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缘定三生,才有今世的相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20 18:14: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缘定三生,才有今世的相逢
文/逍瑶叶子


某生物学家就生物的角度分析,每个人的出生率都是66亿分之一,所以说,每个人都是幸运儿。六合彩的中奖几率犹如大海捞针,世间有个唯一的你唯一的我,更是比中大乐透更加稀罕的特等奖。几十亿的人,在你身边的也许不计其数,但是,真正属于你的圈子的,也是可以数的过来的。

我也总是在冷清的日子里数着我生命里的人。

隔得远了,跟娘家人也见得少,总是格外的想念。

上世纪的50年代末,祖父母去世早,母亲20就进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家,担起了长嫂如母的重任。父母含辛茹苦拉扯大了三个弟弟一个妹妹,当家做主帮弟妹们成家立业,一直到最小的四叔成家有了第一个孩子。我们这个家壮大成一个20人名副其实的大家庭,共住一个堂屋,依旧拧成一股绳。大家在生活上互相帮助,孩子互相照料,和睦相处,弟兄妯娌间并无争吵脸红的。一直等到父亲发话,把家分了吧,才在78年建了连九间的瓦屋,分作三家。其时,三叔一家已经定居贵州水钢,跟我们远隔千里。就算分家了,大人还是有说有商量,孩子们还是乐在一起,无忧地成长。

我们这个大家的家风有口皆碑,虽然日子很清苦,但是互相帮扶的事迹常常被人写在《孝感报》上宣扬。

母亲去的早。父辈念及母亲为了大家的操劳,无不肝肠寸断,晚辈想起大伯母的慈爱,无不嚎啕痛哭。

然而,逝者长已矣,生者当珍惜。

光阴荏苒,晚辈像春笋,发了两茬。我们第二代承上启下,责任重大。要为五斗米劳碌,又要照料老辈的晚景,还要关注下一辈的未来。当今社会流行许多的“奴”,我们为了长辈和晚辈,乐意当奴。我也不例外。

虽然远嫁他乡,也不敢忘了家乡,总是盼望着相聚的时刻。一年春节的几天,寥寥数日,短暂的聚会,总是不能尽兴。

此番,借新居落成典礼,邀请了娘家人来聚,谁知,大家一致响应,欣然前来。就连轻易不出门的八位老人,也不辞舟车劳顿,一同来看我。

尘世的人们不常相见,因为许多借口,一说忙,二说忙,再说还是忙。什么时候有闲呢?抽点时间,也就闲了。

大家是百忙之中抽了时间来看我,我激动得三夜失眠。

4月10日下午五点,娘家一行四辆小车平安到来,家夫子和公公接的车。夫子说,像刘谦的魔术一样,停了四辆车,二叔第一个下车,才招呼了一声,一眨眼,街上就站满了老少几十人,黑压压一大片,热闹空前。街上的人像看戏一样,这么多的操外地口音的稀客,他们只怕是从没见过哦。人都有虚荣心,夫子说,那么多围观的人羡幕的眼神,他觉得很有面子。

那么气派的广本凌志,那么多体面的娘家人,可不给足了面子么!

我们这个大家族,难得有这么团圆的日子,就连叔伯姐妹都来了。除了打工求学的侄子,除了三叔一家,在家的都来了。叔说,老家是倾城而出,连看门的都没有呢。

数了数,老少爷们31人。长辈八位,晚辈九个,平辈十九。虽然没有到场的还有20多人,但是,这回的大集合已经是盛况空前的。

四叔说,哪怕你三叔有钱,他也没有你这种魄力接待这么多的人,无非是去宾馆招待。

说实在的,大家虽然都丰衣足食,但是他们都是套房,自己安居乐业尚可,接待几十人,可能就紧凑了些。

我骄傲我们还有能力建一幢能容纳这么多亲人的大厦,可以在自己家里招待他们,不用借他人的地盘。就连这么多人的床铺被褥,一样的准备停当,丝毫没有压力。

这么些年,因为路途遥远,俗务繁多,跟娘家这么多的亲戚也少有来往。这次,大家不嫌弃我,都来看我,激动的我话都不会说了。

大家都说,就是要让别人看看,你是大户人家出来的千金,可不能小瞧了你!

我谢谢他们的一片心,笑着安慰他们,我在他乡生活得很逍遥自在,很有尊严。大家来了,才说明娘家没有丢下我不管呢!

一家人欢聚一堂,嘘寒问暖,谈笑风生。看着老辈健康硬朗,小辈活泼伶俐。宽敞的新居,灯火辉煌,楼上楼下,笑语轩昂。

喜欢听古稀老辈还在互相称呼“哥哥”“幺姑”,还像当年一样的亲昵。

喜欢看风流倜傥的哥兄老弟,为了某个话题争得不可开交。

喜欢看风姿绰约的妯娌姑嫂挤在一起打趣,谁的服饰时髦,谁的装化的精致谁的腰细,谁的个高。

喜欢看晚辈或玉树临风,或憨态可掬,跟儿子打得火热。

春暖花开的季节,春意融融的合家欢。

请了摄影师照了全家福。四阿哥喊“茄子”,大家都乐开了花。

高兴时刻,不用喊“茄子”,一样的笑靥如花。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我们是缘定三生,才有今世的相逢。人生苦短,就算一百年,也是转瞬间。许多的人,许多的事,一回首,已是百年身。

长辈健在,晚辈还会层出不穷。子子孙孙,无穷匮。流着相同的血液,秉着相同的性情。长幼有序,互敬互爱。

家和万事兴,这是亘古不变的硬道理。

怀着感恩的心,好好珍惜今生的缘!



我们来时,樱花谢了




慕樱花之名,旷日已久。在记忆里,有关这种美丽花卉的文字颇多。

日本歌谣《樱花》,曲调单纯,朗朗上口。鲁迅先生的《在仙台》里描述“那层层叠叠的樱花,望去,却也像绯红的轻云”。樱花,不论从名儿还是从花儿,都令人遐思万千。

也曾在电视里,在图书里,在网络上看过樱花的图片,白的胜雪,红的似霞,姹紫嫣红,仪态万方。像娇俏的少女,浓妆淡抹总相宜。

然而,总是无缘看见一枝哪怕是一朵真是的樱花。隔着纸张隔着屏幕触摸,那些花瓣,透着纸张的温润,透着屏幕的清凉。樱花,到底是何种温度?总是在梦中萦绕良久。

此番,托六岁儿子的福,随同他们学校的师生,在安达旅行社的导游的引领下,烟雨朦朦,寻访樱花。

看樱花的好去处,当属武汉大学。

有闻,值春暖花开,樱花大道花团锦簇,游人如织,真是花海如潮,人潮如海。樱花绽放的盛状,于游人是何等的吸引力。游人趋之若鹜,为了一睹芳容,有近水楼台先得月者,更有多少梦寐以求的南来北往的过客。

曾经觉得,一个莘莘学子求学的高等学府,繁花似锦尚可,万人蜂拥的喧嚣,是否与校园固有的静谧格格不入呢?今日得见,也不由得改变了固执的成见。

我们一行到达武大校园时,已经下午三点多,天仍旧阴沉,下着绵绵细雨。这桃花雨下了五天,虽然是“斜风细雨不须归”,但是,淫雨霏霏,下久了,花儿也变得忧郁。

“人间四月芳菲尽”。我们来时,樱花已经谢了。因为时间仓促,导游说“半小时以后在原地集合”。偌大个大学校园,车停在校园侧门口,要寻找樱花,还要走很远的路。

武大真是个环境优美的求学圣殿,各种树木花草夹道,郁郁葱葱。高大的法国梧桐,树皮尽落,裸着白白的树干,虬枝上零星吊着去岁的桐球,还没有发新芽。那么粗的树,怕要两三个人才能合抱过来吧。这要栽培多少年,才能长成如此参天大树呢?不由感叹“树人难,树木也不易啊”!

那高大的乔木,如毡的草坪,皆不是大家此行的目的。人们目光追寻着花的身影,隐约见了一两株开得正热烈的紫荆花,大大小小的人儿皆欢呼着涌了去,忙不迭地摆着各种pose,跟花儿合影。我不禁好笑,是不是真的乡巴佬进城,没见过花么?不过,也不能怪,追逐美丽是人的天性。这种如火如荼的紫荆花,也只是在画上见到过的。

没能走进樱花大道,只是零星的看见了三五株樱花,那么多人拥挤在树下,不能靠近,只能远远地欣赏罢了。

我们来的不是时候,樱花的花期已经过了,加上几天来的风吹雨打,难得寻到完整的花朵,花瓣凋零殆尽,唯留花蕊在枝柯。游人甚多,就算是落英缤纷,亦被碾作尘土。我没有随众,没有跟她合影。我和樱花都过了花季,心生“同道中人,同病相怜”之感。没有娇艳的花,也没有了芬芳的味道,闻到的皆是凡尘的脂粉。

然而,我还是不甘心她以如此姿态迎接我的到来。待热闹的人群又去追逐别处的风景,我独自站在她的脚下,凝神与她对望。她已经没有华彩霓裳,卸了红妆换翠衫,又有别样的风情。“花无百日艳”,世间万物终逃不出这一伦常,浓墨重彩也终将洗尽铅华,返璞归真。

我平静地凝望着那树巅一朵依然盛开的樱花。那一枝独秀的樱花,像一个骄傲的女儿,在风雨中倔强地绽放,以她的美丽,延续着她母亲曾经的美丽。

一个特写,拍下了她凝着雨露的美丽。

想起几年前,因为日本首相小泉执意参拜靖国神社,要为侵华头目立牌坊,引起中国公愤。中国人抵制日货,甚至有人建议要铲除武大的樱花。那樱花是37年日军侵略中国时期,日军侵占了武汉,把武大占领为驻中原总司令部,兼伤兵疗养院,为了安抚伤兵的思乡之情,遂种下了樱花。世纪风云过后,樱花已蔚然成林,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虽然,每每看到樱花,总不能忘记国耻国恨,但是,樱花何罪之有?就如同母亲犯罪,腹中胎儿是无辜的。卿本善良,因为历时的根源,她被镣上了沉重的枷锁。

沧海桑田,寒来暑往,她荣枯自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多少人倾慕她的绝代风华,但她该绽放则绽放,改凋零就凋零,不被仰慕者的眼光所左右。

樱花谢幕啦,迟到的旅客,恕过期不候!

再见,明年的花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13:03 , Processed in 0.07448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