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外养内”——语文课堂拓展阅读教学的原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23 16:44: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以外养内”——语文课堂拓展阅读教学的原点

浙江省苍南县灵溪镇公园南路成教中心教科室 朱伟
一、背景

教授《邹忌讽齐王纳谏》时,大家总是很自然的将邹忌的讽谏艺术作为一大重点进行拓展性阅读的重点。原因很明显邹忌的讽谏确实可说得上是一种艺术,这一点可从历史上各名家差不多众口一辞地肯定了邹忌的讽谏方法上得到证明。但几次教下来后,我隐隐约约地产生了一个疑问:在这一次进谏中,讽谏真是邹忌成功的主要因素吗?即使是主要因素,那么围绕这一点展开的拓展阅读是否合理?带着这些疑问,在新一轮的教学中,我决定与我的学生来一次大讨论。为了能实行这场讨论,在上课前,我要求学生翻译全文,了解大致故事情节。

二、案例描述

在初步疏通文字后,引导学生了解本文结构上的“三叠法”了:三问,三答(与徐公比美);三比(由己推王);三赏(齐王纳谏);三时(结果)。至此,我适时地以材料展开了拓展阅读。

阅读《召公谏厉王止谤》,思考一下,与邹忌相比,召公进谏失败的原因在哪?

(学生讨论之后)

生一:召公一开口就说:“民不堪命矣!”,可并没有进而提出具体建议,导致了厉王在盛怒之下,采取了“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的方式,最终导致了“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的结局。可以说召公的进谏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的结局了。

生二:我补充一点,尽管召公后来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雍而溃,伤人必多”的比喻说法来劝厉王,但正如前一个同学所说的由于一开始的错误,此时厉王已是骑虎难下,所以再动听的语言到此刻也显得苍白无力。

生三:我们小组把邹忌和召公的进谏进行了比较,制定了一个流程图:


讽喻
进谏

邹忌 ============== 齐王
召公 =============== 厉王


纳谏
止谤


结果:战胜于朝廷

结果:流于彘


从上图中可见,邹忌采用的是“讽”,即委婉的劝说,而召公是直谏;邹忌是以自己与徐公比美遭蒙蔽而推演到齐王遭蒙蔽“甚矣”的现状,可说是水到渠成,令人信服;而召公却直奔主题,不考虑受谏者的心理状况:结果不判自明。

学生发言至此,我感觉到有必要给学生泼泼冷水了。

师:刚才大家的发言,可说是分析精当,有理有据。但我有个疑问:方式真的是一次进谏成功的关键吗?

(课件展示材料)

庞葱将陪太子到赵国当人质,临行前,他向国君请教:

“如果有一个人跑来向您说,大街上有一只老虎,您相信吗?”

“当然不信!”

“如果又有一个人跑来向您说,大街上有一只老虎,您相信吗?”

“半信半疑。”

“如果再有一个人跑来向您说,大街上有一只老虎,您相信吗?”

“相信了。”

“三人能成虎啊。而今我将出使他国,那么对我不满的人何止三人,请君王记得在那些人说我坏话时,能想想这个道理。”

果然,他出使之后,他的许多对头纷纷向国君列举他的种种罪行。尽管庞葱以“三人成虎”的故事向大国说明,但结果还是遭到了国王的猜忌而得不到重用。

(战国策·魏策二)

晋君欲攻打虢国,却又惧虢与虞的结盟。于是,就遣一使者前往游说虞王,许以大量财物。虞王心动,欲解虞虢之盟。虞大夫宫之奇劝曰:“假如嘴辱被除,那么牙齿又岂能不寒。”虞王不听,终为晋国一一攻破。

《史记·卷三十九》

师:大家请看课件所展示的两件进谏的事,庞葱与宫之奇的进谏方法与邹忌所使用的方法是否同属一类?他们进谏失败的理由何在呢?

(生议论纷纷,良久……)

生四:我看材料中,这两人所用的进谏方法与邹忌所用的方法可说是殊途同归,可他们却失败了,这是不是能说明邹忌进谏成功的关键其实并不是在于他所用的方法,可能关键应该在于受谏者——国君的英明了。英明的国君从谏如流,而昏庸的君主是视谏如仇。

生五:我也有这种感觉,比如说魏征与唐太宗吧,从史料上看,魏征对唐太宗的进谏真可说是“两面三刀”,一点也不留情面,我记得好像有一次唐太宗被魏征气得大叫“有一天,我非得杀了这个乡巴佬”……

师:“杀了这个乡巴佬”,唐太宗有这么说过吗?(生笑)

生五:大意如此,具体原话怎么说,我现在记不起来了。好像就是上次我们用来进行文言文翻译的一则材料,当时老师你就是这了说的。

师:是吗?(笑)就算是我说过,但学习文言文最好还是能够记住有的原话,这样才能帮助我们掌握文言文。

师:讨论到这,大家是否对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取得成功的关键有了较为完整的看法了,这里,我给大家看看英国文学家培根的一段话,可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课件展示材料)

鸠匹特为了王国,千方百计地迎娶了麦提斯(Metis,希腊神话中的建议化身),之后,麦提斯有了身孕,但鸠匹特不待她分娩之期到来,便将她一口吞掉,于是麦提斯腹中之胎亦转入鸠匹特的身中,也即是说鸠匹特自己开始怀起孕来,结果是,一个其周身顶盔戴甲之帕勒斯(智慧女神)便从鸠匹特的额头上产生出来。

师:大家看出了什么没有?

生(较为齐声):原来所说的进谏,最终只是表明君主的智慧呀。

师(小结):是呀,麦提斯,这一建议女神所怀的“孩子”最后只能让鸠匹特来生育,帕勒斯这一智慧的象征只能从国王的额头上产出呀。

三、课后反思与分析

新课标颁布以来,语文课堂上的拓展教学成为时髦话题之一。无论是实验课还是示范课,也无论是研讨课还是公开课,执教者均不约而同地会选择在课堂教学的后半程来一点拓展教学。但是,很多时候,文本的价值还没来得及探究,学生思维还没被完全激活,就匆匆进行的拓展,不仅取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使得语文课成了生活常识课、思想方法课、自然科学课……究其原因,正是由于没能处理好“外”与“内”的关系,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乱耕别人的田,荒了自已的地”的奇怪现象。

对上述论点对照这一课堂尝试,我本以为精彩的设计却光彩尽脱,让人有种说不清的尴尬。首先,从语言角度看,《邹忌讽齐王纳谏》属于文言文,而文言文教学的重心应该是有异于现代白话文的语言特点,这也应该是文言文教学中的重点,而本课中,我在拓展时却花了大量的时间对“进谏”这一属于社会政治范畴的话题进行了可说是无此尽地探究,这似乎已远离了教学重心。其次,在运用材料时,为了降低难度,我特意把原为文言的材料翻译成了白话文,尽管这一安排比较贴近学生的水平能力,但这一安排却进一步远离了本文的教学重点。最后,为了尽可能地落实对“进谏”进行探讨,我在教学设计时,把本应在课堂上的诵读漏掉了,这对学生学习文言文可说是一大伤害。真可是应了“乱耕别人的田,荒了自已的地”这一句话了。

综上所述,本课所进行的拓展一是曲解主旨,偏离了课堂教学重点,二是游离文意,脱离关键词语内涵这两大错误。反思之后,我认为语文课堂上的拓展教学,应该坚持文本为本这一原则,即课堂活动都要聚焦文,拓展应该切合学生实际,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得明白自己在教什么,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是所教的是语文,文本“内”与“外”的整合应相对集中,能使学生学得相对透彻,而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应与听、说、读、写的常态一致,与学术界的认识一致。因此,语文课的拓展要“以外养内”,关键就是一个“养”字,这也是语文课堂拓展阅读教学的原点。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我对本课进行了调整,抓住关键字,对关键句进行品读,尔后进行适当的拓展训练:

分析文本,我认为本文关键是两字:一是“思”。邹忌在三问之后,从妻、妾、客得到美于徐公的答案。可在事实面前,“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此时,他一没有妒忌,要知道他对自己的容貌是相当看重的,“修八尺有馀,身体呹丽。朝服衣冠,窥镜”。看看,早上一起来就照镜。二没有大怒,不因为自己比不上人而生气,也没有因此而迁怒于人,要知道妻妾都骗了他。相反的,他却是“寝而思之”,并能比较客观地总结出个中的原委:妻私我,妾畏我,客有求于我。更难得的是,他能进而类推到治理齐国的大王身上,指出“王之蔽甚矣”。这一点正如《古文观止》编者的评价“邹忌将己之差,徐公之美,细细评勘。正欲于此参出微理。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快哉!”可以说这一“思”是文章的深化,而且凸现了邹忌的智者形象。二是“善”。齐王在听完邹忌的进言之后的神情、态度在这一字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你看,齐王在听了邹忌的闺房小语之后,一没有怪邹忌在朝廷上谈闺中如此不庄重之事;二没有追究邹忌与自己相提并论之罪;三不掩饰自己深受蒙蔽之事实。相反,他只说一“善”字,多么痛快,多么干脆。也正是有了这一“善”字,才有下面的“三赏”与“三时”,才有“战胜于朝廷”的盛况。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明君的高大形象。

抓住这两字,全文就活络了,结合上述几则文言材料,也能将“进谏”讲清楚了,这样可达到既抱住了西瓜,又捡到了芝麻的效果:诸君盍一试?

参考资料:

1.谈谈拓展教学的“信度”
2.崔国明《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7期
3.语文课的拓展要“以外养内”
4.张强《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7期
5.读《邹忌讽齐王纳谏》
6.朱伟《语文教学通讯》2002年10期
7.阅读教学拓展训练的误区
8.徐立刚《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7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05:04 , Processed in 0.07310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