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理论体、文学体、新闻体的写作模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21 14:03: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理论体、文学体、新闻体的写作模型
刘海涛

写作活动和写作研究中,归纳类型、性质和形态相近的文章现象将产生理论、文学、新闻和应用等四大文体。从宏观的角度来比较考究前3种文体在内涵定义、典型文类、功能作用、思维方式、结构模型、表达方法等方面的不同特点,能够发现这3大文体的本质规律,据此提出的3大文体的写作方法和训练方案才能建立在科学的写作理论和文体理论的基础上。



理论、文学、新闻文体比较图


























代表文类

功能作用

思维方式

结构模型

表达方法

理论文体

社会评论

文艺评论

学术论文

侧重于说服

以抽象思维为主

金字塔式

以议论为主

文学文体

小说

散文

诗歌

侧重于感染

以形象思维为主

波浪式

以描叙为主

新闻文体

消息

通讯

微博

侧重于告知

以具象思维为主

倒金字塔式

以叙说为主


理论体是人们用来分析事理、探求社会和自然的本质和规律、直接表明对事物的理性认识的实用类文体。理论体是人类判断是非、探求真知、交流思想的重要载体;是个体认知世界、锻炼思维、培育智慧的有效工具。理论体最常用、最有代表性的文类有社会评论、文艺评论、学术论文等。这些具体的理论体文类,以抽象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法,以分析事理为要旨,通过有强烈的思辨、论述色彩和特质的理论语言来说服人们,通过这种理性的阐释来影响人们的思想认识。

理论体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法是指理论体的议论有个系统性。系统的议论是具备了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的议论。理论体的论点就是人们对所论问题的基本判断和基本看法。它在理论体中将以中心主题句和分论主题句的形式出现;要让人们理解和接受这个论点,就需要有证明、支持的理由和根据,这就是论据;而论据与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就靠论证来揭示。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支持论点的过程和推理方式。理论体的这三要素是一个相互联系、互为依托的动态的有机系统。文学体、新闻体、应用体的各类文章也可能会有议论的表达方法,但它们都不具备理论体的这种“议论系统性”。特别是,理论体要通过体现事物的基本概念、判断和推理过程的理论词汇、方式构成的理论语言来展开理性的、以说服人为目的的议论,这是理论体区别于文学体、新闻体的根本之处。

理论体的作者主要采用抽象思维的方式进行构思和表达。美国巴巴拉·明托经过长期研究人们在实用写作过程中运用抽象思维来构思和表达的情形,在《金字塔原理:思考、写作和解决问题的逻辑》一书中提出了一个理论体(含应用体)写作运用“金字塔原理”的观点:“大脑自动将信息归到金字塔结构的不同分组中,以便于理解;任何预见归到金字塔结构中的思想都更加易于理解;这说明任何书面文书都应有意地将其思想组织成金字塔结构”。巴巴拉在这个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得出了一个对理论体和应用体写作极有价值的观点:“要想写出条理清晰的文章,关键是在开始写作之前,先将作者的思想组织成金字塔结构,并按照逻辑的有关规则进行检查和修改”。可以说,当作者在进行理论体文章的构思和写作的抽象思维过程中,用“金字塔”来选择和使用已知的和新找的材料来组织论点、论据和论证之间的有序的表达,这是常见的理论体的写作模型。30年前一篇文艺评论(吴功正《精心组织高潮》和30年后的一篇政治论文(葛晨光《做好舆情分析,确保高校安全稳定》,《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6期)它们研究的领域、研究的对象、写作的时间完全不同,但它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都不约而同地遵循了“金字塔原理”来进行构思和表达。用“金字塔模型”来概括理论体隐性的抽象思维方式和文章的深层结构并以此来设计训练方案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操作性较强的写作实践教学。

文学体是人们通过创造一个凝聚着主观情志的感性的、个别的艺术形象,让读者从中获得情感的愉悦和共鸣的一种审美类文体。马克思曾说:文学艺术是与“宗教的、实践-精神的、理论的”一起共同组成了人类掌握世界的四种方式。人们把自己的情绪、情感投入人意识中的各种表象、意象,并用文学语言来传达这些经过主观审美情感孕育的表象、意象,这就产生文学体的写作。人们在理论研究领域和生产生活实践领域,用理论性的、新闻性的或者实用性的语言来表达人对社会和自然的见解、看法,这就产生理论体、新闻体以及应用体等实用写作成果。实用写作成果可以说是一种理论性的和实践性的一种发现。而优秀的文学体作品则是人们在精神生活领域中的一种审美性和创造性的发明。
文学体的写作主要采用形象思维的方式,常常通过从个别到个别(或者个别——一般——个别)的方法来创造感性的、具体的文学形象。与理论写作通过个别到一般或一般到个别的抽象思维的方式完全不同。文学体写作创造的感性的、个别的文学形象用凝聚着作者主观情志来感染读者、拨动读者的阅读心弦。并通过这种影响读者情感和理性的审美阅读,实现文学体的认知功能和教化功能。
文学体的分类古今中外有个演变的历史。中国古代起初采用韵文与散文的“二分法”。西方古代则采用叙事文学、抒情文学、戏剧文学的“三分法”。东西方到了现当代基本采用“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文学(及影视文学)”的“四分法”。深入开展文学体写作的教研和科研可以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推进。
文学体的微观研究是要寻找每个文学文类最小的结构“细胞”。小说最小的结构单元是一个细节;诗歌最小的结构单元是一个意象;散文最小的结构单元是一个情境;戏剧文学最小的结构单元是一个场面;影视文学最小的结构单元是一个镜头。一个细节、意象、情境、场面、镜头的被发现和提炼、被构思和表达就构成了文学体的写作过程。系列的细节、意象、情境、场面、镜头根据不同的立意来进行不同连接就形成了文学体的不同形态和类别。
文学体的宏观研究就是在上述千姿百态、千变万化的现象中发现不同的文学体存在着共同的体现审美功能的深层结构模态。英国的东尼·博赞在《思维导图》丛书中指出:人类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常常有“发散性思维和整体性思维”的情形。他具体提出“用图解的形式和网状的结构,加上关键词和关键图像,用于储存、组织和优化阅读与写作的信息”。这样一个“思维导图”的理论为文学体的写作构思和写作方法提供了一个很实用、也很符合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规律的创作方法。“思维导图”用于文学体的构思,可以帮助作者在不同的网状结构(即不同的生活情境和人的内心意识)中再现、想象、虚构不同的生活材料而创造出不同的文学体作品。“思维导图”理论实际上帮助了文学体的作者完成文学写作的快速构思。
文学体为实现对读者的审美功能,为了能够有效地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感染和启迪读者的审美情志,它构思时常常会有意追求一种“艺术的变化”。文学体中写到的人、事、情、景、理一定会有一个开头与结尾、过程与结果、动机与目的……之间的“艺术变化”。研究文学体在结构上体现的这种“变化”,寻找“变化”的类型和规律,便能建立起一个文学体的“波浪式变化模型”。用一个文学体的“波浪式变化模型”来阐释千变万化的文学体现象,可以为设计文学体写作的训练方案找到一条实用而有效的路径。
长篇纪实《寻找黛莉》(赵瑜)是两条线索交叉推进一个真实故事的叙述。巴金在70多年前曾给一个山西少女黛莉写了7封信,这7封信的内容和写信人巴金当时的心态是一条故事线索;在今天收藏这7封信的经过、寻找70年前写信给巴金的黛莉的过程又是一条故事线索。这两条线索在作品的网状结构图中是采用“历史的信件→今天的寻找→历史的信件→今天的寻找……”这样交叉并进的结构模型,两条线索的艺术变化交替扭结构成全书的阅读悬念和阅读动力。这是一部体现“波浪式变化模型”的经典的纪实类作品。用同样的方法分析虚构类作品《暗算》(麦家),亦可发现作为虚构类小说《暗算》,也是50年代初、60年代初、30年代初三段历史故事的扣人心弦的变化和出人意料的结局构成了作品深层的“波浪式艺术变化模型”。
新闻体是一种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讲究真实、快捷地反映社会生活中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实用类文体。如果说,理论体对读者的功能作用是以议论的系统性为主、侧重于理性说服,文学体是以描叙的系统性为主、侧重于情绪感染,那么,新闻体就是以信息的说明性为主、侧重于简明告知了。如果说,理论体的写作主要运用抽象思维、并较多地采用“金字塔展开式”的结构模型,文学体的写作主要运用形象思维、并较多地采用“波浪型展开式”的结构模型,那么,就可以这样说了:新闻体主要运用具象思维,并较多地采用“倒金字塔展开式”的结构模型。新闻体的具象思维是说,新闻体在构思和表达时所依托的新闻事实是个别的、是真实发生的;它不象文学体写作时的形象思维可以超越真实的现实生活进行大胆的虚构,也不象理论体写作时的抽象思维可以直接并突出地点醒作者的立意和观点,而只能在客观地叙述、说明新闻事实的同时,将自己的立意和褒贬态度体现在对新闻事实的详略剪裁和结尾时的暗示或略加点题上。

传统的新闻体一般分为消息、通讯和报告文学。当今的网络时代的新涌现的新闻体则有新闻时评、深度报道和微博写作。新闻体的“倒金字塔结构”之所以广泛流行,并形成人人遵循的“消息写作的基本模型”,是出于人们在交流中,希望在第一时间以最少的篇幅空间说明最重要、最新鲜、最有意义的新闻事实。这种“信息需求”在网络时代则逐渐演化为把最重要、最新鲜的新闻事实浓缩在一句新闻导语里,把新闻事实的5个W和1个H压缩在140个字的微博篇幅里。网络时代里,人人都可以是写手和新闻记者,在这种科技和网络背景下,与新闻体的传播走越来越快、越来越短的路径相反;另一走向的新闻要求越来越细致感人,要求越来越有新闻的过程和新闻的细节。于是越来越长、越来越感人的深度报道和报告文学便开始成为新闻体的另一主角了。深度报道在报道的时间、空间和细节上满足人们的新闻需求;报告文学则在人物描写、细节刻画、宏观思考和精辟政论上走上了一条越来越文学化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金字塔原理:思考、写作和解决问题的逻辑》[]巴巴拉·明托著,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69月版。
2.《思维导图》[英国]东尼·博赞著,中信出版社20094月版。

(未经作者同意,不得用于任何纸媒体,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1:44 , Processed in 0.08609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