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注网络诗歌及其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10 15:50: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7中国最佳网络诗歌》序:               
                   关注网络诗歌及其它
正当一些诗人捧着诗稿怀揣金银奔波于出版社之际,甚至能为在权威刊物获得一席之地卑躬屈膝与大编小编奉承迎合之时,网络诗歌犹如破土春笋诞生了,并且蔚然成荫,形成一片竹林,一片竹海,一片汪洋洋的绿。
  无疑,因特网辐射性普及对诗坛进行了一番有力的革命冲击及刷新,从使传统、神秘、古板诗的国度涣然一新的面孔活力的精血,显得更加大众化、普遍化、人性化,贴近了现实生活与改革时代进程的状态,拉进了布衣诗人与权威专家对诗的达识,最终形成了诗坛网络门户,奠基了其地位。自此,界定了网络诗歌为诗坛重要的组成部分。
  网络诗歌的兴起最初原因缘自国内某些知名刊物小圈子取稿有偿发稿编辑换稿等弊端,商业化经营运做更是令布衣诗人望洋兴叹!对刊物极致的失望,怀才不遇的诗人急需发泄压抑情感的堤口,恰好,因特网横空出世带来了曙光,为诗人们提供了宽广的舞台,自由发挥的阵地。在日益消沉的诗歌道路上,狭窄变的拥挤,单一转换多元,沉默代替了爆发。形形色色的旗帜,大大小小的人物,空前繁荣了诗坛。
    著名诗人 谢冕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回答“网络发表没有门槛?”时指明“它是网络时代一种很自由的现象”“它不需要编辑,不需要审核,有了就可以发表。”的确,网络是综合性很强,发表最直接最简单的“刊物”,它不需要任何权威专家的审核,资深编辑的指点,轻轻一击鼠标即可面世。

编者曾就题询问长期活跃于网络的诗人,广东《亲子周报》主编林萧说“我想‘门槛’只是某些人无意识中自己设定的,我不认为官方刊物之类的就是‘门槛’。相对来说,网络发表诗歌比较随意、自由,但也不同程度形成了网络诗坛泥沙俱下的诗歌态势,“门槛”之内发表的诗歌不见得都是好诗,‘门槛’之外的诗歌自由散漫,其实,抛开‘门槛’之见,关键还是在于诗人自身的修炼,热爱生活,关注民生,才是诗人更应该去努力做到的。”
  黑龙江《星光诗刊》主编白帆说:“网络发表诗歌没有门槛之说我认为还是有些道理的。因为现代网络确实给广大诗歌爱好者提供了发表作品的自由天地,只要在某一网站论坛注册、登录,就可以将作品发表上去,这样就等于没有什么门槛了,不像纸质纯文学刊物要经过三审。但事物都不是绝对的,纸质的虽然相对来讲质量高一些,但是全国有限的公开和民间诗刊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广大诗歌作者的发表需求,而网络则给诗歌发表带来了自由天地。但是,网络诗歌刚刚开始,没有门槛,难免泥沙俱下,这样就需要一些有鉴赏力的诗人和批评家来把关,《2007中国最佳网络诗歌选》等也许就正在做着这样的工作。”
  北京诗歌资料馆馆长世中人回答:“网络诗歌发表的含义已经不是传统的发表了,网络诗歌作品已经跳过发表的过程直接进入传播阶段了。”
  然而,也正因为没有门槛的限制,少数诗人将色情诗歌搬上屏幕,美其名说:最优美的诗歌,最动听的旋律。诗歌是纯洁,高尚的文体,是心灵的出路,是尘世的桃源。那些有色诗歌所体现的肮脏思想,下贱体会,中伤了诗歌本身美意。我们不拒绝诗人反朴归真的顿悟,但毫不犹豫摒弃没有尺度衡量的有色污染。
网络是真诗歌存在的基地。一些因刊物各种弊端无法上稿的诗者转战网络,捧出一首首厚重沉实的作品,他们渊博的知识,升华的思想,得到一批批诗歌读者的惊叹和羡慕。那些深入骨髓的语言,流淌于血管的诗意,亮如旭日,柔如晚月,给读者萦绕以生命之爱,创造和谐的美感。他们对语言的驾御能力,对诗意节奏的控制,无疑是对诗歌的拯救和诉说,是对诗歌宗教式皈依和苦行僧唯美的追求。
  撕下在网络的面具,这些给读者带来心灵共鸣,激扬青春火花的作者,居然是一批政府高官,文化要员,企业老板,校园师生等等各阶层的诗歌赤子。他们对现实生活做出妥协,对诗歌的追求毫无止境,他们呻呤他们呐喊他们挣扎他们拼搏,尾随先哲身后,坚守诗歌这方厚土家园。他们的文化自博士,硕士,学士,大中专各段,他们的年龄有七八十高寿,有正值青壮年,他们的职业有优越和平凡之分,他们不为拜金主义世俗风波所侵蚀,他们平静的拿起笔,在豪华办公桌,在简易书桌下,在田间阡陌,在破碎的烟盒纸片上写下一行行振奋人心的诗句。他们不因奢侈的生活停笔,不因清贫的现实弃笔,默默的坚守写作,他们,就是诗歌真正的存在!
  网络比报刊电台等媒体最具优势的是传播的及时性广泛性。网络对诗歌对诗人的追捧及扼杀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梨花事件,诗人余地自杀事件,苏非舒裸体朗诵事件等等,无不在诗坛闹的沸沸扬扬。尤其是梨花事件,诗人赵丽华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只因自娱随意写了几首小诗被有心人传播粘贴于网络大站小坛,模仿其作处处皆是,一时议论纷纷。更让对诗歌怀有偏见者借题发挥,对诗歌进行毁灭式攻击,对作者辱骂挑衅,以至于作者被称为“梨花教主”。

编者相信:网络诗歌,只要把握了正确的方向,有尺度的推动,网络诗歌必然前景可人。我们期待并关注着。

(注:《2007中国最佳网络诗歌》,中国文化出版社,2008年7月出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3:14 , Processed in 0.07515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