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随笔的笔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5 22:42: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随笔的笔调

                                                 韩石山



记得什么人说过,世上的事,入门容易的,深造就难;入门难的,深造就容易。若这真是个规律,那么我要说,写随笔就是这样的,入门容易深造难,或者说,会写的多,写得好的少。

入门容易,是因为它这个名称,就让人放松了警惕。小说,你不能说写得小一点就行了,散文,你不能说写得散一点就行了,诗更不能说写得诗一些就行了,说了跟没说一样。偏偏到了随笔这儿,不管是老师,还是课外的导师,常常会很随意地说一句,随笔嘛,随意一点就行了。好像他这么随意地一说,就是一篇随笔似的。

现代意义上的随笔,老祖宗在英国,看看兰姆的《伊利亚随笔》,你就知道,这样的说法,是望文生义,几乎可说根本不知随笔为何物。兰姆的随笔,题材固然是无所不包,但其写法,是何等的严谨,哪里有一点随意的迹象。

要叫我说,随笔最为重要的,不是题材的整与散,也不是结构的严与松,而在其笔调上,你的笔调是随笔的笔调,你写的就是随笔,若不是随笔的笔调,不管你叫什么,都别叫随笔。有时候,叫小说反而是一种遮掩。

而在所有的文学概念里,最难说清的,恰是这个笔调。我想到了两个词,若说清了,笔调这个概念也就说清了。

一是调儿。老师起歌的时候,先唱一句,然后不好意思地一笑,说起高了。再起,低了点,就能跟上唱了。这只是调儿的一种,还有一种调儿,是感情的调儿,欢快的还是忧伤的,一唱就要唱出这个调儿。名唱家所以可贵,就是他能唱出他独有的那个调儿。

再一个是德行。不是给学生做操行评价里的德行,是北京人说到什么人的时候,很轻蔑地说一声“德行”的那个德行。比如,街头一个年轻人走过,有人叹口气,说这个孩子呀什么什么的,旁边一位老者搭上腔,一开口便是:“说他做啥,就那德行!”说白了,就是一种不怎么良好的习惯,已然化为一种品质,做什么都带着那个劲儿。

看现代文学名家作品多的人,就会发现,凡是有大成就的人,都有自己的笔调,而表现他们笔调最明显的作品,则是他们写的那些随笔。杂文具有许多随笔的特质,鲁迅的文学功底深厚,文字表达能力特强,晚年写杂文甚多,显现的笔调特征也最为明显。只是他的政论色彩强了些,刚劲过之,柔和不足,可谓杂文的典范,却不能说是随笔的正路。郁达夫的随笔,就没有这个毛病,那真是意到笔到,挥洒自如。徐志摩的随笔,每多上乘之作,这要得力于他的性情好,心态好,写的时候,贯注着一种温情,读来自然通心底儿愉悦。若不懂笔调,或是不顾笔调,只是蛮横地写下去,以为我是随意用笔写的,自然是好的随笔,没有不丢人现眼的。

严格地说,一个作家,就是有了一贯的笔调,写每篇随笔时,也要有它的笔调,有它的德行。举例来说,鲁迅的《风筝》是哀伤的,胡适的《差不多先生传》是婉讽的,龙应台的《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是愤懑的,这些文章的笔调,都与作者所要叙述的事理,所要表达的意象和谐一致,同时也显现了作家独特的笔调。

那么怎样才能写出自己的笔调呢?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最难回答的。我可提供的答案只有一个,就是“敬慎”二字。这是看一篇谈书法的文章悟出的。梁漱溟先生是一位著名的学者,也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别人向他讨教写字的经验,他说,每执笔唯谨记“敬慎”二字。用在写作上,就是,每执笔,一定要记住认真二字,不敢存丝毫的轻慢之心。

能不能再具体一点?仍举个书法上的例子。启功先生是一位大大有名的书法家,有人向他请教写字的诀窍,他说:“行书宜当楷书写,其位置聚散始不失度,楷书宜当行书写,其点划顾盼始不呆板。”行书是活泼的,楷书是规矩的,行书里掺杂了楷书的笔意,看起来既妩媚又端庄,品格自然也就更高了。反之亦然。

把这两个书法家的话合起来,就是,写随笔绝不能操下随意的心,反而应当更其敬慎;要有自己的笔调,但这一笔调的体现,不妨借用他种文学的笔法,作自由自在的表达,比如说,以小说的笔法,写出行为对话的活泼风趣,以政论的笔法写出见解的超凡脱俗。

究竟该怎样处置,空口说了不算,最最重要的是,多多练习,多多琢磨。



                                                 2009年3月4日于潺湲室
2#
 楼主| 发表于 2011-7-5 22:42:56 | 只看该作者
要有自己的文字风格

                              ——周友斌《生命的后花园》 序

                                             韩石山



整整一天,都在看周友斌的书稿,名为《生命后花园》,一部多种题材的散文集。原先的打算,是看上几篇,找到写东西的感觉,主要是找上几个可资引证的例句,就可以动手写了。想不到的是,看进去就放不下了,早饭后看到午饭前,午休起来又看到晚饭前,竟看了个底儿朝天——完了。

我得说我是幸运的。写序从来是苦差事,但遇上让你惊喜的文章,一篇看了又是一篇,如同行走在山阴道上,又成了人生不可多得的赏心乐事。我不是说周友斌的文章,篇篇都是妙文,但三两篇之内,必有奇思佳构,妙言隽语,由不得你啧啧称赞,甚至拍案叫绝,则是可以肯定的。

最重要的,是我看出了,他是山西散文作家中极为稀有的,有自己文字风格的作家。起初我也没有归结到风格上,读着读着,若有所悟,才想到这样的概括。起初只是惊异,惊异我的这位小老乡,数岁不怎么大,学历也不怎么高,何以早早就有这样的文体自觉。

是啊,一个写作者,心境会这样澹泊,这样宁静,写的是现在的事,顶多是刚过去不久的事,笔下没有顾忌,没有回护,甚至没有人们因为对更早以前的反感,而顺势赞美几句当下的习气,比如连我也免不了用用的“粉碎四人帮之后”、“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类词汇。这样纯净的文字,这样恬淡的情感,恍惚间,你会以为拿错了书,看的是一本明清的笔记,比如张宗子的《瑯嬛文集》,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或是三十年代某个右翼作家的文集,最能比附的该是梁实秋的《雅舍随笔》。

有了这样的意识,再往下看,就有意地寻觅,验证,看自己的判断有几分直抵作者的灵府。一句话在作者也许是无意,在我看来,不妨说是泄露了天机,《我的“文人病”》的开头,作者写道:

鲁迅言语常常最是刻薄,他挖苦中国的旧文人,愿意在秋天的薄暮,吐半口血,由两个童子扶着,恹恹地去阶前看海棠。在这个问题上,我其实跟梁实秋的看法有些相同:“不如独自一个人,硬硬朗朗到菜圃看一畦萝卜白菜。”

以我对梁氏作品的熟稔,也要惊诧作者俯拾的便捷,一种熟悉后的随意。

你或许会说这不过是一时的巧合。就算是吧。且看:

八十年代前,我们看不到的书很多,看不到梁实秋、看不到胡适、看不到张爱玲……甚至看不到钱锺书,现在呢,你想看到的书就真的看到了吗?你想说的话就真的敢说了吗?(《每天都是读书日》)

这里不是专门谈他喜爱的现代作家,而是泛泛地谈对“设立读书节”的看法,也即是说,这里对作家的举例,是无意的,举几个自己喜欢的现代作家就是了。而在所举的四个作家中,梁实秋居首,年龄梁不是最长,名声也不是最大,何以第一个就是这个以散文名世的秋郎?只能说作者喜欢罢了。

确也是的,典雅,流畅,幽默,俏皮,是友斌自觉的追求。

四十岁好比登华山过了回心石,路途已经过半,人早有了乏意,但好走的路却都走完了,剩下的全是峻峭险途。(《四人岁的感觉》)

晚上,安排是歌舞晚会,大家尽情唱歌起舞,我是大笨人,唱歌不行,起舞更不会,只能“冷眼旁观”。这也如同我的处世,常常是无足轻重的旁观者。好比那头争抢不到食物的瘦猪,只好做一个饥饿的思考者。(《去平陆看桃花》)

这样的句子,其语言特性,是一眼就可以看出的,典雅俏皮,还有几分自嘲的功夫。另一类句子,看似平凡,却极见功底,比如:

大家一路渐次向上看过去,直到穷尽了路途,已然不能尽兴……油菜田的深处又是两只山鸡飞了出去。等有人反应过来拍照,只抓拍到山鸡远去的一个小小的影子。

不说全段的流畅精致了,只“直到穷尽了路途”几个字,也是值得细细咂摸的。

作者所以能在语言上臻此境界,与他的写作心态不无关系。在我看来,他的写作,首先不是为了发表,而是为了宣泄,为了记录,或者说是为了好玩,再下来才是发表,能发表的发表(纸质报刊),不能发表的,放在网络也一样的高兴。也就是,有所思有所悟,觉得有趣,就记了下来。这就决定了他行文的坦率,自信,无所顾忌,也无所回护。这一写作心态,或者说这一写作方式,在书中也可以找到证明:
        不是忽然对这个颇有争议的人发生了兴趣,因为昨天才听人说起那个

“雪白脸,扫帚眉,一看就是卖国贼”的典故,晚上一个人睡在床上玩味,觉得可以把这事记下来。(《说林彪》)

还有一点,是我的一种感觉,就是读友斌的散文,间或的,还会想到英国那位随笔作家的笔调,我说的是查尔斯·兰姆的《伊利亚随笔》。因为没有在书中找到例证,权当是我的瞎猜吧。

不管怎么说,仅凭我读到的这部书稿看,说友斌是个有自己文字风格的作家,是个有文体自觉的作家,是不为过的。在写作这个行当里,这是一种最为优秀的品质,至于说往后有多大的成就,那就不是我敢说的了。

是为序。



                                    二〇〇九年四月二十六日于潺湲室
3#
 楼主| 发表于 2011-7-5 22:45:32 | 只看该作者
赵瑜的文体意识

韩石山



中国作家多无文体意识,报告文家作家尤甚。他们有的是激情,激情催促着文字,顺流而下,随物赋形,得来全不费功夫;原本枝叶披覆者,能叙述清楚,已然是此中高手。他们有的是思想,任何俗常的话语,只要当时当令,均能诠释出精妙的蕴含。

报告文学作家中,有文体意识的,赵瑜先生要算一个稀罕的品种。前面的批评并不完全准确,该开脱的时候还要开脱。报告文学作家的选材,常着眼于宏大与凝重。大与重的物件,往往形体也就粗笨,纵有微妙之处,亦非常人所能悉察。在报告文学一行,赵瑜出道甚早,名望颇高,以文体而论,不管是早先的《强国梦》,还是不久前出版的《晋人援蜀记》,主观上或许有所图谋,实未有上佳的显现。可喜的是,新作《寻找黛莉》,令其一展宏图也一展长才。

事件之小,小到再不能再小。不过是在古董市场上发现了几封巴金给一位少女的信,七封,不能算多且都不长。给了我这样的冬烘,稍作笺释或著一短文,送专刊此类文稿的报刊,也就了事。比我稍为聪明一点的,也不过是翻查资料,笺而又笺,释而又释,完成一篇万把字的所谓学术论文。吓死你也不会想到,写出一部近十万言的书稿。

然而,一个有心人的机锋,一个探索者的勇毅,是常人无法想见的。

此中的关键,在于找见那位1937年十七岁,若活着当近九十,又显然绝非本名的黛莉小姐。坡子街,襄汾,宁武,西安,线索断了又续起,对象找错再重来,几经挫折,几多悲喜,终于找见了现居西安的赵梅生老人,解开了这七封不是情书却满含情义的书信的谜底,也解开了一个饱经世事沧桑的老人与她那个庞大家族的谜团。十几页纸质灰黄的书信,如一片又一片的云霞,在历史的天宇轻轻飘浮,聚集着什么,又照耀着什么。于是在这深邃的时空里,我们听到了救亡图存的呐喊,也听到了民不聊生的哀叹,看到了河山递变的痕迹,也看到了辗转流离的艰辛。最小的和最大的,最薄的和最厚的,就这样紧紧地铰合在了一起。

这就要说到赵瑜的文本意识了。且设想几种可能。马上能想到的一种当是,也写了寻访的过程,但将那七封信放在前面,或附在末尾。不能说不对,却难说高明,——仍是笺注的路子,不过无限地加大了笺注的分量。再一种可能是,将这些书信糅合在叙述中,增加了叙事的绵密,却无形中减弱了收信的分量。好的作品,应当如丽人出行,身佩琼琚,叮当有声而仪态万方。这一写作秘笈,赵瑜显然别有会心且心有别解。且看他是怎样摆布的。

全书共20节。将这些章节的名目连缀起来,便可窥知其调遗的手段。计:巴金致黛莉第一封信;古董商喊出高价位;这批旧信从何而来;温馨而又敏感的话题;血贱《牺牲者》;是回忆逼着我写《春》的;查找襄汾县里赵逢冬;信仰应是文学之根;寻访到一位赵文英;矛盾中挣扎的弱者;祝寿村又见新希望;赵公馆里两兄弟;抗战前最后一封信;宁武关人拉板车;五叔捐躯与梅生出走;在西安会晤赵健女士;战争也没有毁掉他们;从克难坡到嘉峪关;坚决不做二房太太;共同寻找黛莉。

从上面的撮述中,大致可以看出,七封信,是分插在全书的。厘清一下便是,第一封在第1节,第二封在第2节,第三封在第4节,第四封在第6节,第五封在第8节,第六封在第10节,第七封在第13节。

寻找是紧张的,堪称紧锣密鼓,有时甚至到了间不容发的地步。读信则相对平静,悠然神往而又屏气息声。这一紧一慢,一动一静,大致规定了叙事的路径,也调适了叙述的节奏。而这紧慢之际,动静之间,又不是均衡用力,约略说来,前半部分叙事舒缓,信的插入就稠些,后半部分叙事紧凑,信的插入就稀些。第14节之后,已不再是“寻找”,而是“黛莉”了。

这样一路叙说下来,自然叮当有声,自然仪态万方。是一种文体美,也是一种大聪明。

大聪明要用在大地方。反过来说,没用在大地方,就是没有大聪明,至少也是看不出大聪明。写作有着力的不同,也有顺序的不同。其顺序应当是,先文体,再章节,再句式,再词藻。其着力则应当是,主要用于文体者;后三项,余事也。读海外译介过来的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每每能感到,他们在文体上的用力之巨,用心之细。有人批评我们的文学怎样怎样,虽不无偏颇,一点怕是毋庸讳言的,那就是我们的许多堪称优秀的作品,没有在文体上显出一种大聪明。无论虚构作品还是纪实作品,真要在文体上显出大聪明,没有人会视而不见。作家或许会隐忍不发,批评家怎肯放弃这份快意?

《寻找黛莉》的优长多多,我最看重的还在这上头。特为剖析之。

我已老迈,无心用世,更无意于臧否时贤,所以喋喋如此者,不过是难舍对文学的一缕旧情而已。



                                                         2010年1月3日于潺湲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3 17:16 , Processed in 0.11744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