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我们亲手翻一下语文教科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27 16:21: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让我们亲手翻一下语文教科书
                                                                                                王栋生

昨日网上看到题为《江苏版语文教材删除<阿Q正传>等文》的报道,感到惊讶,因为我手上正拿着最新印次的这套教科书,和前几年是一样的,怎么又出了新闻呢?

这篇报道中有多处错误,很多语文教师和学生一眼就看出来了。比如,“新学期江苏版中学语文课本删除了《雷雨》、《孔雀东南飞》、《阿Q正传》等众多名篇”就不知从何说起。然而,错误信息在网上迅速传开。公众对母语教育热心关注,这无疑是好事,但包括这篇报道的记者在内,参与讨论的人有多少看过苏教版(或者其他版本)高中语文教科书的目录,就很难说了。在这篇报道没注明出处的“链接”中公布了“剔除”的篇目,和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几乎毫不相干,有些是小学教材的,有些是初中教材的,记者没弄清楚是被哪个版本“剔除”,就“链接”过来了。在苏教版语文教科书中,《雷雨》一直在必修本中,《孔雀东南飞》《阿Q正传》在配套的《语文读本》中;所谓“剔除目录”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六国论》《项脊轩志》《五人墓碑记》等经典篇目,全保留在必修本中(其他几种版本的教科书分别有保留),记者只要稍稍翻一下高中语文教科书目录,就可以避免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网民自由言说,即使用语过激,影响也有限,但严肃媒体的错误信息就有可能广泛地误导读者。我们相信,任何关心语文教育的人只要稍稍留心一下事实,都不至于有报道中说的“承载几代人记忆的课文从教材中消失”的担心。语文教科书收录了哪些文章,社会给予关注,是语文教育工作者求之不得的事,只是帮忙不添乱,不能危言耸听,不能用错误信息干扰教科书的编纂与使用。

比如,新闻界就语文教科书中鲁迅作品的数量做过不少报道,但一直没能正确地传达信息。高中教科书中鲁迅作品适当减少一两篇,未必涉及编选者的立场和态度。社会可能不太了解基础教育界的课程改革。看相关报道,可以发现,很多媒体记者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因素:按照规定,课改后高中语文必修阶段的教学时间只有五个模块,共计1·25年,也就是说,一共只有两个半学期,而不是此前的3年6个学期,因此这一阶段的教科书必须适当减少文本篇数,压缩教科书的内容,把一部分优秀作品调整到选修阶段去学习,或是移入读本中去安排学生阅读。比如,在高中阶段,学生还可以通过选修课程接触鲁迅的作品。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科书《鲁迅作品选读》就是为专门的选修课程而编写的,学生通过36课时的课程学习,研读鲁迅作品,并通过检测获得学分。

媒体掌握情况不够全面,反过来会干扰教科书的编写。如,2004年,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第五模块收入《阿Q正传》全文,试用阶段有不同反映,一些教师反映课时不足,个别媒体也报道过教师教学全文有困难;2006年,编者把《阿Q正传》从教材中移进《读本》,然而随即就有媒体报道“《阿Q正传》从我国高中语文教材中消失”,令人啼笑皆非。教科书试用阶段,某地有家长投书报社,质问“高中语文课本为什么没有《荷塘月色》”,教育局立即过问,要求停止试验。——其实那位家长不知道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就在下一模块教科书中,他只翻了五本必修本中的一本,就愤愤不平地写信给报社了,而报纸竟然也刊登了,而“有关部门”竟然也就相信了!

一些记者和网民没有弄清“课改”、“模块”、“必修本”的概念以及版本方面的信息,不免无的放矢,张冠李戴。一篇报道犯了这么多常识性错误,也反映我们的语文教育的确出了一些问题,当然未必是教科书的问题。既然大家关心教科书的编写,为什么不找来亲手翻一翻呢,在当今之世,这毕竟不是一件难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18:08 , Processed in 0.07039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