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痴 迷 不 “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10 19:16: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痴 迷 不 “误”
                     ——王凤保书法的精神体验与自我品格
                                           余姚人

    当当代书坛以权力话语引导广大作者倾心于“二王”书风之时,一种传统艺术发展空间的多相性行将萎缩,书家风格个性与创作者的主体情态旋即归拢于千人一面的低俗窘境。对传统书艺的理解与消化,在不同知识结构与文化修养的背景映射下,其水平悬殊之大必然因人而异!不可否认,在“二王”帖学一路书法的转承上,曾造就了许多书法大家,他们之所以能自立门户,绝不属简单地对笔法、章法等技术要领的原样承袭,他们的成功更多地是在书学观念上与古人剥离,亦即与古为新。当代取法“二王”书法者,大多数作者以轻巧佯装简淡,以轻狂扮演飘逸,以染缣儿戏高古,颓锋败笔,一派硬笔面貌,何韵味之有?
    因而,当代取法“二王”书风而有一得之见者就显得难能可贵。在书界本人的朋友圈子中,有多少个能在自己书法创作中契合传统书艺精神的书家,笔者眼下还不能一一揆出,但与我交往已近十年的王凤保绝对就属一个。
    王凤保,甘肃天水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他自幼酷爱书法,工作之余,临池不辍。他年长于我,平日以兄弟相呼。他早年曾投师天水董晴也先生门下,习字作诗,不断历练着自己的艺术眼光。董氏功利心极淡,故而王凤保多年从董氏那儿修养的平常心性就成为他今天处世治艺的非常资本。在王风保的生活世界中,习字作诗对他来说只是工作之余的爱好而已。数年前,董晴也先生曾为王风保赋律诗一首,其句云:“平居未羡吞天胆,倨贵原来过眼烟。但重诗书轻势利,也轻荣辱重因缘。”这是董先生对他为人处世与沾溉诗艺的真实写照。在诗后题跋中,董先生又十分肯定地赞扬道:“凤保君酷嗜书法,数十年临池不辍,深得羲之兰亭笔意,秀雅清逸,了无俗气,难能可贵。”王风保多年对自己艺术心性的陶养,首先使他在书法创作的领地获得了一般书家极为难得的人文品性基础。
    王风保书法出入“二王”诸帖,兼用碑版浑厚之气润其齿颊。他于《圣教序》用功最勤,兼及《兰亭序》、《十七帖》、《书谱》等等。在创作中,他不囿于晋唐刻帖之瘦硬积习,适体施以圆润之笔,悬管聚锋,柔毫外拓,注重墨法的浓淡并用,同时在章法上增益跌荡节奏,使其书破其成规而毫不逾矩。尤其,他以开阔的求知襟怀和宽阔视野,从现代书家白蕉《题兰卷》上着眼,倾心玩味白蕉字法之变,从而觅得入古出新的创造性经验,乃至于他在学习隶书《张迁碑》上又借道于何子贞的笔法实践——不薄古今,这就意味着王风保在舍近求远或者舍远求近的偏颇路向上都做到来自于人生体验的圆融与通汇。古往今来,在充满诗性的艺术领域,几乎所有成功艺术家的技术性实践与创作,绝对没有恒定的轨迹可寻,也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律可讲,成功与否取决于自己先天赋予的个性与心性。清代叶燮论诗时讲到:“惟不可名言之理,不可施见之事,不可径达之情,则幽渺以为理,想象以为事,惝恍以为情,方为理至事至情至之语”。这与刘熙载论书所言:“学书通于学仙,炼神最上,炼气次之,炼形又次之”没有什么两样!笔者始终相信,艺术领地之高处永远是被天才占有的!
    王风保作书常常以驾轻就熟的创作意识焕发生机,以质体的转合控制整体章法的律动。某次,王风保在诸多观者面前(尤其还有当代书法高手——蜀中刘云泉),他从容挥毫书作数幅,笔到意出,刘云泉深赞其笔法熟练,又称其书作静穆隽永,极乎自然,富有书卷气和创新精神。
    在平日与他的交流中,王风保有一句口头禅叫“白气的”。其实,这是天水口语中关于某人做事甚或审视艺术作品时对其浮浅无根的批评。笔者措其辞并映照于书法,“白”必然是一纸空文,了无底气还有什么功底、厚度、深度可言?而王风保在他首选帖学之后,又借汉隶之浑厚弥补帖字之单薄。他创作帖字每以碑书之拙、之厚壮其气,创作碑字则以帖字之清、之曲尽其灵。在生活中,他每当观赏纯习帖者作品时多谓其单弱,反之,又谓纯习碑者缺乏灵动。无疑,这是王风保多年沉浸并游刃于碑帖间之后对书法审美的经验之谈。
    功夫不负有心人。自1998年以来,王凤保书法作品先后多次参加全国、省市重大展览并获奖。他曾入选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作品展、“三晋杯”全国首届公务员书法大展、2005年《书法导报》国际书法篆刻展等等。当代著名书法家张旭光在与王风保睽违两年后对他在书法上的进步做了如此评价:“用笔熟练,结字每有奇异之处,章法能随意安排,了无俗气,难为,难为!”
    王凤保已过知天命之年,自去岁以来,他熟背了30几篇古文,最近他又连续赋诗、作文。他在字里行间所勃发的昂藏真气与勤奋不止的对艺术坚执之爱,深深地撞击着笔者的心灵!王风保在书法艺术上的孤寂修炼与操守,是他冥心一注于自我生命的精神期许,他外求济而内重养的体人之道又属于自己于味外取味的生命逍遥!作为业余爱好,他对传统书法元精神的体认与关怀,业已溢出了一名普通追求者的常识性见解。目前,在他的书法作品中还有待于强化更大的空间张力和对比关系,尽管如此,他的自我表现方式已经将一名普通艺术者对传统书法的体认与解读以最大的努力达到了某种深度,可能,这就是王风保本人将书法作为业余喜好而于不期之间实践为专业创作水平的成功标志。
    行文至此,每忆陶靖节《五柳先生传》语:“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傍友亦如风保兄造艺,笔者自将深叹吾道不孤,书友不孤!得道者自幸,笔者亦当幸焉!

     
                                    2007年7月23日于古秦州叙异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20:36 , Processed in 0.06790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