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城市文化的空间解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6 11:05: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城市文化的空间解读
作者:未知

    城市文化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三个层次组成,物质文化作为表层表现为城市文化空间,由城市居民、文化活动及文化场所三者在城市精神及制度风俗的规范下互动形成,体现了城市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在空间尺度上城市文化空间表现为整体意向、文化分区、文化片区及文化设施等四种形态,在需求层次上分为区域型、提升型及基础型三个层面。

    1、城市文化及其层次

    城市是人类劳动大分工的产物,作为人类为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其发展不仅是一个长期的物质环境的建设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长期的文化积淀的过程。在城市的不断演进与更替的过程中,城市通过自身集中的物质和文化的力量加速了人类交往活动的程度,并将其产品变成可贮存和复制的形式,通过它的各种有形的物质形态载体(如城市格局、街道、广场、建筑物、石碑、书藉)和无形的(如城市精神、制度、风俗等)的意识形态载体把城市文化一代一代往下传,形成被称为城市灵魂的城市文化。

    那么城市文化怎么构成呢?怀特认为,如果把人类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同样可以把各种文化也设想为一个整体:人类文化系统。在这个系统内,可以区分出技术的系统、社会学的系统以及意识形态的系统等亚系统。技术系统是由物质的、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仪器以及使用这些仪器的技术构成的,人类作为一种动物,依靠技术系统使自身同那自然的生息之地紧密联系。社会学的系统由人际关系构成,这种人际关系是以个人与集体的行为方式来表现的。在该系统内有社会关系、亲缘关系、经济关系、伦理关系、政治关系、军事关系、教会关系、职业关系、娱乐关系等。意识形态系统由思想、信仰、知识构成,它们是以清晰的言语或其他符号形式表现的。其中包括神话与神学、传说、文学、哲学、科学、民间智慧以及普通常识。

    由怀特对人类文化系统或文化结构的理解,我们可将城市文化的结构区分为三个层次组成,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陈立旭,2003)。物质文化是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反应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文化表层;制度文化是人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规范体系,反应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文化的中层;精神文化是人类在改造和创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和精神活动,是文化的内核。

    2、城市文化空间的概念

    城市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互动共生,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城市文化系统,城市的物质文化体现了城市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些物质现象不仅典型地体现了“人化自然”(广义文化概念)的特征,而且也是一个城市文化风貌的最生动、最直观、最形象的呈现。可以说,城市的各类基础设施所展示的东西要远远地超过人们肉眼所见的表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凯文·林奇指出,城市的物质文化,是一个交流和沟通的媒介,展现着明确的与不明确的符号:旗帜、草地、十字架、标语、彩窗、橙色屋顶、螺旋梯、柱、门廊、锈了的栏杆,等等。“这些符号告诉我们其所有权、社会地位、所属的团体、隐性功能、货物与服务、举止,还有许多其他的有趣或有用的信息。这是感觉的一个构成,我们可以称之为‘易辨性’,即,在一个聚落里,居民用符号性的物质特征来与其他人沟通的有效程度。这些环境标志系统几乎是整个社会的产物,对于不熟悉当地文化的外来者常常是无法辨识的。但任何观察者都能通过分析它们的内容、准确性以及与所带信息的强度来了解它们,所有这些都可以通过访谈当地居民和实地照片来得到检验。”一个阿拉伯城市的物质现象体现了一种文化价值观念或宗教价值观念,一个欧洲城市或东亚城市的物质现象则可能体现了另外一种文化价值观念或宗教价值观念。北京的四合院与上海的里弄,就是不同文化风格的民居;纽约的摩天大楼与上海的摩天大楼,虽然都是现代化建筑,但也具有不同的文化韵味。

    城市居民通过“易辨”的公共文化活动进行“有效的”沟通,获得场所精神的体验,形成多层次的具有认同感、归属感的城市公共空间,继而产生对都市结构的指认,形成都市文化意象。其“易辨性”及“有效性”有赖于对城市制度和精神的表征程度,由此可见,居民心理、精神上的认可和归依是形成城市物质文化空间的关键。笔者将占据一定物质空间、获得居民普遍认可、集中体现城市公共文化的场所称为城市文化空间。

    3、城市文化空间三要素

    城市文化空间更大意义上作为一个强调认可的“心理空间”、“经验空间”或“意象空间”, 是人类意识对于物质世界的主动和积极的形象化反映,从思维方式上看,大量运用了联想、启发、类比与推理等思维方法,是人对城市物质空间在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的能动的反应,从这一点来看,人、活动及场所代表了居民及居民对时间结构、空间结构的意象,成为形成城市文化空间的三要素。

    3.1、人:文化空间主体

    城市居民是城市文化空间的使用主体,同时也是城市文化景观的组成要素之一。作为物质的人,大量不同年龄、性别及教育程度的居民构成城市相对稳定的社会阶层,他们必须的日常社会生活构成城市文化的底色;作为社会的、地理的人,受地区城市精神、制度、风俗及社会文化背景的作用,个体的文化价值观在城市主流文化中得到整合,同时又反作用于主流文化以推动城市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的发展演变,城市物质文化也不断出现新的亮点。正是由于有了这种互动作用,才使城市文化空间具有了持久的生命力。因此,人作为物质人、社会人及地理人的综合体是城市精神及制度文化向物质空间转换的媒介。

    3.2、活动:时间结构节点

    我们记录某个城市或某人的历史,总是描述其在一些特定时间的特定活动、事件或经历作为对其在一个连续时段状况的概括,可见人对时间的结构意象是由一个个特定的节点及其间一段段平凡的岁月组成,节点间是大量如工作、生活及出行等生存必须的、重复的活动,一般不留下深刻的记忆,与节点关联的则是对社会和人在生活及成长过程中有过重大影响的一系列活动及事件。

    文化活动作为城市文化空间在时间维度上的结构性节点,是城市文化形成历史延续性、获得持续认可的关键,有了对特定事件、重大活动的遐想和感悟,因而觉得城市文化空间韵味十足、“有嚼头”。黄埔江边两对恋人共用一张椅子谈情说爱的记忆形成老上海人对外滩共同的文化意向;许多城市老的商业文化中心几个世纪历久不衰,除了因为其价廉物美,更在于它浓缩了大量的历史活动而具有丰富的文化魅力;西方国家的“事件旅游”、珠海园明园每天的“皇上选妃”等都以再现某种活动的形式提高文化含量;而有些城市盲目兴建的“大广场”、“景观大道”,由于没有可联想的事件、代表性的活动而显得缺乏文化底韵,只能作“走马观花”游,难以形成更深层次的文化意象。

    3.3、场所:空间结构节点

    活动的发生总是占据一定场所,铁凝在小说《永远有多远》述说了她对北京历史文化环境特征的独特感受,她说到自己站在灯市西口一个胡同口灰瓦屋檐下的青石台阶上,“采在这样的台阶上,我比任何时候都清楚我回到了北京——‘世都’、‘天伦王朝’、‘新东安市场’、‘老福爷’、‘雷蒙’——它们谁也不能让我知道我就在北京”。

    由此可见,对特定城市文化的感受及记忆总是与活动发生的物质空间密不可分,凯文·林奇(Lynch,K.,1960)在其《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一书中认为,城市空间结构中的通道、边缘、街区(区域)、节点和地标是组成城市意象的五种要素。无论哪五种要素,都说明对物质空间的认识是通过大大小小的可意象的城市空间形成的。同样,对城市文化空间有实质的辨认,才会有亲切的感觉,并对空间有认同意义,产生归属感,林奇称之为“领域圈”,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场所”。

    3.4、文化空间形成机制

    在城市精神及城市制度、习惯框架规范下,人、活动、场所三者有机结合、互动共生,人作为主体参与并组织活动,活动强化了场所文化气氛获得认可,普遍认可的场所又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因此仅有场所而没有相应的活动吸引居民参与、仅有活动而没有特色鲜明的场所空间都不足以形成一个普遍认可的城市文化空间。反之,针对人的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及社会文化背景等进行深入的分析,针对性地进行活动的策划及场所感的强化,在文化空间塑造上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城市文化空间的四种尺度

    事物具有层次性,人居环境科学为简化起见,将空间归结为全球—地域(国家)一城市一邻里一建筑五大层次。就文化在空间方面的差异而言,大的有东西方之间的文化特色差异;区域层面,我国城市文化异彩纷呈,同华夏文明的南北分流紧密相关,“北支为中原文化,雄浑如触砥柱而下的黄河;南支即楚文化,清奇如穿波而出的长江。这北南两支华夏文化是上古中国灿烂文化的表率。”城市文化角度,按照不同空间尺度人的聚居分异、文化活动强度不同及场所的空间分布,笔者将其分为如下四个层次:

    4.1、整体城市文化意象空间

    虽然每个城市中的居民对城市的感应不同,但“任何一个城市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意象,它由许多个别的意象重叠而成”,林奇通过对波士顿、新泽西和洛杉矶3个城市的调查,对这3个城市中的居民对各自城市的意象进行分析,从而找出居民所关心的共有主题,进而说明城市结构对居民意象的影响,这其中也包括对城市整体空间的文化意象。

    从城市整体的空间尺度出发,那么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就是城市的代表性文化,或者说城市的文化特色。在这一层次上,文化空间即城市空间,由最核心的城市精神、最有代表性的城市文化活动、以及最富特色的城市形象形成城市的整体文化意象。例如,巴黎为时尚之都;维也纳为音乐之都;威尼斯为水上之城;广州为南国花城;大连为服装之都等。

    4.2、文化分区:城市内部宏观尺度的文化空间

    在大中型城市内部,结合城市自然地理环境、居民聚居特征及区位交通条件等相关因素,城市内部在宏观尺度上因地制宜安排城市产业空间、居住空间等各种城市活动空间,形成大的粗线条功能分区,导致在分区空间尺度上(一般人口规模数十万,用地规模数十平方公里。小城市则直接体现为特色文化片区),某些特定类型的人、活动、场所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集聚,其主导的、共性的文化空间要素的积聚形成分区文化特色。如北京海淀聚集了大量教育科研场所和较高比例的高素质人才形成学术气氛浓郁的科教文化区;深圳罗湖高达40%的商业用地比例、市级商业中心对大量包括香港在内的区域购物人群的吸引,形成繁华的商业文化特色。

    4.3、文化片区:城市内部中观尺度的文化空间

    在城市内部一些尺度更小的片区,比如一条街道、一个街坊、一处开放空间(用地规模几个平方公里),特定业态(商业街、历史文化街、酒吧街及滨水开放空间等)由于积聚效应空间上的连片发展形成趋同或高度关联的文化功能片区,吸引相应的目标人群及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较分区更强烈的积聚,形成特色鲜明的文化片区。例如上海的新天地成为都市白领解压放松的首选、形成富有小资情调的休闲娱乐氛围;深圳华侨城的主题公园和环境幽雅的高尚住区相得益彰,成为全国知名的主题人文景观片区。

    4.4、文化设施:城市内部微观尺度的文化空间

    更微观的文化空间则是具体的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如图书馆、音乐厅、博物馆等),它们具有专门的功能和特定的地点,是居民开展日常性文化交流及活动的场所,一般环境优美、建筑体量突出,有良好的区位及景观条件,成为片区或街坊的公共活动中心。

    4.5、综述

    综上,文化片区和文化设施吸引相关人群并承载具体的文化活动,一般有相对明确、具象的实体空间范围(国内有学者对北京城市意向作过具体研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活动和场所形成整体意象和文化分区的文化特色;整体意象和文化分区则更多体现为人大脑思维对文化片区和文化设施的一种概括,一般体现为相对模糊的、形象化的空间概念,其文化特色也随着文化片区和文化设施的发展而相应变化。整体意象、文化分区、文化片区、文化设施在不同的空间尺度共同演绎着精彩分呈的城市文化,构筑一个有机统一的城市文化空间体系。

    5、城市文化空间的需求层次

    城市文化空间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其需求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城市内部居民自身参与文化活动的需求,它随着居民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而不断攀升;另一方面是城市作为一个主体的需求,全球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逐步提高后,城市作为区域中一个与外部交流频繁的系统,为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竞争力,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文化品位,从而产生新的需求,最终这些需求落实到具体的文化片区和文化设施上。

    城市对内及对外的这两种需求是相互促进的,城市对外竞争力的提升带来经济规模的扩大,继而是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产生更多高层次需求,高层次需求又促进了城市的各种消费进而促进城市经济规模进一步壮大,形成类似城市经济学所说的“乘数效应”。这两种需求也是相互统一的,满足居民的基础型需求的文化空间体现了城市的基础人文环境,而城市高端的文化空间在提升区域中竞争力的同时适应了城市居民较高层次的文化需求,因此我们不妨将城市文化空间的需求层次统一分为基础型、提升型和标志型三类。

    5.1、基础型

    基础型文化空间是居民得以正常生活、城市得以正常运转必须配备的基本要素,多结合城市居住空间配置,体现了城市文化的底色。随着恩格尔系数的不断降低,居民生活方式由温饱型向享乐型转变,用于满足衣食的消费在总的消费中比例越来越少,而用于教育及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消费日益上升,而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较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后即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所以基础型文化空间的需求本身也呈现不断发展的规律,昨天高端的形式今天可能已成为大众消费的热点。

    基础型文化空间由于针对所有居民因而需求总量最大,一般规模较小、数量多,服务半径不大以尽量方便周边居民便捷地到达,同时在活动形式偏向居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在活动内容上力求多样化以适应居民的各种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

    5.2、标志型

    标志型文化空间多为城市的标志性街区、城市的市级甚至区域性的设施或场所,常被誉为城市“形象工程”,如歌剧院、体育中心、博物展览等公共空间。作为城市文化的“形象符号”,一般规模大但数量少,位置选择在最能代表城市形象的标志性区域,其视线宽广、环境优美、有良好的区位及景观条件;在活动的组织上结合城市优势产业选择最能代表城市特色的活动。深圳结合高新技术发达的优势举办一年一度的“高交会”,打造一个万国旗帜飘扬、政要学者云集的中心区高交会片区,形成“创新之城”、“先锋城市”等城市意向。

    5.3、提升型

    提升型文化空间是介于基础型和区域型之间的层次,在城市功能方面通常对应城市次级机构或辖区(区、县或街道等)的品位提升需求,在城市居民方面适应城市中间阶层的使用需求,数量较多、规模较大,其受众数量较基础型文化空间更少因而具有大于基础型文化空间的服务半径。

    作为标志型文化空间的有效补充和基础型文化空间的高级形式,提升型文化空间常结合城市的次一级公共中心设置,具有较好的区位条件和较好的城市景观,在形式上多结合分区的特色产业、地方性文化活动进行组织。

    5.4、综述

    基础型、提升型以及标志型文化空间,其核心的功能都是提供给居民参与文化活动的场所,它们的区别仅仅是层次上、档次上的而非功能上的,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不仅在于它构建了一个层次丰富、级配合理的物质生活空间,更在于它能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空间,让不同收入水平、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及不同阶层的居民都能各得其所、其乐融融,产生强烈的家园感和归属感。

    6、结语

    通过对文化空间三要素(人、活动及场所)的研究解读现状城市文化,结合特定历史阶段下城市及居民的需求层次分析,针对性地组织策划文化活动、营造文化场所,构筑整体文化意向、文化分区、文化片区以及文化设施等四种尺度的文化空间,是形成有机统一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文化系统的有效手段,对提升物质空间的文化含量、加强城市文化竞争力以及提高城市在区域中的文化“能见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中国加入“WTO”、全球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以及新经济的发展壮大,开放、交往及竞争日益频繁,新形势下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讨论方兴未艾。在我国,“韩流”、“日流”现象及美国大片的高额票房收入凸显出文化产业在经济效益方面低能耗高附加值的巨大潜力,给人以打造“世界加工制造工厂”之余的另一种思索;WTO乌拉圭谈判之后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争论日益激烈,由全球化导致的标准化、“千城一面”趋势下文化特色保护的观念逐步深入;湖南农民千里背尸还乡更反映出我国城乡差距、贫富差距逐步扩大后城乡在生活方式、文化观念上的巨大差异,孕育着潜在的社会危机。党的十六大将文化特色的保护、文化价值观的融合提升到弘扬民族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文化竞争力作为地区及城市核心竞争力逐步成为共识,日前北京提出未来文化产业总产值逐步达到城市生产总值的9%,上海市提出将文化产业发展为城市支柱产业的设想,广东省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深圳市也提出“文化立市”的发展战略。

    概括西方国家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历程,可大致分为以下六个阶段,1)注重物质规划阶段,2)注重经济规划阶段,3)注重环境规划阶段,4)注重社会规划阶段,5)注重生态规划阶段,6)注重文化规划阶段,中国城市规划实际大致处在西方发达国家第一至第三阶段 (顾朝林,2003)。而随着这一系列城市发展战略重点的转换,城市规划关注的核心内容也必将迎来新的升级转化,城市文化方面规划理念、规划编制方法的探索无疑是相当重要且有重要现实意义的事,本文旨在抛砖引玉,希望引起学界同仁共同关注。
2#
 楼主| 发表于 2011-2-19 09:04:46 | 只看该作者
城市文化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三个层次组成,物质文化作为表层表现为城市文化空间,由城市居民、文化活动及文化场所三者在城市精神及制度风俗的规范下互动形成,体现了城市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在空间尺度上城市文化空间表现为整体意向、文化分区、文化片区及文化设施等四种形态,在需求层次上分为区域型、提升型及基础型三个层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16:20 , Processed in 0.07484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