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作文教学整合的理性认识
陈维道
二十几年教学实践,对整合资源开展作文教学的认识渐趋于理性。80至90年代的整合实践,在语文教学大纲“强调思想性,兼顾工具性”到“强调工具性,兼顾人文性”过程中游离,受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乃至禁锢,但仍然能从相关的政策及理论中找到整合的依据:“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接班人……”的教育总目标,虽然烙有时代的印记,充满着政治色彩,但仍是作文教学整合的政策性依据,“生产劳动”即是生活的一部分;写作中关于“生活是取之不尽的源泉”的一般原理一直是作文教学整合实践所遵循的一般规律;教育学、心理学中关于少年儿童语言认识、发展规律及心理特点的相关论述等,也是作文教学整合实践重要的理论依据,一直指导着作文教学整合实践。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到200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出台及至《语文课程标准》的出笼,更完善、更系统地为作文教学整合实践提供了先进的理念和实施的保障。这让我看到了希望,更加坚定了探索作文教学整合实践的信念。《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还规定: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并做为必修课程。《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理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些先进的理念和实施建议,为新时期作文教学整合实践指明了方向,让作文教学整合实践如虎添翼。细细比较一下《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可以发现《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作文的写作教学性质与地位更加科学明确。大纲中要求:“有具体内容,有真情实感,有中心,有条理,有重点,要展开想象,注意选词用语,写完后要修改”等八条。《课程标准》中九年总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并提出了阶段目标,在整体推进,螺旋上过程中强调了“自由表达”、“珍视独特感受”、“注重真情实感”、“谈化文体意识”等思想。因此,注重日常生活和语言材料的积累显得十分重要,整合生活,开展活动,广泛阅读是作文教学必然的选择。唯此,《语文课程目标》才能得以实现,新课程改革才得以顺利完成既定的使命。
与此同时,国内外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如:美国学者雅克布斯课程整合的六种不同设计策略,以及国内研究性学习、学科教学的渗透、综合学习研究取得的成果等,这些宝贵的理论和经验为作文教学整合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下面是关于课程整合的相关论述和成果:
雅克布斯:
美国学者雅克布斯把课程整合划分为六种不同的设计策略:1、学校本位的设计,即在学科的框架之内实现课程内容的整合;2、平行设计,即将两门相关的学科的某些主题安排在同一时间教学,而把建立两门平行学科之间的关联的责任交给学生;3、多学科设计,即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将多个相关学科整合在一个正式的单元或学程里;4、跨学科设计,即将学校课程中的所有学科有意识地统合在一起而形成常规的大单元或学程;5、统整日设计,即完全从学生生活世界或好奇心出发而开展活动。要使活动有效,教师必须知识广博;6现场教学,这是跨学科设计的一种极端形式,以学生所在的学校的环境及日常的生活为内容展开学习,是一种完全的整合设计。
这六种设计策略构成了一个由完全保持学科的界限的设计到没有任何学科界限的完全整合设计的连续体。雅克布斯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可以根据学校学生的特点、学校的环境特征、社区的价值取向以及学习内容本身的特点来选择不同的设计策略。(摘自《课程·教材·教法》)
课程整合学校中参考性的策略:
(一)从熟悉的开始.
不妨从自己所教的那门学科开始,在学科内部分地实现课程整合的目的。
首先,注重学科教学目标上的整合。即:传授学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培养学生的积极的学科情感和正确的学科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学习学科的概念、原理和观点与把握材料、方法和过程的整合。
其次,注重学科教学内容上的整合。即:学科内容与学生生活、当代社会生活的整合,文本教材与网络资源、生活资源的整合,学科的传统内容与学科的新发现、新观点、新问题的整合等等。
最后,实现方法上的整合。即:尝试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等多种综合性的教学方式。
(二)从容易的开始
学校层面上的课程整合可以从容易做的开始,不妨从课程整合程度较低的学科取向的课程整合开始。如从平行学科设计或相关课程开始,逐步过渡到整合程度较高的学科取向的课程整合,如多学科的设计和跨学科的设计或融合课程和广域课程等,最后进入超学科的整合设计。
(三)在协作中开始
教师在彼此之间的协作中才能了解其他学科并发现彼此的关联,在共同的主题设计的过程中才能逐步地超越自身的学科限制,在与大学学科专家或课程专家的合作中才能学会课程整合的专业性的技巧和策略。因此,实施课程整合计划,学校首先要营造一种协作的文化,建立一种协作的机制,教师则首先要学会协作的技巧。
──摘自《课程·教材·教法》
研究性学习与学科的整合:
以面向社会和自然为主的“研究性学习”与学科知识结构为主的学科教学之间普遍存在脱节现象。探讨如何把“研究性学习”和学科教学有机地整合起来,是当前教学改革 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教学策略和实施措施有:(一)“研究”与“接受”并重:渗透与整合的内在本质。“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个概念。就人的发展而言,这两种方式都是必要的,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但长期以来我们过多的偏重了“接受性学习”,而“研究性学习”被忽视,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发展和个性张扬。我们应当改造现行的学科教学,通过学科教学渗透“研究性学习”,使学科教学和“研究性学习”实现优化整合,促进学生科学研究基本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二)重构教学结构:渗透与整合的基本策略。下述教学策略对于整合“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教学目标整合策略──“能、情、意合一”;教学过程策略──“行、知、创合一”;教法与学法整合策略──“导、学、研合一”;教学手段整合策略──“书、媒、物合一”;教学资源整合策略──“校、社、家合一”。(三)“学科小课题”研究:渗透与整合的有效选择。“学科小课题”,根据课题涉及的范围大小,可分为学科内综合性小课题、跨学科综合性小课题、泛学科综合性小课题等三级“小课题”。最终从泛学科综合性小课题逐步过渡到面向社会和自然的大综合性“研究性学习”,使“研究性学习”渗透到所有学科、所有教学活动之中,实现优化整合
──《中小学教育》
从这些理论和研究来看,学科教学的整合随时代的发展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可以说课程整合的时代已经来临,将是未来教育研究的一个热门。
作文教学整合实践是课程整合内容和方式之一,指作文教学遵循写作一般规律及儿童语言发展规律及心理特点等,统整其内外、知识、能力、情感、目标、方法、兴趣、生活实际等要素的整体协调,或互为借用,或平行设计,或万川归海,或相互交叉渗透等,把有利于提高作文兴趣和作文素质的各个分化的部分紧密联系起来,为发挥作文教学的最佳效益的一种有效的综合性构建过程。这种综合性的构建过程使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和丰富的经验,使知识、能力、情感相融合,为作文积累丰富的感性的和理性的材料,进而达到搞高学生的作文素养,写出个性化的作文的目标。作文素养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因而提高作文素养也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实现这个目标,应该注重整合实践的有效性,遵循一定的原则,寓教于乐。首先是可操作性,加强可操作性教学才可消除学生对作文厌的情绪,增强教和学的兴趣,使整合逐渐为学生乐于接受进而转化为作文的动力,提高作文能力。这种可操作性是一种系统工程,当然也涉及到课程和教材的编写,因此,教材编写和教育管理都应该给教师实施教学和学生实践提供足够的机会和空间,否则这种整合将是半生不熟甚至成为空谈。其次是地域性原则。生活实践是学好语文与写好作文的关键。一定地域条件下的自然环境、人情风俗、民间艺术、语言文化、师资状况、校风学风、学生特长以及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生活都有其特殊性,而且形成了历史积淀,开发整合地域资源,是学生作文联系生活的桥梁,也很容易通过整合达到与学生的共鸣,实现整合的最佳效应。再次是组织形式和争取支持。应该通过小组活动、个人活动、集体活动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打破教室的束缚等,特别要争取家长的支持,以保障这种整合的顺利开展。此外,整合的计划和实践活动前、中、后的指导以及安全都十分重要,这是实现整合目标的关键。
但是,小学作文教学整合实践仍然步履艰难。主要是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所致。目前,小学生作文现状还普遍不容乐观:千篇一律、抄袭成风、缺少真情、真话、心里话。这不仅仅是孩子的问题,也是整个教育的问题。虽然《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但真正能按些标准实施评价的还很少。这么多年来在期终考试阅卷中可以感受到:抄的作文竟然也能得高分,得了高分就可以获得好的成绩,学生就可以受到表扬,教师就可以评上先进。这无形之中助长了作文教学的不正之风,败坏了良好的教风和文风,也助长了学生抄袭的胆量;其次,评价作文没有一定的尺度,仅靠教师的印像给分,这有失公允;此外,教师的作文素养高低也直接影响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没有高素养写作水平的教师,也就没有作文高素养的学生。因此,作文教学不仅仅是教师的问题,也更是教育评价和教育管理的问题。
要改变作文教学中的这些存在的问题,应该从多方面去努力。首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真正摆脱应试教育的旧观念,认真学习和理解新课程理念,并指导作文教学实践。这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其次是加强中小学管理队伍的建设。目前,我国中小学校长队伍出现了许多不和谐音符。校长不抓教育教学,对作文教学成果不予认可甚至漠视作文教学整合行为的管理行为和现象普遍存在。比如,学生在正规报刊上发表的作文在考核中不承认,学生获得国家非教育部门征文比赛奖励,哪怕是团中央、卫生部、中国关工委、国务院妇儿工委等机构举办的征文获奖也视而不闻,甚至不予认可,教师作文实践成果得不到肯定……对学生抄袭作文的现象不仅不予纠正,为了高分和校本利益反而纵容……有些字写不周整,普通话说不标准,课堂教学吊儿郎当,缺乏教育教学专业知识的校长,其管理模式就是命令老师你做这个,他教那个,甚至以罚代管,对教育教学核心问题无心过问甚至不问,只有让这位老师代劳,那位老师代写……这无疑将影响广大语文教师从事作文教学研究的热情。因此目前当务之急,是让中小学校长姓“教”。在国家、地方保障教育经费投入的前提下,应以法律、法规形式定义中小学校长教育教学的特定使命,把校长从权力型转向职业型,并加强小学作文评价研究,制定一套评价细则,杜绝作文及作文教学中的不正之风,保障作文评价的合理、规范。此外,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语文素养特别是写作水平也十分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