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看“教育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29 13:23: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看“教育家”  方展画
  在某个领域从事特定工作的人被冠以“家”之称号,一般来讲是不寻常的。“教育家”也是如此,其人至少是教育者中的佼佼者,出类拔萃。但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教育家首先是教育者,是一个寻常的教育者,拥有普通教育者的平常心。所以,如果要给“教育家”作一个界定,是否可以这样说:教育家,即以凡人心态做出了不平凡事业的教育工作者——这是我对“教育家”的基本理解。由此,我尝试解读“教育家”的内涵。
   
 一、教育家做的是一件平凡的事  

  教育家首先是一个教育工作者。他之所以被人尊奉为“家”,是因为他干得好,干得杰出,干得与众不同,但不管如何,他所从事的工作还是与所有教育工作者都相同的,是一件极其平凡的工作。 
 似乎有一种观点认为,教育家乃高人。言下之意,教育家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拯救”教育、因之“拯救”人类的神圣使命。于是,要求教育家必须先天下而忧,先天下而苦,先天下而行,必须呕心沥血,死而后已,必须一夫当关,力挽狂澜……但我想,这倒大可不必,如此要求教育家,岂不“折腾”教育家么?其实,历史上许多教育家在世时并不见得是惊天地泣鬼神:孔子生前十分不得志;现代教育之父夸美纽斯生前流离失所,直到死后200年才得到承认:瑞士的裴斯泰洛齐被誉为“伟大的实践教师”。但生前也是经千辛磨万苦的……他们干的事,现在看平凡依旧。  
所以,我们大可不必给教育家套上过于耀眼的光环。这种光环会把一个人变成一个神。而当一个人一旦成为神以后,性质就完全改变了:居高临下,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独断专制……而且,原本十分平凡的教育工作,被无限抬高,被神奇化,被不明就里的人所顶礼膜拜,这便适得其反了。 
 教育家是人,是一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他固然创造了自己辉煌的教育业绩,但这种创造的前提是:他在踏踏实实地做事,做平凡的事,也会犯一些错误,也会有一点牢骚,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一个也不少。因此,杰出的教育家做平凡的事,可能是一条揭示教师专业成长之秘诀的规律。

    二、教育家做的工作具有鲜明的个性 

   教育家之成为教育家,皆因其“与众不同”,甚或“鹤立鸡群”。在我们的“教育辞典”里,常常会有“教书匠”和“教育家”这两个内涵迥然不同的词。所谓教书匠,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做的是同样的工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机械性的重复工作,即所谓的“司空见惯”。其工作的全部价值或目的是“完成任务”,每每会使平凡的事在不知不觉中沦为“平庸”的事。而教育家则不同,不满足于现状是其最大的特点,因为不满现状,势必要创新,而创新就势必带有十分浓重的个人色彩,彰显着教育家自身特有的个性。 
 于平凡之处见不平凡,这是教育家的素质使然。的确,举凡教育家者,他对教育现象和问题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认识视角和思维方式,并且有解决问题的“高招”、“奇招”抑或“怪招”,这些“招数”是反常规的,至少是大多数人想不到的,因而能给人全新的启示。这便是教育家对教育的贡献。
  当然,这些“招数”仅仅是形而下的表现,其形而上的东西乃“思想”。教育家的一个必备条件应该是思想家,用时髦的话来说,教育家必须是善于“反思”的人。“反思”之语意,我理解应该是“反过来思考”。太多的人只会“顺”着思考,尤其是“顺”着已有的思路、“顺”着别人的思路来思考,因而在很多情况下会给人“东施效颦”的不屑。但教育家不然,他会别出心裁,独辟蹊径,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际,让人见到柳暗花明的“又一村”。

    三、教育家的价值诉求是为学生营造“精神家园”  

  学校,与其说是知识传授的场所,毋宁说是学生精神成长的摇篮,传授知识,充其量不过是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途径或手段之一,既不是教育的全部手段,也不是教育的目的。因此,作为校长,作为教育家,他所诉求的理想与价值,是让学生在学校中健康成长,快乐成长,幸福成长,他应用心地经营学校,使学校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 

 反观当前的学校教育,尤其是在千年传统文化铸造下修炼而成的中国学校教育,教育家的这种价值诉求十分艰难。我们的教育,历来信奉“师道尊严”。所谓“教”者,《说文解字》有一经典诠注:“上所施,下所效”。韩愈《师说》将教师的功能直接界说为“传道、授业、解惑”——字里行间无不流溢着为师者的傲慢、凌驾与至尊。由此而来的学校文化,使得学校多少有些窒息和冷酷,而教师的威严始终是师生沟通的一道难于逾越的“坎”。在这里,爱心是优秀教师、是教育家的最基本品质。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代,教育家都表现出无限、无痕的爱心。因为爱是精神家园的灵魂,爱是横贯人际的桥梁,爱是心理发育的养分。 

 这样看来,教育家应该有一种宽宏、和蔼的博大情怀,能做到爱满天下。在教育家的心目中,应该没有功利的诱惑,没有利益的驱动,只有孩子,只有学生,只有对教育虔诚的神往。这是一种人生境界,也是一个凡人追求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下,人生才能获得真谛。而对于我们的学校教育来说,这种境界的确太少了,少得几乎被人忘却。在强大的升学压力下,在极其残酷的应试教育体制下,我们的教育似乎“目中无人”,只有“知识点”,只有以“知识点”为本位的试卷,只有考试分数。学生,似乎没有了自我,没有了自信,甚至没有了自己的主见。这是教育的悲哀。所以,当代教育家要做精神家园的“拓荒”者,要在学校里酿出浓浓的爱意,要让我们的学生充分感受到求知的快乐,成长的快乐,人生的快乐。  

  四、教育家的经典行为不是“垒砖”而是“浇水” 

   社会上每每将教师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以为,这并不是一个好的比喻,甚至不是一个贴切的比喻。这个比喻在很多情况下会给人误导。手头正好有一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辞海》(缩印本),其中有对“工程”的解释:“(1)将自然科学的原理应用到工农业生产部门而形成的各学科的总和。如土木建设工程……(2)指具体的基本建设项目。如南京长江大桥工程……”显然,“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中的“工程”含意是后者,如此,“‘工程’师”和“‘教’师”恰好是两项性质截然不同的职业或工作。 

 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分析“工程”与“教育”的本质区别,首先,工程要经过事先充分而周密的设计,进行准确无误的计算;教育则是一种认知与情感交替甚至交融的过程,因而更多的是一种体验生成过程,事先很难加以精确设计。其次,工程的前提是有“施工图”,因而依样画葫芦,是机械的:而教育是因材施教的活动,因人而异的多样化和灵活性是这种活动的本质。第三,工程是可控制的,它需要而且是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图施工的:但教育则不然,它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其四,工程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为量的累加,并且是静态的;而教育则更多的是质的飞跃,是动态的。

  然而,问题的严重性恰恰在于,应试教育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将“教育”理解为“工程”,换言之,所有上述“工程”特点在应试教育中都真真实实地存在着,反映着。有相当一部分人,把培养学生的过程十分简单地类比为“盖大楼”:按照事先设定的“培养目标”(如学文科或理科,类似于施工图),先是打基础,然后垒砖(知识),一块砖一块砖地往上垒,最后结顶(高考或毕业)。  然而,在我看来,教育可能更多的是在“种树”。种树与盖楼截然不同。首先,种树事先是不要对树的生长过程进行计算或设计的,一切听凭自然,当然事先要做的工作是选好土壤。其次,一旦树苗种植后,只要给予充分的阳光和合适的水分就会健康成长,而且会长得婀娜多姿,形态迥异。第三,树怎么长、有多少枝头、长得多高或多粗,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不可控的,园丁至多只是对枝丫作些修剪。第四,树在生长过程中不仅枝头在长而且树根(“基础”)也在长,一年四季不仅有落叶和凋零而且也有新叶和蓓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20:07 , Processed in 0.05904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