围,以至于在有的重点大学里竟出现了一个学院就一个系,一个系里就一个本科专业的怪异现象。因此,改造现存学科组织,勇于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应当是当前高校改革的重大而又现实的紧迫课题。
2.对高校学科组织创新的若干建议。高校学科组织创新,不仅是跨学科人才培养的需要,而且更是高校增强实力,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良好的富有活力的学科组织,是促进学科精深向进,催生新兴学科诞生成长,施行跨学科教育和研究的基本保证。如何对现存的传统学科组织进行较为彻底的变革,亦即进行创新,笔者以为如下几点当属关键:
(1)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决策层,要高度重视学科组织创新的紧迫性和深远意义,积极组织力量,努力探索设计,大胆试验符合本国、本校实际的学科组织。
(2)勇于突破“学科中心论”。学科组织的设计、创立要以学科论,但不唯学科论。教育主管部门要鼓励各高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本校学科实际,可以采用以“问题”、“项目”、“计划”等实际对象为目标组建学科组织口不强求一律,不搞对口规范。
(3)勇于打破教师单一学科组织所有制的身份。允许并鼓励教师在全校范围内自由流动,可以在不同学科组织内兼任实职,其兼职数、兼职形式、兼职任期可根据教师的学术实力、可能和意愿,双向选择。其工作量的计算、智力报酬等,应充分体现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的原则。
(4)对于重点大学,要勇于突破现存科层式的学科组织,代替以较为先进的矩阵式组织模式。致力于创设有利于跨学科教育与研究,有利于多学科联合攻关的学科组织。这种学科组织存在的形式,既可以以项目为纽带,也可以以学科交叉、融合开展跨学科教学研究活动为目标。
(5)学科组织创立要充分体现开放式、国际化。就是要以国家级实验室、研究中心为依托,在世界范围内选聘具有多种学科背景的优秀人才,致力于重大经济、社会、技术关键问题的研究与开发。这类优秀人才的流动是国际通行的,既可以是国际间的流动,也可以是跨校、跨省区的流动。

参考文献:
[1]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l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辞海(1979年版)[Z].上海辞书出版社.
[3][美]伯领·克拉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浙江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4]蔡克勇.21世纪中国教育向何处去[Ml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5]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前言 [Ml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6]胡建雄等著.学科组织创新——高等学校院系等学科结构的改革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记者:胥青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6 07:33 , Processed in 0.0833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