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现当代小说中的知识分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7 19:08: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现当代小说中的知识分子

李洱
来源:文学报  





    翻开中国现代文学史,我们会发现,小说最重要的主题就是启蒙主义。几乎每部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其中都有知识分子的形象。他们是社会变革的介入者,通常以启蒙者的身份介入,启蒙的对象自然是中国人的主体,也就是农民,而用来启蒙的工具,则是来自西方的理论和知识,启蒙的目的是要告诉人们,如果要变得富裕,如果我们这个民族国家要变得强大,那么必须走出一条与以往不同的道路,也就是社会主义道路。

    然而,从1949年开始,中国的知识分子以及中国小说中的知识分子,突然变成了失败者的角色。这是知识分子始料未及的重大转折。知识分子一夜之间从启蒙者变成了被启蒙者,而原来的被启蒙者,比如农民,现在则变成了启蒙者。农民们对知识分子启蒙的主要内容,是要知识分子跟他们学会种地,不仅要在生活上而且要在思想上过集体生活,也就是放弃个人的所有感觉——当时的术语叫“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也放弃所有批评性的观念——众所周知,这是知识分子的基本职能。换句话说,农民们要求他们放弃知识分子身份。

    一直到“文革”结束,中国小说中的人物其实只有两类,他们形成了一个顽固的二元对立的格局:其中一元是农民和工人,他们可以被统称为大众,被认为是进步、无私、勤劳、朴实、欢乐的化身,充满着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集体主义精神;而另一元就是知识分子,他们被认为是落后、自私、虚荣、懒惰的化身,沉浸于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和腐化的情欲之中。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作家的小说,在表现知识分子和大众的关系的时候,与其说是在向大众致敬,不如说是在自我贬低,是以向大众致敬的方式贬低自己。甚至可以说,在相当长的时间,中国作家实际上也放弃了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起码职能。我曾经在一批小说中表明,中国知识分子实际上“生活在自身以外”,他无法忠实地表达自身的经验,无法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他们的写作,实际上是一种“自我阉割”。

    熟悉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人都知道,1985年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那一年开始,在中国小说中,知识分子与大众的关系得到了重新审视和调整。在莫言、王蒙、张贤亮、张承志、韩少功、刘震云等人笔下,大众的面孔不再千篇一律,而是形象各异。当大众身上的弱点被重新暴露的同时,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也开始被重新认识。但我们必须承认,直到今天,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他与中国历史的种种复杂纠葛,并没有在中国小说中得到真实和相对丰富的呈现。

    在我的写作过程中,我最感兴趣的话题就是知识分子的命运。2002年,我发表了长篇小说《花腔》,希望这部小说对知识分子与革命、大众、历史的关系,做出某种探究。当开始写作的时候,我认识到,中国的现实状况和写作境况都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一方面,因为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世俗化浪潮已经席卷中国,西方发达国家的所有经济和文化产品已经涌入中国的大街小巷;而另一方面,中国的社会政治结构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在意识形态领域,历史依然带着强大的惯性在向前滑行。与此相适应,一方面中国好像已经进入后现代时期,与国际社会充分接轨,而另一方面,中国社会的许多方面依然处于前现代时期。这是一种特殊的中国式的处境。

    因为处于前现代时期,所以一种可以被称为传统的痛苦,比如贫困、专制、暴力、愚昧、压抑,依然让中国知识分子忍受着良知的折磨。有良知的中国作家,都能时刻感受到这种痛苦的“重”,一种难以承受的“重”。波兰作家米沃什,曾经把波兰比作“另一个欧洲”,意思是说,波兰虽然属于欧洲,但是波兰人却依然生活在欧洲的某一段早已过时的历史过程当中,经受着那种过时的痛苦。中国目前的境况与米沃什曾经描述过的境况有很大的相似性。所以,在某种意义上,中国也可以被描述成“另一个亚洲”,“另一个东方”。但是我想,无论是亚洲、非洲还是欧洲、美洲的作家,只要具有世界眼光,只要具有清醒的历史感,他都会认识到中国作家的那种“重”的痛苦,依然具有普遍意义。

    除此之外,中国已经被深深地卷入了全球化和世俗化的浪潮之中,所以中国的知识分子还感受到另外一种痛苦,这种痛苦对中国人来说还比较新鲜。那就是在中国长达百年的乌托邦梦想破灭之后知识分子灵魂的空虚,由于现代技术对人的统治而带来的无力感,以及被压抑的欲望获得释放之后的困乏状态。这种新鲜的痛苦,如果借用米兰·昆德拉的说法,或许可以称为“无法承受之轻”。更多的时候,中国的知识分子,中国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就在这两种痛苦之间徘徊,并为此发出悲鸣。

    我最后想说的是,对于“重”和“轻”的双重书写,对于“重”和“轻”的关系的繁复探究,有可能是中国小说的重要篇章。一个民族国家百年来的梦想和实践,中国知识分子百年来的成功和失败,也就在这“重”和“轻”的书写中得到呈现。

    李洱,1966年生于河南。作家。代表作有《花腔》、《石榴树上结樱桃》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4:24 , Processed in 0.06682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