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永不遗落语文教材的诗情慧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23 13:09: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永不遗落语文教材的诗情慧心

——让学生就这样爱上写作



福建省福州琅岐中学   江文锦



“如何让学生爱上写作”就此问题,我认为既是一个语文教学的大重点、老难点,又是我们语文老师永不能遗落的语文责任。今天在说及这个话题之前,我想先让大家阅读下列几则节录的片段。可能大家读到有几分涓涓流畅、真诚热情的文字时,会认为我怎么这么有幸遇到了这一批写作宝贝,其实不然,他们仅是普通学校普通的高中学生。当我们刚刚相遇时还是一些对汉字读不出滋味的顽童,只是在语文的学习交往中,我们走近了变亲了。在一次“我话我师”的专题评述中,每个学生都写了自己的一串串感受送给我,看到那几十份的手写稿,我当时非常感动,有一种拥有自己语文人生的悄悄的幸福。至今我还倍加珍惜装订保存着,作为一份学生送我的珍贵礼物。他们这样写道:

1、您是个感性的人,每每读到文章动情之处,总能触动您的心弦,您的身临其境也将我们带到那个境地。在课堂上,您和我们一起品赏了山山黄叶飞的萧瑟,一起游览了云深不知处的美景,一起悼念了刘和珍君。

您是位负责任的老师,在您的课堂上我体会到了平等,体会到了成功,您能纵情于书中亦能微笑在任何时刻,您是那般的和蔼与温文尔雅!

                                                 ——学生刘必开

2、第一眼就充满朝气,这是我对她的第一感觉;第一课就充满趣意,这是我对她的第一次授课印象。她就是可爱大方的语文老师,或许别人觉得用可爱来形容她不太适合,可我却认为除了用可爱来形容,再也找不出更贴切的词语来形容了。她有一种魅力,让人不由得高兴的魅力,见到她,我就会笑得很灿烂!

                                                   ——学生林榕

3、是你的情怀打开了我的语文世界,让我领略了语文的魅力;是你的微笑开启了我心灵之门,让我领悟了人生的哲理。老师啊,老师!

                                                    ——学生王丽明

4、您是一位感情丰富的老师,每一堂课都上得那么精彩动容,每一堂课都让我们受益匪浅,每一堂课都让我们雀跃欢快。您也是一位有个性的老师,对待事物的看法很特别,每当你讲述自己的感受时,让我们知道一个有知识修养的人原来是这样地看待,好惊叹啊!

                                                    ——学生江晓静

5、在与老师沟通的日子里,看到了你对教学的严谨、对完美的追求、对成功的执着、对生活的热爱,这些种种都深深地感染着我,使我更加地热爱学习。

                                                    ——学生陈庆锋

从这个真实的经历,我想说的是我们语文老师一直渴及突破而又有些无奈的操作禁区——如何让我的学生就这样爱上写作,它是有一定的方法与规律可以遵循的,也是可以实现的。

我在这几年不断的探究、实践、跟踪、总结自己教学成果中,形成了一个教学习惯,每次评改完学生作品时,总喜欢拿着写许多建议性评语的作文本找每个同学悉心交谈,发现他们的写作亮点,纠正他们写作的问题,关注他们的写作动向,评估他们的写作功底,其实也是想对自己的生情进行最基础的调研,利于把握与调整不同阶段的教学方向。

期间遇到这样调研的事,给我震撼很大,也使我更清醒了我们面对新阶段的学生最需要的突围是什么?有一些我们尚认为乖巧的女生, 在我的意识深处一直觉得女生尤其高中女生要有一颗比男生更加敏感的心,至少情商上在这个年龄是占优势的。但是令我遗憾的是,有许多姑娘坦诚地说对作文没有过特别冲动的感觉,仅是拿着题想哪写哪,对生活也没有特别细腻的体味,似乎很多事物事件就是平平淡淡不足为奇,就是这么日出日落地过日子呗。听了这样真实的言语,我几乎是闭眼了,心里凉得很不是滋味,但是她们也让我深刻地意识到,类似这样的情感体验较为轻浅甚至空白的学生还很多,诚实的讲,如果我们不转变判断的思维,都用写作的真正标准去选择身边的孩子,我们能遇见有先天悟性的会少之又少,甚至说在普通学校是罕见的,所以我们老师需要主动出击,用心去寻找、有意识去培养学生的诗情与慧心。

首先摆在我们眼前的就是语文心灵的突围,要打破这种情感的空白,必须注入源头活水。这在哪里?在生活中,在教材里,在阅读里。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积累生活,才能让学生的作文有不竭的源头活水。只有极力地在语文课堂有限的时空中先浸泡、感染,然后让他们在课本的学习中,感受到阅读所蕴藏的无数情与理得秘密。所以我们一定不要随意摒弃教材这坛好酒,而是要保证好好地读懂、读透经典的篇目,尤其要思考在写作上如何挖掘出相应的借鉴点,这样就能较好地转化了读、写、思的关系,将教材学成写作的活范本,取得收集、活用教材有源之水的良好效果。

解读文本,不要把文本看成是孤立的东西,它不只是从属于作者个人或某个时代,而是从属于历史,从属于未来走进它们的社会读者。一篇文章,链接到不同时期,嵌入到不同人物心里,就可以出现多种意义的碰撞、冲突和消解,就可以互相辉映,揭示出新的、更深刻的意义。这样的阅读方式无疑具有很强的活性,犹如一个磁场,能不断摄取、融合新的语言信息,培育思维品质,从而改造学生自身的语言和思维。这种多元的、个性的理解是正常的、健康的、可喜的,教师要珍视、尊重这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文本解读。尤其教师要善于将阅读与写作那两支沉重的翅膀,化成心底隐形的透明翅膀伴随着我们飞翔在语文圣明的新世界,真正努力地为我们走进与了解、传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打开了一扇至真至美的天窗!

下面我以《故都的秋》这个教例为引子,说说其间的教师引导、写作实践、综合评述环节,从而共同分享师生如何阅读、收集教材中每一滴有源之水,学生如何感受到教材中诗情的芬芳和慧心的花蕾,又是怎样渐渐地走上写作这条情理相依的路径。

【链接举例】

【引导】

诚然,再好、再新的教材也不过是人类文明长河中的一滴水;然而,这不是普通的一滴,而是“浓缩的精华的一滴”。教材,就是这样的折射着生命的样貌与宇宙的真理的一滴露水。

教读《故都的秋》时,我们被郁达夫的“因景·缘事·抒情”那种逐步延展开的写作的三个美丽维度吸引了,尤其第3自然段学生惊叹于他的细腻的笔触、隐约的情思、纯粹的排遣,那份离群索居的落寞,那份刻骨铭心的故都眷恋,零零总总寄寓在那一椽租来的破屋,清清、静静、淡淡地勾画出着故都老百姓的庭院清晨。“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我们读出了其中的“用心”,没有那一碗茶的“浓”就没有更清澈的“眼”去“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没有那院子的“一坐”就不会有雅趣闲味将小小牵牛花的色彩由蓝色、白色、紫黑色到淡红色,由佳到次之到最下的逐一推断、点数,这小小的细节足以令人惊叹他心中纵有色彩斑斓的世界但在此时此境只钟爱蓝、白二色,为这静静的破屋清晨,也为那凉凉的心底祭奠。也许到此可以作罢,但他偏偏联想翩翩,滋生出“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做陪衬”的盼望,这是怎样的一份情怀。即使有淡淡的忧,即使有静静的悲,但是眷念的故都,能用生命的三分之一换取的故都的秋就是这样牵出了他的诗情慧心,无论如何也无法掩盖郁达夫文人独有的细腻的生命的气息,那是见云心可飞,见雾心化雨的志趣。

我就是如此引导学生聚焦阅读第3自然段,慢读细品、深入探究、细致分析、真情感受,内化为自己的精神感觉。由课文中人物的精神品质和人格魅力领悟到了课文的灵魂,触及了课文的人文精神,同学们那时是倍感品书味也竟会这般美,在精神的共鸣,心灵的成长中也发现为着写作的需要,作家往往将生活情感提升为艺术化、散文化、审美化的情感,这种情感只有经过时间的淘洗才生出熠熠光彩。

要特别注意的是语文天生浪漫,纯文学的美丽属于形而上的无线的风筝,飘遥在云端,可望不可及;语文教学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生活,是可以触摸到其细密纹理的“日子”。所以拿捏每篇文章的份量,细读层层文字的韵味,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老师以一种完整饱满的生命状态向前进发,和学生一起创造生活的无限风景,使教材中让感性的芬芳、理性的花蕾这些内存的秘密一一破解展现,那种体悟的过程如汩汩清泉滋养学生的生命,渐渐打开了心灵天窗,打破情感的空白点,播洒下了写作的热情种子。但要使这些逐渐积淀的情愫喷发、转变成自己的文字,还需要一点智慧地引领、耐心地推动。  

在实践环节安排上,我进行有目的策划。内容上,先训练读后感写作再训练独立创作,主要是验证学生阅读的体悟能力,同时这样写作训练顺序也利于学生情感的生发有个原始作品的依托,渐渐地在读读、写写、思思间有了自己的情感磁场,那么到独立创作时就会自然地流淌在文字间。形式上,由教师下水片段写作示范再到学生全文训练,主要是要让学生明白老师的年龄是这样读着、感着,这是一种坦诚的交流,也是一种示范的鼓励,很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也容易激发他们自由发表见解的欲望,一定程度加强了理性的思维,那样我们就会慢慢收到许多所希望的有进步的作品,甚至还有一些意外的好作品。

【实践】

【下水片段】

再续“七里香”情缘

——20年后读《席慕容文集典藏版》

如果说中学年代对她的作品仅是一种天生的单纯的喜欢,那么我觉得现在的我却有一种倍加的亲切温暖,也许就是因为她是内蒙古籍的女孩,说起这种感觉可能连自己都觉得别样,仅因为对心中的内蒙古有着一种缠绵的眷念。但是当我有幸赏读《献给爱与生命——两者皆由天赐》类似于席慕容自传的文章后,我的心灵更加坚毅了一种感觉,20年后的我又如获珍宝地买了这套《席慕容文集典藏版》,又轻轻地再续“七里香”情缘,仿佛天空大朵大朵悠然的云彩再次映照在有梦的心间,舒展舒展,那么自然温净而又欣然,真美!

如果你同我一样走进《席慕容文集典藏版》,你会在曼妙而灵致的诗歌里读到一位善于将生活美化的女人细腻的心,你会惊叹现代浮躁的社会还有如此精美的一隅文字天地,你会发现原来幸福就是这么简单的在生活的悉悉索索间流动……

【学生训练】

训练一:阅读下文《天使的翅膀》写一篇读后感。



《天使的翅膀》(原文节选)

      ……

老师仔细地听着妈妈说起小男孩的故事

     “这个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就得了重病,当时本来想放弃的,可是有不忍心,这么可爱的小生命,我们怎么可以轻而易举地把他丢掉呢?妈妈的眼睛不觉得就红了。所以我跟丈夫就决定把孩子救活,幸好当时有位很高明的医生,愿意尝试用手术的方式抢救孩子的生命。经过好几次手术,好不容易把他的生命保下来,可是他的背部却留下了两道清晰的疤痕,这也是他与生命抗衡的证明。”

……

就在这个时候,老师出奇不意的出现了,几个同学马上跑到老师的身边,比画着小男孩的背。老师慢慢地走向小男孩,然后露出诧异的表情说:“老师以前听说过一个故事,好想现在就讲给你们听!”同学们最爱听故事了,连忙围了过来。

    老师指着小男孩背上的那两条明显的疤痕,绘声绘色地说:“这是一个传说,每个小朋友都是天上的小天使变得,有的天使变成小孩时,很快就把他们美丽的翅膀脱了下来,有的小天使动作比较慢,来不及脱下他的翅膀。这个时候,那个小天使就会在背上留下两道疤痕。

    “那这就是天使的翅膀呀!”同学们指着小男孩的背部纷纷发出惊叹。

……

       这就是天使的翅膀啊

——《天使的翅膀》读后感

林春妹(学生)

    “这就是天使的翅膀啊”看完了这篇文章一种不经意的感动涌上心头,我被这位女老师的大智慧折服了。因为她对那群淳朴的小朋友的善意引导,对小男孩的爱护,对人性的理解,对生活的洞察,这是何等的人格力量啊,在这篇文章里,我读到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我觉得这是一部震撼心灵的杰作。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一个出生就与生命插肩而过的孩子,是母亲的爱使他与病疾抗争,生存了下来,但是他在踏入校园的时候,首先遇到的就是不同于其他同学的背部模样,被当做了怪物歧视着、疏远着,也渐渐地有一种自卑的心理。如果没有善良的老师精心地讲述天使的故事,使原本不完美的现实笼罩了美丽的色彩,更可贵的是树下了他成长的信心,也改变了很多同学仅以外表判断的不正确的善美意念,试想如果没有这样的老师,这个小男孩的命运会是怎样。

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会遇到一些令我们难堪的事,可是别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会让我们难堪,他们说话也就没有注意。于是,就在这种不经意间伤害到了我们。而对于这种情况许多人都没有承受的勇气,在这种伤害中渐渐有些脆弱意志的人放弃了自己。这时就需要我们转换角度来看,我们所受的伤害也不一定像别人说的那样,相反,那可能就是我们的“天使的翅膀”吧。

    “这就是天使的翅膀啊!”同学们,你也听到了这句天籁的回音了吗?

   

训练二:以“聆听自然中的游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看雨,听雨

朱钦(学生)

   曾经有这么一个美丽的故事发生在你我他之间,但我们没有珍惜,错失了多少游戏的机会。

                                                    ——题记

这是一座很小的院子,小的玲珑,小的精巧的院子。

    在院子里有一座粉红色的别墅,里面住着一个聋哑女孩,在另一座绿色别墅里住着一个盲女孩。聋哑女孩喜欢看牛毛细雨的迷茫缥缈;喜欢看银柱雨丝的透彻婀娜;喜欢看倾盆大雨的豪放洒脱。盲女孩喜欢听牛毛细雨的淅淅沥沥,喜欢听银柱雨丝的滴滴答答;喜欢听倾盆大雨的隆隆轰鸣。

她们相遇在雨天,相知在雨天。

    每逢下雨她们就会玩“看雨听雨”的游戏。她们同遮一把透明的伞,在雨中欢乐。盲女孩知道聋哑女孩可以看见雨,这是他一直想要的,但她却永远也做不到。聋哑女孩知道盲女孩可以听到雨,这是她一生的期盼,但这对她简直就是一种奢侈。

    盲女孩想告诉聋哑女孩她听到的雨的样子,可她知道她是聋哑女孩,听不到她说的。聋哑女孩想告诉盲女孩她看到的雨的模样,可她却无法表达。

    当雨越下越大的时候,聋哑女孩拉着盲女孩的手,告诉她雨的样子。盲女孩张着她永远无神的双眼,告诉聋哑女孩她听到的雨的声音。

    此时的交流无需过多的言语,只需要用心。

她们心的交流让对方了解到雨的样子,完成了一幅完整的雨图。有时我常想当雨天我们只知一味地谴责湿漉带来的游戏不便,却不知另一个不完整世界的人比我们更懂得在雨天的游戏中找到游戏的真谛。

或者我们也要改改心情,去看看雨落进池塘激起的点点涟漪,去听到雨滑落檐边的叮叮咚咚……                                 

【评述】

其实我们会注意小作者的机巧在于吸收了教材中情感的精元,将一个个人物的片段印象串连起来,一个个片段就是一颗颗珍珠,聚合在一起闪耀着璀璨的理性思考的光芒。对现在大部分处在较为优越的生活环境成长的孩子,这两则的小作者都不约而同地将文笔投向了相对弱势或者是被遗忘的残障孩子身上,用另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的呵护,展现出他们的思考,他们的判断,这是将美善种子播在了心间,心灵灿烂了、心窗也自然朝阳打开了,温暖了,这是语文的诗情种上了心间,多好啊。

同时我们也会注意到在作品中读到了一颗美丽的心之余,我们也拾到了一串精巧的构思之珠。“以聆听自然中的游戏”为话题所写的《听雨,看雨》,小作者智慧地构思了两个典型人物:一聋哑一失明的女孩,可谓美的遗憾,一个典型的场景“当雨越下越大的时候,聋哑女孩拉着盲女孩的手,告诉她雨的样子。盲女孩张着她永远无神的双眼,告诉聋哑女孩她听到的雨的声音”谁能不动容,谁能不说这心灵的雨使彼此遗憾有了美的弥补,谁能不说这也是给我们所有正常的人上了一堂值得思量的课。同时《天使的翅膀》的原作也是以感人的故事情节被推荐阅读的,小作者读出了故事中可爱的智慧老师对小朋友的善意引导、对小男孩的爱护,并将“天使的翅膀“隐喻为成长中难堪的点滴,对生活的洞察、人性的理解有了更进一步体悟,这是语文的慧心植上了心间,多美啊。

    当教材中“因景·缘事·抒情”那种逐步延展开的三个美丽的维度吸引了学生,而我追求的让我的学生爱上写作的心愿也在“闲花落地细无声”的教材学习中愈加透彻明亮了。

沈从文曾说:“水的德性为兼容并包,并不排斥拒绝不同方式浸入生命的任何离奇不经事物,却也从不受它的玷污影响。水的性格似乎特别脆弱,且极容易就范。其实水柔弱中则有强韧,如集中一点,即涓涓细流,滴水穿石,却无坚不摧。”我仅盼在语文之途坐拥“灵动如水、上善若水”的语文诗情慧心,永不遗落!

     





2010年1月15日夜完稿

                              2010年1月17日深夜正稿

                                   于琅中公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17:42 , Processed in 0.08287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