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络写作呼唤文学批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3 12:59: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过去,我们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专业作家,大都在体制内讨生活。因此,作家只有两类,一是隶属于各层作家协会拿工资的所谓专业作家,二是分布于各行各业的所谓业余作家。而今,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写作队伍又在分化。业余作家的队伍在扩大自不必说,更主要的是一批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写手风起云涌。据统计,现在的网络写手以百万计。这样,写作队伍便分为纸质写作者和网络写作者两大类别。

  网络时代写作队伍重新组合

  网络写作是否应当纳入文学研究的视野?目前还是个问题。如果不纳入,忽略不计,就意味着无视如此巨大的作者群和读者群,这显然不符合当前文学现状。如果纳入文学史考察范围,我们的文学批评工作者显然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20世纪80年代,评论界即有“追踪的疲惫”,而今,已不是疲惫问题,有点手足无措的感觉。即便追踪,应当给予网络写作以怎样的评价,这是另外一个重要问题。

  网络写作如何定位,就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文学发展的实际与文学历史的撰写,两者之间不可能完全一致。对于文学发展历史的描述,主动权实际掌握在有话语权的作者手中。这些作者所关注的,自然是他们认可的作家和作品。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史不可能100%地反映真实的历史,它主要反映的是主流的文学形态。即以近百年的文学为例,五四运动前后,文坛主流是什么?文学史告诉我们是胡适、陈独秀等文化精英们倡导的新文化运动,推动这场文化变革的,当然主要是精英分子。而老百姓所关心的似乎还是鸳鸯蝴蝶派一类的东西,与主流文化始终保持着距离。譬如,鲁迅生于1881年,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张恨水小鲁迅14岁,其成名著《春明外史》也晚于《狂人日记》12年,但在当时却迅速占领市场,其影响甚至超过“五四”时代的战将,以至于这些战将还要与之争夺市场和读者。在这前后,张恨水共创作了一百多部长篇小说,总字数达三千余万言。按照传统文学史的说法,这些作品几乎没有什么社会价值,只是体现了一种游戏的金钱主义文学观念,没有思想性和革命性,但是却有市场性。这种状况,历代皆有,不足为奇。《人民文学》的发行量怎么也无法与《故事会》相比拟。

  这个事实揭示出一个问题:有市场价值的未必有文学史价值;或者说,有文学史价值的不一定有市场价值。如何评判,向来有争议。而我们的文学史主要关注的自然是主流的文学发展,对于那些民众中间影响颇大的文学写作,很多被排斥在文学史叙述之外。这些作者,在很多高雅人士心目中,顶多被看做写手,文雅一点的叫作者。但是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文化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转化。在中国文学史上,任何一种文体、学术思潮,大都源于民间。即便是一些外来文化,也往往是通过民间逐渐影响到上层社会。当代文化的变化又何尝不是如此。网络写作时代的到来,对于传统意义上的纸质写作形成新一轮的挑战,这是毋庸质疑的事实。  

  载体变革引发文化转型

  在汉魏之际,学术文化的转型与纸张的广泛使用,几乎是同步进行。两者之间的发展变化,虽然还不能说是因果关系,但彼此影响、相互推动,则是不言而喻的。这个事实说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化,对于学术转型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种沿袭既久的文化,如果没有更多民众的参与,如果没有文化传播载体的变化,仅靠其自身,不可能完成其转型任务。

  纵观中国历史,每一次学术文化的转型,除了人们熟知的政治、经济以及军事等方面的原因外,还应当特别关注物质载体在其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金文石刻伴随着春秋、战国之际的文化转型,逐渐取代甲骨文字;而竹简帛书又成为战国、秦汉之际重要的文字载体,推动了民间私学的创办,诸子百家由此而起。而汉魏之际的文化转型,则与纸张的发明应用与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参与密不可分。从此,中国文化进入了以纸质文本为基本载体的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

  而今,随着信息革命的到来,不管你愿意与否,我们都要经历一个从纸质文本向电子文献逐渐转化的历史阶段。在纸质文化时代,文化话语权还主要掌握在少数所谓文化精英手中。而今,随着网络的普及,这种文化特权被迅速瓦解,大众也可以通过网络分享部分话语权力。民众已不再甘愿俯首倾听所谓精英的“启蒙”与教诲,而是要通过自己的手与口,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网络时代,文化阶层在分化,纸质文化面临着挑战。2002年,美国曾举办一场“电子书籍”研讨会,有学者幽默地把这次研讨会界定为“下载或死亡”(Download or Die)。这个论断是否符合实际姑且不论,一个基本事实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文化转型已经势不可挡。  

  网络写作呼唤文学批评

  2000年,斯蒂芬·金开始在互联网上发表自己的小说《植物》(The Plant),读者每付一美元才能够看到更新的一章。随后,时代华纳、兰登书屋等出版商纷纷宣布将开展电子图书的出版工作。现代,很多网络媒体已经充分运用商业手段进行网络写作与阅读的尝试,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即网站与作者建立直接联系,网站再与出版商建立合作关系。这样,传统意义上的写作、出版、发行的模式已经改变。不管你主观意愿如何,这是一个趋势,且势不可挡。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文学评论界虽已关注到此一新兴文化现象,但关注的力度显然不够。纵观过去一百年的文学批评,20世纪前半叶,文学批评中“贬”的声音比较突出,为此,鲁迅没少为青年作家说话。他在《坟·未有天才之前》中写道:“其实即使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的一样,决不会就是一首好诗。……恶意的批评家在嫩苗的地上驰马,那当然是十分快意的事,然而遭殃的是嫩苗——平常的苗和天才的苗。”然而最近30年,我们的文学批评中“褒”的成分则比较大,甚至更多地介入了市场化的运作。不管褒也好,贬也好,文学批评界关注的,还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写作。对于方兴未艾的网络写作,我们的文学批评,似乎还没有到位,甚至可以说是缺失。

  网络时代的发展呼唤我们的文学批评工作者,不仅要追踪日新月异的文学发展变化的形势,更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客观地评述这种变化的因缘际遇及其发展趋势。当代文学批评要有历史的眼光,要给后人留下一些当代学人的理论思考。网络写作恰好提供了这样一种观照的对象,一种思考的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文学批评与研究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面临着多重选择。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刘跃进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6 21:55 , Processed in 0.17375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