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成尚荣:生活在规律中的主人——谈名师成长的方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13 18:34: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成尚荣:生活在规律中的主人——谈名师成长的方式


◎名师成长的规律其实很简单,可是,为什么有的教师能按这些方式迅速成长起来,而有的教师却成长缓慢,最终仍平庸?
◎教师成长的主要场所都是课堂,可为什么有的教师在课堂里得到锻炼,像是在田野里拔节,而有的教师在课堂里却没有多少感受,失却了向上的要求和力量?
◎反思是名师成长的重要方式。可为什么有的教师怎么“反思”都没有效果呢?
◎名师从“心”出发,在行走的路上,寻找着成长的方式,也寻找到“心”的归宿,名师成长的方式实质上是心智的丰富和开放。
“校园里有条青砖道。十几年前.我的双脚就不可救药地喜欢上了它。从此,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便都以青砖道连接。青砖道成了移动的‘沙龙’……校园的上空星星点点,一串脚步那般轻盈。一日日,一次次,我们就这样从青砖道走过。”一如他的语文教学.周益民用诗意的方式回答我的访谈,描述他成长的往事.阐释他的成长方式。
名师成长是需要方式的,名师成长也是有方式的,名师成长应当有自己的方式。
往狭义里说。方式是具体的方法和手段;往广义上说,方式是形式和路径;往深义中去说方式往往是一种方略、谋略。方式并不是自足的独立存在物,对其价值的判断离不开与方式相联系相融合的其他因素。方式好比是桥梁,连接着理念与行动,方式是理念的行为化,又是行动着的理念;方式好比是登山的路径和方法,引导人向上攀援。南京师范大学附小的贲友林老师曾用“此岸与彼岸”做他教学专著的书名,暗含着一个深刻的寓意:方式是从此岸向彼岸的渡船,抑或是船上的那只桨。
方式,使名师成长从概念化中超脱出来。从方式中我们可以触摸到名师成长的脉动,倾听到名师成长的足音,感受到名师成长是那么具体,那么实在,又那么生动。成长方式是讨论名师的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
教师成长方式其实很简单很一般,但不简单不一般的是,名师对基本规律的高度认同与坚守,显现着不同于一般教师的“成长自觉”。
在访谈中,关于成长方式,名师们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是:读书、实践、思考、总结、写作。这种回答和归纳,表达了名师成长的基本方式,揭示了名师成长的一般规律。名师们就是在把握这些基本方式、遵循这一般规律中成长起来的,似乎没有特殊之处。确实,我们大家都生活在一般规律之中,与这些规律朝夕相处,问题是,为什么有的教师能按这些方式迅速地成长起来,获得成功,而有的教师却成长缓慢,甚至没有明显的进步,最终仍然平庸?这是一个司空见惯的问题,可我们常常视而不见、熟视无睹,解开这一问题实在是极有价值的。
经过分析,笔者以为,名师在以下方面是“与众不同”的,这些与众不同之处,恰恰是名师在成长方式方面成功的密码。
其一,名师信奉这些基本方式,坚守这一般规律。他们坚信基本方式是前人总结、积淀下来的经验,其中隐藏着成功的基因。这些基因,实质上是文化,是文化影响着人、改变着人、造就了人。正因为如此,他们寻找这些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关系,把这些关键词当作关系链,进而形成循环链。读书是为了实践,实践中实践后需要思考,思考后再实践,并提炼实践的经验,作理性概括,并形成文字,在形成文字的过程中梳理思想、提升认识,然后再去读书、实践,如此不断循环。其间每一个关键词都可能是一个新的起点,而始终没有终点。而现实中,不少教师却不会这么去认识。也没有这么去寻找.更没有这样去坚持。可以这么认为,他们并不了解这些方式和规律,严格地说,他们首先没有信奉这些方式和规律,因而漠视并远离了规律,甚或逃避规律,无形中他们被规律所淹没。相反,名师们牢记着,基本的方式、一般的规律是最普通的,却是最有力量的。  
其二,名师把这一链条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得很充分、很扎实,绝不匆匆走过。读书就得有目的有计划地读,认认真真地读,不浮光掠影,不蜻蜒点水。张齐华曾经征询我的意见,读一本什么样的综合类刊物最有价值,我向他推荐《新华文摘》。此后,这位数学教师与《新华文摘》建立了联系。一次,他不经意地说,他的桌上、枕头旁、卫生间里摆放着不同类型的书刊,走到哪里总有书刊与他相伴。他曾送我一本《中国诗性文化》。我想,这本书肯定没有教给他数学教学的知识与技巧,却给了他文化、智慧和富于哲理的诗意,这就不难理解他的数学课堂里为什么始终洋溢着诗性与文化。  
其三,名师们把这一关系链、循环链当作研究链,即用思考来串联,使每一个环节都充满思想的含量。特级教师蔡宏圣说,思索和研究是成长的关键,思索和研究“意味着能够从不同角度对那些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的现象作出新的解释;意味着能够对那些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情进行新的审视;意味着能够对那些似是而非、盲目偏激的做法进行自觉的反思。也只有这样,自己的实践和总结才有价值”。
事实真是这样,方式无非就是这么几种,规律也无非是这么简单。但是,企业界流行的那两句话恰恰能点醒我们: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常的事做实就是不平常。我把名师成长方式中的这些特点叫做“成长自觉”。自觉,就会对基本方式和规律有高度的认同;自觉,就会在坚守中探索,在探索中把握;自觉,就会认真、刻苦、踏实,成为生活在规律中的主人。总之,自觉,成为名师成长的要求和特点;成长中的自觉成为名师成长的可贵品质和精神。
教师成长的主要场所其实是基本相同的,但不同的是,名师在这里能持久磨炼,不断追求,形成鲜明的“成长目标”。
课堂是教师成长的主要场所。离开课堂,教师将一无所有、一事无成;课堂是学生出发的地方,也是教师成长的基地和起点;教师通过课堂把学生带到高速公路入口处,此时,教师也将进入专业发展的高速公路。所有的课堂都向所有教师敞开,所有的课堂给教师的机会都是同等的。问题也恰恰在于,有的教师在课堂里得到锻炼,像是在田野里拔节,而有的教师在课堂里却没有多少感受,失却了向上的要求和力量,其根本原因是名师有成长的追求,有成长目标。他们把课堂当作一块起跳板,向上腾越;当作一块试验田,不断播种而且有新的收获;当作一个没有天花板的舞台,充满无限的创新激情、不断拓宽的创造空间。成长目标既是终极意义,又是过程,更是动力。
如果作一点具体分析,就会发现,名师在课堂里成长,具有鲜明的“成长目标”,表现为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理想状态所锤炼的品质。
首先,对课堂教学充满新鲜感。教师生存方式往往是重复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课堂教学极易造成教师新鲜感的消退,创造激情的淡化,以至造成课堂教学的厌倦及不负责任。特级教师许卫兵说:“我觉得最基本的方式就是‘教学+研究’。这二者中,‘教学’是基础,而‘研究’恰恰可以让日复一日的平淡教学变得鲜活、充满张力。”为了驱赶重复感,追求创新的活力和张力,他每天吃完晚饭就到办公室批作业、备课、看老教师的备课笔记、记录教学中的得失案例,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尝试着写文章。对教学中的思维进行整理。也就是5年左右的时间,许卫兵渐渐从一起毕业参加工作的同行中冒尖了。对名师来说,每一堂课都是新的,每天的太阳都是不同的。用张齐华的话来说,“要把每一堂课都当作公开课来上”。“这使日常课一开始便具有了淡淡的研究基质,而这一弥散性、日常化的教学研究,为自己积累了对数学、对儿童、对课堂、对教育的十分丰富的感性经验与素材,无形中构成了自己专业成长的资源库”。   
其次,上好公开课。公开课的名声似乎不太好,但我坚定地认为.在警惕和排除公开课商业化运作与表演的同时,对公开课的价值和影响不可低估,更不可忽视。张兴华常说:不加思考地上一个学期的课,不如扎扎实实地上好一堂观摩课、研究课。张齐华也认为,自己“是一个典型的由公开课成长起来的教师”。他说:“从一节观摩课的打磨中,你会收获很多,这种收获又会对其他课的教学产生一种迁移。”这种打磨,可以让你有从未有过的经历,让你有从未有过的体会,让你在教学的全过程有几个来回。让你走进课堂教学的深处,探寻到教学的奥秘。所以,公开课的最大价值,不在课的本身,而在备课和研究的全过程。也许,公开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至今我都认为这一特色应该保持和弘扬。公开课,表达了一种开放的心态,表达了一种研究的需求,表达了一种交流的姿态。名师正是在公开课的洗礼中成熟起来,成长起来。这是不可回避的事实。
再次,用激情与理性编织自己的教学风格。曾读到三位女教师对周益民的解读,题目叫“接力读益民”。到了第三棒,华东师大博士后流动站的王丽琴说:“感觉他的课堂和他的自我描述一样,是洁白的,是纯净的,是充满了多种可能的一种单纯与美好。”她们把周益民的课用“白纸”作比喻,但“读出了其中的生长性、丰富性”。和周益民一样,名师总要追求自己的课堂教学风格,而无论是何种风格,总是激情与理性的融合。其实,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的风格,问题的关键在于,对自己的风格的自觉程度以及有没有不懈的追求。我们完全可以作这样的基本判断:在基本相同的主要场所——课堂里,有“成长目标”引领的教师会有更快更好的发展与提升。
教师成长都一样要进行反思,但不一样的是,名师给反思以特有的深刻性,并形成习惯,努力成为“反思性实践家”。
反思是名师成长的重要方式,这种方式往往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度推进,反思也已成为广大教师成长的基本方式。不少教师正是在反思中逐步成熟起来的。值得注意的是,“反思”虽然成为教师使用的高频词,但总有使用过滥、过泛和过空的感觉,普遍存在着嘴上说着“反思”,而行为上很少有变化的现象,反思与实践成了两张皮,于是,反思成了总结、体会、沙龙、论坛的“流行符号”。名师的可贵之处,正在于他们反思的自觉性、持久性和深刻性。并把这一“流行符号”变成学习和工作的习惯。
在访谈中,贲友林给了我许多材料,并且赠送了他的专著。他把自己成长的核心因素确定为“以反思的方式改变我的教育生活”,而且认为,反思的最有效方式是把反思落实在文字上——写教学手记。他说:“形成文字的过程。是与自己对话、跟自己诉说、和自己谈心的过程,渐渐地,养成了过内心生活的习惯……用文字记录自己的实践,给日渐贫瘠的心灵以丰富温暖的慰藉,给平淡无奇的日子以清新亮丽的感动。”如果作些概括,贲友林的反思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而这些个性特点都具有普遍的意义。一是他把反思的内容定位为反思教育生活,聚焦课堂,记录课堂的亮点、课堂的败笔、课堂的意外。二是他把反思的方式定位于“纪实+思考”。纪实,真实记录原生态课堂,思考则是理性分析。从2002年2月开始,他坚持每天上完课之后就写,每次或几十字或几百字或几千字,他说:“无论繁忙与悠闲、疲惫与轻松.这是我给自己布置的作业,这是我给自己选择的路径。”这5年,他已积累了上百万字的文字。三是通过教学反思为自己辩护。他说:“一节公开课之后.我们常常倾听他人的评说,继而用他人的声音观照自己的课堂。而往往没有自己的声音,尤其是每天进行的日常课。”辩护,实质是一种深度的追问,为自己辩护,是为了找到自己,成就自己。我则认为,辩护是更具深刻性的反思,体现了反思者反思后的自信与成熟。贲友林用他写“教学手记”的经历,道出了名师成长的奥秘,那就是,名师实质上是“反思性的实践家”。
日本东京大学著名学者佐藤学提出“反思性实践家”的命题。他说,称得上反思性实践家的资深教师所形成并发挥着作用的实践性思维方式有五个特点:“(1)应对时刻变化的即兴思维;(2)对于问题情境的主体式的感性的探究式参与;(3)问题表象中的多元观点的统整;(4)问题表象与解决中的背景化思考;(5)实践过程中问题的不断建构与再建构。”反思性实践家是对“技术性熟练者”的转型与超越。名师的反思正是成功地完成这一转型,因而有了新的提升。
浙江省特级教师盛新凤的成长经历与体悟可以说是“反思性实践家”的另一个生动案例,而且她对“反思性实践家”作出自己特有的解释。盛新凤的专业成长经历了三个阶段:复制师傅的课,不会自己思考,不会理性分析,更不会创造,她把这个阶段称之为“无视”;与名师同台上课,因专家评价或喜或悲,一会想学某名师的严谨丰厚,一会想模仿某名师的洒脱自然,一会又沉迷于某名师的创意迭起,她把这阶段称之为“外视”:现在她已不再过多关注别人的感受,而是追问自己的心:我上出真实的自己了吗?“在一次次对自己的严厉审视中,我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课堂感受、课堂状态”,她把这阶段称之为“内视”。我以为,盛新凤的“内视”正是“反思性实践家”的个性诠释。我们是否从以上的案例与分析中找到自己关于“反思”方式方面的差距呢?
教师成长都具有自己个性化的方式,但过程与结果是不一样的,其差异在于,名师在成长中能不断丰富自己的心智。心智的“成长”比什么都重要。
名师成长方式,说到底不只是一个方法、手段、路径以至策略问题。也就是说,不只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方式的背后是心智的支撑。在与名师访谈中,他们说的与写的,都是从心里发出来的。读着他们的文字,我看到的是那颗怦然跳动着的心,是他们那丰富而开放的心灵世界。
名师心智的丰富与开放往往表现出以下特征:他们追求崇高感。罗曼·罗兰在《米开朗齐罗传》的结束时说:“伟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岭,风雨吹荡它,云翳包围它,但人们在那里呼吸时,比别处更自由更有力……我不是说普通的人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们应上去顶礼膜拜。在那里他们可以变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的血液。在那里他们将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们再回到人生的广原,心中便充满了日常战斗的勇气。”教师应有在高峰上生存的勇气,应有对伟大心魂的崇敬,应不断变换肺中的呼吸及脉管中的血液。他们追求成就感。他们认为一个人的意义不在于他的成就,而在于他所追求成就的那个东西。“那个东西”是什么?是人格?是品质?是心智?可能都是。他们有走出队伍感。有人说,生命是一支队伍。迟慢的人发现队伍走得太快了,他就走出队伍;快步的人发现队伍走得太慢了,他也走出了队伍。名师常常要走出队伍,因为他们发现队伍走得过于缓慢,要走得快一点,才能发现更美的风景。他们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理想,不放弃追求;相信自己的实力,不抛弃自己的奋斗;相信自己的个性,不轻易改变。但他们又不自恋,不沉溺于自我欣赏中,不自我捆绑,不故步自封,常常有不适感和被追逐感,因而总是鼓足干劲,一直向前走去。自信,坚持了自我,不自恋,又抛却了“小我”;自信,他们不是一味地羡慕别人、仰望别人、崇拜别人,不自恋,又总是向别人学习,总是跨越自己。
这种丰富而开放的心智,是与读书、学习分不开的。周益民认为,他成长最为关键的方式是,对未知领域的新鲜感与热情。他在网络中发现还有比技艺更重要的东西,于是,除了啃教育书籍,他还要填补自己在文化、历史、哲学上的空白;他与中学、大学的老师接触,向他们求教学习,他“感到了自己的瓦解、崩溃,又有一种新的东西潜滋睹长”;他采访海内外20位儿童文学作家,同多位文学理论工作者保持联系,他说:“他们打开了我认识教育、认识语文的另一扇窗。”南京市琅琊路小学特级教师戚韵东认为,教师成长是漫长的心灵之旅。而这个旅程是从阅读开始的,在阅读中提升判断与思考能力,要学会静下心来不断叩问自己内心发出的声音。  
这种丰富而开放的心智,与理解和把握个性化的成长方式分不开。张齐华认为,“个性是一个名师的生命线,否则,你再优秀,都会淹没在芸芸众生之中,无法成为独特的自己。”但是,“个性不等于特立独行,也不等于标新立异。我比较倾向于‘共性基础上的独特性’这一对个性的理解。因而,要想拥有个性,首先还是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所以,“尽早为自己找到一个研究突破口,无疑是名师确立自己个性的重要方式”。  
心智的丰富和开放,与在读书吸收的同时又不断地写作输出思想也是很有关系的。特级教师闫学说:“在我个人成长过程中,读书与写作始终是成长的双翼。我总是把读书与写作结合起来,并在读书与写作中寻找行走的力量。正是不间断的读书与写作让我开始了飞翔。”最后,她说:“不停地行走,奇迹就在未知的前方。”  
是的,心智的“成长”让名师超越了具体的成长方式。名师从“心”出发。在行走的路上,寻找着成长的方式,也寻找到“心”的归宿,名师成长的方式实质上是心智的丰富和开放。
[ 作者:江苏省教科院成尚荣    转贴自:《人民教育》2009.9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21:45 , Processed in 0.06199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