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10|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随兴灌水]今年的‘春晚’好看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2 19:44: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坛友随兴灌水专帖]今年的‘春晚’好看吗???


您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楼主| 发表于 2011-2-3 14:34:12 | 只看该作者
1.开场舞《回家过年》表演者:()、()、()、周冬雨、窦骁

  2.歌曲《天蓝蓝》 表演者:宋祖英

  3.相声《专家指导》表演者:姜昆、戴志诚、周炜、郑健等

  4.小品《午夜电话亭》表演者:邵峰、李小冉

  5.五大民族舞蹈《幸福大家庭》

  6.小品《美好时代》 表演者:海清、黄海波

  7.杂技《晃管》 表演者:铁路杂技团

  8.儿童歌舞《爱我就抱抱我》 表演者:、小宝等

  9.小品《“聪明”丈夫》 表演者:黄宏、、孙涛、凯丽

  10.魔术 表演者:傅琰东

  11.“我要上春晚”大板块

  歌曲《想家》 表演者:西单女孩

  歌曲《春天里》 表演者:旭日阳刚

  舞蹈《咱们工人有力量》 表演者:深圳民工歌舞团、塔沟武校

  12.相声《独家录制》 表演者:何云伟、李菁

  13.歌曲《兰亭序》 表演者:周杰伦

  14.魔术 表演者:丁建中

  15.相声剧《还钱》 表演者:冯巩、牛莉、小宋佳、王兵

  16.戏曲《星火相传梨园情》

  17.相声《四海之内皆兄弟》 表演者:大山、夏天等

  18.小品《新房》 表演者:刘威、蔡明等

  19.杂技《高车踢碗》 表演者:沈阳军区前进杂技团

  20.小品《同桌的你》 表演者:赵本山、小沈阳、王小利、李琳

  21.混搭《非常1+1》 表演者:金琳琳

  22.歌曲《众里寻你》 表演者:韩红

  23.歌曲《旗帜更鲜艳》 表演者:谭晶

  零点敲钟

  24.歌舞《幸福赞歌》 表演者:张也、阎维文

  25.相声《芝麻开门》 表演者:贾玲、白凯南

  26.歌曲《今夜北方飘着雪花》 表演者:蔡国庆、江涛等

  27.歌曲《新民乐组合》 表演者:郑钧、吴桐、玖月奇迹、容祖儿、古巨基

  28.歌舞《因为有你》

  29.相声《一对一》 表演者:刘颖、浩楠

  30.新势力歌组合《爱爱爱》、《向往》、《收藏》、《我是火焰》

  表演者:方大同、萧敬腾、李健

  31.歌曲《家在心里》 表演者:祖海、徐子崴等

  32.歌曲《难忘今宵》
3#
 楼主| 发表于 2011-2-3 14:37:12 | 只看该作者
从赵本山当小品王看小品的穷途2009-12-29  来源: 网络
  第九次,还是毫无悬念地获得2007年小品类评选一等奖。

  从1990年初登上一炮而红,到成为春晚挽救收视尴尬的“救命稻草”,赵本山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小品王”,并且逐渐成为春晚小品标杆,但电视小品却正由盛而衰。

  它昌盛于另一个传统的语言类节目——相声衰败之时,长时间以来,小品是撑起中国式联欢晚会最多数时间的重要枝干,它与春晚几乎同时出现在中国观众的记忆中。现在,这个没有历史、没有传统、没有门派,甚至没有出身(之前仅仅是专业院校表演系学生的练习作业)的舞台形式,似乎正在步相声的后尘。

  是什么原因导致小品逐年乏善可陈,走向穷途?

  赵本山,尴尬的九连“小品王”

  春晚观众从期待小品,到期待赵本山,一方面说明赵本山已经完成从一个东北小品演员到全国“小品王”的转变,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小品的整体没落

  春晚观众对于赵本山的感情比较复杂。这差不多可以用在小品中的那句话概括——“拐一年,摇一年,缘分呀;吃一堑,长一智,谢谢了”。

  随着的引退、的谢世以及持续地找不到北,春晚逐渐成了赵本山一个人的春晚。

  1999年,对于春晚观众和赵本山来说,都值得一说。那一年,他的《昨天、今天、明天》鹤立鸡群,赢得满堂彩,自此人们开始对他充满期待;赵本山仿佛也找到了春晚观众的笑点,此后连续九年获得“小品王”桂冠。

  后来的《卖拐》,赵本山摇身一变开始“大忽悠”。到了2005年的《功夫》,观众再也受不了赵氏小品的如此娱乐方式。那一年,《功夫》赢得的喝彩是在于范伟的智商真的提高了,其中出色的桥段皆出自这个久骗成师的厨师之口。可在获奖后,赵本山却自信地说,我觉得观众还是期待被忽悠的结局。

  从那一刻,赵本山其实已经离我们远去。

  到了2007年,《策划》的蝉联,已经不是一个小品的出彩,而更多只是赵本山(还有)表演出色。

  《策划》只因演员好

  2007年春晚,和往年一样,过了11点,电视机前的一家老小开始有些意兴阑珊,坚持的理由只是——赵本山的小品要开始了。观众超乎热情的掌声把老赵送上了台,没抖任何包袱已经被喝了彩,这对于演员来说不知是喜是忧。

  《策划》是赵本山进入春晚剧组有史以来最晚的一次。回想1994年春晚,因为没赶及同样阶段的终审,他带着成型的小品无奈回了沈阳。间隔数年,待遇已不可同日而语。

  赵本山启用新人编剧徐天超操刀剧本,他因写喜剧小品获奖而被赵关注,由此从媒体转行到赵本山旗下的“刘老根大舞台”担任编剧。徐天超坦言,赵本山在创作过程中占据主导,他只是参与创作,把赵本山的想法和自己的想法嫁接成剧本。

  一直到大年三十,两人来回磨了26稿。仅3页多的内容每次都要大改。徐天超说,“赵本山每次排练,即兴说的台词都不一样,我得先迅速记录下来,到了晚上我们再进一步讨论,哪些台词保留、哪些台词放弃。”

  徐天超对记者表示,今年的小品和往年不太一样,以前可能游戏状态更强烈,而这次是对故事的回归。据说赵本山在创作初期就表示了要体现小品最本质一面的想法。虽然小品1月初才开始创作,但赵本山很早就明确了要做“公鸡下蛋”这件事,借以讽刺娱乐圈的炒作现象。然而观众的回馈却相反,一位追赵本山小品多年的粉丝激动地告诉记者:“‘公鸡下蛋’太不贴近实际了,以往的小品很实在,表演很自然,语言很幽默,包袱抖得也很自然很搞笑,这次好像是特意让观众乐的意思,很假,也不实际!”

  中国喜剧美学研究会会长陈孝英的评价是:《策划》有些粗制滥造,观众已经不是在看故事,而是在看赵宋两人的表演。

  自1990年开始,对赵本山的批评就一直没断,学界一直揪住他作品雅和俗的问题不放,而今年又一次从观众中爆发出对他的作品的争论。

  逐渐远离现实题材

  1990年,赵本山带着小品《相亲》亮相春晚。《相亲》一炮走红,拿了当年春晚小品类节目的一等奖,自此一发不可收拾。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小九老乐》《我想有个家》连续拔得小品头筹。

  此三部小品中,赵本山游离于一个农村中年男子的情感与家庭之间,看似蔫,却憋着一肚子坏水。妙语连连却依旧脱不开传统二人转拿男女调侃说事的影子。这些被后来称为“老蔫系列”的小品,都或多或少地打着赵本山早期二人转的痕迹。

  前三部作品都来自善于描写家庭情感问题的编剧张超。如果说赵本山与他的合作还属于摸索期,同以写社会现实小品见长的编剧崔凯的合作,则更多打造出了赵本山小品的底色。

  1995年,赵安新任春晚总导演,强调要上一些与社会现象结合的小品。带着写好的本子刚到剧组的崔凯,即被赵安临时布置了作业:写一个批评领导吃喝风的小品。那已经是11月末了,崔凯写了一周,赵本山和范伟就来排练《马大叔提干》。排练的效果很好,包袱叠出不穷。但终究没能过审查这一关,有领导认为大过年的批评人家乡镇干部不好,大笔一挥就改成了乡镇企业经理。最终的演出效果当然打了折扣。

  之后的《三鞭子》,在讽刺力度上比《马大叔提干》走得还远,同样也遭遇了被修改的命运,崔凯回忆,那时赵本山很想做这个题材,找了很多人来写,最后把对政府官员的批评变为了官民携手办实事的大团员结局。

  赵本山似乎看透了此类题材小品在春晚的命运。开始把心思转向了对人物内心刻画上。

  1997年,在创作《红高粱模特队》时,崔凯改了五六稿他都没点头,赵本山说不明白自己作为农村的裁缝,对城里来的模特教练范伟应是什么关系,喜剧点在哪?崔凯告诉他,你越尊重他越有包袱,你俩对模特理解不同,文化差异导致的包袱才是最好笑的。赵这才恍然大悟。

  崔凯感觉,赵本山自此开始比较主动自觉地了解角色了,一旦他知道两者的关系,许多包袱就自然而然地出来了。像“猫走不走直线,完全取决于耗子”这样的名段子就是赵在排练时即兴说出的。

  可以说,赵本山自此已经走出了他艺术生涯的早期阶段。虽然至今仍被评论界怀念的经典作品都诞生于此,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走上了寻找新式小品之路。

  转型,从巅峰到低谷

  尽管合作默契,但连续三年拿了春晚小品二等奖,这对于赵本山来说,不太舒服。1999年,对于赵本山而言是个门槛。他面临新的转型。

  这一年,他首次与宋丹丹同台。剧本是何庆魁写的,这个小品在春晚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何庆魁在1997年就参与了小品《红高粱模特队》的创作,但他们之间的蜜月期却是从1999年这部《昨天、今天、明天》开始的。

  用何庆魁的话说,他和赵几乎是一拍即合,甚至有些相见恨晚的感觉。两人有着相同的经历,都初中没毕业,都对语言保持着先天的敏感与敬意。当然,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

  高秀敏从1998年的《拜年》与赵本山开始搭档,赵唱高和,一个逗一个捧,相得益彰。没有人比高秀敏更懂得赵本山的包袱了,也没有任何人比这个女人更懂得迁就赵。在央视《艺术人生》访谈中,高秀敏就坦承,曾经有过乞求赵本山将有些搞笑的包袱与她分享的经历,赵最终拒绝了。高秀敏在说这番话的时候,既表示了对赵本山执着于艺术的敬佩,也表示了对他的不满。

  何庆魁的介入,使赵本山的小品开始回归自身风格。

  《昨天、今天、明天》是赵本山自己试图走向转型的第一个尝试,搭档换成了宋丹丹,还引来了一个非小品从业者——。宋丹丹比赵本山成名早,也是腕儿,两人在合作时,远没有赵本山先前跟高秀敏那么畅快。崔永元后来透露,双方当时为了包袱的多与少还暗中较劲,比如宋丹丹那句“过去你那张脸都哭笑不得的,现在跟紧急集合似的”包袱,就是抢赵本山的。

  2001年,进入赵本山的黄金时代,《卖拐》系列让赵本山、高秀敏、范伟这个“铁三角”成为了“金三角”。

  就在赵本山和何庆魁沉浸在自以为回归本色的表演中时,小品评论家们却认为,赵本山的作品,已经不是在靠作品引人发笑,而是在靠他本人的滑稽表演引人发笑。观众对其热情不断实际上是在纵容他远离小品。

  中国喜剧美学研究会会长陈孝英曾长时间研究赵本山。他注意到,赵的角色在这个时候开始发生变化,他已经不再是塑造小人物,体现弱势关怀,失去了讽刺,而开始张扬不地道的一面。一些评论家觉得,此时的赵本山已经不再是人民大众的代言人,而产生了价值判断的混乱。

  “忽悠”成功了,小品失败了

  事实上,继第一部《卖拐》后,赵本山已经出现了持续不下去的剧本危机。就是为了之前给了观众的那句“明年卖车”的承诺,第二年他真来了个续貂之作。

  当年,春晚观众的期待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赵本山信手拈来的几个脑筋急转弯,就又把观众“忽悠”了一年。很多人感觉到了他的不严肃,争议四起。而那一年春晚没有什么其他更拿得出手的小品,赵幸运地蝉联了“最受欢迎奖”。

  第三年,赵本山还要持续“忽悠”大众的状态,连央视都不干了。春晚总协调秦新民就曾说,“央视作为一个国家媒体,不能让赵本山从‘卖拐’‘卖车’到‘卖担架’,一路忽悠下去,忽悠3年。”

  编剧崔凯评价,2000年以后,小品对于赵本山已经不是主业,影视、二人转,及其他文化产业做得更大了。他的身份除了艺术家,还有文化产业家,足球俱乐部老板。

  所以到后来,赵本山的表演在遭遇宋丹丹的抢白时,难免有些黯然失色,而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范伟,也多少抢了他的风头。

  2003年开始,赵本山就不止一次地表示,春晚太累,不想上了。但赵本山从1990年上春晚开始,到如今无人取代的“小品王”地位,春晚成就了他的名,现在到了他偿还的时候。不同的是,如今的环境不同当初他出道的那几年,好本子鲜见,只靠他这么一个天才演员的滑稽表演撑着,难挽大局。 ★

  小品当心“过劳死”

  多年来,各种主题先行的晚会,“无小品不成晚会,无小品不能表现主题”的定规,已将小品过度开发,日渐空虚。2007年春晚的“小品门”,给长期超负荷工作的小品拉响了警钟

  ★ 本刊记者/曹红蓓

  黄宏在2007年春晚的小品《考验》,被指抄及网络笑话;《咱村里的事》涉嫌过多借鉴陈佩斯的早期作品;冠军作品赵本山《策划》差强人意;更多小品被指因缺乏生活而丧失“肉感”和“烟火味”。观众心里对小品郁积多年的酸闷终于在观赏了2007年春晚后爆发了。

  “说黄宏抄周星驰、抄网络笑话貌似有根据,但他还真不是照那两个抄的,他抄的是某则古代笑话,周星驰和网络笑话也都是抄的。”圈内人士称。

  如果说,小品的“抄”病还是首次被诊到,缺乏“肉感”则是缠绵已久的痼疾了。自从有了主题先行的各种晚会,小品就变得形容枯槁,日渐空虚。

  “衰人”年方二十三

  “小品”本是戏剧院校表演课的一种教学形式。1983年,中央戏剧学院80级表演班学生排了一组“观察生活练习”小品,后来这组小品在电视台播出了,岳红《卖花生仁的姑娘》大受欢迎,这是“小品”第一次亮相荧屏。

  1983年春晚,王景愚哑剧小品《吃鸡》和《宇宙牌香烟》两个带有表演性小品雏形性质的节目赢得观众厚爱。1984年春晚,成名电影演员陈佩斯、朱时茂表演了小品《吃面》,小品真正开始在全国风靡。

  “小品受欢迎的程度是我们当初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始料未及的。”小品创作者、解放军艺术学院戏剧系主任黄定山说:“这要归因于电视的巨大力量,以及小品本身短小精悍,迅速反映现实生活的特质。”

  1987年,在黄宏的记忆里有几件大事:“那一年全国第一届小品电视大赛举行,我考上了军艺,我写的第一个小品《卖挂历》上了辽宁电视台春晚。”次年,黄宏同时受邀为东三省7家电视台的春晚创作7个小品。1990年,小品《超生游击队》在元旦晚会播出的第二天,黄宏生平第一次在街头被群众包围。

  《超生游击队》把本已急速升温的小品的影响力推向了巅峰,说过山东快书和相声的黄宏也完成了由一个曲艺演员向小品演员的蜕变。“山东快书是独轮车,相声是自行车,小品是四轮汽车”,的黄宏在那个时候深深感觉到“摆脱曲艺程式的束缚,撒开手脚创作的”。

  小品这个偶然中出现的文艺品类,就这样在中国大陆毫无预兆地欢快成长起来。“八九十年代生活节奏突然加快,而我们的文化又存在着断裂带,人们对文化快餐需求之迫切,在其他华语地区,甚至全球范围都是罕见的。”中华喜剧美学研究会会长陈孝英研究员指出了小品成长史中媒介背后的文化原因。

  而媒介始终是促使小品生存状况改变的重大因素。在黄宏看来,“小品随着电视而火,随着网络而淡。”中央电视台小品大赛举办的历史,在时间上印证了这一说法。

  第一届央视小品大赛举办于1987年,由于资源不足,7年后才举办第二届,1994、1996、1998,两年一届,之后停办。90年代中到末,正是小品由巅峰状态平稳下滑的过程,1998年,正是网络入侵民间生活的开始。再次恢复小品大赛是在7年之后的2005年,今年是第六届。

  本届小品大赛总导演刘铁民对本刊说,大赛办与不办,主要由收视率决定,因此这个曲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客观反映小品的发展情况。

  小品23岁,却萎靡十年了,这个衰人双腿沉重,迈不开步子。

  “没人疼的孩儿”

  “小品嘛,戏剧是他爸,曲艺是他妈。表面上看风光无限,实际是个没人疼的孩儿。”在陈孝英对本刊的描述中,小品的身世遭际几乎催人泪下。

  这个文艺杂交品种虽然在诞生之初就有了颠倒众生的能耐,却不见得能得到亲生父母的待见。“因为小品原来是戏剧专业人士的教学辅助手段,被认为上不了大雅之堂”,导演刘铁民说,“小品不叫东西。很多著名的演员艺术家都是这观点。”

  “小品毁作者、毁演员”,是流传在表演圈内的另一怪咒。一些曾因小品成名的作者后来洗手不干,宣称是写小品把自己的艺术葬送了。而一些原来被看好的戏剧演员,在成功塑造了小品角色后,被人说成“你这么好的演员就让小品给害了”而羞愤难当。人艺的话剧演员宋丹丹就因此而远离了小品很久。

  为什么一些创作者和演员一经成功接触小品,就会因此而不会演创别的东西?至今还没有人从技术层面去仔细研究;而被定型为专门的小品演创者又为何如此地丢脸?陈佩斯的回答是“这是个社会科学问题,涉及大众对喜剧的审美心态”。

  陈孝英把小品多年来的状况概括为“三无”。一是无理论;二是无专业队伍;三是无专门组织者,剧协、曲协、文化部都不管。

  有人厌它小,有人嫌它俗,好时都说是自己的,坏时都说是别人的,在白眼和夹缝中,小品靠天生神力独自挺了十余年没有显出颓势。

  “小品被用得太狠了”

  虽然长期得不到给养,但这并不妨碍小品长年累月地被重用,甚至滥用。不管如何衰弱,小品如今还是电视晚会的支柱。以央视春晚为例,小品领军的语言类节目总要达到8个以上,2003年春晚有6个小品,占晚会总时长的1/4,2007年的语言类节目达到11个,更突破以往的纪录。

  在综合晚会中,体现平民性的语言类节目还是老百姓的最爱。当晚会的组织者突然发现了一种既能吸引观众又能深刻表现晚会主题的好工具时,滥用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小品走下坡路的原因不在艺术本身,而是创作枯竭。创作枯竭来自于浮躁,浮躁来自于对小品的滥用。小品被用得太狠了。”军艺戏剧系主任黄定山对本刊说,“无小品不成晚会,无小品不能表现主题”,已将小品置于疲于奔命的境地。

  刘铁民讲,过去《综艺大观》一个小品的策划周期短则2周,长则数月。记得1987年春晚,陈佩斯和小香玉排的那个戏曲小品《狗娃与黑妞》,离春节还有几个月就创作出来,在河南许昌的观众中试场,听取反馈,等到在上演出时已经是很成熟的作品。“试问,今天一个成熟演员的创作期是多长时间?”

  刘铁民认为,过去的小品创作来源于实实在在的生活,所以直指人心,现在有很大一部分小品是为了满足晚会需要而产生的“宾馆艺术”,纯粹宾馆里侃出来的。

  除了逐渐脱离生活,这些年来,那种10~12分钟的电视小品,也开始变得复杂了。“以前的小品在表现形式上,简洁洗练,几乎没有布景。表演上的虚拟与夸张,是小品喜剧的主要元素,可以说是地道的小品。现在越来越趋于道具复杂,舞台剧化、独幕剧化了。与当年的经典节目相比较。似乎感到小品似乎在逐渐失去原有的大写意智慧的本真。”2007年春晚策划任卫新说。

  “当小品异化成小戏,就失去了独立存在的价值。”陈孝英称,小品形态上的隆重化,可能恰恰源于对生活观察的缺乏而做的掩饰之举。传播环境的沉重,并不能完全作为创作苍白的借口。

  “小品没有什么专业不专业,只有专心不专心。”陈佩斯说。

  “新人”难演

  已成名的小品演员注定在“狠用”行列。至于为什么电视小品翻来覆去总是那几个人在演,春晚的组织者们有很多无奈。“我们巴不得有新演员上来啊,可就是不行。”“一号演播厅是个大坑,对演员来说那是要脱层皮的。有的人气演员,像赵本山、冯巩,一上场底下马上喊起来。没名的演员上去了,可能从头到尾没一句有掌声。

  这位组织者说,2006年,他们曾做过尝试,想把《炊事班故事》《我爱我家》等情景喜剧中的人物招来,专门搞个特辑。人是来了,但当把系列剧悠长的节奏砍为总长10分钟、要求3分钟一个包袱的小品后,再怎么编也一点效果没有。

  或许正如黄宏说的,眼下的小品是个“好汉不愿干,赖汉干不了”的活儿,小品界几张“老脸儿”只能继续搏命撑着。

  谁能来拯救小品?

  “没有过时的艺术,只有不适当的运作者”,陈佩斯在总结小品困境时对本刊说。如何给过累的小品减负,人们提出了各自的方案。陈佩斯的路子是正面迎击,呼吁文艺立法,以使小品及一批遭受同样困境的文艺“有一个宽松的政治环境及有效的组织程序”。

  一年一度的话剧《想吃麻花现给你拧》已经演到第四部,每部都是把当年的流行事件进行夸张地串联;而以搞笑为己任的戏逍堂,他们的剧整个就是一个大小品。虽然像当初的小品一样,它们并没有得到戏剧界主流的承认,但在观众中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受众和品牌。

  既然相声衰落至此,还能出个,只要小品创作者回归到艺术本身的规律,从内部发生变化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 本刊记者/孙冉





盘点兔年春晚十句最经典台词

     每年春晚都会留下几句经典台词。2011年央视兔年春晚已经落下帷幕,在众多小品相声甚至魔术中,艺术家们不但加入了2010年流行语,如“绿豆”“微博”“给力”“神马浮云”等;更是推陈出新,创作出了好些惹人爆笑的流行金句。

     下边笔者特别盘点了兔年春晚十句最经典台词,供网友回味。



               

一、小品《还钱》

     表演者:冯巩、牛莉、小宋佳、王兵

     经典台词:冯巩——我听说,经济问题背后,还都是作风问题。

     推荐理由:将现实中类似的官僚腐败现象捎带着加以挖苦讽刺,让人会心一笑。

     经典指数:

     剧情简介:冯巩和牛莉扮演的清洁工夫妇捡到了10万元,失主是小宋佳夫妇。不过,失主夫妇很多疑,不肯上门取钱,也不肯让冯巩送到家里来,于是双方约在世纪坛见面。两对夫妻就此展开了一段“斗智斗勇”的故事。



                  


二、小品《“聪明”丈夫》

     表演者:黄宏、陈数、孙涛、凯丽

     经典台词:

        1、黄宏——人家都说,人的眼睛是黑的,心是红的;但如果眼睛是红的,心就变黑啦!

        2、黄宏——试婚咬柿子,闪婚咬雷,隐婚咬牙,离婚咬梨!

     推荐理由:第一句颇有哲理,耐人回味;第二句风趣幽默,令人忍俊不禁。

     经典指数:

     剧情简介:讲述为了分房与妻子陈数假离婚的故事:黄宏和陈数扮演一对夫妻,两人为骗单位多分一套房,于是“假离婚”并举办了“离婚仪式”,颇有《非诚勿扰2》的感觉。为了说服朋友,黄宏就说离婚原因是陈数在外面有情人,结果引来朋友的劝解和安慰,并以为他要自杀。陈数知道丈夫对外宣布的离婚理由后,认为羞辱了自己,决定真离婚。黄宏最后反省,认为自己不该如此为了小利益进行欺骗。(说明:剧情紧贴去年收紧“二次房贷”的现象,并且开头与结尾都援引了《婚姻保卫战》的主题音乐,非常亲民。)

            

三、小品《新房》

     表演者:蔡明、刘威等

     经典台词:蔡明——将来,要是坐地铁送咱孙子上学的话,咱孙子还不被挤成孙子啦!

     推荐理由:剧情紧贴老百姓的“房事”以及去年收紧“二次房贷”的现象,让人笑中带泪。

     经典指数: ☆

     剧情简介:剧中蔡明饰演一时尚辣妈,发着微博,和着世界杯音乐跳拉丁......刘威和蔡明要求未来女婿买一套房才能迎娶女儿,迫于无奈,女婿只能借了一套房假称是自己的新房。没想到,蔡明将新房照片发布在微博上,结果招来房主的质疑......“微博”是整个小品情节展开的关键点,正因为蔡明将婚房“晒”到网上,使得借房子意欲“骗婚”刘威的如意算盘落空,闹剧由此展开......

              

四、群口相声《专家指导》

     表演者:姜昆、戴志诚、周炜、郑健

     经典台词:收藏专家——收藏口诀记好咯!23,找块砖;24,刻上字;25,抹抹土;26,做做旧;27,上点漆;28,刷一刷;29,就出手!

     推荐理由:讽刺虎年社会上出现的不少假专家,这些“砖家”纷纷给人们支昏招。

     经典指数:

     剧情简介:围绕一只苹果,养生、理财、收藏和情感等各方面的“伪专家”(影射张悟本)纷纷上阵,给姜昆做起了全方位指导:养生专家提示他“苹果早上不能吃,晚上不能吃,只能半夜吃。”理财专家认为:“苹果不能买太大的,也不能买太小的,春节不能吃饺子,元宵不能吃汤圆,这样才能省钱。”而收藏专家则表示,“苹果不能吃,应该埋在地下,过百年就成文物,和曹操墓一样值钱。”......结果当然是一片荒诞,只引发了现场的一阵爆笑......



                    

五、小品《美好时代》

     表演者:海清、黄海波

     经典台词:黄海波——我滴个亲娘四舅奶奶!

     推荐理由:很生活化,很亲切。

     经典指数: ☆

     剧情简介:《美好时代》延续了热播剧《媳妇的美好时代》中的人物关系。怀孕的毛豆豆(海清饰)家里开了一个彩票投注站,并帮朋友买了一张彩票,彩票的号码是朋友选择的,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号码中奖了。余味(黄海波饰)回家看到彩票,以为是两口子中了500万,两个人不断规划着未来.....后又纠结着是否要告诉朋友。故事的结局是开放性的,海清和黄海波问现场观众:“亲爱的观众,如果你们是我,你们会怎么做呢?”随后主持人上场,告诉观众这个故事是根据现实改编的,并把现实生活中还彩票给朋友的人物带到了现场。

                     

六、魔术《穿越》

     表演者:丁建中、林志玲

     经典台词:丁建中——在魔术中,真实就是虚幻,虚幻就是真实。

     推荐理由:看似朴拙,却道尽魔术之真谛。

     经典指数: ☆

     节目简介:台湾魔术师丁建中的魔术是借助一些比较大的道具完成的:和往年刘谦表演的近景魔术风格完全不同,他与主持人董卿在台上互动,表演别出心裁的近景魔术——一个中间封条封好的柜子,魔术师从其间穿越过去,视觉上竟看不出镜子动过......

              
七、小品《同桌的你》

     表演者:赵本山、小沈阳、王小利、李琳,

     经典台词:赵本山——我也要给自己‘同桌的你’写一封信,内容是‘此处省去一万字’。

     推荐理由:本山大叔的初恋,似乎更耐人琢磨,故要“省去一万字”......

     经典指数: ☆

     剧情简介:王小利读书期间接受小学同学李琳的照顾并一直暗恋着她,成年后收养了孤儿小沈阳,某日前往老同学李琳家了却心愿:一封手写的信和一张价值三万元的银行卡。信中,王小利用“此处略去三个字”“此处略去27个字”“此处略去78个字”等用以表达各种感情和回忆,引起李琳的丈夫赵本山的不满;并因为误将宾馆房卡当作银行卡送给李琳导致激烈冲突。最终,在小沈阳《同桌的你》歌声中,冰释前嫌。

                        

八、主持人李咏

     经典台词:要帅的话就得头发长。

     经典指数: ☆

     推荐理由:因为“自恋”,所以经典。                     



九、林志玲调侃董卿

     经典台词:托,你(林志玲笑指董卿)比我有经验!

     经典指数: ☆

     推荐理由:一句话,将近几年董卿的“做托生涯”“暴露”无遗。

            
十、歌舞《爱我就抱抱我》

     表演者:林妙可等

     经典台词:爱我就请陪陪我,亲亲我,夸夸我,抱抱我。

     经典指数: ☆

     推荐理由:父母对子女的爱,其实就这么简单......,但扪心自问,又有好多人真正做到了?








“兔年”应该是只怎样的“兔”
来源:北京晨报  

  兔子给人留下更多的是乖巧可人的印象,“美若玉兔”、“动如脱兔”,人们对于兔子,总是不吝赞美之词。即将到来的兔年春节,无论是对于已经阖家团圆,还是依然身处工作岗位的人们来说,想必都对这只迫不及待向我们蹦跳而来的“兔子”满怀美好的期待。

  “不吃窝边草”是兔子的品性。然而,兔子都懂得的道理,人们却未必心知肚明,更遑论身体力行了。君不见,为了眼前之利,拿生存的环境作为代价,不惜杀鸡取卵、涸泽而渔的荒唐事,其实仍不少见。不仅如此,权力部门的靠权吃权,商业领域的回扣贿赂,“吃窝边草”现象其实随处可见。兔年来了,但愿对“窝边草”也能多些涵养,少些急功近利的吃光而后快。

  当然,不吃“窝边草”,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守株待兔”。无论是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法制的健全,民生的改善,没有人可以置身世外的去等候从天而降的现成饭,每个人既是这个伟大历程中的参与者,更是书写历史的践行者。愿每个公民都能更多认识到自己的公民角色,守护自己的权利,不能被动地寄望于“守株待兔”。

  最后,说到春节,当然少不了吃,但兔子却不是个饕餮者,恐怕也算不上美食家,对于兔子们来说,最可口的美食不过是最普通的萝卜、青菜。不过,正所谓“青菜萝卜保平安”,放在食品安全存在诸多隐患的当下,肉可以速成,奶可以勾兑,要想吃得安全的确并不容易。兔年到来,但愿在吃这一最起码的民生方面,能够有所改善,再不济,咱也不妨学学兔子,多吃萝卜、青菜,或许咱也能像兔子那样,牙口好,吃嘛嘛香。祝您兔年健康、平安!








假如[老无]忘记跟帖,咱就把冽个[随兴灌水专帖]埋起来。。。。。。
4#
 楼主| 发表于 2011-2-8 13:08:47 | 只看该作者
2011央视春晚春联
下联:五十六朵花开 五色十光六合春
上联:《游子吟》《乡愁》,《静夜思》《荷塘月色》
上联:虎步腾空去 悄然兔耳听春步
上联:百善孝为先 常回家看看
上联:春晚迎春春不晚
5#
 楼主| 发表于 2011-2-8 16:37:44 | 只看该作者
春天里的歌者:中国农民工的追求与梦想

--------------------------------------------------------------------------------

来自 中国新闻网
  


  



  11月11日,王旭(右)和刘刚在刘刚租住的房屋内唱歌。连日来,北京两位农民工歌手在出租屋内即兴自拍的歌曲视频《春天里》,在互联网上得到数以千万计点击和转载,让网友“哭得无法抑制”。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白旭 揣霄宇)坐在西餐厅里,两位农民工歌手显得有些不适应,尽管他们已经通过网络一夜蹿红。

  摘下黑色的毛线帽,44岁的王旭习惯性地用手整理了一下乱蓬蓬的头发,要了一碗云吞面。

  29岁的东北小伙刘刚则狼吞虎咽地吃着一盘炒饭,直到吃净最后一粒米。

  “就算上了舞台,我们也还是农民工”,刘刚边用手抹着嘴边的油边说。

  埋头吃饭的王旭连连点头。

  “一粒进球”

  “旭日阳刚”,两个出身农民的北京打工一族的组合,凭借翻唱一首《春天里》一夜成名。

  “每当我抱起吉他,闭上双眼,尽情歌唱,感觉整个世界都是我的。”王旭说。

  但是一段手机视频彻底改变了他的世界。他们唱歌的视频在网上受到热捧,并引发了号称“史上最干净、最文明的跟帖”。

  从此,《春天里》成了农民工的象征,“没有信用卡没有她,没有24小时热水的家”成了农民工生活的写照。

  网友称他们为“最可爱的人”,呼吁他们上央视春晚,湖南省委书记周强也公开表示希望他们参加湖南台的跨年演唱会,尽管他们后来说由于某种原因无法参加。

  王旭说他们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是在去年春天,然后喜欢上了它,因为它“反映了我们这些处在社会底层的人民的真实生活。”

  王旭老家在河南民权县的一个村子。以前他在家务农,但老天总是“不眷顾”,往往该收庄稼的时候就下雨。2000年他来到北京,烧锅炉,摆地摊,卖煎饼,生活非常拮据,“曾赊账买烟抽”。王旭的妻子在老家做清洁工,两个儿子在念书。迫于生计,他必须想办法挣钱。凭借年少时自学的吉他和对音乐的热爱,王旭走上了地下通道卖唱的道路。

  和王旭不同,刘刚则是怀揣着音乐梦想来到北京。2002年5月,他背着家里带着100块钱来圆梦。开始时朋友介绍他到一家酒吧驻唱,但他不喜欢唱自己不喜欢的歌,三个月后就辞职了。此后,他开始了流浪歌手的生涯,经常在通道、地铁站台演唱。

  两人也是在地下通道结识的,共同的爱好使他们决定一起合作。

  谈到自己的走红,刘刚很感慨。他是个球迷,对他来讲,“人生就好比一场球赛,你永远不知道结果是什么,但是突然一粒进球会改变一切。”
6#
 楼主| 发表于 2011-2-9 17:57:25 | 只看该作者
观众累了困了睡了:赵本山,彻底走下春晚神坛


--------------------------------------------------------------------------------

作者:罗庆学





长达四个多小时的春晚演完了。观众累了,困了,睡了。

看了这林林总总的晚会,特别是之前众人争议的赵本山的小品《同桌的你》,相信也到了一个盖棺定论的时候。

直说了吧,你对《同桌的你》满意吗?

我的回答很简单:不满意!在春晚的几个小品中,如果让我排名次,应当是倒数第一或第二。

这是我的真实感受,因为我在看这个很长的小品时,没有感动,触动,甚至笑得也很勉强!

我不知道一部小品究竟怎样才算好,但我知道怎样的小品不好。

一部小品好不好,不应当看是谁演的,而是应当看它究竟说好什么?说好了没有?趣味性在哪里?感动点在哪里?与社会的契合点在哪里?

我认为,这些问题在《美好时代》里有,但是在《同桌的你》中没有。

最主要的是我从《同桌的你》的创作思路里找不出应当有上述问题的自觉追求。这才是了根本的,也是最要命的。也就是说,《同桌的你》从创作到上演都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偶然性。

这不应当是创作春晚作品的态度。

在这一点上,它应当向《美好时代》学习。因为《美》关注时代,关注焦点,关注人,关注灵魂。

去年的时候,我写了一篇博文《赵本山的春晚时代结束了!》,一些赵谜认为我妄下断语。意思是说,去年是因为插广告惹出来的祸,错在央视。就在不久前,我又写了一篇博文《赵本山的哭戏能救春晚吗?》在网上又引起热议。说实话,我该表达的观点早已表达完毕,写什么都是重复。

今天再写只是想就具体的《同桌的你》发几句议论。

说实话,我认为这个本子一开始就有问题。

首先是题材老化。《同桌的你》这是十几年前的校园流行歌曲,早不唱了,现在KTV里几乎都不怎么点了,不知为什么要用如此老旧的题材去套一个冗长而又老旧的故事?小沈阳最后的演唱显得苍白无趣,没有一点感染力。好像是硬贴上去的。

再就是故事僵硬,编造痕迹十分明显。剧情本是想通过抖包袱一层层展开,揭示出小沈阳的身世,以歌颂人性的美好,所以在之中造成很多的“误会。整个故事简单点说,就是怀疑老婆搞不正当男女关系,最后证明不是这么回事儿,是在做好事儿。但要命的是,在故事之中,每个人智力好像都不太正常,故意往错误的方向上去,明显地不符合生活的常识,这只是说是作者和表演者为了突出主题而强硬拼凑。

其三是长达二十多分钟的小品,主题不集中,现实针对性不强,矛盾明显地不够集中。小品的故事架构和人物的张力明显不够。甚至连所谓笑料都显得十分牵强,看不出对现实生活的总结和提炼。

这样说也许不一定容易理解。我以为与之相比的是海青与黄海波的小品《美好时代》,则无论是现实感,时代性,针对性,以及对社会价值反应和追问的程度,甚至故事本身的紧凑和矛盾激烈程度,都是《同桌的你》所没有的。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

我个人认为,从客观原因来看,这个故事本身是失败的,没有在全国观众如此高的关注度下进行呈现和表演的价值。它的目的是想宣扬“做好事”的主题,我们姑且不说这样古老的主题如此宣扬的意义在哪里,单是其整个装疯卖傻的表演风格,及贯穿全剧的所谓“误会”,都是与现代观众的审美趣味有着严重背离的。

从艺术上讲,我以为这与赵本山团队小品创作的模式已经陈旧有关,也就是说这种模式多年运用,没有创新,造成了新鲜感的丧失和人们的审美疲惫。这种责任不一定在赵本山自已,而问题主要在央视,他们因为形成了赵本山依赖症,认为缺了他央视春晚就不好看,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这种观念既害了赵本人,又害了央视自已。假如今年赵本山的这个《同桌的你》不上,我本人认为,并不影响整台春晚的质量。

从赵本山的主观原因来看,一方面,他的确是累了,承担不了这么大的压力,也挤不出更好的东西,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换任何一个人都会这样。你“硬挤”出来的作品,想让全国那么多双眼睛满意,这种难度太大了。另一方面,赵家班的创作根源有些枯竭,从这几年的小品演出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从创作到表演的捉襟见肘。我相信,赵本山本人比我们会更切实地感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从这次的春晚上,我们看到赵本山彻底地走下了央视春晚的神坛。我们看到了新一波的实力派演员的加盟,这是一股清新的空气,时尚锐利有穿透力,他们是春晚小品的希望!

我们目送赵本山离去背影的时候,也应该真诚地说一句,谢谢你,曾经给我们带来了那么多的笑容和欢喜!
7#
 楼主| 发表于 2011-2-10 08:02:56 | 只看该作者
2011春晚流行语


1、李小冉:你敢在外面找妹妹,我就敢在外面给你找一大哥!(小品《午夜电话亭》)
2、爱我你就抱抱我。(儿童歌舞《爱我就抱抱我》)
3、黄宏:人啊,眼睛一红,心就黑了。(小品《聪明丈夫》)
4、傅琰东:我爸爸的爸爸的爸爸的爸爸(魔术《年年有鱼》)
5、林志玲:当托儿,你比我有经验。(调侃董卿)
6、林志玲:这是一个空箱子。(场景魔术)
7、赵本山:谢谢大爸?谢谢三峡吧你!(小品《同桌的你》)
8、海清、黄海波:我的个亲娘四舅奶奶。(小品《美好时代》)
9、此处省略N个字(小品《同桌的你》)
10、把X埋起来
11、虽然是清洁工,但是不占人家便宜。
12、养猪的养成狐狸了
13、昨天就出门了一直堵到今天
14、这是我爸的匿名信
15、4个2把俩王带出去了
16、我人才,你天才,不就比我多个二
17、是漆皮的,鸡皮的鞋
18、情O除开!丢了O一样!
19、别谢大坝,你谢三峡吧20、情dou初开的dou不就是斗地主的斗啊?
21、舍不得媳妇儿,套不到房。
22、离婚咬梨,试婚咬柿,闪婚咬雷,隐婚咬牙。
8#
 楼主| 发表于 2011-2-11 13:45:13 | 只看该作者
2011春晚十大经典台词赏析

(四川省广安实验学校  胡孔银   13541559200   邮编:638000)



1.爱我你就陪陪我,爱我你就亲亲我,爱我你就夸夸我,爱我你就抱抱我!——儿童歌舞剧《爱我就抱抱我》

赏析:这是孩子们的心声!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天下的父母都在为了孩子们的生活、未来而奔波劳碌,但是,有多少的父母亲真正关注了孩子们的心理感受。正如这一句台词一样,请天下所有的父母们都能抽时间多陪陪孩子、每天都都坚持亲亲孩子、夸夸孩子、抱抱孩子,一组文苑佳作中最朴实最动情的排比句,一组亲子世界中最简单最常见的动词(陪、亲、夸、抱)叠用,就写尽了最为复杂的亲子教育理念,道出了“父母亲既要做到爱孩子,又要学会怎样爱孩子”的深刻道理,真是令人钦佩。

2.眼睛是黑的,心是红的;可眼睛红了,心就变成黑的啦!——小品《聪明丈夫》

赏析:这是多么富有哲理的一句台词呀!“红”与“黑”就在人性的“真善美”与“假丑恶”之间形成了对比并且经常转换!

3.房子不是家,有爱才有家!——小品《新房》

赏析:高房价,一直是压在人们心头的一块巨石。电视连续剧《蜗居》更是将城市房奴的酸甜苦辣表现得淋漓尽致。为了一套房,甚至还出现了“假离婚、迟结婚”的闹剧。但是,当所有的人在追逐属于自己的房子时,却忘记了“爱”才是家的基石!前一分句的否定式、后一分句的肯定式,更加有力地说明:有爱就是希望,有爱才有家!

4.你敢给我找个妹妹,我就敢给你找个哥。——小品《午夜电话亭》

赏析:婚姻,需要的是理智、责任与信任。这一句台词从潜意识里写出了在婚姻生活中女子的弱势地位,同时也表达出了“男女平等”的心声。

5.真实就是幻觉,幻觉就是真实。魔术《穿越》

赏析:在魔术的世界里,真实就是幻觉,幻觉就是真实;在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中,亦真亦幻、真假难辨,您是生活在真实中还是幻觉中?请保持一颗明智的心和一双智慧的眼睛!

6.经济问题的背后都是作风问题。小品——《还钱》

赏析:一句简单的台词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经济问题与作风问题之间的联系。广东政协原主席陈绍基受贿近3000万元、浙江省纪委原书记王华元受贿771万元等2010年的贪污大案中,无不与生活作风问题相关联。

7. 和谐社会讲究的是淡定。小品——《还钱》

赏析:“淡定”这个流行词,在当今语言使用方面最早应该出现在明晓溪等作家的文学作品中,在超级女声的选秀活动里被评委提及而火爆一时。“淡定”,讲的是一种勇气、一种心态,范仲淹先生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讲的就是这样一种境界。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荣辱不惊、处之泰然”这样的积极淡定的心态,这样,国与家就都和谐了!

8.此处略去三字……以下省去一万字……——小品《同桌的你》

赏析:不敢说的、不愿说的、没法说的,不敢写的、不愿写的、没法写的,尽可以套上这句话:“此处省略一万字。”真可谓是词约而意无穷!

9.你长这样,流氓都算一山寨的!——相声《芝麻开门》

赏析:这句台词,让我们想起了2010年的春晚经典台词:“瞧您那长相,也太随心所欲了(小品《不能让他走》,表演:冯巩、闫学晶等)。”“现在整得多经典,原来长得多惊险啊(小品《美丽的尴尬》,表演:黄宏、金玉婷、林永健)。”而且还加上“山寨”这一时尚元素,就更显得更有味了!

10.你以为插个翅膀就是天使,其实就是个鸟人!——小品《聪明丈夫》

赏析:“天使”与“鸟人”,虽然形似,但是在精神品质上,前者是完美的化身,后者却是指那些比较烦人、抠门、品质低下的人;前者是一种书面用语,后者是一种网络语言;前者是褒义,后者是贬义。读了这句台词,能更加清楚地看清真实的自己,不要得意忘形,正所谓“给点阳光你就灿烂!”
9#
 楼主| 发表于 2011-2-15 13:30:30 | 只看该作者
古诗中的春节 

--------------------------------------------------------------------------------

作者: 谭新寨子 来源:光明网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重要的民俗节日,有学者提议要将其列入世界非文化遗产的行列中去,确实大有必要。这一节日已经波及渗透到我们周边的国家及地区,影响极大。她是中国人不可或缺的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已然成为融入中国人血脉中的象征团圆、吉祥、喜庆的无可替代的佳节。那么,我们的春节兴起于何时呢?
    在殷商时代留下的甲骨卜辞的残片中,发现了有“岁”“年”的记载,就是说远在尧舜时期,我们的先祖们已开始过春节了。只不过计算时间上与其后有些差池。到了汉代王莽实行干支纪年法之后,春节被标定下确切的时日。
    新世纪又一个春节临近了,让我们还是浪漫些,一同走进古典诗词,在寻找春节的踪迹中歆享这份“年味”吧。
距今三千年前《诗经》的《唐风 蟋蟀》里有这样一首小诗:
    “蟋蟀在堂,岁聿在莫。今我不乐,岁月其除。无已大康,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朱熹说:“聿,遂;莫,暮;除,去也。”有翻译家释道:蟋蟀在堂屋,一年快要完。今我不寻乐,时光去不返。不可太享福,本职得承担。好乐事不误,贤士当防范。似在说春节来到,不可不欢乐;即便过节,也当有所节制。
    南朝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有对春节礼俗的具体记载:
    “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
     除燃放爆竹外还有多项其他描述。如此我们便为宋人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名诗找到了出处。
  “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
  流星向椀落,浮蚁对春开。成都已救火,蜀使何时回。”
    这诗中写下了许多“辟恶酒”的名称:椒柏酒、流星酒、浮蚁酒。“成都已救火,蜀使何时回”用的是《神仙传》的典故,也与饮酒有关。酒是春节筵席上不可少的品馔。   
     它是南朝文学家庾信的诗作。这首诗表面是答谢赵王赠酒,以酒为中心,却隐寓身世之感,结语借栾巴以酒为雨的典故,流露深沉的乡关之思,语意透出无尽苍凉。酒与怀念为缘。
    春节好似特别钟情于唐代。那么,我们就来赏读一下这些美妙的诗章吧。
   “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杜审言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戴叔伦
  “沉香甲煎为庭燎,玉液琼苏为寿杯。”——李商隐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崔涂
     在唐诗中题写春节诗作最多的当属白居易。这里选一他60岁时的《除夜》:“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时光流逝,老心临春。仍见一种昂扬向上之情。
   春节一直过的是除夕。除夕既是一年的最后一日,也是人生命的坐标。 苏轼是这样“守岁”的: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倘嫌低沉,可读于更低沉处的亢奋。南宋灭亡两年之后的除夕之夜,国破家亡,自己的生命也将走到尽头,文天祥在狱中作了《除夜》:
   “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好一番英雄末路的内心独白。宇宙空邈,岁月匆忙,命随年去,一无留恋。
    同是民族英雄,明代的于谦,他的《除夜太原寒甚》表达了别样的乐观情怀。 “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
他这“春风颂”倒是真有点雪莱《西风颂》里那名句的味道。
    还是为这除夕的热闹,特整理出《红楼梦》中的“除夕即景联句”。供大家赏读。
   李纨: 今夕知何夕
桂芳: 良宵岁尽时,松盆香馥郁
秋芳: 红烛影参差,残雪无心尽
祥哥:东风有意吹,桃符新郁垒
绿绮:图画旧钟馗,爆竹声千里
秋水:屠苏酒一卮,诗犹咏雪句
杜若:松本岁寒姿,家庆团圆宴
桂芳: 群欢令节仪,斗杓回禹甸
宝钗: 荚转尧墀。马齿行年长
贾蕙: 牛毛义理知,光阴弹指过
月英: 岁月隙驹移,笔墨有闲意
秋芳:梅花无丑枝
桂芳:栗为消夜果
绿绮:书是睡魔医,试写宜春字
杜若:还听响卜词,燃灯照虚耗
贾蕙:煮茗佐诗思,戴胜簪花女
秋水:囊钱压岁儿,谁家送穷乏
月英:何处卖呆痴?是事呼如愿
桂芳:逢春尽皞熙,黄羊方祀灶
秋芳:绿酒又酬诗,致祭床婆乐
宝钗:还钱酒媪怡,灯明一塔火
贾蕙:烟霭万家炊,漏永鸡鸣早
杜若:人喧犬吠迟,只缘守一岁
桂芳:宛似避三尸,佳趣生豪兴
秋芳:欢娱总好禧,翻嫌良夜短
李纨:乐此不为疲。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2-16 14:23:42 | 只看该作者
文/知风



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网络流行语绝大部分流露着无奈情绪,这种无奈的表达方式,替代的是听起来不大顺耳的牢骚和怨言。也许很多人觉得“牢骚太盛防肠断”,所以一种听起来不像牢骚的牢骚,迎合了大众的表达需求。当太多的利害得失让自己愤愤不平时,一种“神马都是浮云”的思想境界,足以让人心平气和。



去年突然流行起来的“给力”,乍看充满了激情,似乎不同于“你妈叫你回家吃饭”、“不要崇拜哥,哥只是个传说”,也比“唱的不是歌,是寂寞”振奋人心,但联系到被称之为“给力”的具体对象,“给力”的含义只不过是体质虚弱者的一剂膏方,只因经常感到乏力,所以能恢复一下体力时,就感觉很“给力”。



“给力”显然要比“打酱油”给力,既可以理解为实实在在的得力,也可以解释成需要得到的支持,似乎都在积极的层面上。因此,今年的春晚也把“给力”当成了一个时髦的词汇,不管在小品的调侃中,还是主持人在激情洋溢时,都情不自禁说出了“给力”。



春晚融入大量网络流行语不是首次,去年的春晚,简直就是一场网络用语大集结。这种做法究竟是央视春晚放下传媒老大的身段与网民亲近,还是大多数“笑料”由于题材敏感不能碰?但不管怎样,网络上一句几乎成了“陈词滥调”的流行语,让春晚的明星大腕,主旋律味十足的节目主持人当作妙语,春晚的“体质”确实需要给力了。



这样来评价春晚,唯一不公道的是,人们还是没有把春晚当作一场文艺演出,然而,人们又始终无法把春晚看成一场普通的文艺演出。在春晚这样正统、权威、严肃的场合,“寓教于乐”是必须的。所以,人们在习惯于这种说教的宣传方式的同时,也在娱乐精神中添加了不少政治色彩,因此在每年的春晚播出后,人们开始“找茬”。这至少让诸如赵家班的表演遇到了在坊间演二人转时绝不会遇到的尴尬,也让节目主持人被疑是在做“新闻联播”时的腔调。在左右为难之下,千言万语正好化作一个网络流行词——“给力”。



其实这是一个很适用于春晚的“关键词”,在春晚的各档节目中,体现的中心思想就是给力全国各族人民,可惜的是,被网络先用了。任何东西,只要在网络上一流行,往往热度会加速它的寿命,因为新鲜感会随着传播次数的增加而降低。就像现在人们几乎忘了“贾君鹏”,只要说一句“你懂的”,就很意味深长,也不用“打酱油”假装淡定,认识到了“神马都是浮云”才是真正的淡定。这就决定了任何流行语只要流行一段时间之后,必然被新的流行语所淘汰的命运,“给力”也一样。但央视春晚不一样,不说它的规格,就说它投入的人力物力,节目的精工细作,今年据说还实行了前期的保密,等撩开神秘的面纱,结果还是应了网友在微博上说“春晚哪个人会最先说出‘给力’一词”的猜测。春晚不但把“给力”毫不修饰地镶嵌进小品、相声中,而且一脸端庄的节目主持人也用“给力”把想说的重点简单概括了。怎么可以这样呢?网络流行的“给力”是指一种意外的收获,可能是本该得到的东西终于得到了,本该出现的人物终于出现了,本该说的话由该说的人说出来了,于是大呼“给力”,这种由于长期的乏力衬托出的“给力”,实则已经把“给力”异化了。而央视春晚是想起到真正的给力作用的,这种给力应该通过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表现出来,但重复几句网络流行语,会不会让观众有这样一种感觉:本来是想在春晚享受一顿文艺大餐的,结果端上来的盘子里,夹杂了不少自家吃剩下的残汤剩羹,难道如此隆重的央视春晚,虽然大腕明星如云,但也很乏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10:51 , Processed in 0.08194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