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0年最值得尊敬的媒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3-7 19:23: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0年最值得尊敬的媒体

张  贺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2010年最值得尊敬的媒体不是报纸、电视,也不是博客、播客,而是微博——一个诞生不过4年,进入中国仅仅1年的新兴网络媒体。截止到今年10月,仅新浪微博一家的用户便已突破5000万人,最新最热的消息往往第一时间通过微博蔓延开来。媒体惊呼“人人皆有麦克风”的时代终于到来。

  微博的出现极大地降低了言论的门槛,任何人只要能上网,尽可以通过这短短的140个字来传递消息,随时随地与你的关注对象保持联系。短小精悍、快捷便利的微博使信息的穿透力在互联网时代得以彰显。与强调等级和权威的传统媒体相比,微博具有鲜明的“去中心化”的特点,信息的传播由以往的从一个中心源向四周放射性发散的方式,改变为平行交互式的发散。互联网平等、公开、互动的特点被微博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关注与被关注中,人们似乎有一种获得发言权的快感,“沉默的大多数”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麦克风”。乐观的人们欢呼着说:“在微博时代,没有什么信息能被封锁,也没有什么声音会被遗忘”,“围观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中国”。

  事实果真如此吗?

  太平洋上有一座号称鸟类天堂的“圣诞岛”,岛上栖息着数百万只各类海鸟。每当它们外出觅食,翱翔于海天之上时,遮天蔽日的鸟群发出各种叫声汇成一片,声音之大,令近在咫尺的人也听不见彼此的对话。那么,谁又能够听清鸟们在说些什么?谁又能辨认出哪个声音是你想寻觅的?

  在每秒发布成千上万条信息的微博上,不是每个人都会获得同样的重视,不是每一条信息都会引起同样的关注,众声喧哗里,我们听到的往往只是自己最想听到的声音。哈佛大学教授桑斯坦因此提醒人们,小心微博时代的“信息蚕茧效应”——人们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只follow和自己气味相投的人,于是作茧自缚。

  有人说:“在微博上,140字的限制将平民和莎士比亚拉到了同一水平线上。”但是别忘了,平民写140个字依然是平民,而不会变成莎士比亚;反之亦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2 07:36 , Processed in 0.06156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