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最喜欢的十篇汉语中篇小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14 16:31: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最喜欢的十篇汉语中篇小说
  ——悠哉看点之二十二
  
  作者:悠 哉
  
  在世界中篇小说之林中,没有汉语中篇小说的地位,这无论如何说不过去的。眼下悠哉忙完了一些俗务,略有余暇,遂捡起没有的《我最喜欢的十篇……》系列,续写起来。
  “汉语”又称“中文”,海外谓之“华语”。我最喜欢的十篇汉语中篇小说,如下:
  
  一、 鲁 迅《阿Q正传》
  这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它的入选,理由似乎无须多说。有关它的赞誉之词,已经很多,悠哉无须再重复了。我直说它的若干瑕疵吧:
  第一,思想性与艺术性不均衡。简单地说,该小说的主题惊人地、富于震撼力地深刻,置诸世界中篇小说之林,应当排名第一位;但是,它的艺术性仅能说是中上水准,这是颇令人遗憾的。
  第二,阿Q固然是个典型人物,但是理念化的痕迹仍然清晰可辨,仿佛漫画的效果(这是受了夏目漱石《哥儿》等作品的影响)。让阿Q一人来承担“国民劣根性”的代表,这是否合适呢?窃以为,很值得怀疑。其实不仅是阿Q,假洋鬼子、赵太爷、把总等一干人都是“国民劣根性”的代表,可惜鲁迅没将他们往深里写,仅寥寥几笔作简单勾勒。
  第三,全篇艺术成就不均衡,结尾草草收场,给人笔力不逮之感。
  第四,有关辛亥革命在“城里”的描写实在太弱了,以至于给读者留不下什么印象,阿Q生涯中的所谓“中兴”,仅留在标题里,没能落到实处。
  第五,结尾标题“大团圆”,固然是对中国古代戏剧大团圆结局的有力反讽,但是有点游离作品本身。读者有理由质问道:既然标题取名“大团圆”,那么具体到这篇小说中,阿Q阿Q究竟何谁“大团圆”呢?
  第六,标题“恋爱的悲剧”也存在随意性的问题:阿Q阿Q向吴妈求爱,结果挨揍、失业,但是谓之悲剧,似乎过重。
  若要挑剔,叙述上的毛病也有一些,兹不赘述。
  
  二、 沈从文《边城》
  这篇小说,体现了沈从文天才的艺术想象力和非凡的叙述才华。女主人公翠翠是沈从文塑造的青年女性系列形象(夭夭、三三、萧萧、阿黑……)中最光辉的一个。据汪曾祺说,她由三个原型捏合而成(张兆和、泰山下无名小寡妇和湘西某绒线铺女孩儿)。其实,我认为翠翠的形象还得益于19世纪俄国文学中少女形象的启迪(例如屠格涅夫、陀斯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等作家的少女形象);沈从文在接受和消化这种影响的过程中,有心与上述作家——尤其是屠格涅夫——较量高下。沈从文的雄心,充分展现了现代中国作家的灵性与魄力。
  有了沈从文,孰敢谓中国无小说天才耶?
  鲁迅笔下也出现青年女性的形象,例如《伤逝》中的子君、《阿Q正传》的小尼姑、《离婚》的爱姑、《奔月》里的嫦娥和《祝福》里的祥林嫂。也许与鲁迅生活中缺少典型的中国少女有关,我觉得,鲁迅笔下的青年女性写得沉闷,笔力生涩,和沈从文比稍逊三分。一个男性作家去刻画女性形象,这原本是较困难的;沈从文以文采斐然的叙述很漂亮地跨越性别的障碍,这一本领着实令作家艳羡不已。
  《边城》的设色考究,如同女主人公名字一样,以“翠”为底色,其中有沉静,有忧郁,有安详,体现了“东方的精美”,堪称神品也。至于《边城》的语言,发展了鲁迅小说的语言,在写景抒情和心理描写方面,已然超迈于鲁迅之上;甫自沈从文崛起于中国文坛,作为小说家的鲁迅,其身影就衬得矮小了几分。
  
  三、 郁达夫《她是一个弱女子》
  郁达夫最好和最具影响力的小说,无疑是《沉沦》。有人将它视作一篇中篇小说,依我看来,归入短篇小说更为适宜吧。
  《她是一个弱女子》又名《饶了她》,是郁达夫的中篇名作,也是他为数不多的以女性为主人公的作品之一。
  巧得很!刚才说了沈从文善于塑造中国少女形象,那么将《边城》与《她是一个弱女子》作个比较,结果如何呢?
  第一,两人的取法不同:如上所述,《边城》融汇了19世纪俄国文学的影响,尤其是屠格涅夫笔下的少女。《她是一个弱女子》则取法中国传统才子佳人小说,女主人公郑秀岳、李文卿带有风月旧小说的痕迹,鸳鸯蝴蝶派的味道颇浓。
  第二,立意迥异,郁达夫以“私小说”起家,这篇仍脱不了病态少女的病态心理(同性恋)的描写,文笔放荡源于郁达夫情性的放荡。沈从文着力挖掘的是人性美好善良的一面。这两篇小说都出现了死亡(《边城》中天宝溺毙,《她是一个弱女子》中郑秀岳死于日军凌辱),但是《边城》处理得干净,萦回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她是一个弱女子》却充满绝望而无力的狂嚎。
  第三,《边城》抒写了人性的“常”,全篇的节奏如碧溪岨的流水,缓慢而悠长;《她是一个弱女子》的叙述却充满“变”,情节不住地腾挪闪避着,在许多人物与场景之间游移跳跃,作家藉此粗略地勾勒弱女子郑秀岳短暂的悲剧人生。
  第四,《边城》的主题是隐在的,从它题目的地域特征,可以看出作家极力弱化作品的时代背景,力图写出中国边地城镇居民的平常人生。反之,《她是一个弱女子》的主题是显在的,它承袭《沉沦》的命意而来,这反映了郁达夫刻意追求“暴露写作”和“愤激写作”的思路;加之挂上日军侵略的结尾,追求明显的时效性。总之,从艺术效果看,前者沉稳优容而后者浮躁虚飘,大有博取一时轰动效应之嫌疑,因之,艺术成就也高下立判。
  
  四、 肖 红《生死场》
  《生死场》分为十七节,也有人算作长篇小说。悠哉觉得,其篇幅充其量是个中篇小说。
  和沈从文《边城》相比,肖红的《生死场》也写边地居民的平凡人生,于是就构成二者比较的基础——遗憾的是,我在此无法展开来谈。
  在临汾,聂绀弩对肖红说:“肖红,你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散文家,鲁迅说过,你比谁都更有前途。”此语诚然!为什么鲁迅独独看好肖红呢?我想了好久,终于明白了:鲁迅有很多弟子,但是登堂入室的弟子唯有肖红,换言之也就是说:鲁迅之后,进步作家们纷纷追逐“革命文学”、“国防文学”……时尚,生怕自己落伍于时代;连郁达夫这位写“私小说”起家的随后也掺入这种内容,例如《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但是,唯独肖红按照鲁迅写《祝福》、《故乡》、《药》的路子在继续往下写。
  肖红对聂绀弩讲述了自己对鲁迅作品的理解,她说:
  “鲁迅是一个自觉的知识分子,从高处去悲悯他的人物……我开始也悲悯我的人物,他们都是自然的奴隶,一切主子的奴隶。但写来写去,我的感觉变了。我觉得我不配悲悯他们,恐怕他们倒应该悲悯我咧!”
  这个理解,是肖红以自己的心去体贴鲁迅作品所得出的;换言之,鲁迅写祥林嫂、子君等女性的苦楚,尽管非常深刻,但那是“有高度的深刻”,而肖红所写出的,是和这些悲剧人物同哭同悲、血肉融合的——这是男性作家鲁迅所无法写出的。因而肖红的意义,是鲁迅、沈从文等男性作家所无法取代的。
  肖红又将自己比作《红楼梦》里的痴丫头香菱,倘若香菱学会写小说,那么作为女性的写作者,肖红笔下的那份独特的凄悲,定然是不同于男性作家曹雪芹所描写的。
  实际上,《生死场》就是一个现代的香菱所讲述的凄婉而伤感的故事。
  
  五、 柔 石《二月》
  这篇小说,通常读者是看了谢芳和孙道临主演的电影《早春二月》后才知道的,悠哉却是初中时代在《中国现代小说》丛书里读到的,觉得很好。我一般不喜欢那种政治倾向过去激进的作家,因此所谓“‘左联’五烈士”,除了柔石,别人的作品我都拒绝阅读。
  呈现在《二月》里的柔石,是纯粹的小说家,和鲁迅在《为了忘却的记念》里涉及的柔石,和经常搞飞行集会、散传单、喊口号的柔石,也不是一个人物。
  《二月》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小说立意好。鲁迅在《小引》中这样概括男主人公肖涧秋:“他极想有为,怀着热爱,而有所顾惜,过于矜持,终于连安住几年之处,也不可得。”此语中的!相比于鲁迅《伤逝》、《孤独者》、《在酒楼上》中的涓生、魏连殳、吕纬甫等一干人,肖涧秋的思想更激进(“极想有为”指他怀抱“教育救国”的理想),行动更大胆(竟然为娶文嫂而甘愿放弃痴恋自己的陶岚),是一个纯正的理想主义者。他在现实中碰得头破血流,代表了中国一代理想主义青年的命运。《二月》的艺术成就超越了《孤独者》,这是无庸置疑的。
  第二,质地更细腻,情节更丰满,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卯合得更紧密,也超越了鲁迅的上述作品。鲁迅笔下的涓生、魏连殳等,由于采用狭隘的第一人称视角和“片断连缀”的结构方法,因而场景展现都不算太成功,给读者留不下深刻的印象。《二月》则不然,“芙蓉镇”的命意就含有反讽意味,其中活跃着校长、男女教员、寡妇、孤女、乡绅……形态是完整的,描写是生动的,情节是整体逐步推进的(鲁迅始终没学会这种叙述技法)。即便《二月》有文采稍欠的缺憾,也是无可厚非的。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4 16:32:22 | 只看该作者
六、 冯 至《伍子胥》
  这是诗人写的一篇历史小说,结构严整,叙述沉稳,语言诗味浓郁。全篇依据伍子胥的逃亡路线,分为九章:城父、林泽、洧滨、宛丘、昭关、江上、溧水、延陵、吴市。据作者在后记里说,他写这篇是受了《奥德赛》的启发。由此看来,作者有意将它写成“伍子胥漫游记”似的东西。通过一个逃亡者跨越国境的游走来描写春秋时代的社会现实,将志士、昏君、奸臣、忠臣、说客、隐士、亡士、义士、刺客、精灵、渔父、浣妇……形形色色的人物组合进来,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鲁迅也写历史小说,但是对照《故事新编》,他就没办法组织起这么一个大架构。
  顺便指出《伍子胥》情节的一个瑕疵:第五章“昭关”写伍子胥徘徊在楚国通过吴国的必经关隘口,久久想不出脱身之法,突然发现一群往关外伐木的民夫,于是混入其中出去了。但是紧接着第六章“江上”又写伍子胥将身佩的祖传宝剑赠给渡自己过江的渔父,于是出现一个问题:即便伍子胥可以伪装成执斧出关伐木的民夫,但是他怎么能把宝剑佩带身边呢?
  《伍子胥》的语言精妙而有力度,很耐人咀嚼玩味,是初学写作者借鉴的瑰宝,试举几例:
  (1)“一天,又走入一片林泽,望着草上的飞虫形成一层清雾,他有些疲乏了。”
  (2)“小茅屋坐东朝西,门打开后,满屋都是阳光。子胥望着对面疏疏落落的几棵乔木,在这清闲洒脱的境界里,把他仇恨的重担也真像件行李似地放在一边。”
  (3)“天气阴阴的,太阳只像是一个黄色的圆饼悬在天空,子胥看着这几个人,影子似地闪来闪去,一阵阵黄风吹来,使人对他们的存在起些迷离之感。”
  (4) “第二天的阳光有如一条长绠把他从深处汲起。”
  
  七、 张爱玲《金锁记》
  张爱玲曾将牡丹无香、玫瑰有刺和《红楼梦》残缺视作人间的三大遗憾。我老是想,不妨将张爱玲的《金锁记》看作《红楼梦》失而复得的残稿之一,因为它所描写的贵族大家破落后的景象,实在和曹雪芹迷失遗稿所要描写的很相像。这么一想,《金锁记》的意义就立时凸显出来,也无须再看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的相关评论了。
  《金锁记》的三条主线叙述得 丝丝入扣:肺病、纳妾、鸦片。前两项是《红楼梦》多次描写的,后一项是曹雪芹未及描写而让张爱玲描写得很成功的。从这样意义上说,将《金锁记》视作一个微型的《红楼梦》,也未尝不可。曹七巧的发迹史,让我们联想到娇杏;三爷江季泽的想入非非,颇似贾瑞欲讨风姐的便宜;曹七巧逼儿子小白讲出房室秘闻借以折磨儿媳,又似夏金桂对香菱的折磨……这两部作品有太多的相似和区别,参差错落地阅读,能读出许多味道来——例如猜测张爱玲在继承曹雪芹笔法的同时,如何求得新变。
  但是,张爱玲的写作境界是远远低于曹雪芹的,原因主要是:
  其一,曹雪芹真真实实地是康乾盛世的产儿,而张爱玲所遭逢的只是一个皇朝的末世和随之而来的乱世而已。
  其二,作为女性的张爱玲笔力不足,缺乏铺排大场面,架构复杂情节的能力;这种能力张恨水就有,因而尽管两人均取法曹雪芹,但学到的东西很不一样。
  其三,上海人的小家子气和对人世过于悲观,使张爱玲塑造不出理想的正面人物。她自己的情操就很狭隘和不高尚,焉能塑造出虎虎有生气的理想人物耶?读曹雪芹作品往往会使人落泪,而读张爱玲有的只是泄气,泪水是不会有的——既对人世深感泄气,又对一个名叫张爱玲的才女作家深感泄气。
  
  八、 莫 言《筑 路》
  莫言的中篇小说作品不少,《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等都很好。相比之下,个人喜欢《筑路》这篇。
  莫言和王安忆、余华、苏童、刘庆邦等作家一样,很善于编故事,属于“故事型作家”。莫言编故事有个特点,喜欢将外国作家的故事改头换面(场景移到中国,人物之间关系重新安排一番),变成自己的。例如,莫言就对福克纳小说中的故事做了这种处理。
  顾名思义,《筑路》描写的是“文革”时期征用马桑镇农民(人物有高向阳、杨六九、刘罗锅子、白荞麦、回秀等)修筑一条乡村公路。围绕着筑路的过程,莫言将许多故事捆绑在一起进行叙述:赌博、打狗、盗墓、民工逃跑、讨饭、野合、偷窃、流产……极力弄得花里胡哨和耸人听闻,是莫言对故事的追求。
  莫言小说的语言,是对感官描写的极力夸饰渲染,色彩绚丽多彩,比喻随意性很强。这在《筑路》中也体现出来,例如:
  (1)“适才红得可怜的月亮已经发了白,地上的万千景物都被月光照着,变得神秘朦胧,奇形怪状。”
  (2)“八隆河水活泼的流动声传进杨六九的耳朵,他的心好像要离开他跳到河水里,像一只跳蚤,跳进镇西头那家小院里,躲开那匹(按此处量词误用,应作“条”或“只”)凶恶的大狗,去咬那个妇人的白肉。”
  (3)“自从见了那瘦骨伶仃的回秀姑娘,刘罗锅子就觉得脑袋里出了毛病,就像那年在东北大森林里错吃了一种金色的蘑菇,千千万万的幻象和念头蝗虫一样袭来,咬得他遍体伤痕,心如蜂巢,处处漏血泄气。”
  (4)“他躺在家里的地上,感觉身体正沿着一道裂缝往地里漏下去。”
  这种作品,读者读来有种快感,但是过后回味,欲索求超越故事层面的意蕴,又感觉寡无所有。这就是莫言等作家的根本缺陷:缺乏深邃的思想。有人将他比作中国的福克纳,这固然高抬了他,但是读一读他,也并非是坏事情。
  
  九、 阿 城《孩子王》
  阿城有《棋王》、《树王》和《孩子王》三篇, 难以多选,姑将这篇纳入作为代表罢。
  “知青文学”是中国“伤痕文学”中的一类,特殊年代的产物,曾经一度泛滥成灾,过后思量,情感宣泄者多,艺术质量经得起时间考验者寡。《孩子王》是一篇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知青文学”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是情感难以拴束,作家的苦难郁积于胸,不吐不快,于是写出的作品满纸涕泪,长歌当哭。阿城的《孩子王》克服了这个毛病,开篇写道:
  “一九七六年,我在生产队已经干了七年,砍坝,挖穴,挑苗,锄带,翻地,种谷,喂猪,脱坯,割草,都已会做,只是身体弱,样样不能做到人先。自己心下却坦然,觉得毕竟是自食其力。”
  从心态上讲,主人公可以说很平和,一种无奈中的平和。这个开局奠定了全篇的基调,同时变化也蕴含着,因为:
  第一,“只是身体弱”,这就意味着他不怎么适合当农民;一旦有新的活计,很可能找上他。果然,下文中队里支书让他去队里教书。
  第二,“样样不能做到人先”,这对于一个不甘沉沦的青年,是件很丢脸的事情;一旦有了施展机会,他还是会不甘人后的。果然,他当教师后实行了一些在当局看来是离经叛道的改革。
  《孩子王》写得很平实。阿城并不擅长讲故事,但是他为数不多的小说讲得结结实实,语言很有滋味。和莫言的语言不同,阿城的语言是内敛的而不是铺张扬厉的,是色泽淡雅、不动声色的而不是情绪饱满、刺激感官的,是和祖国传统语言相关联的而不是抛开传统自己胡写蛮写的——从这方面看,莫言逊色三分了。例如:
  (1)“支书又说:‘你是个人才。’我吓了一跳,以为支书在调理我,心里推磨一样想了一圈儿,就笑着说……”
  (2)“第二天一早,漫天的大雾,山沟里潮冷潮冷的。”(按:换了莫言是不会用“潮冷潮冷”,而要来个花哨的比喻句。)
  (3)“我清清喉咙,正待要讲,忽然隔壁教室歌声大作,震天价响,又是时下推荐的一首歌。这个唱得屋顶上的草叶抖起来。”(按:“震天价”可看出与传统语言的关联,末一句又是传统小说决不会有的)
  (4)“又想一想来娣,觉得太胖,量一量自己的手脚,有些惭愧,于是慢慢数数儿,渐渐睡着。”(按:如此描写特定年代的性心理,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十、 李 锐《黑白》
  与阿城语言的雅不同,李锐的语言可以求俗,土得掉渣(《厚土》系列更典型)。李锐和阿城同是北京知青,前者去山西吕梁山,后者去了云南,两人在作品中呈显出的文风如此迥异,可作为比较文学的一个好论题。
  《黑白》篇幅不太长,按理算短篇小说更合适,但是我找不到李锐更好的中篇小说作话题,加之这篇蕴含一个很好的话题,于是就选它了。它写了价值颠倒、黑白不分年代的一出悲剧:黑曾经是全国知青先进典型,在一场巡回报告中结识少女白,两个人走到一起,为改造落后的农村而共同奋斗。渐渐地,知青们陆续返城;白不顾父母的挽留,将儿子送回北京后只身返回村里,继续留守,最后,两人服毒自杀,成为自己过时理想的一对殉葬品。黑这样对妻子白说:
  “我不是还是个知青代表吗,只要全中国还有我一个人在农村,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件事情,就还存在,就还有。我什么也不想当,我就是想告诉大家,我没有骗过别人,也没有骗过自己,更没有骗过她。”
  这令我想起邓.小平说的话,大意说:五七年反.右是扩大化了,但是这个运动是必要的。因此,最后全国留下了五个大右派不予平反。
  一个时代的大悲剧,无足轻重的黑岂能承担得了?他想证明的是:尽管上山下乡这个理想具有欺骗性,但是他作为参与的个体是真诚的,他没有骗人。总之,一个大骗局中的真诚,更反衬了设骗局者的残酷无情。
  2006-11-1
  
  附录备选的若干篇目:
  一、 沈从文《阿黑小史》
  二、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三、 路 翎《饥饿的郭素娥》
  四、 王 蒙《蝴 蝶》
  五、 王安忆《叔叔的故事》
  六、 余 华《活 着》
  七、 王小波《我的阴阳两界》
  八、 刘庆邦《神 木》
  九、 苏 童《妻妾成群》
  十、 白先勇《芝加哥之死》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4 16:33:01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作家协会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获奖作品
  (1977~1980)
   一等奖
  
   人到中年  湛容  《收获》1980年第1期
   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  叶蔚林  《芙蓉》1980年第3期
   天云山传奇  鲁彦周  《清明)1979年第 1期
   犯人李铜钟的故事  张一弓  《收获》1980年第1期
   蝴蝶  王蒙  《十月》1980年第4期
  
   二等奖
  
   土壤  汪浙成、温小任  《收获》1980年第6期
   迫赶队伍的女兵们  邓友梅  《十月》1979年第1期
   啊!  冯骥才  《收获》1979年第6期
   大墙下的红玉兰  从维熙  《收获》1979年第2期
   蒲柳人家  刘绍棠  《十月》1980年第3期
   淡淡的晨雾  张抗抗《收获》1980年第3期
   开拓者  蒋子龙 《十月》1980年第6期
   三生石  宗璞,《十月》1980年第3期
   甜甜的刺毒  (土家族)孙健忠《芙蓉》1980年第1期
   惊心动魄的一幕  路遥《当代》1980年第3期
  
  中国作家协会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获奖作品
  
  (1981~1982 )
   高山下的花环  李存葆《十月》1982年第6期
   赤橙黄绿青蓝紫  蒋子龙  《当代》1981年第4期
   洗礼  韦君宜《当代》1982年第1期
   人生  路遥《收获》1982年第3期
   黑骏马  (回族)张承志《十月》1982年第6期
   祸起萧墙  水运宪《收获》1981年第1期
   相见时难  王蒙《十月》1982年第2期
   那五  邓友梅《北京文学》1982年第4期
   太子村的秘密  谌容《当代》1982年第4期
   燕儿窝之夜  魏继新  《青年文学》1982年第5期
   苦夏  江浙成、温小钰《小说界》1982年第1期
   射天狼  朱苏进《昆仑》1982年第1期
   流逝  王安忆《钟山》1982年第6期
   普通女工  孔捷生《小说界》1982年第3期
   张铁匠的罗曼史  张一弓  《十月》1982年第二期
   驼峰上的爱  冯苓植《收获》1982年第2期
   沙海的绿荫  朱春雨  《十月》1981年第3期
   远去的白帆  从维熙  《收获》1982年第1期
   你在想什么  顾笑言  《花城》1981年第2期
   山道弯弯  谭谈《芙蓉》1981年第1期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4 16:33:49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获奖作品
  
  
  (1983一1984)
   山中,那十九座坟茔  李存葆《昆仑》1984年第6期
   今夜有暴风雪  梁晓声《青春》丛刊1983年第1期
   迷人的海  邓刚《上海文学》1983年第5期
   美食家  陆文夫《收获》1983年第1期
   棋王  阿城《上海文学》1984年第7期
   没有纽扣的红衬衫  铁凝《十月》1983年第2期
   远村  郑义《当代》1983年第4期
   拂晓前的葬礼  王兆军《钟山》1984年第5期
   烟壶  邓友梅《收获》1984年第1期
   北方的河  张承志《十月》1984年第1期
   祖母绿  张洁《花城》1984年第3期
   市场角落的“皇帝”  韩静霆《丑小鸭》1983年第8期
   燕赵悲歌  蒋子龙《人民文学》1984年第7期
   绿化树  张贤亮《十月》1984年第2期
   春妞儿和他的小戛斯  张一弓《钟山》1984年第5期
   凝眸  朱苏进《昆仑》1984年第5期
   神鞭  冯骥才《小说家》1984年第3期
   啊,索伦河谷的枪声  刘兆林《解放军文艺》1983年第8期
   腊月,正月  贾平凹《十月》1984年第4期
   老人仓  矫健《文汇月刊》1984年第5期
  
  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获奖作品
  
  (1985一1986)
  
    桑树坪纪事  朱晓平  《钟山》1985年第4期
    军歌  周梅森  《钟山》1986年第6期
    一路风尘  王小鹰  《收获》1986年第2期
    小鲍庄  王安忆  《中国作家》1985年第2期
    红高梁  莫言  《人民文学》1986年第3期
    爸爸,我一定回来  达理  《芙蓉》1985年第1期
    灵旗  乔良  《解放军文艺》1986年第10期
    你别无选择  刘索拉  《人民文学》1985年第3期
    馕神小传  宋清海  《小说家》1986年第4期
    风泪眼  从维熙  《十月》1986年第2期
    红尘  霍达(回族)  《花城》1986年第3期
    前市委书记的白昼与夜晚  张笑天  《花城》1985年第3期
5#
发表于 2010-11-14 17:57:58 | 只看该作者
要写一部中篇小说,至少要读一读上面那十部中篇。支持!

热烈祝贺公益服务专业网站《教师之友网》2011。3。10。创站三周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18:49 , Processed in 0.068178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