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观课议课和理想课堂建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22 15:11: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观课议课和理想课堂建设

——成都大学教授陈大伟先生二甲中学中学讲座实录

凌宗伟:

    今天我们荣幸地邀请到成都大学的陈大伟先生来做讲座。陈大伟先生做过中学教师、中学校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也做过教育学院科研处的处长。他主要的研究是校本研修和有效观课、议课,相信他今天的讲座会给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打开一道思考的门窗。

陈大伟:

    谢谢凌校长,谢谢各位老师。非常高兴有机会来二甲中学和大家做一个有关观课议课的交流。刚才凌校长叫大家坐到前面来,我很理解大家,其实这涉及到一个教学空间管理的问题。曾经就有老师问我:“陈老师,我要参加公开课竞赛了,你说一说有什么秘诀好吗?”我说有三个。第一个,不要让多媒体的鼠标成立栓牛的树桩。多媒体相当于一个栓牛的桩子,然后这个“绳子”就把牛栓在这个位置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有一个美国社会学家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分成这么几种类型:第一种是16厘米到45厘米之间,属于最亲近的人;45厘米以外到1米之间属于家人的距离;1米到3米属于一般朋友的距离;3米以外属于没有关系的距离。所以我常跟老师们讲:你在学生面前要给他一个你很亲近他的感受。如果你只是把手放在鼠标上,那你就变成了在照顾机器,而课堂上是更应该照顾人的。

    第二个秘诀:对所有站起来的同学,真诚地说“请坐下”,不要因为他的答案不如你的意或者你感到不满就省略掉自己真诚的感谢。

    第三个是上公开课的时候,眼睛不要看评委。不管评委和观课者后面有怎么样的表现,走上讲台,你就告诉自己“老子天下第一。”你的心中就装着学生,根据学生的情况去组织和实施教学。

现在说一说座位的选择,在有选择的情况下,我们更宁愿坐在后边。为什么?心理影响力和距离是有关联的:距离越宽,我们越容易摆脱被控制,坐在后面,说明我们更愿意选择做一个独立的人。

    先讲到这里,今天我讲课的课题是“观课议课和理想课堂建设”。昨天蔡校长跟我说今天他读了一本我写的《有效观课议课》,而我今天所想讲的是两个内容:第一个是如何有效观课议课;第二是理想课堂建设。我估计今天是很难讲完的,我曾经跟教师讲“合格的教师不提前下课,优秀的教师不拖堂”,所以我也会控制好时间。

一、什么是观课议课

    那究竟怎么有效的观课议课呢?2006年我提出了“观课议课”,有朋友说,我们都研究听课评课”,你是不是搞了一些新名词呢?后来,我就找到了一个例子:2006年12月我在一个校长高级研修班做讲座,半天报告,半天时间现场观课议课,一位小学语文老师上了一堂冰心的《一只小鸟》。

    这篇文章大致说路边有一棵树,住着鸟儿一家,当爸爸妈妈出去时,小鸟在窝里唱着歌唱自然的动听的歌。动听的歌声吸引了附近的小孩儿,小孩儿越听越喜欢,就想干脆捉回去自己养。在这里我想提醒大家,其实课文并不仅仅是用来教育学生的,它也是用来教育自己的。我自己读到这里的时候,我突然生出了一种警惕之心:一个好东西建议大家今后不要看得太久,看久了可能生出占有之心。好了,小孩子有了捉回去的想法之后,就拿弹弓打小鸟,就在小鸟快要落地的时候,鸟爸爸鸟妈妈出来救走了它,从此人们再也听不到小鸟动听的歌声了。

    我个人认为这篇文章是很适合小孩儿阅读的,我身边的小男孩儿也频频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就在听课的过程中,他突然嘟哝了一句:“无聊!”只是听到“无聊”,你可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观课议课强调有多种感官收集信息课堂信息。所以我轻声问了他一句:“什么‘无聊’?”小男孩听我一问,停了一会儿,眼睛转了一圈说:“这就是无聊的作品。”只听声音,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哦,他不喜欢这篇文章。”但实际上可能并不是这样,你要用眼睛看,你发现,他在说“无聊”之前——停了一会儿,眼睛转了一圈——这个细节告诉我们:“作品无聊”不是他真实的意思。那他究竟想说什么呢?你就要懂脑子想。原来我是2006年12月的一个星期五的下午五点到这所学校的。这位老师跟我说,12月的新课已经上完了,下午5点学生已经离校了,到星期天上课没有足够的准备时间,所以要上一节上过的课。什么无聊?现在大家明白了吧?已经上过的课,再让我们上,真是无聊!

    接着想下去:既然是教学无聊,他为什么不直接说呢?那是因为我们的学校有一种文化:当着外边的人,不要说我们老师不好。所以“无聊的作品”只是一个替罪羊。那明明这么无聊,他为什么表现那么积极啊?我们才明白,很多公开课上的“积极”,只是在配合老师演戏。

    我想用这个例子来说明一下什么叫“听”,什么叫“观”。对于“听”,可能过去我们也会动眼睛,也会动脑子。这里用“观”,我想强调的是一定用多种感官去收集信息。宋代的一个哲学家说“夫所以谓之观物者,非以目观之也。非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也。非观之以心,而观之以理也。”意思是我们要观察研究一个事物,不能仅仅停留在感觉器官的运用上,感觉器官可以观察器物的性状;我们需要用心灵去体察,这样可以体会别人心灵的情感,分享别人的情感;同时还要动脑子,通过动脑子我们去发现事物的规律,从本质上去认识它。我强调“观”实际上就是强调我们要读懂课堂。

    强调“观”还因为它适应了课堂形式的新变化。前不久,一所学校让我去做观课议课。上课老师先在幻灯片生提示“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20秒后,他说“请同学们出声读”;又过了20秒,他又说“请大家大声读课文”。后来议课,我问:“一次读书,你为什么变换三次教学要求?”他不好意思说。我说那我来替你想想:第一次你说自由读,大家肯定都采取默读的形式,而不会大声地读出来让别人都来听他的声音,这时教室里没有声音了;可走进教室的老师是来干什么的?一般是要听声音的,而现在没声音了,坐在后面的老师无事可干,有的开始讲话;于是,你就想让学生发出声音来,大声读,使后面的老师可以听。所以,过去如果我们只是去听课堂上的声音,面对今天的课堂教学形式,实际上已经不能适应了。“听”的方式成了课堂教学改革的障碍。要读懂课堂,我以为就是要“观”,要做到学生身边去,观察学生的学习。

二、在学生身边观察

    为什么想到观察学生的学习呢?我说一说自己的尴尬。刚才凌校长介绍了,我是82年参加工作的,92年当到了完中的校长。当校长时,我很喜欢到教室里去听课。但是当校长也很辛苦,有时候休息不够。休息不够的情况下进教室,如果老师上课上得精彩,你还可以精神饱满的听一节课;如果这个教师讲得不是很有趣,你听课的时候忍不住就想睡觉。为了避免被教室的师生发现自己睡觉,我就装作做笔记的样子,把手搭上去,20秒就可以睡着。后来发现这招也不管用了,因为人一胖,睡着了就会打鼾。有一次听我们老师的课,一声鼾声把自己惊醒,抬头一看,上课老师满脸尴尬,周围同学表情奇特。(笑声)这个时候该做什么呢?该做教育研究了。

    我希望老师们不要把教育研究看得那么神秘。曾经有人问我什么是教育研究?我说教育研究就是用思想和行动结合起来的力量,使自己的教育生活变得舒服。我现在进教室听课要睡觉,这让大家都不舒服,需要研究了。我当时没有想清楚,后来有一次回家看电视,发现有广告就不断地换台,等换了七八个后心想说不定第一个台的广告已经过去了,结果又换回来,我就这样换两轮之后,突然想这可以用到教室听课去:上课的时候如果老师“好看”就多看一会,如果不好看就把凳子向前移一移,坐到中间的过道上,看看身边的同学。首先看这个“频道”:他正在思考老师的问题没有,让读书的时候他读了没有?然后再看另一个“频道”:他知道问题的答案为什么不举手?老师做出评价之后他是怎么想的?我就开始不停地换“频道”,如果老师“好看”,再看一下老师——我从此进教室听课不睡觉了!这叫什么?这叫教育科研取得了成功。

   只有当我们坐在学生身边以后,我们才发现学生的学习到底是怎么回事。曾经听一位老师讲:

    有一位老师上圆周率,老师要学生利用手边的工具做实验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有什么关系。有一组有4名同学,第一个人很聪明,他早就知道了圆周率是3.14,他都没做,觉得自己早就知道了。而第二个人在认真地做。第三个人在干什么?在调皮捣蛋,干扰第二个人做实验。最后一个人在认真地看书。时间过去了一阵,老师首先抽了比较聪明的第一个同学:“你来说说两者是什么关系啊?”结果他说:“两者之间是3.2倍的关系”——他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知道老师不希望第一次就说出正确答案,否则后边的戏就难唱了(笑)。第二位认真做的同学说:“老师,我做了两次。第一次是2.98,第二次是3.4”,老师一看离答案太远了,马上说“你做事应该认真一些!”可是他是最认真的。(笑声)接着叫到了第三个同学,他是调皮捣蛋的,什么都不知道,赶紧小声问第四个同学,第四位同学提醒说3.14,他马上告诉老师“是3.14”,结果老师在黑板上大大地写下“3.14”,并告诉其他学生说“大家要向他学习,他做得又认真又准确。”如果我们有机会坐到学生身边去,你就有可能发现学生是怎么学习的。所以,“观课议课”提倡改变听课的位置,我们需要坐到学生身边去,去发现学生如何去学习。

    另外一点,当你坐到学生中间有所发现的时候,你对同伴教学改进的意见将变得更加真实有效。比如说你给一个老师评课:“我觉得你的课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你会发现什么?发现对方连眼皮都不抬一下,他知道你说的都是“正确的废话”。你能不能变一变呢?你说“你出了十道题,我观察了几位同学,他们有的是这么做的,有的是那么做的,他们没做对的原因是这样的……”当你做出这样的建议时,你会发现那个老师马上把眼睛瞪得大大的。所以我们主张什么?要坐到学生身边去发现学生的学习。

三、选择观课位置的学问

    那么怎么选择位置呢?答案是根据需要来选择位置。因为根据需要坐到合适的位置上你才能够收集有效的教学信息,同时坐的位置不要干扰正常的教学。具体一点:一、你的位置不要影响教师在课堂上的走动;二、你不要成为课堂上的主角,抢了上课老师的镜头。

还有个问题:你要坐到学生身边去,他们愿意吗?告诉大家:一般是不愿意的。那怎么办呢?首先要提前3分钟进教室,不要等铃声响了,你再进教室,随便把凳子放下就在哪儿听。提前3分钟进教室干什么?首先是选位置,你看什么地方是最适合你的观察要求;选好位子后,在放下凳子之前最好先征求学生们的意见:“我可以坐在你身边吗?”一般学生会说“可以”——这让学生有一种被尊重感。但是也有意外,有两次学生都说“不行!”我就只好重新找位子。有人说:万一所有人都不同意你坐在他身边怎么办?那就吧自己“打回原形”——坐到教室最后去。在这里,我想申明一个观点:课堂教学研究,学生的利益是最需要得到尊重的。

    放下凳子以后,你会发现这些学生对你还是有种戒备心理,你就需要和他沟通,比如说我会问他叫什么名字啊,家住在哪儿啊,作业多不多啊,你还要“逼”着学生和你说话。你看学生放松了,你就可以提一个要求:我可以看看你的课本吗?看学生的课本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了解学生预习的基础,然后为老师思考教学的起点。看完学生的教材后,你可以求:“我可以看看你的作业本吗?”——这里有两个目的:第一是看看这个学生学习基础如何,以免和老师讨论问题的时候以偏概全;第二是找出学生的优点并鼓励学生。我曾经翻一个学生的数学作业本,我翻了一大半说:“哎呀,你真厉害,我翻了一大半你居然都没有一个叉?你是不是班上数学成绩最好的?”他不好意思地摇摇头,说某某某、某某某才是最好的。我马上在本子上做记号,等一下看老师的提问,这几个人的比例有多大。我问了这几个问题后,给他做了个大拇指的手势就上课了。那个学生真高兴,上课一边认真地听老师讲,一边向其他同学传递一个信息:这个陈教授向我做过称赞的手势的!

    我要告诉大家,做好这些以后,我们将在课堂上享受到很多我们难以想象的幸福。我在一所中学听课结束后,座位旁边的那位同学就说:“哎呀,要是我身边天天有老师坐就好喽~”

    只有你把这一切的工作都做好后,学生做作业时你把头探过去,看他做得怎么样,他才给你机会。这就是我讲“观课议课”当中的一个问题:要观察学生学习。

四、观课中的主动思考

    第三个是在“观课议课”的过程中一定要用脑子思考。我现在问各位老师:进教室听课累不累?如果大家点头累,我要恭喜你答对了。为什么?因为你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老师。我们发现很多老师开课两分钟前很“累”,他要写“某年某月某日某某在某某课”,最后四五分钟“累”,他要写两条优点,两条缺点。中途在干什么呢?有些在备课,有些在批改作业,有些在肆无忌惮的交流。他们只有一个愿望:盼望着铃声,盼望着下课。这是骗别人的听课。

    我们现在主张:走进教室,要让自己有成长,有收获,让自己累起来。累什么?累思想。那么这儿就有一个问题:什么叫思想?我打开这张幻灯片的时候,有些教师很勤奋,又在做笔记了。——请问你们记下来的是什么?是不是这上面的文字?而这些文字是什么?这是我经过思考得到的一些认识和观点,这是名词性的思想。我想请问各位老师:是不是记下我幻灯片上的东西你就能有所改变呢?我以为不是。这时候需要你动脑子,只有动脑子才会让你又改变。——这就叫“人因思而变”。

    那么教师为什么要思考啊?我以为,思考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苏霍姆林斯基有这样一个观点:每一条教育真理,在第一种情况下是有用的,在第二种情况下是无用的,而在第三种情况下就是荒谬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你听到的任何观点,得到的任何建议,都要根据情况做出判断和选择。这就需要思考,需要研究。

我在成都经常拿着一杯茶水和老师交流:“各位老师,你们知道我的杯子里面装的是什么?”

    “水。”

    “什么水?”

    “茶水。”

    “什么茶?”

    “铁观音”

    “‘铁观音’和‘竹叶青’有什么区别,喝了有什么好处?”可能有老师就答不出了。

    在新课程实施之初,我拿着这杯水和各位老师交流,我说请各位老师都以学习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不要以为自己懂得很多——学生的水平是知道茶水,你的水平是知道“铁观音茶水”,而它背后还有东西我们不明白。

    又一次,有人请我吃饭。我想你请我吃饭,我给你讲道理。我又拿出这杯水来,“水”“茶水”“铁观音”……讲完之后我就说:我们在知识面前不要以一个崇拜的姿势出现。知识只是某一个知识共同体在某段时间对某个问题相互妥协而达成的共识而已。我刚刚讲完,请客的主人说了一句:“陈教授,我终于明白专家是怎么成为专家的了!”他这是在拍我的马屁,但是我觉得虚虚的不舒服,我想让他拍踏实一些,于是我引导他:“你想到了什么?”他说“你想啊,一般人看到这杯水是杯茶水也就过了。专家就不同,专家看了之后就多了个心思,这到底是什么呢?他去发现,去研究,最后知道是铁观音。当别人只知道是‘茶’,而他知道了‘铁观音’后,他就有资格说,茶是分很多种的,这叫铁观音!下面的人可能瞪大了眼睛,说厉害,厉害,真厉害,懂得真多,真是专家。——专家就是这么来的。”有道理吗?我以为是有的。

    各位老师,请大家回忆一下:你们这么多年的教师生活、成长,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思考。大家今后要在专业中有更多的进步,有什么办法啊?就是思考!上完一节课,然后自己想想:我今天上课感觉舒服吗?如果舒服,为什么呢?如果不好,为什么啊?什么地方有问题呢?

五、让观课更有成效

    有了思想的积极性,我们需要让思考有成效。这就涉及教师成长等于经验加反思这个公式。我可以毫不谦虚的说,目前就这个公式我的解读算是比较有价值的。

    什么是经验?杜威这样说,一个小孩把手伸进火里,手被火烫伤,结果再也不伸进火里,小孩获得了经验。可是我要告诉大家:小孩有了将手伸进火里的行动,有了被火烫伤的结果,他并没有获得经验。经验是什么?是发现行动和行动结果之间的联系和关系的。联系和关系才是他获得的经验。要发现这些关系,你就要去思考,这叫“获得经验之思考”。

    我请一位老师上来配合做一个实验(抓笔实验),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什么呢?经验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现在我在获得经验,这时要回顾过去的经历和结果,并在它们之间建立联系,同时要将这种联系用于指导未来的行动。

    大家是否愿意活动一下?——如果同意我的观点,请做这个手势(打钩);反之,请做打叉的手势。请听我第一句话: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会说才参加工作的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打钩的手势居多)好,大家把手放下。第二句:有时候我们也发现,有些工作五六年的教师比有些工作二十年的教师更会教书。(打钩的手势居多)好,谢谢!现在我们来问:为什么会认可这样的结论?

    第一句话,根据“经验是行动和行动结果之间的联系。”才参加工作的老师,缺乏必要地行动和行动结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第二句,那些不善于获得经验的工作二十年的老师有很多“行动”、“行动结果”,仓库里面堆满了油盐酱醋茶米面,但是从来没有发现去关系,结果材料都已经腐烂了;而工作五六年的善于成长、善于总结经验的老师,每一次教完一节课就开始思考“为什么”,什么地方成功了,什么地方失败了,我又该怎么办?他把经历转化成了经验,这就是教师成长的一个秘密!

    获得经验需要发现联系。在观课议课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的是动脑子去发现联系。

    发现什么?一是行为和行为效果的联系,这可以帮助我们学习成功有效的教学行为。二是发现行为和行为动机之间的关系,这可以避免我们在观察学习中东施效颦。

    先看一个我认为比较成功的例子:

    一位小学老师走进教室,准备上“热胀冷缩”

    老师举起一瓶同学们很熟悉的桔汁水,大声问:“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行为目的:引起注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

    同学们:“桔汁水。”

    师:“看到这瓶桔汁水,你们想要研究什么呀?”

    (目的:引起探究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形成关注焦点)

    同学们:“我想研究为什么桔汁水是甜的。”“我想研究桔汁水为什么用玻璃瓶装。”“我想研究桔汁水为什么是黄颜色的。”

……

    看学生老没有说到点子上,于是老师左手拿着瓶子,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张开平行,在桔汁水瓶手段没有装满的位置一比划。

    同学们:“老师,我们想研究桔汁水为什么在玻璃瓶中没有装满。”

    (这是在“组织指引”:有很多问题学生现在还不能研究,有的能够研究但从保证恰当的教学目标看,我们也不能放在这一节课研究,教学需要对教学的进程和内容进行适度的控制,老师在这里一只手的比划完成了“组织指引”)

    师:“好啊,我们这一节就要研究桔汁水为什么没有装满。现在请大家想一想,除了桔汁水,我们还看见哪些东西没有装满?”

    同学们:“酒没有装满。”“还有醋。”“还有煤油。”

    ……

    (这个环节叫做“建立联系”,它使学生意识到,即将学习的知识不是针对个别的现象,而是具有普遍的意义。这样的教学体现了教学的延展性,将为学生理解类似问题打下基础)

    大家不是小学老师,也不会上这节课,很显然,我们不能上什么课都照着这个案例的程序和方法去做,不能简单模仿行为。但你读懂这个案例以后,你会知道在教学导入中有几点问题是需要考虑的:一、引起注意;二、引起探究兴趣;三、当有不同意见时,老师要发挥调控作用;四、要学会揭示知识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这就叫透过他的行为,猜他的内心,猜他的追求。

    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最近和别人讨论课的时候,你发言,一般怎么说啊?

    你可能讲“你这个地方讲得比较好”,这叫肯定别人的行为;“你这个地方讲得有问题”则是在否定别人的行为。“你应该这样教……”这是建议改进的行为。这就相当于一根空扁担,两边没有系上绳子,我刚才讲只有“行动”和“行动结果”并不构成经验。经验是要发现联系,建立关系的。所以一根扁担要系上绳子。挂上框才有价值。系上什么绳子?要把“教”的行为和“学”的行为建立联系,要和学习效果联系起来,这叫“以学论教”。同时,要去询问别人为什么这么教,他是怎么想的,这可以改变你对教学的理解。要让这根“扁担”系上“绳子”,这就是获得课堂教学经验的一种途径。

    另外的思考是,走进课堂,还要学会读自己。我请大家想一想,什么样的情形之下,你听课的收获最多?是不是有这样一种情况:现在这位老师正在上的课,是马上你就要上的课,你是不是最认真?因为等一会儿我要上。

    我们提倡大家无论你去听别人的什么课,你都不妨想一想“假如我来教该怎么办”。比如今天我在这里作报告,我估计在座的老师能下去作这种报告的机会不多,但是你也不妨想一想:如果这个话题我来讲,我会怎么讲。如果你这样想,那你今天对我的讲话就会带着批判的方式,带着超越的态度。你就可能收获更多。所以,我们主张:进教室都要有这样的紧迫感。比如你在思考“假如这节课我来教”,你是照别人的方法教,还是有所改变的教?其实我们需要有改变。这就是布鲁纳说的“我们要用自己的思想去创造一个可能的世界”

    06年的时候,我还是学院里的科研处长,有朋友说“陈大伟的‘武功’在课堂上,离开课堂就等于废去他的‘武功’”。后来一想,我干脆去找自己的“武功”吧,于是就辞去了处长职务。几年来,我上过24节小学语文,3节小学数学,2节初中语文,我想和大家说一说我曾经上过的一节《匆匆》,很有意思的。

    第一节课我在观察别人上课,课堂上有学生提了个问题:“第四自然段有两个‘痕迹’,这是什么意思?”你如果是个有效的观课者,一方面你就要看别人怎么处理,然后想一想他为什么这样处理,效果如何;另一方面一定要想自己“我上这节课该怎么办”。第二节是议课,我所说的话不是你该怎么教,而是说“如果我来讲”。多说了两次,我的朋友说:“不要说‘如果你来教’,干脆你来教试一试!”我用两课时上了这节课。第三节课引导学生读了生字,简要介绍了朱自清,要学生说了说对课文的理解。第四节课走进教室,我提了一个问题:“请同学们再认真地看一看课文,看一看自己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第一个学生的问题是:“老师,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的‘他们’是指谁?”我不知怎么回答,而且我以为自己也不能回答。这时我的思考是“我们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问题的勇气,但同时要培养他先对自己的问题思考一番的责任”。于是,我说“这是个好问题,那你来猜一猜‘他们’是谁?”结果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父母”、“阎王”、“上帝”等等,我的评价是“也许吧,有可能” 。当时是被逼出来的,现在觉得值得说一说,因为现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还没办法解决“灵魂”、“生死”之类的问题,所以我觉得与其给一个没有定论的东西,不如相信后代,相信未来。

    第二个提问是“我不知道留下什么痕迹”中的“痕迹”是什么?哎呀,我真高兴!已有准备。我先像上一个老师那样,先让他查字典。然后大致有这样的教学进程:

    师:那文章的“痕迹”是什么意思呢? 有一位著名的相声演员,说了一段非常有名的相声“逗你玩”,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生:知道,马三立。

    师:那你们知道他为什么取名马三立吗?

    生:不知道。

    师:有一次,一位记者去采访马老先生,问他的名字“马三立”是什么意思。马老先生说古人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说法,他的父母给他去这个名字,是期望他能够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所以给他取名“马三立”。可以说,“逗你玩”就是马三立先生留下的痕迹。

    师:我们来看第一段:“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大家读一读,想一想这几句说明了什么?

    生(读和交流):说明它们有再生和重复出现的本领。

    师:燕子、杨柳、桃花可以再现和再生。想一想,人能不能够“再生”?

    生:不能!

    师(坚定地):能!

    (同学们很吃惊)

    师:“逗你玩”。

    (生哈哈大笑)

    师:我要告诉大家,老师没有逗大家玩。你看,马三立先生死了,他的作品留了下来,当我们听到“逗你玩”的时候,当我们用他的语气说“逗你玩儿”的时候,你会不会想起他?

生:会!

    师:你看,我们这不就唤醒了他吗?他不是就在我们心中再生和再现了吗?想一想,我们可以怎么再生?

    生:留下痕迹!

    师:我们来看第二段“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也就是没有留下什么?

    生:痕迹。

    师:在意识到过去的生命没有留下痕迹的时候,作者的状态和心情是什么?

    生:头涔涔而泪潸潸。后悔,紧张,害怕

    师:对,因为没有留下痕迹,作者对过去的生命感到后悔,对未来感到紧张……过去的已经过去了,现在我该这么办呢?认真读一读第三段,想一想作者想干什么?

    生读并回答:想挽住过去的时光。

    师:能挽住吗?

    生:不能

    师:渴望挽住又不能挽住,怎么办呢?

    生讨论:留下痕迹。

    ……

    我上的时间是两课时,第二节快下课的时候,我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想你两课时已经过去,你可对自己留下痕迹?

    现在,我想请各位老师想一想,今天上午从8:30到11:30,三个小时过去了,你是否已留下了痕迹?如果什么也没有留下,白来一遭!

    现在请大家转过头去,看一看你过去的教师道路,你能说清楚你可曾留下什么痕迹吗?

    请大家把头转过来面向未来,设想一下自己未来的教师道路,你又预备留下什么痕迹呢?

    有一首歌唱得好:“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留在摇椅上和你慢慢聊。”我当了28年的教师了,我现在能够想到当教师幸福的事是什么?就是在教师的道路上曾经有过超越和创造,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留在摇椅上,能够跟你的儿子、孙子慢慢聊。所以,我们和很多老师讨论课,为什么要在观课议课中改进课啊?为了让生命有痕迹。

    观课要思考,观课还要做助教。有效观课议课需要当好老师的助教。过去是你上课,我看课,等一会儿我们还评课;现在我们主张课不是上课老师一个人的,而是我们大家的。所以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我不仅要观察老师的教学,而且要帮助上课老师进行教学。比如老师提出要求:“下面分小组设计实验并做实验”,我问你现在有多少学生已经学会了设计实验和操作实验呢?这个时候,如果学生已经开始设计实验,你就应该主动的观察;如果学生还没有动手,你就可以提醒他们要抓紧时间,大家可以先说说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好好听,然后再设计个方案来,等一会在全班的面前发言介绍。这样你看完这一组的学生,就可以再帮助另外一个组。如果一堂课上有3、4位听课的老师就可以照顾30、40位同学,上课的老师再照顾十多位同学,实验就可能顺利推进。多做几次,学生就学会了合作学习,学会了做实验。——这就是我们讲的“观课”。
2#
 楼主| 发表于 2011-7-22 15:14:24 | 只看该作者
六、跳出“井口”

    我们再接着说说“议课”。“议课”我以为就是要逃出自己的局限。比如,“天不过井口那么大”是不是青蛙的经验?应该说是的。青蛙应该怎么做才能改造这个经验呢?它需要挑出井口。这样就带来了第三个问题:为什么青蛙要想到跳出井口?主要是因为来了一只告诉它天大得很的小鸟。也就是说这只“小鸟”的出现是青蛙转变的主要诱因。“小鸟”意味着不同于青蛙经验的信息提供者。

    同样,在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和专业成长中也需要这样的“一只小鸟”,当我上了一节课感觉很好的时候,有人说“我感觉有点问题”,说这个话的是就是“小鸟”,“小鸟”可以到哪里去找?第一,书本。一读书就会发现别人与自己想得不一样的地方;第二,身边所有持不同意见的人,甚至包括学生。

    这里我还想说,一只天天坐在井里的青蛙,它能保证自己关于天空的看法是正确的吗?就好比我有时候问某老师这节课你为什么这样上?他说“我天天都这样上的”。天天都这样上就一定合理吗?“大家都这样教的”——大家都这样,你就没有怀疑过吗?

    刚才我们讲,“教师成长等于经验加反思”,经验是重要的,但是没有经过反思的经验可能是错误的。在这里我们要说,反思需要两个条件:第一,不同于原有经验的新信息刺激;第二,当新信息来了以后,不能自我封闭。

    2006年我在贵州听《坐井观天》,听得我满头大汗,我问自己是不是青蛙?你们是不是青蛙?结论是大家都是青蛙。为什么呢?假如一直青蛙在井里,一只小鸟说天大得很呢,你跳出来看一看吧!青蛙奋力往外一跳,结果外边是一口大井,再跳,一口更大的井在等着它。为什么你跳不出去呢?因为你跳到某个时候是要死的。再说就连一杯茶水你都没有认识清楚,何况这个世界?所以我们都是青蛙。

    最终是跳不去的,你跳不跳?大家都会说我们要跳!为什么?因为我们是人。人的全部悲剧在于跳不出。人的伟大、尊严和高贵的地方是我知道我跳不出,但是人不屈服,我还要跳。

七、观课议课的成效

    那么教学是一个怎么样的过程呢?“观课议课”是怎么样发展教师的?我以为,每位老师的上课都是一种基于原有经验的教学。我们来看一看教学是怎么发生的:

    我们总是基于对教育的理解和假设进行教学的。比如对于“有效指导学生阅读”,我可能有这样的理解:“悟一篇文章有悟理和悟情的不同侧重和选择”,“如果需要悟理,默读的效果可能比朗读的效果好;而如果需要悟情,朗读不失为一种合理的选择”。心中装着这样的假设,我们开始教学设计,这时又可能产生新的教育假设:“这篇文章的目标最好是让学生悟理、明理,悟理的目标比悟情的目标更合理。”两个假设结合,我们就可能设计默读的教学方式。走进教室,我可能请学生将书本翻到5至8自然段——这是对学习内容的要求;请大家默读——这是学习方法的建议;边读边思考——这是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将思考的内容写在书页上——这是学习方法的具体建议;等一会儿在全班交流——这是学习检查方式的明确。这就是老师教的行为,在这样的行为下,学生采取默读、思考、勾画的学习行为,最后可能产生一个学习效果。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动了脑子,想了问题,有了一些自己的观点。教学的过程就是这样。

    “观课议课”反过来可以从学习效果入手,比如说我们会发现,老师抽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学生却找不到答案。这是什么?学习效果。那我们来分析为什么学生找不到呢?原来要好答案是要思考的——而思考的读书方式最好是默读,这种情况下你安排“朗读”就不合适了。这是你就要思考了:你为什么没有设计阅读呢?是不是课堂上只需要书声琅琅呢?所以,在“观课议课”的过程里我们就应该不断地追问这样的问题。我们这里是从最够的效果入手一直追踪到他是怎么想的,我们的教学设计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

    当一个老师有了“不同的阅读目的应当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认识以后,他开始新的备课、上课,最终产生新的效果。这就是“观课议课”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在这里有一个词比较重要,就是“教育假设”,这也是我最近在研究的一个概念。我以为随时对教育行为背后的教育假设提问,能够清晰表述教育假设的老师是对教育有过思考、对教育有过研究的老师。这样的老师的负责任的老师,什么意思?比如说我问某位老师:“今天这节课你为什么要这么上?”如果他说我们一直都这样上——这是凭借经验教学的老师;如果他说翻过教参,读过别人的教案——这是从书本中教学的老师。而我们渴望看到的老师是什么样的?他会说这节课我研究过,这样教是可能有怎样的效果,那样教是怎样的效果,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这样的方法想获得什么样的效果。这是预先对教学有过认真思考,进行过独立研究的老师,这样的老师是最负责的老师。第二种是一个老师将自己的教学设想带进课堂并能成功实施的人,是很水平的老师。第三种,如果一个老师在教之前就想着今天要把课堂当成实验室,准备在课堂教学当中研究、观察一些现象,解决一些问题,坚持这样上课的老师是研究性的老师。

八、做有主题的课堂教学研究

    下面我们说说怎么有效地做教研,其实就是怎么有效地做课堂主题研究。教研缺乏主题,缺乏准备,是我认为这是教研活动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改变的方式是在每一次教研活动之前有一个教研目标,这就需要一个“观课议课”的主题。

    那这个主题怎么来?我认为第一个来源就是从教学问题和困难中提出主题,我曾经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为什么你让我变得如此的无奈》,博主在抱怨学生不听自己的话,把自己的讲课当成了耳边风。我后来在下面留言:学生把我们的话当成耳边风,是一种教育现象和事实。现在我们能不能转变一种提问方式:将“你为什么将我的话当成耳边风”改成“我讲的话他为什么要当成耳边风”。

    第一种提问方式指向的对象都是学生:都是你不好,我没有问题的。这种潜台词是渴望遇到听自己话的学生,进一步讲就是渴望遇到适合自己教育的学生。我以为如果一个老师抱着这样的想法,这个非常难:那些听话,天天给你抱本子的学生稍微难一点儿的题目讲两遍、三遍他都不懂;聪明的学生教得很容易,但是你得小心谨慎,一不小心他就跟你说“老师,这个地方你讲错了”,弄得你很没面子,考上大学他从不说是你的功劳,他认为是“爹妈把我生得聪明,如果有个更好的老师,我本来可以考个更好的大学。”你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又听话、又尊重我们的聪明的学生,但遗憾马上又来了:太可惜了,不够组成一个班。所以这样的心态只会让我们的情绪越来越低落,觉得命运越来越不好。

    现在改变一种提问:“我讲的话他为什么要当成耳边风?”——不怪学生,从自我的角度找原因:我能不能把内容变一变让学生愿意听呢?这是教学内容的改造;第二,我能不能转变一下教学方法让学生喜欢参与呢?这是改变教学方式,就是在这个不断改变的过程中你在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所以两种提问,两种效果。

后来我给那位老师说,我们要学会接纳我们不能改变的。什么东西不能改变?第一,这个学校你短时间调不走;第二,学生既然已经分在你班上了,你不能将他们赶出去;孩子的爹妈不能改变。但是我们能改变自己,只有自己有水平有能力了,就会和学生关系更协调,和家长关系更协调,实际上你的生活就协调了。

    我们刚才讲了第一个问题:从困难之中提问题;第二个是从教育创造和超越之中提出主题。比如有一次我在一次培训会议上,有一位老师要执教《中国农业分布》,我就问他:你让我们研究这节课,你想解决什么问题?他说,我最近在研究思维导图,我想把成果在地理教育中用一用。这是什么?教学有了创造,教学有了超越,愿意邀请大家一起来研究。

    “观课议课”的主题怎么描述呢?建议用操作性的方式比较好。西安交大附小的一位老师上《落花生》,他的主题是什么呢?就是“抓住重点字词体会文意”,我建议他能改成“如何抓住重点字词,引导学生体会文意?”这样这节课的内容就可以这样分解:第一,这节课的重点字词有哪些,这是教学内容的把握?第二,重点字词如何抓,这是备课方法的研究。第三,抓住了重点字词后如何用,这是教学方法的研究。这样就有了可以具体研究的问题——这就是我们建议的。我们认为,凡是认识问题,你读读书,听听专家报告就解决了;但是操作性的问题,我们可以用课堂上的观课议课来研究。

    再谈谈主题协商。我在上海金山区第一中心小学做“观课议课”,我找了几位观课老师:“大家来研究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样的想法?”这个学校的老师太好了,他们听一节课不是为了完成一个任务,而是说我预先有一个想法,我走进教室是想研究一个问题。但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问题,走进教研活动当中只有40分钟怎么办?这就协商。比如说我们这次就解决一个问题,而其他的问题以后再解决,这样就可以让我们的讨论集中焦点。

有了主题,我们还需要分解,比如说我们在绵竹搞观课议课活动时,找了4位观课老师,连我一共5人。为什么只找5个人呢?因为人太多了,责任分散;还有一点,人多了,发言不充分,这样交流就不充分。现在我们4位老师,40分钟,这样人人都要发言,你还可以针对问题深入研究,把你的东西都拿出来和大家分享。这就可以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研究变得深入。第三点,也是为了减轻老师的负担。确定主题后,主题的,分解方向为:(1)“围绕特定主题在课前对教材进行研究,重点研究‘诗中蕴涵了哪些情感?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情感是什么?可以落实在哪些文字和段落上?’”这是对教材和教学目标的研究;(2)“在课中观察和研究特定目标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就是观察研究授课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诗情时,安排了哪些有目的有意识的教学活动、表现了哪些行为”,这是对教法的观察和研究。(3)“观察和研究学生在课堂上体会诗情的过程、状态和收获”则是对学法和学习效果的观察和研究。

    议课时,首先请上课老师说:你读到的感情是什么,你确立的感情目标是什么?你确立的重点字词是什么?等他说完后就请其他老师说说:你读到的感情是什么?你又觉得哪些文字比较重要?讨论完毕之后,然后我们再讨论第二个问题,上课老师,你预计了什么上课方法?你又用了什么教学方法?再问其他老师:如果你来教,你会采取什么方法?第三个我们再讨论:上课老师你预计什么效果?上完课你达到自己的效果了吗?而其他老师你们是看到学生怎么学习的?他们的学习有什么特点?这就是我们“观课议课”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大家注意:我们没有一句评价这个课程的话,我们有的仅仅是利用这节课讨论了现代诗歌如何教。这就是评课和议课的区别。评课过去只是指向这节课,议课却是指向我们关心的一个问题。

九、理解上课教师

    观课议课提倡充分理解,要特别注意理解上课老师。上一次孙明霞老师在这里也上过课,后来我在网上发现争论很多,其实这里就涉及理解上课老师做的不够的地方。

    为什么要理解啊?假如我们今天交流结束,你走出校门时碰到一个果农,很热情地邀请你来品尝——这个人你不认识,你会不会吃他的葡萄?大多数人是不吃的。故事的结果是果农请了三个人吃葡萄,但是大家都摇摇头拒绝了。于是就有好事者问:你们为什么不吃啊?第一个人想的是:要请我吃葡萄是不是想知道我的身份啊?想请我办事情啊?算了,不干。第二个人想的是,这个人比较笨,不教他,不吃。第三个人想的是:几个葡萄就要打我的主意啊,不干。

    那你知道果农是怎么想的吗?——今年葡萄大丰收,心里好高兴啊,我要请大家分享我的成功、我的快乐!

我现在想问:要是你知道别人是这个心思,你还吃不吃他的葡萄?肯定吃。那我们怎么从别人摇头变成点头?明白别人的动机。其实我们现在就可以把“果农”当成上课的老师,“葡萄”就是她拿出来的课,我想问你:你懂别人的追求吗?当你不懂别人的追求时,每个人都从自己的视角去评判别人。正是因为每一个人都是带着自己的视角去批评别人,就把别人弄得十分难受。现在我们提供一种积极问题的方法,就是在课前就让上课老师说清楚:我请你吃葡萄是怎么想的。

    那可以说什么呢?

    第一是可以介绍自己的教学背景和发展,增进观课教师对执教者的理解。

    第二是鼓励支持教学创新,我曾经上了一节《卖火柴的小女孩儿》,我搞有效教学研究,我认为有效教学是干什么?他不是重复别人已经知道的事,而是去思考和研究不知道而又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我在上课前是假定同学们知道这个童话的,不知道是怎么理解“幸福”——当小女孩擦亮最后一根火柴的时候,她看到了她的老奶奶,并且很幸福的到她身边去了。当第二天人们发现小女孩已经死了,但是脸上红红的,人们不知道她曾经很幸福。”我的思考是,安徒生是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他不忍心看到这么一个美好的女孩儿在这么一个美好的夜晚死去,所以就安排地让她死得幸福。这就相当于在地震当中的死难者,我们悼念石会说“一路走好!”这种临终关怀是共同的。

    我教小学语文的技巧肯定不如小学语文教师,还有一个问题是这样教学生的确不好理解。评课了,下面的教研组长也先告诉你,你的课怎么怎么好,但是真正的落脚点在后面:这里还有这个问题、那个问题。当时,我的脸皮早就厚了“你说我还有问题,说明我还嫩绿”。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突然认识到我们的公开课是如何被“逼良为娼”的。本来我们的追求是什么?是没有经过打磨的、原生态的课;但是当下面看课的人用挑剔的目光去要求你,这里怎么上,那里怎么上——就像对一个素面朝天的村姑说,你的眉毛没有画好,你的衣服应该怎么穿,你应该怎么笑,结果就逼着这个村姑先去预演一番,然后学着怎么去讨笑,学着怎么涂脂抹粉,于是一个村姑就成了“娼妇”。我自己当时就在想:我今后是“从良”还是“从娼”?(笑声)最后的结论:还是要“从良”,但是一个有条件,允许我先说。在我说的时候请把你的想法先放下,先理解我,然后根据我的设想来讨论我的课;而不是根据你们的设想来要求我怎么上。我想这是更有利于鼓励教学创新的,也可以让上课教师少一些风险的。

    第三个是通过“观课议课”说明,让活动更有针对性。为什么非要等到搞教研活动的时候才去“观课议课”呢?你可以让同事来观察某些特殊学生,某些特殊的教学手段和时机。

九、议课的目标和方法

    “观课议课”的目标一是发现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之间的联系,获得和改进教学经验。二是在议课当中开拓创新的空间,比如我给你一个鸡蛋,你会觉得有什么用途呢?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食用,这就相当于一个老师把一节课用“煮鸡蛋”的方式呈现出来。现在我们讨论他的课,除了研究“煮鸡蛋”怎么煮才更有营养,但更重要的是思考:除了“煮鸡蛋”,还可不可以“煎鸡蛋”、“炒鸡蛋”?这就是拓展教学空间,为教学创造奠定基础。那你能说“煮鸡蛋”一定比“煎鸡蛋”好吗?恐怕不能,煮鸡蛋有煮鸡蛋的用途,煎鸡蛋有煎鸡蛋的好处。所以,议课和磨课有什么区别?磨课是多种求一,议课是一中求多,奠定教学创造的基础。

我再简要地说一说议课的方法和态度。第一,用问号引起,从倾听开始。我还是想用个例子:2005年10月,我到成都的一所学校参加科研课题的开题论证。我9点钟到校,会议时间是10点,我就找到校长:能不能让我听一节课?他说,对不起,已经过了上课时间了。我说没关系,只要你推开教室门,哪怕我就听十分钟也高兴。于是我听到了一节纯天然、原生态的课。现在反思这种方式不够尊重教师,但从这件事中让我意识到我们的评课存在的问题。

    教学任务是复习名言名句,因为快要期中考试了,肯定要默写的,他就说:“下面我们就找一个肯定要写错的同学来写”,结果下面的同学异口同声“某某某”——这个同学就坐在我旁边,我看他脸色十分难看、十分不情愿,但是没办法,上去硬着头皮写。上去以后,有两处写错了。老师怎么评价——“果然写错了!”

    各位:你要是学校的一个领导,你怎么和这个老师做交流?告诉大家,我过去就会跟他讲,“你怎么能这么教啊?学生人家是有面子的”,然后我告诉他应该怎么教。

    现在请大家在我说的句子后面加标点符号。加得最多的标点符号是什么?是句号。“你这样教不好”,句号;“你伤害了学生自尊”,句号;“你应该这样教”,还是句号。从评课要议课有一个简单的改变,就是请你在用句号之前,先尝试着用问号。为什么要先有问号?第一,我必须承认我未必了解别人——我既然不了解,我怎么能轻易判断别人呢?第二,就算我了解别人,我的意见不一定正确。第三,就算我的意见正确,实现有效教学的途径未必只有一条:我正确,人家也正确。

    我是怎么和这位老师用问号的呢?我问他:“你为什么一定要选写错的同学去写?”他说:“这个同学的语文成绩很不好,但是最恼火的是他不认帐,我讲了很多次他都不听,我就想利用这一次期中考试我要用全班的声音提醒他:你的成绩不好,你要努力。”当大家听到他这样说时有什么想法啊?我突然觉得这个老师是要表扬的!因为我们有太多的老师在学生学得不好的时候,他是什么态度啊?无所谓!这位老师看见学生学得不好,他在想办法让他改变。

    然后我问他:“你知道那位学生下来之后干了什么吗.?”他说我不知道。我就告诉他,他下来的第一个动作就是趴在桌上并弄出了响声——这个“响声”说明他很愤怒;接着他开始用手转笔,并且转得飞快,我把笔的转动看成是心脏的跳动。心脏剧烈跳动说明了什么?说明他感到自己无比的丢脸。我们的同学真好,因为即使自己如此的愤怒,他都知道要维护老师的尊严。两三分钟后,他终于停止了转笔,但是你再让他读书,他仅是嘴巴在张合,却没有声音了,同时他的目光变得散乱了。这时我再问那位老师:这个效果是不是你所期望的?我仍然不说你的行为不好。现在我们只是从结果来看,你想让学生学得好,我也想让学生学得好,那我们来发现问题。

这样一比较,大家就知道评课和议课的区别了。评课是句号居多,议课是面对课堂上的事实和现象进行讨论。

    议课的方法是什么?平等交流,最常用的话语就是“假如你来教……”。你说我有问题我承认,但你要说一说“假如你来教,你怎么办”。这样做的好处是:一、你不是来批评我的,你也是建设者;二、改变了议课的关系。过去评课所有人都将意见集中在执教者身上,而执教者只能被动承受,很多时候还无限委屈。我现在变一变,没有执教者和评判者的区分,所有的人都围绕预先确立的“观课议课”主题,围绕课堂上的事实和现象,相互讨论,这就形成了真正的成长共同体、学习共同体,这受教于帕尔默的《教学勇气》的一幅图。

    然后说一说“观课议课”的道德修炼。很多做“观课议课”试验的学校告诉我:我们做几年“观课议课”,改变的不是教堂,而是教师人生。怎么改变?有些话语深入骨髓,比如说(看投影仪)“每个人都不拥有真理,但是都需要被理解”这句话,记住以后实践,比如你今天正和老公吵架,这时你提醒自己说“我不拥有真理,老公需要理解”;你和同事有矛盾,“我不拥有真理,同事需要理解”……理解了,行为就变得更加理智。

    第二,叫“体谅他人之道”。所谓“以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在很多地方作报告发现没有人不穿衣服的——那人穿衣服干什么啊?第一,御寒;第二,遮羞;第三美化。穿衣服的例子可以用来说明人的天性,就是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喜欢美化、展示自己光彩的一面。所以我想说,老师不要随便去拔学生的“衣服”,也不要随便去拔同事的“衣服”。

    第三就是“成就他人之道”,我渴望展示自己的水平,他也渴望,现在能不能展示自己有水平的机会给别人留一些?

    这就是关于”观课议课”的主要内容。后面关于理想课堂的就不说了,因为说得已经有点过了。谢谢大家,欢迎大家批评!

凌宗伟:

    下面大家可以提问。

陆忠华:

    你印象中认为比较成功的课堂是怎么样的?怎样能达到这样的课堂?

陈大伟:

     我不知道你说的平常课,还是公开课?我们平常在教研活动中更看重的是发展性的课,而不是展示性的课,平常的课我不太下成功与不成功的结论。我们平常请人家来听课主要有两个目的:第一是请别人来帮助自己解决教学中的问题;第二是我在教学中发现一个方法,觉得可以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就请大家来研究研究。这就是平常课。对于公开展示课,我主张要看评委:如果评委是四平八稳的,那你就四平八稳的去上;如果是重视创新的,那你就想办法创新的去上。

    我以为最好的课就是深深打动了学生。具体表现有四维目标:一、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好,积极参与;二、从教学效果看,能够帮助学生幸福的生活。昨天我还和凌校长讨论什么是“学生”:学生就是在学校里面,在成人和老师的帮助下,学习生存的本领,获得生存的智慧,体验生命的意义、价值和尊严的人;三、从教学过程看,好课应该是有合适的教学效率。我主张合适效率,有时候你的教学效率太高,你会弄得下一节上课的教师他的效率只能低下来;四、理想的课堂,我要看到教师在课堂上很幸福的生活。好,谢谢!(掌声)

曹火强:

    今天的“观课议课”与以前的听课评课不同,让我耳目一新,感到非常高兴。我想问能不能有什么办法让我们喜欢上公开课?我们在公开课中又能学到什么?

陈大伟:

    《河南教育时报》有位记者写到:陈大伟先生提出了“观课议课”后就取代了传统的听课评课。我马上打电话告诉他:对不起,你错了!我首先申明:有了听课评课,再有了“观课议课”——相当于有了铅笔以后再有了一支毛笔,但有了毛笔不是说不要铅笔。要知道,不同的目的需要不同的方式。比如说我们的年末考核,要衡量绩效工资时,学校就该组织评课;而在平常教研活动中,我们主张“观课议课”——因为它是不分等第的,是关注于人的发展的。这是我要说的第一点。

    第二,“观课议课”在某种程度就是鼓励上公开课,鼓励教师创新的。比如让授课教师先说课;鼓励多用问号,少用句号;不要对课评价,而是讨论课堂上的现象。现在很多试验学校跟我说现在不怕上公开课了,因为上成功了有成就感,上失误了有贡献感——“你看,没有我今天这节课你们的讨论都是理论到理论,空对空!正式因为在课堂上有了种种的不如意,大家才有了一面镜子。”当然,风险还是难免的,所以对所有上公开课的老师,我们充满敬意,并且向他们表示感谢。

    第三,你平常上课就好像一只在井底的青蛙抬头望望天,发现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年轻老师在上公开课的时候,实际上就是请了很多只“小鸟”,告诉他不懂的东西,所以一定要请人家来听,多听人家的意见。这是年轻人获得和反思课堂教学经验的一个重要途径。好,谢谢你!(掌声)

岑洁萍:

    我们物理老师课程都很多,大家没有时间听课怎么办?另外新老师热情高,不断地去“抢”时间讲自己的东西,即使自己没有课,也会不断的布置作业,渐渐的导致了学生失去了信心。遇到这样的问题,我怎么办呢?

陈大伟:

    对于教师听课问题,如果老教师没时间听你的课,你就主动去听听他的课;第二,凌校长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昨天吃饭的时候他就找个录音笔放在那里。所以我们可以学会自己给自己录音,回去不是听,而是整理教学实录,——教学实录不是讲了一句录一句,而是头脑当中照着理想的样子去设计、整理教学实录。比如这一段你听了特别的杂,你就想了:这里为什么这么杂呢?我下回讲的时候什么地方可以改进呢?你按理想的方式去整理教学实录,收获是比较大的。第三个是倾听学生的意见。所以有些学校是让学生来参加“观课议课”的,我们身边最重要的“小鸟”是学生,他们的成长和学习感受是你反思教学的重要资源。

    对于作业问题,我在有效教学中提过这么几句话:第一、先学后教;第二是不会才教,以教导学;第三、注重优化、体验成功。所以我建议让学生做作业的时间不是放在课后,而是在课堂上。课下最好做的应该是预习。

有一次我到一个中学去观课,我来到办公室,即将授课老师正在呵斥他的学生:“上一周你的作业还是抄别人的,现在你连抄都不抄了。”他见到我之后就停下来,让学生先回到教室里面去了。但是他课堂上是怎么上的呢?他先在黑板上写出题目,然后叫反应快的学生来说说怎么解题,学生思考的时间很少,学生一说完,他就快速的将题目讲一遍,写一遍,这节课他讲了五个题,下课就部置六、七道题。下课后我和他讨论课,我说数学课需要练习才能形成解题的技巧,我问他什么时候给学生练习?他说我不是课后布置了作业吗?我说进办公室时就听说了,课后让学生做作业的效果并不好。所以我想是不是可以改一改,把作业的时间放在课上,这可以监控。在下课之前布置预习作业,等下一节课一开始干什么?首先就是检查他预习的情况,让他在班上交流。这也是监控的一种方式。

季玉娟:

     请问陈老师,评课、议课和磨课之间在概念上有什么区别?你对情感、态度、价值观怎么看?

陈大伟:

     评课是对你进行评价,分出等地以后基本上就结束了。议课和磨课都要为后面去做一些事情。对于磨课,比如说我们学校有位老师要去通州区参加竞赛,我们整个教研组坐在一起跟他说这节课应该怎么去上,最后通过大家的意见来打造一节无瑕疵的课,因为这是要去竞赛和获奖的,是多中求一。而议课是什么呢?比如我们今天讨论一节课,有老师说可以这样上,有老师说可以那样上,然后他们各自带着自己对这节课的理解,根据自己的实际,回去自由创造。这是什么?是用这节课为平台,研究出多种创造的可能性来,每一个老师都可以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去教,这就叫“一中求多”。这就是三者的区别,我曾在《教育时报》上发表过《我看磨课、评课、议课的区别》。

      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我想说的是,这是一个目标,不只是一个手段。有一位老师在“六·一”儿童节前就跟学生们说:“同学们节日快到了,我们组织大家去郊游。我们班上4有5人,没每人准备一个牛奶1.5元,面包2元,请大家算一算一共要多少钱?”下了课之后我就问他:你真准备带他们去玩吗?他说这是为了教学的需要啊!我听了就告诉他“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目标,我不仅仅是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前提和手段。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我以为第一热爱学习内容,第二是结合生活,让他意识到这个知识的意义和价值。我觉得你的课上完了,学生能蹦蹦跳跳上学,高高兴兴回家,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做到位了。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14:43 , Processed in 0.08112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