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教育启示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9 16:0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深水无声——王小波给我的语文教育启示

董一菲

  十几年前读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园》,只是觉得他智慧、有趣、特立独行。近来再读这本书却又多了一份感悟,我觉得王小波不仅是思想的启蒙者,更像教育的启蒙家,整部《我的精神家园》弥漫的是他独特的精神气质,这种精神气质感染着我,牵引着我,没有说教,没有训导,行不言之教,却让人深思和感动,作家是度人的,教师是度人的,度人者首先要自度,有人说:“王小波的意义在于阅读本身,继承其思想方式成为一部分人的生活态度”。也就是说有那么多的人要成为王小波,这是王小波的境界、魅力和魔力,更是教育者追求的化境。
  一、语文教师首先要有自己的精神家园,才能对教育者春风化雨。
  “初雪无迹”“春梦无痕”,王小波从不把自己当作灵魂的工程师,不喜欢被人安排,更不喜欢安排别人。我也曾以“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自诩,匠气十足地抡起斧子将孩子们凿得七窍流血,灵性全无。王小波是智慧的,他知道灵魂的塑造不是三板斧就可以解决的。王小波是超然的,他在一个高度俯视着自己和别人;王小波是懂得尊重别人的,他骨子里的优雅是不允许他对别人指手划脚的;王小波是真诚的,是那种大仁者不失赤子之心的真诚,对人,对生活,对生命,对一切的真诚;王小波是悲天悯人的,佛家有言,“害人性命犹可谅,害人慧命不可谅”,王小波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他的读者的慧命,不敢有丝毫怠慢;王小波是谦虚的……
  而我们在教育中,往往无知者无畏,好为人师,指点,指教,批评,甚至无来由的过分的溢美,带有浓重的“教父”式的影子。
  语文是以情感人,是美而富有哲理的,语文教师必须着意建设自己的精神家园,让它博大、富足、丰美、独特,吸引孩子们驻足凝神,以心会心,感染感动,于是就有了孔夫子“吾与点也”的不经意间的灵光一闪。灵魂是需要点燃和照亮的,穷尽一生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让举手投足都成为教育吧!如果这样我们就可以忘却“法”和“术”,永远追求心中的道,我们的教育也会因此有了全新的“境界”。
  王小波就是这样,他是有深度的,却从不卖弄智慧,他是有文采的,却从不卖弄文辞,他是有趣的,却从不汲汲于有趣,就连他的幽默也是冷静的黑色,他不比技巧,不比文辞,他看重的是“境界”。
  二、语文教师应有趣有行有知,这样课堂才会有生命。
  王小波痛恨无趣,痛恨无行,痛恨不知。无趣,无行,无知,这也正是作为学生最不能原谅老师的地方。有趣的课堂是天堂,无趣的课堂是地狱,有趣是一种生命的姿态,是一种价值的取向,也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死寂沉沉,了无生机的课堂是会让学生灵魂缺氧的,参差多态才是幸福的本源,我们不能把丰富的人磨砺成简单而没趣味的人。
  三、语文教师只有热爱智慧,不断学习,才能一只处在生长的状态。
  只有成为一个有趣的人,才能成为一个有趣的语文老师,只有一个有趣的语文老师,才会一个有趣的语文课堂。一个语文教师是要热爱生活,有精神品位,那样花开花落,四季轮回,名人逸事,历史掌故才能因此而有趣,也包括社会生活和课堂上发生的小小的事端才都会被他点石成金,从而趣味盎然。
  语文老师必须是一个有“行”的人,常言到“才子无行”,语文老师要有才且要有“行”,心中要有一份强烈的责任,有一份承担,有一份担当,先正已方能正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想想脸上有时真的热辣辣的。
  语文教师最不能被学生容忍的无知就是不读书。许多语文教师只会讲教科书,讲教参,更有甚者,只会照着答案讲习题,这样的“无知”已使语文课异化得面目皆非,有人说:阅读的姿态是人类最优雅的姿态。作一个杂学旁收的语文教师吧!
  王小波说:“有一天我们都会死去,追求智慧的道路还会有人走着,死掉以后的事我看不到,但在我活着的时候,想到这件事,心里很高兴”。
  王小波是以智慧为宗教的人,他一生都在追求智慧的生活和思考,“在6岁就学会了沉默的他”构造着自己独特的精神家园。
  那份执着的自觉使他成为自己。
  那份独立的思考使他成为自己。
  他追求人格士格学者魂,我们语文教师更应该追求人格士格教师魂。
  王小波对体验痛苦生活,通过意志磨炼,牺牲自我,达到超我,崇高进行嘲讽。
  王小波认为“知识分子最怕活在不理智的时代,而不理智起源于价值观与信仰欺骗。
  王小波说“现代知识分子最大的罪恶是建造自己的思想监狱”。
  为此,我反思我的语文教育。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16:02:27 | 只看该作者
王冕告诉我们如何学语文——重读《儒林外史》有感 

董一菲
王冕十岁就终止了他的学校学习,开始替别人放牛养家糊口。王冕七岁丧父,母亲靠给别人做针线维持家用,实在供不起他念书,王冕只好辍学,而辍学的王冕不仅靠自学成为画家而且成为“诗人”、“书法家”, 王冕看似不合情理的“学语文”之路,其实是发人深省的:
一、  因为爱书才读书

王冕是因为爱书才读书的。爱读书就会读得入情入味入理,几乎所有爱书的人都可以说出一段读书的趣闻,其实那是读书的高格高境界。

王冕“每日点心钱,他也不买了吃;聚到一两个月,便偷个空,走到村学堂里,见那闯学堂的书客,就买几本旧书。逐日把牛栓了,坐在柳荫树下看”。

王冕读了三四年书,这样的读书方式真是令人羡慕,这样的读书的情调真是令人眼蓝,这样的读书的背景就像诗一样。古人赏梅讲究有与梅花映衬、烘托的幽境雅物:淡云哓月,细雨轻烟、林间吹笛、石枰下棋……梅的风姿会更见风致。

王冕读书的背景是诗意的,书中汩汩流淌的一切也会因此而诗意盎然。

一个孩子对书的爱会使他顽强地吸取诗书的精华,从而完成生命的成长,书之精神会滋润他一生。

读书的环境应是宽松的自由的,王冕虽然家境贫却精神富有,因为他毕竟可以自己去买书选择书,关键是他有大量的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这是令我的许多的学生羡慕的,他可以“逐日”的“坐在柳荫树下看。”这简直是“读书”的神仙。

杨绛小时候喜欢读书,杨绛的父亲是饱学之士,他教小杨绛读书的方式很特别。他选出几本书放在杨绛的书桌上,如果几天杨绛没翻看,就拿走了,没有一句苦劝与责备,那份阅读的快乐和自由造就了学贯中西的才女杨绛,她一生都以读书为乐。

王小波插队云南只带了一本古罗马奥维德写的《变形记》,一本书他读了几十遍,云南又大又圆的月亮就是他的“护眼灯”,对书的痴爱使他成为中国当代罕见的具有独立精神的作家。

如果在语文教学中能够先让孩子爱书,然后自由地读书。语文教育的至境就达到了,孩子们也就完成了神圣的自我教育。

王冕读了三、四年书,“心中着实明白了”一个乡间牧童王冕把自己读“明白”了,作者吴敬梓是深谙读书三昧的,他就此打住什么也不说了。

二、大自然永远是一个人“语文”的底色

是先有了诗书垫底,还是先有了对自然的感觉,这种先后的关系我总是弄不太懂。

有一天王冕在雨后发现了“湖边山上,青一块,紫一块。树枝都像水洗过一番的,尤其绿得可爱,湖里十来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便萌生了绘画的想法,是诗书照亮了他的心灵,还是自然点燃了他的深情,无论如何自然永远是最伟大的老师。

北极村的皑皑白雪,黑龙江两岸的风情,大兴安岭茂密的森林成就了女作家迟子健。

楚地富饶山川河流也同样感动了屈原,于是有了多情的“山鬼”,凄美宛转的楚辞。

当我们的心更多地贴近自然的时候,我们就有了诗心和文心。把学生“放逐”到自然中就是语文教育本身。

所以说大自然是一个人语文人生的底色。

王冕是山野中长大的孩子,他对自然的理解和强烈要求表达的愿望使他成为画家,是他成为知识分子,使他懂得了语文的真谛。

三、 人生的优雅:超功利和闲适

王冕读书、画画都超功利的,因此他拥有一种闲适的状态。他既不参加科举考试,也不想做官,读书是因为喜欢,画画是因为自然太美好了,他想要表达。一个人只有精神自由的时候,才可能有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语文。反之,亦如此。

如今的孩子们读书的功利性太强,读书就是为了得高分,得高分就为了考个好大学,考个好大学就是为了有个好工作,有个好工作就是为了有一个“好的生存环境”。

因此书已经变味了,读已经异化了。

重读《儒林外史》,看儒林百态,觉得王冕读书的方式真的可取,真的可以借鉴。
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16:07:07 | 只看该作者
名家给我们语文学习的启示之

    傅雷

1908年4月7日,傅雷出生于上海的郊县,因出生之时大哭不止,哭声震天,遂取名“怒安”,典出《孟子》“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大发雷霆谓之“怒”,故又取名“雷”。

傅雷四岁丧父,傅雷的母亲“慈母严父”一人担当,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傅雷身上。为了将傅雷培养成人,她变卖家产,携子搬迁到经济和文化相对而言比较开放的地方,为傅雷的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傅雷四岁跟家中的账房先生识字,过了识字关之后,他进了私塾,习四书五经,积累了相当可观的古文功底。傅雷的母亲高瞻远瞩,又聘请家庭教师教他英语和数学,使得傅雷从小就有了中西文化的比较意识。

1920年,年仅十二岁的傅雷来到了上海,考入南洋中学附小四年级,而法语是这家教会学校的主课,每天上两节,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他打下了比较坚实的法语基础,对后来留学法国和从事法国文学的翻译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1924年,傅雷考上上海大同中学继续高中阶段学习。1927年傅雷漂洋过海,赴法取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巴黎大学文科,主修文艺理论,还频繁接触文艺界人士,经常到巴黎的艺术馆、博物馆参观美术大师们的不朽名作,扩大了知识面,也增加了感性知识。他喜欢上了罗曼·罗兰的作品,从此和音乐结上了不解之缘,这为他以后在美术和音乐上表现出深厚的造诣和艺术鉴赏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傅雷是著名的翻译家、散文家、文艺评论家、美术批评家和音乐批评家。

傅雷的语文学习至少给我们如下的启示:

一、   母亲的文化向往对孩子的影响巨大。

傅雷幼年的“孤儿寡母式”的家庭结构注定了母亲的

影响力是巨大的。

“从生物学的角度看:女人的名字的确叫母亲——从优生学的角度看:女人的名字还是叫母亲——从人才学的角度看:女人的名字更是叫母亲。”(王东华《发现母亲》)

傅雷的母亲对文化有着强烈的向往,这种向往对傅雷一生的成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傅雷开蒙很早,饱读诗书,有十分扎实的童子功,为他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人生最初的几年母亲亲手为他种下了知识的种子,使他日后成为参天大树。

二、   早期集中识字对一个人的语文学习至关重要。

傅雷自四岁起就和账房先生学识字,入私塾先已经过了

识字关。幼儿识字是我国家庭早期智力教育的一项最传统的内容。

汉朝起就设“童子郎”,唐代科举中就专门有“童子科”。

在我国古代,孩子是八岁入学,但是条件稍好的家庭,孩子读书识字远远在此之前,许多孩子在上学之前就已经在家庭“破蒙”了。

三四岁的孩子,用一年时间不仅过了识字关,认了一两千字,而且读了“三百千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然后再从师入塾。

傅雷的幼年经历正是如此。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他赢在了起跑线上。

三、   两脚踏东西文化。

傅雷有扎实的国学功底,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胸

存忧患,认真入世,做人治学一丝不苟,为人刚直不阿,没有丝毫的媚颜俗骨。又深受西方文化的濡染,英语、法语都有“幼功”,并且青年时代又到法国留学。他是希腊文明的皈依者,也是科学理性精神的追随者。治学上多艺兼通,以求博大精湛。

傅雷尤其认同托尔斯泰的看法:真正的民众教育是在校外完成的,如报纸、博物馆、图书馆、大街上、生活中,一切可以称之为“无意识”的或“自然”的学校,自由是它的原则……

“青年人不会触类旁通,研究哪一门学问都难有成就。”(《傅雷家书》)作为一个有高度文化修养的翻译家,傅雷深刻地体会到“功夫在诗外”对于一个一流人才的真蕴。

让我们再看看傅雷是怎样把他的儿子傅聪培养成世界一流的钢琴家的吧。

傅雷把傅聪“从小学撤回”,英文、代数和几何都请专门的教师,语文由傅雷亲自任教,从孔孟、先秦诸子、《国策》、《左传》、《晏子春秋》、《史记》、《汉书》、《世说新语》等典籍中选教材,以富有伦理观念与哲学气息、兼有趣味的故事、寓言、史实为主,以古典诗歌与纯文艺熏陶结合在一起。

无论是傅雷的学习历程,还是他对傅聪的教育,都会让我们反观我们当今的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这种精神的遨游,使得傅雷成为傅雷,这也是傅雷给予我们的语文学习的启示。
4#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16:08:38 | 只看该作者
名家给我们语文学习的启示之冯至 

董一菲


冯至是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学者,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一个天才的沉思。他精通中国古典文学,又精通欧洲文学,他对杜甫和歌德的研究成果《杜甫传》《歌德年谱》,在中国学术史上均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冯至1905年,出生在河北涿县一个败落的盐商之家。父亲是个读书人,冯至五岁在父母指导下看图识字,读书,描红,八岁就读于私立养正学堂;九岁生母病故,十二岁考入北京四中;对文学和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尤喜先秦诸子的《韩非子》,《史记》,司马相如和鲍照的辞赋;十五岁“五四”运动爆发,开始大量阅读传播新文化,提倡新文学的报章杂志,读《新青年》《少年中国》《晨报副刊》等;十七岁考入北京大学,大量阅读文学研究会、创造社等文学社团的书刊,读中国古典诗歌和外国诗歌,读莫泊桑、都德、屠格涅夫、契诃夫、显克维支等外国作家的小说,受郭沫若和歌德的思想影响最大;十九岁开始诗歌创作;23岁赴哈尔滨第一中学任国文教师;24岁任北大德文助教,后留学,在柏林大学学习法语,在海德堡大学学习德文。

冯至的语文学习之路给我们如下启示:

一、      要有一颗善感的心

“作自己的诗人,自己的哲学家,自己的君王,自己的人格教育的首席建筑师”。诗人冯至像一颗忧郁纤弱的种子流连在“哀怨、愁闷、惆怅、梦幻的边缘地带。”

冯至九岁丧母,他对世界人生的炎凉比别人多一份感受和体认,对花开花落,草绿树黄,多一分敏感与愁肠。他甚至是有些陶醉于这些带着孤独和寂寞底色的情绪之中,不能自拔。他的小小的敏感的心,早已对命运和人生的无常感受得丝丝入扣。

“一天我又在散步,对面走来一个邮务员,穿着一身绿色的制服,他的面貌是平静的,和这沉寂的街道一样平静,他手里握着一束信,有时把信件投入几家紧紧关闭的门缝里。我看着这景象,脑里起了幻想,我想这多灾多难的国家,不是天灾,就是兵祸,这些信会使那些收信的人家起些什么样的变化呢?我当时根据这点空洞的,不切实的想像写下了我青年时期第一部诗集里的第一首诗。”(冯至)

这就是不满十六岁的诗人冯至的处女作《绿衣人》的写作背景。

一个绿衣邮夫

低着头儿走路

——也有时看着路旁

……

……

一个人的学识、才情和笔力的前提是要有颗善感的心灵。有一颗悲天悯人的盛满深情的心。也只有这样才能将文字融化,有了情感的润泽的文字才会拥有生命的声音色彩,才会成为美的不老的精灵。

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这自然之景本来就是客观存在的。熙攘的人群,红颜的少女白发的老人,这社会人生的风景也是地老天荒般的存在着的。只有我们用心的凝视他们才会成为笔下的故事,笔下的人生。就像冯至的诗中所写的那样“给我狭窄的心/一个大的宇宙。”

二、      要有一个练笔的良好习惯

冯至从16岁写下正式发表的第一首诗《绿衣人》始,一生笔耕不辍,18岁开始与当时在济南第一女子中学任教的顾随通信并赠新诗,彼此之间有许多诗词的酬答。

顾随先生贯通古今,融会中外,是一位出色的大师。“其识照,其思想,其学力,其性情,其胸襟,博大精深,弥论万有。其治学精神,以诚示人,以真问道”。(周汝昌语)顾随先生给年轻的冯至写的诗都是风雅的旧体诗,冯至从中自然是受益匪浅。

19的冯至开始创作十六首的组诗,《归乡》和二十三首的组诗《绿衣人》并成为浅草文学社的成员。

青年时代的良好的写作习惯使冯至一生受益匪浅,也为他日后成为一个抒情诗人,一个德语翻译大家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有人说:青春的情怀总是诗,引导孩子们写作,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使他们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书写,这是乐事。

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又成了语文教学的有一个奢侈的事。孩子们从小学开始就被塞进某种作文的套子,作文的伪套路、路数、招数比比皆是。所有的孩子,无论是写作的天才还是庸才,全被一些匠气十足的“作文教师”训练成考试得分工具了。

就像走路不能亦步亦趋不能邯郸学步一样,作文也应我手写我心。冯至是幸运的,在他学习写作之初就遇见了顾随等大家,使得他的天性与天赋一起得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活泼茂盛的生长。

三、      要具备一种卓越的反思能力

语言是思维和思想的外衣。语言更是一个丰富的生命的自我反思的结果。

有人说:“冯至是一个具有中国灵魂的诺瓦利斯,一个保持“谦虚的心”的里尔克,一个勇于承担生命重负的伍子胥,一个歌德,一个杜甫……。”

87岁高龄的冯至曾写下了最后一份诗歌体的《自传》

三十年代我否定过我二十年代的歌,

五十年代我否定过我四十年代的创作,

六十年代、七十年代把过去的一切都说成错

八十年代又悔恨否定的事物是这么多

于是又否定了过去的那些否定。

我这一生都像是在“否定”里生活,

纵使否定的否定里也有肯定。

到底应该肯定什么,否定什么?

进入九十年代,要有些清醒,

才明白,人生最难得的是“自知之明”。

冯至将自己的一生概括为反反复复的“自我否定”。

“学会了倾听和预见,学会了观察、隐忍和承担,并努力将其思想的精华引进城内,用以指导人们克服平庸、麻木、担当起时代的责任和国家命运,他的思想的触角总是达到寻常人容易忽略的领地,他开户的是现代的独立的思考。”(节选自王邵军《生命在沉思——冯至》

如果我们丧失了思考、反思的能力,也就丧失了独特的表达能力,即使读了许许多多的书也只能是一介腐儒。

只有拥有了审省和担当,才能拥有自己精神的家园,才能拥有大的怀抱和人生的境界,也因此才能懂得语文的真味。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16:10:17 | 只看该作者
名家给我们语文学习的启示之钱钟书 


董一菲


余英时在钱钟书逝世后评价说:“墨存先生是中国古典文化的最高结晶之一。他的逝世象征了中国古典文化和20世纪同时终结。”

钱钟书是既深谙中国古典文化,又通晓西方文化,并能在其学术与创作中同时凸显古典精神与“全球意识的学者”,他既是中国人文传统所凝聚之人,又是中西文化的赫尔墨斯。

一、      广博恢弘阔大的知识结构

钱钟书是博闻强记,埋头读书的神话,他有着“照相机式”的记忆力,被誉为文化昆仑。

第一、他有着浓厚的家学渊源,五岁开始跟伯父念书,通读经史子集。

反观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生读一些“古文”名篇,背几首唐诗宋词者有之,但经史涉猎的少之又少,传统蒙学的精华已经被丢弃,孩子们在语文知识结构上往往“先天不足”。

第二、钱钟书精通英语、法语、德语。他的学习英语的兴趣源于林纾译的英文小说,那时的钱钟书只有十一二岁,他把这些翻译小说读了一遍又一遍,也因此有了学习英语的新动机,那就是希望有一天能痛痛快快地读英文的原版小说,在报考清华大学外文系时,英语考试得了满分,这得益于他的大量的英文阅读。

后来学法语和德语,钱钟书都是从阅读小说开始,记得杨绛回忆说,学法语,钱钟书从十七世纪的作家读起,读到十九世纪的法国作家的作品,因此通晓了一门语言,也了解了一国的文化。

其实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语境,而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民族优秀语言的集中体现,而当兮的语文教学,仍然将作品肢解、抽离、切割,语言已没有了血肉、情感和灵魂,语文教学也就丧失了生命,也因此扼杀了孩子们学语文的兴趣。

第三、钱钟书读了一辈子书。读书笔记本就有五大麻袋,仅外文笔记:英、法、德、意、西班牙、拉丁文的笔记就有三万四千页。

这种阅读和积累使得他成了博雅之士,在为学为文的根基上有着明显的优势。

他视通中西,有极广阔的学术视野、知识修养和宏大理论抱负。

钱钟书并非仅限于“中西文学兼优,也并非仅对中中西方的文学文论有兼通的了解,他同时还对中西方的各种其他人文社会学科如哲学、史学、心理学,法学、宗教学、文化人类学等有广泛涉猎,他跨学科的中西素养深受瞩目。

总是在想我们的学生真可悲,除了语文课本他们没有余裕去读书。他们的精神世界严重的贫血,苍白,贫瘠,缺钙、铁、锌……他们已严重地亚健康。

第四、钱钟书杂学旁收,读书不拘一格。钱钟书的幼学除了经史子集的滋养,他还从书滩上租书,如《说唐》《济公传》《七侠五义》,这些看似不登大雅之堂的读物,也给了他许多阅读的乐趣。上小学的时候读林译的英国小说,上中学的时候读《小说世界》《红玫瑰》《紫罗兰》等通俗小说。

钱钟书终身喜欢读字典,大部头的字典、辞典、大百科全书他都挨着字母逐条读过,并时时读得开怀大笑。

养成了纯正的文学品味之后,任何旁逸斜出的阅读都是一种猎奇般兴致勃勃的开疆拓土。

这种阅读仿佛是锦上添花。

读《管锥篇》“仿佛掉进书的海洋,由一本书引出好多书,一句话引出无数句话,让人应接不暇。”引文密密麻麻,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是“杂读”的好处。

二、      化书卷见闻作吾性灵

作为一名学,仅拥有“丰富”的知识是不能登堂入室的,往往要基于个人的性情、理解而有所取有所舍,有所融通。正如钱钟书在《谈交友》中所言:“大学问家的学问跟他整个的性情陶融为一,不仅有丰富的数量,还添上个别的性质;每一个琐细的事实,都在他的心血里沉浸滋养,长了神经和脉络,是你所学不会,学不到的。”

钱钟书随时都在动脑筋,读书的时候是他思想最活跃的时候,所以每读完一书,其精神实质全被吸收。

“六经注我”这是读书的境界。

少年时代的钱钟书在涉猎经史学史的时候就喜欢“胡乱讲话”,臧否人物。他的父亲,著名的文史研究家钱基博先生就给钱钟书取了一个字叫默存,希望他慎重为言。

在清华大学读书时,他还以专挑教授学者的错而闻名。当时的清华大学学者如林,如文学家朱自清,哲学家冯友兰,钱钟书从来都敢于向权威挑战。

在与杨绛谈恋爱期间,钱钟书还曾经用理学家语作情诗,理学家向来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而钱钟书却用理学家的语录作诗可谓是奇思妙想,自古第二人。

钱钟书有“淘气,傻气和痴气”他智慧幽默一片天真,他可以是四岁女儿的最好的玩伴,他可以一口气可以给女儿起一连串的绰号:猪噘嘴、牛撞头、蟹吐沫、蛙凸肚……

钱钟书在剑桥攻读了两年英国文学,后来又到巴黎大学研究一年的法国文学,钱钟书的智慧才华,潜质经过法国文学和文化激活和点化了。

他在拉伯雷的《巨人传》那里借鉴了法国式的戏谑,他以蒙田的哲学随笔为蓝本,他在伏尔泰的哲理小说中学会了用幽默的笔调讲述荒诞不经的故事。在影射和讽刺中阐释深刻的哲理为钱钟书打开了一个智慧的天地。

化书卷性灵为吾性灵,钱钟书将世界各国优秀的文化内化成他的智慧、品格、风范。

他在一个宏大的视野中对人类文化进行比较,开启了比较文学新的天地,让我们得以更深刻地了解本国文学,更好地了解外国文学,可以使文艺学具有科学的普遍性。

大开大阖,四通八达。

怀疑是智者的思辨动力,批判精神使他卓然独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14:08 , Processed in 0.14003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