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9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写书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3 13:29: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按语]:鉴于很多网友对书评比较陌生,我们收集一些名人大家关于如何写书评的精彩论述,希望对广大网友写书评有所帮助,也请各位大侠高手一起收集。


                        《我怎样读书》:王云五谈自我修习

      王云五(1888-1979)没有学历,靠自学成才。辛亥革命后应孙中山邀请任临时大总统府秘书。1913年应蔡元培邀请就任国民政府教育部教育司科长。以后曾长期主持商务印书馆编务。1946年任国民政府经济部长等职。1964年主持台湾商务印书馆直至去世。他还倡导中外图书统一分类法、发明四角号码检字法
等。他在台湾为政治大学授课13年间,博士、硕士出其门下者不下百人,著作约百种。

      我的自修原则
      我在学校内修业一共不满五年,而且这五年的学业是断断续续的,侥幸得很,我那时候所进的学校,并不是正式学校,没有受现在学校不许躐等升级的拘束,不致因中断学业而大吃亏。这固然是那时不正式学校给我不少的便利,但如我在辍学时期中抛下书本,不肯自动进修,则纵然有此便利,我也无从利用。我究竟用什么方法而获得自修的效果呢?

      时时利用字典词典
      我对于自修外国文,稍有怀疑,总不肯轻轻放过,必取字典词典检查一下,方才放心。这样,在初时不免多费一些时间,但为长久打算,不仅没有多费时间,反而节省不少时间。但在中国文字方面,则因旧日按部首法排列的字典词典,检查上费时颇多,且有不易检得者。自己深感中国文字之检查困难,故推己及人,后来在民国十四五年间有四角号码检字法之发明,其目的即在使检查中文字典词典能如检查西文字典词典同样便捷。

   自己设法修改作文
      我读外国文名著时,认为某一段有精读而仿作之必要者,于熟读数次以后,往往将该段文字译为中文,经过了一星期左右,则就所译中文重译英文,译时绝对不阅英文原文,译毕始与原文比对,于文法有错误者即查照原文修正,于文法无误而用字遣辞不如原文精练者亦参酌修正。这样一来,我对于英文作文便无异获得一位无形的优良教师。
      后来我自修中文,除了认为必须熟读背诵者外,对于某些用不着背诵的,我间亦把它译为英文,放置若干日,再从英文重译为中文,然后仿照英文作文的方法,持与原文比对修正。又那时候白话文还未盛行,但我偶然也仿中英对译的原则,把若干篇古文译为接近白话的浅近文言,过了些时,再重译为古文辞,以资比较。

      阅读科学书籍自编表式,以明系统
      在我自修各种科学时,辄就课本内容,随读随编表式,使极繁杂的内容借此而简化与系统化。这些表式无异全书的提要。全书读毕,全份表式亦构成。不仅在事后翻阅,全书鸟瞰复现于眼前,其尤关重大者即在自编表式之时,对全书内容既可加深印象,又能纲举目张。

      自修数理,特别注重演算与解答
      在我购读这一类书籍时,首先以习题最多而附有答案者为准。由于数理的定义简括,自修较难明了,故往往同一科目同时并用两种同程度的课本,以期互相发明。书中所附习题不仅逐一演算解答,甚至两种课本的习题我也不因其程度相同而稍忽略。我还有一种习惯,就是在明了课本中所示的原则后,对其演算的方法,并不过分注重,却喜欢按此原则,就自己认为适当的方法,而逐题演算解答;最后持与书末所附的答案比对,如果不符,再从课文所示方法,以找出我所用方法的错误。在我自修解析几何的时候,记得所用课本原是专供教员用的,我在演算时,绝对不先参阅,在演算后查对课本所附答案,而发见有何错误,仍不立即检阅详章,必须经过数次演算仍与答案不符,才不得已而利用详章。
      我常常认为凡事非经过自己最大的努力,是不应遽行借助于外力的。这可以说是我对于自修的一个最大原则。

  闲读、精读、略读、摘读
     依我的见解,读书似可分为四种:闲读,精读,略读或速读,摘读。兹各别说明如下。

      闲读
      闲读是指为消遣而读书。英国文豪蓝浦·查尔曾说过:“人生的笑,是与灯火同时起的。”其意是说无所用心的闲谈,是以晚上为最适宜的时间;然而借灯火助兴的闲谈,必须有可与闲谈之人,而此种人或未必随时可以获得;于是灯下把卷闲读,倒可随心所欲,远较闲谈为便利。
      这样的闲读,在我国可以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里所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为注脚。这样读书,完全出于消遣,自无讲求读书方法的必要。
      另一种闲读,则如美国的老罗斯福总统公余辄阅读侦探小说。据他说,由此种小说之巧妙的作者,故布疑局,使读者在一页一页的读下去时,对于谁是真正的罪犯,不免因好奇而作种种的臆测,致把日常萦怀的政务暂置脑后,而获得短时间的休息。

      精读
      这是指要精细阅读的书而言,宋朱熹说:“大抵所读经史,切要反复精详,方能渐见旨趣,诵之宜舒缓不迫,字字分明,更须端庄正坐,如对圣贤,则心定而义理易究,不可贪多务广,涉猎卤莽,看过了便谓已通;小有疑问,即便思索,思索不通,即置小册子逐日钞记,以时省阅,俟后日逐一会理,切不可含糊护短,耻于咨问,而终身受此黯暗以自欺也。”此语可为这一类书写照。
      英国哲学家培根也曾说:“有些书可以囫囵吞下;有些书却要细嚼慢吞。”这里所谓细嚼慢吞者,也就是这一类书。

      速读
      这便是培根所称“可以囫囵吞下的书”。精读的长处固可使读者彻底领会书的内容与含义,而其短处则使人不能多读,而有陷于寡陋之虞。
      因此,善于读书之人,应按书籍之性质,与其对所研究题目关系之轻重,而分别为精读与速读。属于速读的范围者,只要得一书之大意;故如有可能,尽管用一目十行之方法而读之。其有精读之必要者,当然不宜速读,致陷于“欲速则不达”之弊。因此,何者宜速读,何者宜精读,其区别不仅在性质方面,而且同一书亦可因不同之读者,与其各别之目的而异。

      摘读
      此指不仅无需精读,甚至无需迅速读完全的书而言。此类书尽可摘读其中之若干部分。要行摘读的方法,大抵该书的导言或序文足以观全书的梗概者不可不读,其次便是阅看目录或细目,以决定某章某节当读;最后并参看索引,检得某节或某段当读。

      读书方法种种
      王云五把读书方法归纳为十四项:立志、奠基、选题、循序、明体、提纲、析疑、比较、专志、旁参、耐苦、持恒、钩元、备忘。此处摘录数种。——

      选题
      读书要能提高兴趣,莫如集中一个问题以从事研究。
      一个人如能在一个时期内集中研究一个问题,以谋解答,则除借观察实验或访问以外,定必从书报杂志上搜集种种有关资料;这样一来,他的阅读书籍总是有所为而为之,除与闲读者无关外,对于精读、速读与摘读三种书籍势必遍尝。大抵先从书目上检寻相关的书志,检得认为当读之书志后,往往先从事摘读;如发见全书值得速读,则利用速读;如认为有精读之必要,便实行精读。阅读时,如发见有可供解答所研究问题的资料,定必欢喜万分;若证明无可取材,则将如饥思食、渴思饮,另行穷搜其他的资料,这样的习惯,经过几次的培养,渐渐成为自然,则毕生对于读书选材自必饶有兴趣。

      明体
      读一书须先明其大体。书的大体包括:(一)学术流别,(二)作者立场,(三)时代背景。
      所谓学术流别,例如读中国的经书,首须知道其有今文与古文两派,故读十三经注疏所收之尚书正义,因系古文传本,不少学者谓为伪本;明乎此,便须兼读汉伏胜所传之今文尚书大传,以资比较。
      所谓作者立场,则如经济学书籍有特予区别之必要,例如亚丹斯密之《国富论》,其中理论乃自资本主义之立场发挥,而马克思的《资本论》,则以社会主义者之立场而论列。
      所谓时代背景,例如美人凯雷之《地租学说》甚著名,但凯氏生息之时代,美国人少地多,其学说固甚合当时事实;但时至今日,地少人多,则其理论已失去时代性了。
      关于经济问题,学者主张不一,甚难有一致的结论,故读经济学之著作,不宜盲从一家的结论,而须旁征博采,互为比较,庶可获一公允之结论。此与数学之具有一定的公理者迥不相同,此又与明体有关者也。

      提纲
      提纲是指利用书籍之提要而言。迄今关于书籍提要之作不下百数十种,其规模大者莫如清代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外国这一类的书籍提要也很多。英文中像凯勒氏的《读者书籍提要》等最常用。
      与图书提要有同等或较大的效用者,为图书的序跋。我国有命名为“读书引”之一部书,即收集数百种要籍的序跋,以为读书的引导者。此书可谓名实相符。盖图书序跋往往荟萃全书菁华于一文,且多出自名手,其文章议论亦可诵而可贵,其引导读者以进读原书的效用,实较图书提要有过之。

      析疑
      析疑就是剖释疑义之意。要剖释疑义,则读书时须先能怀疑。若对书中所说的理论和方法毫无条件地接受,即没有怀疑,那就用不着析疑了。孟子说得好:“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宋程颐说:“学者先要会疑。”可见古圣先贤,对于读书皆主张能怀疑。
      不过怀疑的意思,绝不可误解为事事须加挑剔,如此则对于所读的书首先已没有信仰,更何能因重视与兴趣而深切研究。须知著书立说之人,固然不是超人,至少也下过一番苦工,尤其是古人著书视同名山事业,不像近人之轻易着笔。如果从表面上看来有不妥当处,读者须考虑作者所处的时代与背景,并悬想假使作者生于现代,处于现在的环境,是否亦同此主张。如此用过一番心思,才可作公允的评断也。
      苏格兰学者嘉勒尔曾说过:“我若像他人读那么多的书,我也要像他一样无学问。”这就是说读书而不用心思考,虽多无益。又英国文豪马可黎的记忆力极强,过目成诵;因此能够写作许多堂皇的历史和传记,但是后人也有说他的优点便是他的缺点,即由于记忆力太好,很容易掇拾他人的言论,自己思考的习惯不免有所疏忽,以致缺乏创造力;虽成为一位卓越的历史家与文学家,却不能以他的聪明才智发展而为一位思想家。这又是说不多用心之弊。
      以上是说怀疑的意义,至于真个发见书中有可疑之处,则析疑的工作万不可少。析疑之道,除利用种种工具书外,尤须旁征博考同类的著作,互相印证。
2#
 楼主| 发表于 2011-2-3 13:30:10 | 只看该作者
书评三十六计作者:潘国彦
  书评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好的书评可以引领读者深入堂奥,领略书的精义,了解书内书外的故事,引起更多读者的注意;不好的书评可能误导读者。一些作者往往请名家写书评,以推广图书。作者如何利用名家书评促销,有一个流行的段子。其中有一个版本是这样写的:外国一位不知名的作者写了一本书,他想一举成名,于是把书寄给总统请他评介。出于礼貌,总统写了几句赞誉的话。作者马上在报上宣扬说,请看这本总统赞扬的书,于是这本书马上引起了读者的兴趣。尝到甜头之后,这个作者赶写了第二本书,又寄给总统请他评说。总统推说对这本书不感兴趣。作者马上登报说,这是一本总统不感兴趣的书。读者对此又产生了一看究竟的兴趣。后来作者又写了第三本书,仍然再寄给总统,这次总统干脆不予理睬。作者又抓住了把柄,在报上大肆宣扬说,这是一本总统都不能确定的书。出于好奇,这本书被很多人追寻。这个段子虽然是人们编的笑话,但也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书评特别是名家书评对于销售的重要性。
  
  一、书评的作用
  
  我们当然不能像上述段子所说的那样急功近利地对待书评。那么如何正确认识书评的作用呢?资深书评家伍杰认为,“书评是出版的影子,是图书的灵魂,也是出版文化的旗帜;书评是宣传领域的重要思维活动,也是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书评既然如此重要,我们不妨专题研究一下如何写书评,特别是名家如何写书评。
  确定这个主题之后,真正动起笔来却感到难以下手。因为有关书评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据王余光、徐雁两位教授在《中国读书大辞典》(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中不完全的著录,现在能见到的书评图书(截至1992年已出版的)就有一百多种,近十几年新出的书评集也有数十种。显然在一篇短文中根本不可能概括出各家的精义。于是决定选用伍杰、徐柏容、吴道弘选编的《中国书评精选评析》(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为研究文本,探索人们特别是名家如何写书评。这本书共选书评作者77人,收入文章130篇,时间起自五四时期,下迄1995年,内容包括文史哲经和自然科学、工程技术方面的书评,无论作者还是所评图书,都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弱水三千,吾只取一瓢饮”,饮后确实有一种开窍之感,因此试以读书笔记的形式与读者分享。至于为何取《书评三十六计》作篇名,只是借用成数,不必细究。
  
  二、因书而异的书评模式
  
  *以序言作书评,可以评书,也可以评人,还可以泛论学问。
  蔡元培于1918年8月为胡适新作《中国古代哲学史大纲》作序,总结此书的四大特点是:证明的方法、扼要的手段、平等的眼光、系统的研究。蔡元培主张借用编西洋哲学史的经验,叙述哲学史不必都从三皇五帝开始,而是从历代有代表性的哲学家及其哲学思想作为切入点,这种思想在当时是很开放的。
  同样以序言作书评的还有叶圣陶为《文章评论》写的序。这篇文章着重说明在语文学习中进行文章评论的意义和方法。文末更指出,中小学语文教师读了这本书,不能完全仿照,看学生的文章首先要看立意,立意如有不妥必须指明,然后再改文章,这就抓住了作文的要害。如此写书评,已跳出一般行文的常规,而是指导教师如何批改学生作文,很有指导意义。
  *为读者答疑解惑,发挥书评指导阅读的重要功能。好的书评总能引导读者向着真理、向着美好理想前进一步。
  20世纪50年代初,《牛虻》一书曾经震撼许许多多中国青年的心。革命家玛志尼创立了“青年意大利党”,他抱着复兴意大利的宏愿,却不依靠群众,主要想以密谋方法取得政权。而牛虻正是青年意大利党的一分子。牛虻英雄无畏的斗争精神深深打动了人们,但是他走的革命道路却是注定要失败的。我们今天如何认识牛虻这个人物呢?韦君宜写了《读〈牛虻〉》一文,全面评述了牛虻所处的时代背景,指出应该向牛虻学习什么,不学习什么(比如对革命手段的选择,对爱情的态度,等等),对青年读者发挥了很好的导读作用。
  *对古典名著的评析是常见的一种书评,由于书评者的思想和学养不同,往往有不同的见解,读者应从中辨别,才会得益。
  老舍写过一篇名叫《〈红楼梦〉并不是梦》的书评。他鲜明地指出:(一)反对《红楼梦》是空中楼阁,无关现实的看法;(二)反对“无中生有”的考证方法;(三)反对《红楼梦》是作者自传的看法。他认为这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而绝对不是一场大梦。这些观点反映了红学研究中的主流思想。这篇书评写于1954年,至今读来仍觉得言之成理,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评论长篇小说离不开故事情节和人物的介绍,离不开语言特色的评介,除此之外还应该说些什么呢?
  萧乾评黄谷柳的长篇小说《虾球传》别有一格,可说是跳出小说评小说,这篇写于1949年2月的书评把主题升华为如何去投身革命、掌握先进思想。萧乾自称为“未带地图的旅人”,而把作者称为“持有地图的旅人”又有“最丰富的生活知识”,所以写出了好作品。他指出这部小说的主题是:“对于今天仍站在革命圈子外面的,它昭示怎样去掉不必要的戒心,同时,消灭苟且心理,从自己的生活里,去寻找革命的道路。”这就深刻地点明了这部小说的积极意义。
  *短篇小说往往以小见大,含有深意。如何评短篇小说,是个难题。
  叶圣陶评鲁彦的短篇小说集《柚子》,只用了不到500字,却评述了作者的笔调、文字、风格,描述出作者的灵魂,实属不易。书评在写法上有分有合,先是选几篇短篇小说逐篇点评,然后再综合写出作者的灵魂和风格。叶老评述鲁彦小说的特点是:“作者的笔调是轻松的,有时带点滑稽,但骨子里却是深潜的悲哀,近乎所谓‘含泪的微笑’”,“成一种自有的风格”。这都是画龙点睛之笔。
  *新诗评论,这是很难写的一种。诗言志,但更多的是抒发情感,对诗的理解可谓人言各殊。
  新诗很难概括出一个情节,书评必须首先引出作者最有代表性的诗句,然后加以品评。胡适是五四时期新诗的倡导人之一,对新诗自然有较多的理解。他认为康白情的诗好就好在“自由吐出心里的东西”,他有敏捷而真确(原文如此——引者)的观察力,有聪敏的选择力,他的诗“看来毫不用心”,而自具一种“异乎人的美”。对俞平伯的新诗,胡适则直率地批评为“晦涩难懂”,其原因是“他偏喜欢说理……偏要想兼作哲学家;本来极平常的道理,他偏要进一层去说,于是越说越糊涂了”。俞平伯乐于接受这样的批评,此后鲜有新诗发表,却专心去作红学家,这是读者之幸。
  *名人书信是一种常见的文体,往往能流露真情,体现人生观、世界观。评论名人书信需要由文及人。
  阿英评《周作人书信》就是一篇尖锐的书评。文章写于1935年,其时周作人尚未沦为文化汉奸,但他的人生观已完全与烽火岁月脱节了。阿英指出:“从作为五四时期的战士时代,逐渐的把自己的生活转到完全脱离开了‘现实’”,已经“被历史的齿轮毁弃了”。作者揭示周作人的思想正在走向颓废,也预示着他的未来将走什么道路。可谓一语成谶,击中要害。
  *科技书评相对而言比较少见,由有关专家介绍科技佳作不但具有说服力,而且也是进行科学普及工作的极好形式。
  刘仙洲写了一篇《介绍〈天工开物〉》的书评。概括这部古代科技名著的五大特点是:(一)在三百多年前出现这部有关农业、工业的科技书是难得的著作;(二)富于科学精神;(三)富于实用精神;(四)重民生而轻奢侈的精神;(五)重实学而轻虚文的精神。文末还介绍了这部科技古籍的版本情况。这篇科技书评跳出了就科技谈科技的陈套,突出了这部科技古籍的人文精神,可谓独具慧眼。
*在一篇短小的书评中对某一类型的选本作综合书评难度很大。
  鲁迅对《文选》和《古文观止》一类选本作了深刻的评析。他认为“选本可以借古人的文章,寓自己的意见”,“读者虽读古人书,却得了选者之意,意见也就逐渐和选者接近,终于‘就范’了。”他还指出:“读者的读选本,自以为是由此得了古人文笔的精华的,殊不知却被选者缩小了眼界。”他在别的文章中还曾指出,所谓选本其实只是反映了选者的眼光,如果读者不加省察,就是让选家牵着鼻子走了。这个意见对于我们阅读各种选本是极有意义的指导。
  *如何介绍丛书?这与单篇本的书评又有何不同?且看名家的大手笔。
  陈原写了《读〈文学小丛书〉有感》和《写在〈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刊行之际》两篇书评。两篇文章角度不同,前者是从编辑、出版工作着眼而展开,指出“文学小丛书”的选目标准和读者定位,以及如何定价,等等;后者更多地指出出版这套“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的意义所在,认为出版这套书对开阔视野、启发思考将发挥很好的作用。陈原评价“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选录是严谨的,原著是有代表性的,译文是认真的”,同时也指出在序跋、索引、注释等方面还不尽善。这是一个出版家负责任的介绍,是读者乐意接受的。
  *对翻译作品的品评,着重点与原创作品有些不同,其重点首先在于译作的“信”,然后才有“达”与“雅”。
  茅盾对伍光建译的《侠隐记》的评介就是这样的。伍氏是我国早期的翻译家,主张根据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将外国作品以意译方式介绍进来。他的译作的特点在于有删削而无增添,用白话文译出,简洁明快,在语境上还原原著,是紧张处还它紧张,有幽默处还它幽默,因此这个译本人人爱读。这样的书评不仅限于介绍原作内容,还涉及翻译的方法,可以给人以启示。
  *书评不仅要评论图书,有时还必须介绍和评论原书的作者,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知人识书”。
  胡愈之写的《人民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介绍〈韬奋文集〉》就是这样一篇好文章。书评者通过韬奋的主要经历,介绍了他在不同时期创作的自传体文集、政论、随笔、杂感和国外游记等,说明韬奋的人格和文章具有吸引人、鼓舞人的巨大力量。胡愈老是韬奋的战友,1931年与韬奋共同主持《生活》周刊,1932年又推动创办生活书店,对韬奋精神有深刻的了解,由他撰文介绍,自然当行出色。
  *评介刊物也是书评的一种,书评作者需要一种宏观的把握和对刊物关爱之心。
  巴金写了一篇《致〈十月〉》的文章,对大型文学刊物《十月》作了热情的评介,并提出了热切的期望。他深刻地指出:刊物是通过发表作品为读者服务的,编辑是作家与读者之间的桥梁,编辑工作要慎之又慎,有权不可滥用。这些意见都非常重要。
  *书评不好写,批评性的书评尤其难写。如何公允地指出缺点,又与人为善地给予帮助,这需要书评作者具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和学术水平。
  臧克家写了《从〈新编唐诗三百首〉说起》就是一篇批评性书评。他指出,这本《新编唐诗三百首》打着“古为今用,政治第一”的旗号,把清代蘅塘退士的选本《唐诗三百首》几乎弄得面目俱非,新选本将旧选本的作品砍去三分之二,新补入的作品在艺术性方面却不甚高。新选本所谓对“政治第一”的理解是片面的,完全脱离了历史;对“古为今用”的理解也太狭窄,太直接,结果用二流作品代替流传已久、深入人心的佳作,弄得全书不成样子。书评批评得很重,但有理有据,令人折服。
  *书评的功夫有时在书外,书评者可以“借题发挥”,讲述自己的思想和学术观点。
  李一氓写的《读〈中国历史地图集〉》一文就是如此。地图属于技术类工具书,作者评介这本书重点不在地图本身,而是批驳了国内外对出版这套地图引起的错误思想和谬论。其一是批驳国外指责中国人“领土野心论”,其二是批驳国内的“少数民族政权外敌”论。通过评论,明辨是非,澄清事实,维护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领土完整。
  *针对书评著作写书评是一件很难的工作,除了对原作的品评,还应提出自己对书评的理解。
  常风写于1935年对于萧乾所著《书评研究》一书的评说就很有见地。他提出:“书评不是谩骂,不是捧人,不是吹毛求疵,不是痛快淋漓发挥自己的意见,不是引经据典炫示自己的渊博……他有更伟大的、更庄严的使命,写书评也不是一件易事。写的人须具有‘平衡的心’,他才能得到正确的欣赏和公平的评价;他须有正直,诚恳,严肃的态度;他还须具有渊博的透彻的知识,不偏颇的欣赏能力——这样才可以作一个理想的书评家。”此文写于70年前,作者对书评提出的意见至今仍很有参考意义。
  
  三、写好书评的几点思考
  
  以上摘引了名家如何写书评的若干范例,从中可以看出书评的立意、结构和不同的表达方式,给我们后学者提供了许多的启示。从学习名家的书评中,笔者对写好书评有几点思考:
  第一,书评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据笔者理解,就是弘扬优秀文化,推进先进文化建设;同时批判错误思想和学术观点,引导读者“知书识理”。
  第二,为此目的,书评者自身必须努力学习和力求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与时俱进,努力提高思想、学术水平,“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决然不行的。
  第三,必须以公平、公正的学术良知对待所评的书刊。摒弃名利之心、亲疏之别、门户之见,还作品以本来面目。
  第四,书评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必须坚决克服公式化、概念化倾向,反对穿靴戴帽,避免简单的“三段论法”(一概括内容,二夸饰优点,三轻言不足)。力求一书一品,富有个性。
  第五,讲究词章,“写谁像谁”,防止千篇一律。文章要有灵气,能引起读者兴趣。
  第六,知书须知人。对原书作者应有一定的了解。如此,对作品的风格、特色才有生动的描写,也能写出书里书外的故事。
  第七,忌用绝对化评语。如“首创作品”、“填补空白”之类词语应当慎用。
  第八,举一反三,扩大知识面。书评不必拘泥于所评之书,作者应尽量向读者提供新的信息、新的相关知识,提高书评的含金量。
  
  参考文献:
  伍杰,徐柏容,吴道弘. 中国书评精选评析.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作者单位: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
3#
 楼主| 发表于 2011-2-3 13:31:05 | 只看该作者
黄集伟:互联网时代的书评出路

来源: 中华读书报

从一个写作者的角度,我觉得广义的书评包括很多种:正式的书评、读后感、随笔,包括由书本产生的联想,包括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想法,就从一本书说开去,比较好玩。书评文本本就是一个小众文本,如果我们对这点认识不足的话,我们就会使劲去追求范围很大的阅读,最后往往会很失落。也许,书评是有过一呼百应的年代,一篇评论会鼓动全国人民去读某本书,但那种情形早已不复存在了。写一篇文章,要求别人和你有同感,或者是很赞许你的评判,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对书评是小众文本的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达成一个共识。


第二,在信息丰富的年代,做专题是一个很好的出路。实际上,纸媒想以信息取胜非常难,最大的竞争对手可能就是互联网。比如,读者要去买书,如果他是一个有经验的读者,他势必会看网上的大量评论和反应,虽然那些观感基本上都是一句话或者两句话,但也许就会左右他的购买。所以,在信息量的迅捷上,纸面媒体是很难与网络竞争的。即使是日报,也得有个生产周期,生产流程就决定了纸媒肯定不能超越每一个人都等于一个总编辑、一个记者的互联网。


第三,书评的样式还是应该允许多样化,不能规矩得特别死。书评不应该要求一定要写成一篇非常正式的评论,对作者而言,那种要求太高了。以我个人为例,我一年中,读后感写得特别多,但是正式的评论一年不会超过六篇。而且,写一篇评论,所花费的劳动量是非常大的。今年3月份,我为写一篇评论至少看了10本书,最后拿了200元的稿费。可见,写书评的成本是非常非常高的。而且我越来越觉得,有很多书我们其实是读不懂的,这种情况下,非要努着劲写一篇冒充权威的书评出来,肯定吃力不讨好。比如前段时间中信出版社出版的《黑天鹅》,它巨大的信息量、雄辩的风格,对读者是很有压迫感的。后来,我采取的办法是,努力读懂书中的一部分,然后就写对这一部分的感受。这就相当于有一座房子,我根本看不懂,弄不清它的结构,但我能看懂它的窗户,那么我就只谈它的窗户,作为整体的这个房子反而跳过不论了。所以,应该允许作者写各种各样的评论,写广义的书评,而不是狭义的书评。





怎样写书评
2009年01月19日 星期一 下午 05:29
  请记住,你的目标不只是完成书评的写作,而且要给评论本身加上一个难忘的结尾,使它成为一篇一流的报刊文章。在被评论的书已被人遗忘后多年,你都会为这篇书评而骄傲。
  ——爱德华·豪尔

  你是否想过阅读最近出的新书,然后就观感写点什么,为此还能获得报酬,你是不是觉得这是件很有意思的事?自然,这便是书评。

  着手准备
  要想使文章得到发表,你不一定要为已出版的书撰写书评。许多家报纸,包括本地的消费者周报,都很高兴采用当地作家所写的有关本地区书籍的书评,地区性和特色杂志也发表书评。因此如果你熟悉某个特定地区或擅长某个特定主题,你就可以写信向出版社咨询。特别是当你对某书有好感,不妨说明你认为读者为什么会喜欢读这本书,以及为什么你尤其有资格来写这本书的书评。对此感兴趣的编辑会通过电话或信件的方式作出反应与你讨论。
  开始做事之前,你手头必须有一本想为之作书评的书。你可以写信给出版商的宣传部,说明你想为哪一家刊物写该书的书评。如果该刊物的编辑曾给你回复,表示有兴趣读到你的书评,你应将此回复附在致出版商的信中。如果你已发表了一些书评,编辑对你的文章已有所了解。他们可能会给你寄来即将出版的书(出版前的平装版本),以答复你致宣传部经理的信。
  开始时,不要为毫无报酬或报酬少而感到沮丧,就把它看作是一次练习的机会。我最初发表在本地周报上的几篇书评,每篇的报酬仅有5美元,但后来我将这几篇书评的剪报寄给《纽约时报》、《芝加哥论坛》等几家我目前工作的报社。现在我大约一个月写两篇书评,每篇报酬100美元至200美元。我还可免费获得精装版图书,书评写完后便归我所有。
  一旦你已为几本书写过书评,再向编辑写咨询信时应附上已发表的书评复制照片,不要担心咨询信发得太多。如果几个星期后你仍未得到编辑的回音,不妨紧跟着再发几封信,信中应说明你喜欢什么类型的书。
  我的专长是当代小说和有关第三世界的书。其他书评作者可能擅长妇女问题、美国历史、自然、运动、船舶或科学。如果你的兴趣面太狭窄,得到回复的可能性就会减小,因此,最好在信中表现出你很愿意为大范围的书籍作书评。
  每年8月和1月,出版家周刊都会列出将在下个季度出版的书籍,说明出版商和日期。你可到图书馆仔细浏览这些目录,寻找适合自己口味的题目。写信给编辑时,列出你有兴趣作书评的书籍名单。

  学写书评
  怎样学写书评?首先,边阅读,边就情节和内容做笔记,记下日后可能阐发的评论。你会惊奇地发现,阅读时手边有一只铅笔,会使理解更为深人。
  阅读报刊杂志上的书评也会使你受益良多。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版物都辟有书评专栏或专页,一般在接近封底处。
  不妨花些时间到图书馆浏览最新几期的《书籍分类目录》和《当代文艺评论与批评》,这里发表有大多数著名作家早期作品的书评摘要,由此可获得有价值的参考文献。在此你还可读到那些你没有时间去看的书的简略的情节摘要,这为你写书评提供了很好的背景知识。
  你很快会发现,一篇好的书评应包括以下方面:
  1.一个生动的开场白:用一两个简短的段落揭示作者的姓名、书名,以及有关作者的简要信息,如过去的作品、曾获得的荣誉。
  2.如果是小说,对情节做简要勾勒,如果作品不是小说,写明写作目的和主题。
  3.书评作者对此书优缺点的评论。
  4.用一个总结性的语句式段落使读者对此书有一个总体印象。

  开篇
  写好开篇段落对书评来说非常有挑战性,其目的是抓住读者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读这篇文章的热切愿望。
  开篇之前,先做一下笔记,问自己一些问题:
  ·贯穿此书的主题是什么?
  ·与同类书相比,这本书的特色是什么?
  ·这本书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通过回答上述问题,你可能就知道该如何人手了。
  一般来说,作者姓名和书名应该在第一段中出现,但有时你可能会从书中最重要的观点说起,犹如书评专门评论该书的主题。
  下面是我为一篇有关大学生活的讽刺小说所写的书评的开场白,它发表在《纽约时报》上:“一段时间以来,大学校园处于喧嚣混乱之中。不,不是学生调皮捣蛋,而是教授们在学院的走廊里留下斑斑血迹,他们都以自以为正确的政治观点(poiticalcctness)向对方进行猛烈攻击。”
  之后,又隔了几句话,我才写出作者的名字依赛玛利·瑞德和书名《日本的崛起》。在第一段中,我称它为一部“趣味横生,耸人听闻的小说”。一般说来,文章开头用简短的语言表明作者对本书的总体印象是个不错的办法,一两个形容词就够了,过后你可在此基础上扩展。
  为非小说书籍作书评时,最好先对此书主题的背景作简短介绍,尤其是当一些读者对主题不太熟悉时。例如,我发表在《圣·佛朗西斯科编年史》的一篇书评就是这样开头的:“最近来自南非的新闻既令人兴奋,又让人惊恐。这个国家即将获得自由,但它的人民却搞起了内部骚乱。”
  下一句才指出书的名称、作者及与他相关的信。

  摘要
  人们是为了判断是否想读这本书才去看书评的,因此你应让他们对书的内容有所了解。小说的评论可对主要人物作些介绍,但只需简要点出部分情节即可。没有比评论者泄露了小说结局更让作者和准读者更恼火的事了!通常我简介小说的前三分之一或前半部分情节,忽略副情节。在冲突即将解决时,某个人物要做出决定时,或一个主要的活动场景即将开始时,戛然而止。
  非小说的书评则应提供所有重要信息的概览,其中包括重大的日期,人物地点,观点及作者如何得出结论的阐述。
  适当地引用书中原文可使读者产生真实的感受。要寻找那些机智、动人或有力的话语,并对它们产生的背景作一番描述。除非编辑准许你篇幅拉长,一般情况下,一定要将引言限制在一两句之内。不要忘记在每句引文后面注上页码出处,这样编辑可以核实。
  有的作者不介意为缺乏价值的书做书评,甚至表现出很喜欢的样子。我不是这样,如果在一本书的前20或30页未发现任何让我喜欢的东西,我会将它寄回,这样别的评论者可获得机会。既然有那么多的好书值得注意,为什么要将时间浪费在那些我认为没有价值的书上呢?我写过各种各样的评论,尽管这些书也有缺点,但我会诚实地告诉读者,在这本书里我发现了什么值得一读的东西。
  为了形成对一本书的观点,你可问自己这样一些问题:
  ·这位著者想做什么?
  ·他或她获得了多大的成功?
  ·在某些方面,此书是否打动了我?
  ·关于这本书,我喜欢的是什么?
  ·我不喜欢的是什么?
  将你的评价分为两大类会很有帮助:
  ·内容:作者所表述的。
  ·文体:他或她是怎样表述的。
  在考虑一本小说的内容时,不妨问自己:
  ·人物有趣或有说服力吗?
  ·情节是否能始终吸引我的注意力?
  就文体来说,要对作者的语言作出评论:
  ·是简洁的,呆板的还是诗意的?
  ·非特指的,正规的,有感染力的?
  ·陈辞滥调还是富有创意。
  尽量使用新颖的形容词,我的原则是:在我的评论中决不允许出现任何陈腐的形容词。
  评论非小说文章时,虽然你也得提到文字是否清晰,是否具有可读性,但内容比文体更重要。需考虑的有:
  ·作者对材料的驾驭是否充分彻底,是否经过深思熟虑?
  ·作者的中心观点是什么?为什么?
  ·结论可否被作者提供的材料充分证实?
  你可以对作者的结论存有异议,但必须尽量客观,不要说,若我写会如何如何。

  简要的总结
  使用有力度的词语,尽量简短地总结你对此书的观点。如果可能,与篇首的评论遥相呼应。
  在我给依赛玛利·瑞德的书《日本的崛起》所作的书评结尾,我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还加了一个转折,呼应了开篇的观点:“……这篇聪明、骇人的小说,正是我们抵制拘泥形式的学术风气的一把利器。”






怎样写读后感

读后感也离不开“读”——对原文的引述、概括、评价等等,离不开“感”——自己的感想、观点、看法,“读”与“感”之间,还要有“感点”前后勾联。因此,读后感的一般结构模式可以如下图所示:

述读(前提)

发感(论证)

感点(桥梁)

结感(升华)

在这个结构模式中,“感点”是关键,没有了感点,读后感也就失去了灵魂,也就无所谓“读后感”。在整篇文章中,感点在“述读”与“发感”之间起着桥梁的作用,是结构全文的纽带。“感点”承接“述读”。读后感的写作,必须是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读”是“感”的前提和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结果。“感点”也领起“发感”,它是发感的依据。发感必须围绕感点展开论述,对感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感受,以议论为主,突出一个“感”字。“结感”收束全篇,升华感点,是“感”的归宿。



读后感是读书笔记的一种形式,有时也被称作感想性议论文.日常生活中我们阅读一本书,学习一篇文章或读了一首诗之后,把所产生的感想,体会和收获写出来这就是读后感.无疑"感"是核心,"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真切道理精湛的思想;也可以是受书中内容的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出来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现象的感触和评论.
读后感的突出特点即"读"是"感"的基础,"感"是"读"的结果 ,"感"因"读"而来,所以首先得在"读"上下功夫.第一步就要认真阅读原文,力求融会贯通地掌握文章的思想内容,乃至语言文字表达上的特点.一般说来,我们可以从读懂词句了解内容入手,进而理解文章的难点,疑点,掌握文章的中心,理清文章的思路.同时,还可以把文中的内容同历史的经验,社会生活以及个人的实际联系起来,认真思索广泛联想.这样,读书的感受才会丰富,才会深入具体,从而为写好读后感打下坚实的基础.
切记:认真,仔细地读是写好读后感的前提!
读后感写作的一般结构是:引――议――联――结
所谓"引",就是要从原文中引述材料,引出自己的感受来源."读是感"的基础,写"感"不能离开原文的内容,更不能从头至尾没有对原文的简要介绍.如果不这样做,"读"和"感"就脱节了,"感"便成了无源之水.是不正确的.把原文中你觉得很好,很受感动的地方,你感受最深的那件事,引述到文中来.可以直接摘抄原文的重点语句,然后写感想;也可以间接叙述原文内容,点出感想是从何处产生的.总之,一定要交代清楚"感"的由来.但要记住:"感"是文章主体,因此行文过程中内容安排上要注意"读"和"感"的比例.课文内容引用不要太长,太细,否则会喧宾夺主.很多同学只有"读"而无"感",照抄原文,以引述代替感想的写法成了对书的内容介绍,从而使文章本末倒置.
所谓"议",就是要针对原文提出自己的感受.写读后感重点应落在"感"字上.一定要把自己真实的感受写出来,还要写得具体,这样才能让人信服.要抓住体会最深的一两点,任何一篇文章,读完后受到的触动是多方面的,如果不加选择,面面俱到,泛泛的谈,那就根本什么也说不清楚,所以要选择自己体会最深刻,有独到见解的感受来写.千万不能"感"到哪里就写到哪里.那么如何选择感受的角度呢 注意以下两点:
1,选择你能发掘出深度的角度来写,不可勉为其难.
2,感受点要有新意,切忌千人一面,所以写作时要全面透彻地理解文章实质,紧扣原文中心同时从不同角度去想,就会有不同的感受和启发.例如:《孙权劝学》一课,我们可以从吕蒙接受别人的意见角度来写,也可以从孙权善于劝说引导来谈,也可从学习的内因外因,鲁肃重学识等角度来写.
3,读后感应力求入情入理,新鲜,活泼.有些同学写读后感或是板着面孔议论一番,或是痛心疾首自责一番,前者往往流于枯燥,后者则不大自然.要做到这一点,首要的是"言必由衷","情动于中而发于辞",只有深受启发,确有所得,才能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所谓"联"就是联系,它有两层意思:一是对原文进行材料分析,评论;二是要针对自己的感受联系实际生活,这是很重要的一步.
对原文进行材料分析评论要略写但却不要不写,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联系实际才能使文章有可读性,有价值.由原文推而广之,使原文的内容得到充分发挥,同时自己对原文的体会也会更深刻.可以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工作实际,社会实际,现实生活及其他方面的实际,这一点是读后感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主要界限.当然,联系实际并不是漫无边际地去联系,而也必须如写议论文那样有很强的针对性,也就是说要有的放矢,决不能泛泛而谈,牵强附会,生拉硬扯,要自然,要和情和理 .
联系实际要注意以下几点:
(1),联系自己个人生活,不要写成自己某项成绩的汇报,也不要写成检讨书.
(2),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一定要实事求是,注意分寸,不说假话,大话,空话,.这样才能不空洞,才能言中有物,深中肯綮.
(3),联系实际时还要力争情理真切.情真才能感人;理切才有力量.切不可言不由衷,胡编乱造.
(4)联系实际时,联想要丰富.多关心国家大事,社会热点,各个领域的突出表现的人和事,多选择新近发生的新人新事,体现与时俱进的特点.
所谓"结"就是结尾,总结全文,重申自己的观点,要求简洁有力.
总之,,写好一篇读后感无论怎样都不能只有引述没有感想,也不能人云亦云的重复别人的观点,应从文中提炼出新观点,结合现实生活,从新的角度写出内容较为深刻,又颇具新意的读后感.

[范文评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阅读让我飞翔
鸟儿有了翅膀,可以在长空飞翔;飞机有了翅膀,可以翱翔九天;我也有那飞翔的翅膀,可以在书的世界中遨游……
5岁时,爸爸送我一本连环画《西游记》.这是我独立阅读的第一本书,从此我便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随着年龄的增长,连环画再也满足不了我日益增长的求知欲望.于是我开始阅读古今中外名著.从沙翁到泰戈尔,从老子到鲁迅,数不清的作家带着他们的名著从书架上搬进了我的脑海.书中的世界是如此绚丽多彩,鲜活生动,引得我或捧腹大笑,或垂泪,或茶饭不思,或浮想联翩.阅读,让我长上了飞翔的翅膀.
六年级那年暑假,我意外地在一个小书店发现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我早就想读了,一直没找到,这意外的收获使我欣喜若狂.没想到店主告诉我,这本书有人订下了,一个星期后来取,惟一的方法便是天天跑到书店来看.我毫不犹豫地决定了
从此,我每天骑半个小时的车来书店,找个地方靠着看书,有时一看就是半天.中午吃点自带的面包,渴了喝几口带来的白开水.遇到警句或不懂的地方,便记在案《阅读随笔》上本上,回到家再细细啄磨.我就这样"面包加清水"看了三天,店主十分感动,竟破例让我坐到柜台边去看.我便可以不再受手酸脚麻之苦.
第五天,骄阳似火,阳光炙热地烤着大地.朋友找我去游泳,这种天气,若泡在游泳池里是何等的惬意!可我没有工夫去享受,眼看"期限"将至,可我还有好几十页没看完呢!朋友看我戴上遮阳帽,骑着车匆匆出门,不解地问:"你是不是'走火入魔'啦 "我愉快地说:"是本值得我一口气看完的书."说着,跳上车向书店奔去.
到了书店,我已经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浑身湿透了.可我顾不得擦汗,捧起书就读,直到夕阳西下,我才读完了这本厚厚的书,还收集了一本读书笔记.虽然累点,但我无怨无悔.
书中没有颜如玉,书中没有黄金屋,有的只是丰富的知识和阅读带来的无穷的乐趣.读一本好书,就是在与一位高尚的人说话.------不是吗 能有这样和高人的说话的机会难道不是一件令人兴奋和激动的事情吗 我是有一种飘然若飞的快感的哦.
朋友,你找到这种飞翔的感觉了吗
点评:一本小小的连环画使小作者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以至 "走火入魔"-------于骄阳似火中赴书店读书,读来令人感动.事实中是连书店的老板也为之感动,而让我享受了可以坐在柜台边读书的优待.是的,当阅读变成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时,它就变得那样崇高和令人起敬!本文作者抓住阅读过程中的典型事例来叙述,文字并不华丽却能至诚至真,读来也有身临其境之感.所以文不在于词藻而贵在选材真实,典型.当然本文行笔流畅中也可见小作者平时的积累是比较扎实的.文章结尾处的写实手法:书中没有颜如玉,书中没有黄金屋.能从反面立意,入笔,也是颇有几分意味的.



我眼中的好书评范文之一

--------------------------------------------------------------------------------
2008-1-29 12:58:12     绿茶      来源:南方都市报  
  就在不久前,一位友人清理旧刊,让我随意翻走一些,我在其众多的报刊中搜走了若干时尚杂志和一本2003年11月的《读书》,当时有很多《读书》杂志旧刊,俺惟独拿这一期,是因为俺对2003年11月这一数字敏感,因为俺所服务的报纸刚好就是那年那月创刊,故这个数字深入我心。

  在这一期《读书》上,不乏像周国平、冯象、温儒敏、梁小民等名家的大作,但我惟独对一位陌生的作者和他的文章印象最深,这位作者叫吕大年,他写的文章叫《替人读书》。一开始,我的确是被这篇文章标题吸引,“替人读书”,这个题目看起来很是自作多情。读书是很私人、很自我的事,犯得着你替我读吗?

  但读完文章后,由衷地佩服这位吕先生的学识和妙笔。这实际上是一篇“书评”,是关于黄梅的《推敲“自我”:小说在十八世纪的英国》的书评。然而,和我以前看到过的“书评”不同,这篇书评像是一个多窗口的“MSN沙龙”,阅读它,不仅像是书评人和书作者的会话,似乎18世纪的那些文学家也参与到会话中来,一场气氛融洽的“沙龙”正在进行。这样的文字处理和呈现形式的确很不一般,作为一名书评编辑,读到这样的书评,很是舒服,甚而有约其为自己写书评之想。

  几天后,一本同题的《替人读书》一书就到了我手里,正是这位吕大年先生的著作。页尾作者简介写明,现供职于社科院外文所。出于好奇,去百度google了一下,多为此一书出版信息,有一所获就是,知其为吕叔湘的外孙,吕叔湘先生著名的“未晚斋”正被大年先生“窃据”着,好生羡慕。

  《替人读书》一篇前面已提及,另有七篇,篇篇精彩。吕先生果不负其家学,其英国文学涵养在这几篇读书札记中可见一斑。书中提及的英国文学著作,如《帕梅拉》、《约瑟夫传》等均为我所不曾读过的作品,对我来讲,很有“替我读书”的意思。

  的确,吕先生的解读让我很是愿意相信其眼光,愿意去买有英国最早的小说之一的《帕梅拉》一读(这本书有译林出版社的中文版),看看理查逊笔下的这位仆人帕梅拉是怎样的一位可人。

  在吕先生的“理查逊和帕梅拉的隐私”一文中,我被这本迷人的《帕梅拉》深深吸引,被这位高风亮洁的仆人帕梅拉所吸引,她的自尊和自爱以及她写给父母,但被男主人截下的那一封封信,以及男主人看了信后发生的敬佩和情感的转变,都让人好奇。

  不仅是我,在十八世纪的英国,《帕梅拉》倾倒了很多人,毫无疑问是当时的“畅销书”,甚至延伸出了很多“跟风书”或与之相关的书,如《约瑟夫传》、《反帕梅拉,揭露假无邪》、《赠女仆》等。

  吕先生在下一篇“约瑟夫和范妮的菲尔丁”写的就是“跟风书”《约瑟夫传》,但这本“跟风书”无疑是跟到了点上,著名的“人人丛书”、“企鹅丛书”等一次次的再版,一直有人看。《约瑟夫传》的作者叫菲尔丁,他在《帕梅拉》大热的时候很是不爽,曾写过一篇小品《色梅拉》来嘲讽《帕梅拉》,后来干脆以帕梅拉的哥哥约瑟夫为主角写了一本《约瑟夫传》。菲尔丁无疑是拿《帕梅拉》的故事开玩笑,但这个玩笑却把菲尔丁送上“畅销书作家”的宝座,虽然他生前一直贫穷,但《约瑟夫传》成就了菲尔丁的名望。

  这两篇关于十八世纪英国作家和作品间的恩怨,以及那个年代的出版和文坛逸事的文章是这本书里的重头佳作,也最突显大年先生的功力,在这两个篇章中,他对英国文学的拿捏和笔法的掌握的确到位,长长的篇章,涉及陌生时代和陌生作品,却让人读起来没有任何陌生感,甚至很是有亲近感,故事性和知识性俱佳,真是久违的篇章。此外,“第二只布谷”和“乔治时代的童年”两篇也非常之好。

  这是我2008年读的第一本书,以畅快开头,期待这一年的好书读旅。
4#
 楼主| 发表于 2011-2-3 13:32:11 | 只看该作者
书评应该怎么写

                          ——谈止庵新著《拾稗者》

大多数时候乐趣是与所下的功夫成正比的

专谈翻译作品的集子,《拾稗者》是止庵的第二本,第一本是《罔两编》。“罔两”即“影子的影子”,止庵说道,“谈论对象,均为翻译作品,较之原著,顶多算是影子;所谈纯系一己之见,则是又一重影子也。”这种意见照搬到《拾稗者》上亦未尝不可。如此说来,给《拾稗者》作评论,岂不是“影子的影子的影子”吗?《庄子》说影子“无特操”,即俗语所谓“没准谱”,止庵说影子的影子更难免此讥,我这几句话之说与不说两可也就可想而知了。

其实书评该怎么写,止庵自己已经表达过意见。在《向隅编》之《我的书评观》中,他认为写书评须有三点,多读书,要有感受,会写文章。不妨一一坐实来看。从《拾稗者》涉及的篇目看,止庵入眼的大多是经典之作,大家都很容易找来读的,虽然各人读同样的书兴许就能读出深浅差别来,不过第一条似乎就落了空。但一本书要读得好,并不只是读一本书的事情,止庵说过,“如果把这个议论的范围扩大到该书作者,至少要读点他别种作品才行,否则说话依据不足”。止庵是尽量去读一位作家的别种作品的,“最近偶然找到十五年前关于迦尔洵小说的一份笔记,当时我很勤奋,每读一篇便写一则,他的全部作品一共只有十七篇,我的笔记都写到了”(《疯狂及其他》),“最近把家存的所有蒲宁小说的译本找出来重读了一遍”(《谈温柔》),“他的中短篇小说翻译过来将近有三十篇,我都读过,其中如《红笑》、《七个绞刑犯的故事》等还读过不止一遍”(《写小说的诗人》),……也只有在多读的基础上,作出“疯狂”、“温柔”与“诗人”等论断才会使人信服,毕竟这种论断是针对作家而言而非具体作品。

止庵还说过,“若要做出评论,那么还得再多读些书,横向上应包括其他作家的同类之作,纵向上凡对此书有影响者皆应涉猎”。米兰·昆德拉的剧本《雅克和他的主人》乃是借用狄德罗的小说《定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里的人物、情节而来,若是没有读过狄德罗的小说,固然仍然可以对昆德拉的剧本发表议论,但难以产生“昆德拉另辟蹊径,乃与前辈作别”的心得。所谓“有影响者皆应涉猎”即此也。至于横向上“其他作家的同类之作”一语,再举一例以说明:止庵认为迦尔洵“仅仅是上述两个时代之间的一个过渡者,或者说是某种新的文学信息的一个不太完整的传递者而已”,正是在将迦尔洵与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契诃夫、高尔基、蒲宁、库普林和安德列耶夫等人作了比较后得出的结论。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列举这些名字,是想注解一下止庵所说“横向阅读”的范围。说到这里,我突然想到读书虽然终究只是闲事,但既然去读书,总是想从中得到某些乐趣,消遣性的阅读或许稍为轻松,可大多数时候乐趣是与所下的功夫成正比的。

饱满而丰富的感受,是书评的真实使命

再谈感受。止庵书话写得好,最难为人所及的地方恐怕还在这个感受上。他写道,“你且想象崇山峻岭之上有座雕像,平日我们只是遥望而已;终于长途跋涉至于跟前,发现那雕像原来正在写作。这就好比是尤瑟纳尔”(《缺席者的使命》),“读《没有个性的人》时始终有这样的印象:我躺在一间可能属于自己的茅屋中,忽然看见一座无比巨大的城堡正自天际飘忽而过”(《穆齐尔与我》),“卡夫卡,我想也许他是这世界人散灯灭最后那个锁门的人”(《卡夫卡与我》)。这些感受有人不以为然,某几处的具体论述我也不能赞同,但不可否认这都是饱满而丰富的感受,它给予我们的启发恐怕要比那些“正确的废话”多些,说到底这才是书评的真实使命所在,假如说书评确实有使命的话。

最后说说“会写文章”这四个字。以往也曾经跟朋友谈到过止庵的文字,都觉得固然是好,但失于绵密细致,太讲求把话说得完满,显出小心翼翼的相来。止庵说过他是私淑废名的,但我觉得他与废名那股子泼喇喇的野气离得有点远。说句妄自揣度的话,这可能与止庵太会写文章有关。有时我想,文章固然有道,但不宜探求过深,求之愈深,兴许就失之愈远了,不求道反倒有了道的意思。读书是读得越细越好,写文章就不一定了,近两年止庵出了几本书,多用力在“罔两之事”上,《如面谈》那几篇“怀人之什”中所含的欲言未言、言之不尽之意实在是违之久矣。

上面只是我作为止庵的读者的遗憾而已,在止庵就未必是个事儿。因为“读书才是正事,文章写成固为一得,写不成亦谈不上损失也”,他早有这个意见在这里。而且话说回来,像止庵这样认真读书写文章又读得好写得好的人,如今又有几个。

《拾稗者》分为两部分,“从作家到小说”与“从小说到电影”,后一部分论及的电影我均未寓目,不敢乱说话,不过止庵也说“着眼点仍在小说方面”,像我一样没看过电影的读者亦可照前面来读。此书系“自选集”,部分篇目与其他集子重复,最早的两篇收进过1997年度的《如面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15:55 , Processed in 0.07491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