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细节”闲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1 11:55: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细节”闲聊




高惠敏


现在的书法大势,大家更看重“整体效应”,比的是作品的“创意”和“气势”。这当然是有道理的——展厅里作品成百上千横插竖挂挤得摩肩接踵,没点提神的高招,如何才能“出跳”把眼球吸引?大家也关注笔画细节,但更多是揣摩某一笔“在这里”应该怎样,所以同样的文字和笔画,常常应时应地而写法悬殊。很多人还特别追求“神来之笔”,欲求不得就只好靠“碰”——于是为参展为比赛,同一幅作品要糟蹋一两刀纸也不在话下。这都没什么不好——“廢画三千”本来就不是一个贬语——要“创作”一件满意的作品,确实需要殚思竭虑千锤百炼的。
前辈的书家则不同。他们更关注每一个“字”,更愿意把书法说成“写字”(比如启功)。每一字、每一笔怎样处置得既好看又与众不同,这是他们要解决的主要课题。当自己的写法确定之后,就不大改动更不会“弃如敝履”;即使有变化,也都在“习惯之内”而不会过分“脱迹”。所以他不论写哪种样式,总是强烈地表现出自己的“体”。因为得来不易,所以他们不大会像有些现代书家那样,遇一次展览,字的写法就改弦易辙另出一个新主意。这样的“恒定意识”,虽然对“创作”不利,但却使得他们的风格更容易深入人心,这其实也是各种“书体”产生的根据和来历。
老书法和新书法究竟孰好孰坏谁高谁低,我说不清,现在能看到的只有两条:一,无论新的老的,都是“应运而生”,什么样的时代就有什么样的书风,不论谁说“应该如何如何”都是诳言欺世;二,老的标杆已经竖在那里,远如欧颜柳赵,近如启功、刘炳森或周慧珺,咱一看字就说得出这“体”是谁的专利。新的“书法代表人物”现在已经满坑满谷满世界攘攘熙熙,但倘说单拿出几个字来叫人认,要确定是谁写的,恐怕众人会犯糊涂作者自己也有点懵。花样多,是“繁荣”还是“不繁荣”也不好说,反正大众只觉得现在书法真的很难接近很难懂。
以此来比照文学,也有些类似:从资深文学家到一般爱好者,一篇文章只要读上几行,就说得出是鲁迅、老舍还是张爱玲;而现在的作品既多又杂还吸引人,但要从文字判定作者,这谜底就很难猜得中。请教文学界的朋友,他们也说不清这是幸运还是悲哀——只有一个共识是铁定的,那就是:当今这时代,出不了像先辈那样伟大的作家和作品。
无论是现在的还是从前的书法,“欣赏”看重感觉和联想,而“研究”则需要发现和分析。所谓“学习”,是要将别人好的东西收到自己笔下,所以——能否“看懂别人”,就是学习取得成效的第一前提。假如在这方面反应迟钝或根本没意识,那么进步就无从谈起——因为这不仅关系到认识别人的长处,同时对选择“自己的建树”也有关键作用。因此,我一向把“看懂作者的心思”视为一种重要的书法能力——可惜我们说到“基本功”,这一点常常不见有人提起。
字能写成一种大家认可的“体”,须“汇古今之大成、集毕生之经验”,不是靠“碰”出来的,而这里面的“心思”,虽然不少都属细枝末节,但死人没法告诉你,活人也不见得都愿意透底。修养关乎境界,而技则决定你能否生存。所以我们必须细心揣摩,努力去发现他们的苦心和巧思——好在“墨宝”都原原本本放在那里,只要我们具备相应的素质和意识,相信“心画”也需要能看得懂的知音。
一切表达都由细节组成的。看不见细节,就难以感受情感和艺术、甚至无法理解人物、事件和历史。陈丹青《多余的素材》中说到一个徐悲鸿的细节:某日他的司机冷不丁说了一句“徐先生,您可画得真是好啊”,徐接口就答“怎么样,家里没钱花啦?”——于是就画了画送给司机去换钱买东西。这个细节使我们看到大画家“真人”的另一面:原来大人物过日子也不见得都扛着“艺术”和“学问”到处摆谱——画画卖钱本来就是“精神劳动”的意义之一。由此我旋即得到另一个结论:难怪现在出不了伟大的画家不朽的作品,因为实在很难见到“不装”的人。
——扯远了,还是回到书法的“细节”上来。写这篇文章我其实想说:假如能看懂细节读懂作者的匠心,他不说、你不问,照样学得到人家的“秘籍”——写字真的没什么,诸家的差别,不过是这里多一点、那里少一些而已。
以下举几例(米芾的“钩”,王铎的“折”和张裕钊的“方圆”,大家“眼熟能详”,此处不表),只说现代的、我自己发现的:
写一个字,假如末笔是长长的一竖,对谁来说都是个麻烦:光光溜溜太单调,哆哆嗦嗦没力量,悬针垂露也都不够意思……,怎么办呢?
已故书家王遐举老人,原是画家,后来以大字隶书闻名当世。他的签名最后一笔就是这个难办的竖。经年累月苦思冥想,他用了画画的“树枝法”,一竖变两折,一正一侧,硬加了节奏而变单调为生动。不知道这样的处理从何时开始,反正没见他有更好的替代方案而沿用一生。不论你觉得效果如何,总之王老的墨迹告诉我们:最后一竖“做一下”,是他有意识的选择。(附图在下面)
李铎先生走过的路颇有意思。他是极看重用笔变化的——柔中有刚疾中见涩,但署名的最后一竖,实在也叫他很难如意,反反复复总在尝试。据我所见,六十年代直至八十年代末,那一竖的主流写法,是渐写渐粗,最后按下朝左下方扫出,对比王遐老,足见他的睿智和匠心。但这始终是李先生的一块“心病”,最后不得已假途伐虢围魏救赵——他把难以遮丑的末笔由竖改成了横,这才终于笔无滞碍“设法了事”(启功语)。
启功先生的笔画原来就单纯坚净,不加装饰。一竖怎么办?他的目标就是叫它绝对垂直,靠简明的审美和扎实的功力也能取胜——这是他的特色。现在有无数人学他仿他,但一到这竖的绝对正直,仍然无人能及。鉴定启功墨迹,只此一项,就可立断真伪勿庸置疑。
说完竖,撇也有现成的一例:欧阳中石先生用笔喜欢露锋,这个观念也许来自赵孟頫——赵氏为刻碑而写的墨迹中,能看见很多“补笔”以示“此处须尖”用以“提醒”刻碑人(详见拙作《赵孟頫·妙严寺记·临摹研究》,此书中我把赵氏描过的字挑出来,列了好几张表哩)。我的理解:一是假如刻碑的字口圆圆浑浑不够“刻厉”,看不清拓不实;二是有棱有角对于圆润的筆道确是一种重要的对比。中石先生也深谙强调锋芒的必要,所以他要写个“大”写个“天”,那一大撇都会朝左上硬挑出个“尖儿”来,既表示了行书的笔意,也加强了笔画钝锐之间的对比效果。这在其他人,行书一撇一捺连写,那一撇的末端一定是光秃秃的,虽然这不违行笔的走向,但未免唐突生硬稍逊一筹。
顺便说一句:对他们的这些改进或发展,无论你认同不认同,但须知都是厚积薄发的千虑一得凝聚了心血的。看人家的高头讲章,什么“品味境界”、“思路创意”、“文化积淀”和“艺术内涵”洋洋洒洒,但书家自己最明白:“写字”要琢磨的,无非是结构上“弄点蹊跷”、­笔画上“做点手脚”(启功语)。——偏偏是这些东西,要“见人所未见想人所未想”还真不容易,更别说多少人还根本没有这样的意识!
我还看过沙孟海的一张书法教学碟片,他老人家写完一个或几个字后总要描补一下,这说明:一,他本希望应那样,写不到,就补一下——这就是“思路”或“做法”;二,他老人家“不装”:面子虽要紧,但与笔墨相比,写不到位比弥补一下更加丢人——这不就是他的品味和价值观吗?再往深里说,就同启功后期写字总要反复描画那样:年轻时做得到、不费劲的事,老来眼花手颤,不得不通过补救来表明“应该是这样”,你能说他们心中没有些许无奈和悲哀么?夸什么“野鳬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年轻人佩服老书家的仙风道骨、沉稳淡定,但其实老人家,又有哪个不羡慕生龙活虎、精力旺盛的“想当年”呢?
以上闲聊,看起来只涉及毛笔,但对硬笔写字人来说,应该同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假如你也能随时从各种细节中悟出门道看到玄机,还会愁进步不快、成绩不高么?
(此文刊载于《中国钢笔书法》2009第7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05:20 , Processed in 0.05675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