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求语文课堂提问的“简约化”
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洛南小学 彭水源
“简约而不简单”,一句时髦的广告语,道出了厂商对自己产品高质量与高品位的追求。笔者并非存心模仿和借用,而是从中体会到在语文教学中也应该追求这样一种简约。“简约”是相对“复杂”而言的,复杂化是目前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有的教师盲目追求课文教学的“厚重”,一篇简单的文章硬是要从所谓的多方面来剖析,不考虑学生的思维和接受能力,面面俱到,致使教学“丰富”了,而学生脑中却模模糊糊、不知所云。简约不是简单,过于简单的课堂教学,目标设置肤浅,课堂容量小,教师的提问学生都能轻易回答,甚至不需要讨论,没有任何思维的阻碍,看似热闹的课堂始终激发不了学生的求知兴趣。简约说到底就是在教学中尽量排除一些形式的、无休止的、不必要的、闲散的东西,最大限度地追求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即所谓的“该讲则讲,该问则问”。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在教材的重点、关键、难点之处提问,在教材的矛盾之处提问,在学生容易混淆、忽视之处提问,就可以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又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和谐的学习氛围。
一、揭示矛盾,引起思索
揭示矛盾,形成一种认知“冲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失踪的森林王国》(北师大版第六册)这篇课文,通过童话故事的形式,旨在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文中老国王在世时美丽富饶的森林王国与新国王登基后消失得无影无踪的森林王国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给学生造成了一种认知“冲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如下问题:“老国王为什么能够让森林王国变得那么美丽富饶?而新国王一上台,就让森林王国消失得无影无踪?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之下,从文中寻找答案,从而形成鲜明的比照,因为老国王非常重视“保护森林”,颁布了严格的法令,而新国王对法令“置若罔闻”,最终导致森林王国的消失。
二、由浅入深,连贯追问
在课文的关键之处,教师可提出一组互相连贯的问题,引导学生的认识由表面逐步进入深层。如《倔强的小红军》中有这样一段:
陈赓骑在马上,心情总是平静不下来。他从刚才那个小鬼,想起一连串孩子。从上海、广州直到香港码头,他打过交道的那些孩子,一个个浮现在眼前。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陈赓掉转马头往回走的原因,教师提出一组问题:
陈赓骑在马上,为什么心情不能平静下来?
与陈赓打过交道的那些穷孩子的处境是怎样的?
陈赓是怎样发觉自己受骗了?
从课文的叙述中,你体会到小红军具有哪些品质?
这组问题有分析型的、想象型的,还有概括型的,这样连贯组合,既能帮助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课文,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三、减少数量,直入重点
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依然存在着费时多、收效少的现象。教师的课堂提问,应采取合并、简化、取消等做法,能直插主旨的就不要绕弯子,力求减少问题数量而取得较好的效果。在具体做法上,教师可以适当加大问题的容量,或者变顺问为逆问。
1.加大问题的容量。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教师作如下提问:“从课文的哪些具体事例中可以看出伯父‘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一个问题,涵盖了全文的主要内容,问题的容量大了,学生又不难从文中找出答案来。
2.变顺问为逆问。如《白杨》一课,假如教师顺向提问:在列车上,哥哥和妹妹争辩什么,爸爸怎样介绍白杨树?孩子们明白了什么?……教师要问好多问题,如果教师能逆向从课文的中心提问,可以提出两个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①课文采用“借物喻人”的写法,“物”是指什么,课文是怎样描写的?②课文中的“人”是指谁?他是做什么的,作者为什么要写他?只两个问题,触及整篇课文的表达方式和写作目的,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
四、搭“桥”铺“路”,化难为易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遇到种种障碍,教师的搭“桥”铺“路”,就能帮助学生从困境走向开阔的境界,帮助学生多角度、立体化地思考问题。因此,教师必须准备一些铺垫性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要力求引而不发、启而不露,教师只是“搭桥”,而学生要自己去走完思考的路径。
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是一个含义深刻的句子,学生容易出现思维障碍,难以理解。教师设计了三个问题:从字面上看,这句话说了什么?联系鲁迅说这句话时所处的社会背景想想,这句话还有什么更深的含义,“四周围黑洞洞的”是指的是什么?谁会“碰壁”,鲁迅先生说这句话时心情怎样,有了这些铺垫,学生就能逐步理解这句话所包含的意思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