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文化如何“公共表达”
作者:徐浩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来源:中国财经报
我之所以把城市建筑这种实然存在作为城市文化的一种“公共表达”,是基于建筑的公共性而言。具体而言,城市建筑的“公共性”体现在“文化的公共性”、“制度的公共性”、“表达的公共性”。建筑的文化公共性
城市文化一般由代表城市形象感观识别的物化文化、代表城市精神识别的技术文化、代表行为识别的行为文化以及代表理念识别的心智文化、代表规范识别的规范文化等组成。人类社会的城市化进程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精神与灵魂,因此城市文化的进步或者倒退必将对城市化的发展产生直接的、深远的作用。任何一座城市建筑,从规划、设计、到施工、使用、维护甚至成为景点或经典,作为城市精神的物质载体,都是城市文化最重要的表达方式。
据说梁思成认为中国只有房子而没有一栋真正的建筑,这句话的警醒作用远大于它的实指,中华文化的“破坏性建设与建设性破坏”才是我们的古建筑极其罕有的文化动因,也许中华文化里本身就连带着颠覆自己的基因,这使得我们更加包容的同时也更加容易失去自我。建筑的制度公共性
历史上,一座城市的建筑和这座城市的制度选择密切相关。据考证,我们的祖先在6000年前的夏代就已经开始了城市生活,但由于中西方的发展轨迹的不同,使中国与西方城市的发展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多年的中央集权和封建皇权统治,使得我们的历史建筑更多都是国家建筑、长官建筑,而这些政治意味的建筑又随着朝代的更迭很容易就被后来的造反者付之一炬。相反欧洲城市在中世纪逐渐兴起之后,逐渐走上了一条从文艺复兴到资本主义运动,从工业化到城市化运动,再从民主化到现代化崛起的道路,对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具有高度的文化认同。中华文化尤其热衷于“建构”,而要建构就必须先破坏,不破不立。我们对于现代性的认识就是越新的东西越是好的,越新的东西就越现代,但是历史悠久的西方国家却认为越久的东西越有价值,我们看到英国的很多建筑及室外墙已经斑驳都“舍不得”去修缮,所有的改良与装修都在室内,而不破坏现有的古建筑风貌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就算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中国的建筑(包括道路)的规划、布局与建造也带有明显的长官意志色彩,一个城市的建筑如何处理好多样性与整体性的协调,从制度层面提升建筑的文化品位,的确是摆在我们每一位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表达的公共性
在欧美等国家旅游,看得最多的两个地方,一个是教堂,另一个就是广场。城市建筑除了要有供人工作、生活、休闲的场所之外,还要有一个精神的栖息地与公共意见的话语空间,而行使这两种功能的场所就是教堂和广场。作为特殊的一种建筑,广场的话语空间功能,是一个时代政治文明进步与发展的标志。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预测:到2025年,世界人口的61%将生活在城市之中。城市在不断地增加,而且必将不断地扩大,这是全体人类都摆脱不了的一个大趋势。文化建设决不仅仅改变城市面貌那么简单,它涉及到许多深层次的东西,这就要求城市建设要有较强的规划意识,决不能走回头路,城市文化必须与城市现代化同步。城市文化规划设计范围很广,衣食住行、审美享受等都关系到城市文化建设,城市的绿化、小区的建设、生活的环境质量等都要考虑到城市的文化内涵,要知道,所有的有形空间都是这个城市留给人的最直观的印象,也是这个城市最有说服力的文化表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