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灵动的新课堂
陈永睿
记得2002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一个不起眼的“小魔术互动节目”,后来被评为三等奖。这个简短的节目为什么能得到观众的青睐呢?这大概要归功于“互动”情结吧!记得那时,坐在电视机前的,无论是稚气未脱的幼儿,还是年迈古稀的老人,他们都拿着百元钞票,兴高采烈地跟着电视机里的魔术师玩起来,乐不可支!
由此我想到,教师的课堂教学不仅是对信息有效传递的过程,更是与学生的一种交流互动过程。《语文课程标准》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真正的语文新课堂教学,应该是对话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应该是对话主体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换言之,应该是灵动的新课堂。那么,怎样才能调动这种“互动”情结、达到“灵动”效果呢?
——走进灵动的新课堂,需要我们转换教师的角色。
灵动的新课堂,意味着教师角色的转换。这是老话了。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引导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传统的课堂,教师是主演;新课堂,教师是导演。“主演”与“导演”,一字之差,意味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不是装载知识的容器,不是知识收购站,他们需要的不是一杯水、一桶水,而是自己去探究、去寻找整个知识海洋的能力!课堂不是老师的独奏,而是师生的合奏,演奏主旋律的是学生,老师只是伴奏者!近几年来,我都注重转变自己的观点,变牵着走,化扶着走、放着走,做学生的良师,更做学生的益友,课堂不再是沉闷的师传生受,而是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
——走进灵动的新课堂,需要我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灵动的新课堂,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新课堂的核心是师生的“互动”,要有效地提高师生“互动”的质量,作为教学的参与者、组织者和促进者的教师,必须走进学生心灵,加强学情分析,针对学生的实际,确定不同的教学起点,设置不同的教学深度、广度和难度。我们要从以往“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狭的笼中走出来,花时间琢磨学生,研究活生生的新课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发现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使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近几年来,我全面践行新课标理念,做到胸中有书、心中有生、手中有法,经常设置有价值的问题,促进学生和老师一起去思考探究,让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挑战,让整个教学过程成为“自主生疑→主动质疑→研究解疑→延伸探疑”的过程,形成师生、生生的互动过程。如上《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时,我让学生从生活的体验出发,思考李白与“酒”的关系,允许他们“针锋相对”,善待他们“天马行空”,保护他们“桀骜不驯”,鼓励他们“各领风骚”,极大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走进灵动的新课堂,需要我们师生的“对话和交流”。
灵动的新课堂,意味着师生之间不断的“对话和交流”。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志。近几年来,我运用这种“教学对话”原理,使课堂呈现出一条生生不息的小溪般行云流水“灵活互动”的特点。每上一节课,我都注意了三个方面:第一,精心设置问题情境。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有他们自己的一根弦,发出自己的调子,要想让那颗心与我的话相呼应,就得使我自己能和上这根弦的调门。”根据这一理论,我综合运用“焦点访谈”“对联趣话”“时事难点”“古调新弹”“音乐探疑”等手段设置情境,努力切合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努力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第二,相机进行教学评价。魏书生先生说:“一件事情有一百种做法。”“一句话有一百种说法。”这就是说,作为教师,要允许学生畅所欲言,发表不同意见,并科学运用“无错原则”来评价学生的每一次发言,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依据这一理论,我总是相机运用一句真诚的表扬、一个鼓励的目光、一次表现机会的给予,树立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帮助学生产生质疑批判的胆量,异想天开的创意,标新立异的观点。第三,多方引爆学生思维。教学过程就是老师用灵感的火焰照亮每一个渴求知识的心灵的过程,近几年来,我一直及时“充电”,广涉书海,随时将自己的思维处于活跃的“临战状态”,随时让自己的思想处于“晴空一鹤排云上”的高度,用纵横捭阖的知识,用饱含深意的哲理,用高尚伟岸的人格,用富有激情的语言……去拨动学生的心弦,去滋润学生的心田,促进学生智慧的萌动,积极主动地与教师互动,与同学互动,与文本互动,在愉悦的氛围中,进入语文大世界,领略人文大风光,健全人格大修养。
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激而发灵光,灵动的语文新课堂,孕育着惊喜与激动。让我们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走进灵动的新课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是五年前的演讲稿。现在看来,观点并没有什么新意,灵动的教学艺术也没有谈及,有的做法还值得商榷,如教学评价的“无错原则”应予以辩证看待。现将这一老演讲稿重发,意在引起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