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给教师们阅读的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22 19:37: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推荐给教师们阅读的书
  



    课程改革给中小学教师提出了很多期望,比如“教师成为研究者”;“个人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叙事研究”,等等。这些新的期望经常被转换为一系列教师培训的主题,比如“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新课程与教学方式的转变”、“新课程与教研方式的转变”或“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简称“校本教研”)等等。
  校本教研原本为了化解中小学教师在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但中小学教师却似乎普遍不那么领情。任凭校本教研的呼声如何高昂,中小学教师似乎不以为然,“不愿起哄”。
  当“校本研究”被提倡时,中小学教师究竟该做些什么?
  1980年代,中国教育界因《学会生存》的出版而流行“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的教育宣言,但这个宣言对中小学教师来说似乎一直是很遥远的事情。
  1990年代,中国教育界因《第五项修炼》的出版而流行“学习型组织”的教育理念,但这个教育理念对中小学教师来说,似乎更加遥远。
  2000年代,中国教育界因“新课程”的实验而流行“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但这个制度对中小学教师来说,仍然是遥远的事情。
  如果我们完全不理会“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组织”,再加上一条“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不过是在流行的教育概念中再增加一条热闹而孤寂的教育口号。
  “教师学习”是重要的,但显然这是个难题。因为“教师不学习”有时不是教师的问题,而是整个教育制度(如校长的管理方式以及教育考核制度)的问题。
  不过反过来看,如果我们突破“教师学习”的困难而使“教师学习”成为可能,“教育改革”就会有新的希望,有可能开辟一条新的学校教育改革的道路。
  当我们将这种新的希望托付给“教师学习”时,主要是指“教师读书”。“教师读书”与一般的“读书”方式不同,有效的“教师读书”应该采取类似彼得·圣吉提倡的“学习”概念。我认为这种“学习”的关键在于教师真正能够以“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相当于彼得·圣吉提到的reflection in action)的方式引起教师的“教育信念”(相当于彼得·圣吉的“心智模式”)的改变。
  一旦学校能够引导教师展开“教师读书”(“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的活动,教师将由读书而获得“自我超越”的热情。在教师有了“自我超越”的热情之后,学校管理者接下来的责任就是在适当的时机“与教师一起”提升出学校的“办学理念”(相当于彼得·圣吉的“共同愿景”)和相关的“教育信念”。学校整体的“办学理念”和相关的“教育信念”必须以各个教师的“自我超越”的热情为前提并使之成为各个教师的“自我超越”的一种需要。
  于是,所谓的“教师读书”,实际上是为了让教师针对自己的“教育问题”和“教育困惑”而获得“自我超越”的热情;是为了让学校针对教师的“教育问题”和“教育困惑”提升出“办学理念”以及相关的“教育信念”。
  教师一旦获得“自我超越”的激情,教师一旦获得“办学理念”和相关的“教育信念”的支持,学校教育改革将由原来的“自上而下”的、“先开发理论然后推广实验”的“教育实验”模式(英语国家称之为“RDD模式”),转向“自下而上”的、针对“教育问题”的“教师读书”并引起“行动反思”的“行动研究”(称之为或“校本教研”模式)。可以将这种“行动研究”(或“校本教研”)模式的基本“环路”表述为“问题—设计—行动—反思”:
  第一,问题。暴露教师的“问题与困惑”。这需要通过“深度汇谈”的方式让教师把“工作压力”、“专业疑难”或者“人生困惑”等摊出来。这一步的重要意义在于:如果教师不将自己的工作压力、专业疑难、人生困惑“暴露”出来,教师将感到没有改变的必要,或者感到没有改变的可能。性格温和的教师将因为“没有改变的必要”而沉湎于自己狭窄的“个人经验”;性格激进的教师将因为“没有改变的可能”而陷入牢骚、抱怨、批评、玩世不恭的“犬儒主义”生活。
  第二,设计。教师针对“问题与困惑”寻找、设计相关的方案。“设计”表面上看是拿出一个技术性的方案,但很多教育问题的解决与其说是一个技术问题,不如说是“人生信念”以及相关的“教育观念”问题。这正是为什么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读书”的原因。“教师读书”旨在实现“观念转变”,包括“自我超越”以及相关的“人生信念”、“教育信念”和“办学理念”。这一步的重要性在于:如果教师不调整自己的“生活心态”、“生活信念”,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选择某种教学策略或教学技术,很多教育问题将不可能获得解决。
  第三,行动。在“自我超越”、“办学理念”、“教育信念”的支持下采取教育“行动”,尝试着解决教育问题或教育困惑。
  第四,反思。行动中不断“反思”发现新的教育问题和教育困惑。
  总体上看,“教师学习”直接指向教师的“问题解决”,但为了解决问题,教师需要通过“读书”而调整自己的“人生信念”、“教育观念”,进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
  教师如何形成自己的“人生信念”?
  无论身处何种职业领域,每一个人的“人生信念”都在两种活动中诞生:一是个人的“生活实践”及其“体验”;二是对他人的生活实践的“观察”和“领会”。而积极的“人生信念”却在这两种活动的“关系”中形成。也就是说,积极的“人生信念”既缘自个人的生活实践的“体验”,又来自对他人生活实践的“关照”。二者相互推动而形成自己的“阶段性”的“人生信念”(所谓“阶段性”,是指“人生信念”在不同的时期会因自己的生活实践和他人的生活实践的改变而发生“动态调整”)。对于已经形成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相当于彼得·圣吉说的“心智模式”)的人来说,重要的是观察和领会他人的生活实践和生活态度并从中获得“自我超越”的激情。
  如何观察和领会他人的生活实践、生活态度?对于教师来说,最紧要也是最困难的,是走出自己个人狭小的生活世界,出去看看“他人”在做些什么。看看在同样的条件限制下,“他人”正在做什么努力,“他人”选择了怎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教师如何走出去呢?不是说教师一定要离开学校,也不是说教师一定要争取更多“观摩课”的机会。重要的,是看书。不只是看时下出版的专著或文章,而且包括已经成为历史的经典性教育文本。“每天不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苏]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7页。)
  可是,当教师寻找阅读的书籍时,书市上“为了教师”的书太多,而“适合教师阅读”的书又太少。很多书的“前言”都指明“适合中小学教师阅读和参考”,但真正适合中小学教师阅读和参考的书却显得稀稀落落。
  当我们想找一些适合教师阅读的书籍时,竟发现书架上的相关专著或教材似乎与教师的阅读期待相距遥远。很多书倒适合大学本科生在教室里安静地琢磨,而且一定要有期末考试作为威胁,否则这些书很难说有多大的可读性。
  中国教育界尽管从来不乏“为教师写作”的人,但真正“为教师写作”的书并不多,不少形式上是写给中小学教师的,实际上中小学教师并不在场。这导致了大量的教育写作几乎是没有读者或者说读者缺席的写作。我们期待教师在行动研究或校本教学研究不断地“与历史对话”。但当教师坐下来愿意“与历史对话”时,却找不到谈话的“对象”(作者)。
  为此,我们“在现有的条件下”,根据中小学教师的推荐和我们几位大学研究者的多次讨论,暂时设计了一个“教师学习行动计划”。这个“教师学习行动计划”并不理想,只是提供参考和选择。所列的书目将根据中小学教师的“阅读指数”(我们打算做相关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做出调整。
  虽然以“读书”的名义,实际上我们是建议教师读“文章”。一般所谓的“好书”,也并非字字珠玑。只要这本书中有一篇或几篇好文章,已经不容易了。所以我们建议教师拿到一本书时,首先要学会从书的整体结构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有阅读价值的“章”、“节”。教师名义上是买“书”、读“书”,实际上是买“文章”、读“文章”。教师的时间一般无法保障教师整本书整本书地“系统阅读”(适合教师阅读的“书”,也许是“读者文摘”类的)。我们宁可建议教师读“文章”,不要读“书”。文章从哪里来,可以从《读者》、《师道》、《教育参考》、《福建论坛》等杂志来,但大量还得从“书”中来。教师需要将书当作文章读,需要学会将一本书拿起来之后通过目录、前言以及相关的整体浏览而迅速决断最值得自己阅读的“章”、“节”。将厚书读薄,这是一种读书的艺术。当然,如培根言:“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英]培根著,何新译:《人生论》,中国友谊出公司2003年版,第181页。)
  “教师学习行动计划”将教师的阅读书目分三个“类型”:“生活智慧类”(或者称之为“实践智慧类”)、“教育新理念类”(包括“课程改革”)和“教育散文类”(主要是反映教育生活实践的“教育随笔”、“教育手记”、“教育日记”、“教学录像”、“教育电影”)。在“教师阅读”的过程中,第一个阶段最好先阅读“生活智慧类”的书。比如哈伯德的《自动自发》、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等等;第二个阶段再阅读教育新理念和教育随笔类的书籍。第三个阶段是将自己的“自我超越”的热情和最新形成的“教育信念”付诸“行动”并在行动中反思调整。在整个阅读过程中,“生活智慧类”的书或文章应该成为教师改变和行动的前提。阅读这些书应该成为教师的“信仰之旅”。先调整和形成人生的信仰和追求,然后才有可能学习和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对教师来说,先有“生活态度”、“生活信仰”的转变,后有“教育观念”和“教育行动”的跟进。
  “教师学习行动计划”中列举那么多的书,并非所有的书都得完整地阅读。教师个人在某个阶段可以从中任意选择“三本书”重点阅读,也可以普遍浏览之后确定适合自己阅读的个性化的“三本书”。而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调整、变化自己的“三本书”的结构。但愿教师在阅读之后的某一天感叹说:在我人生的道路中,有“三本书”对我影响很大。
  教师在没有形成独立地读书习惯之前,需要学校安排阶段性的“读书交流”活动。通过类似“读书交流会”、“读书报告会”的形式,使“读书”过程成为寻找教育问题和教育困惑的解决方案的“设计”过程。
  
附:“教师学习”行动计划:推荐书目
第一类:生活智慧/实践智慧类
 1.《论语》。相关材料可参考李泽厚著:《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论语》实在是绕不过去的经典名著。不读《论语》,几乎无法找到“如何成为一个人”(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中的“人”)的答案。如何成为一个人?《论语》前三句话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三句话几乎成为《论语》的三个标题,后面的话几乎可以视为这三句话的“补充说明”。比如“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等等。中小学教师的生活原本是具体的,但长久地浸泡在具体的日常生活中会使人狭隘而浅薄。人长久地活在过于具体的生活中,经常会有一种超越的冲动。超越是暂时“离开”教师关心的“接受学习”或“发现学习”等主题,去寻找教师自己的“人生信念”或“生活态度”。比如当一个教师有了“敬畏生命”(主要是“敬畏学生”)的冲动,无论他/她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都会成为一个“进步主义教育者”。比如当一个教师有了“自己的自由以不影响他人的自由为前提”或者“自己快乐,不让周围的人感到痛苦”的“人生信念”,无论他/她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都会成为一个有魅力的老师。如果教师有了“人生信念”,他/她从此就获得自由选择“教学方法”的权力。对某些教师来说,教学方法是学不会的,除非这个教师已经形成自己的“人生信念”。市场上关于“人生哲学”书满目皆是,以“哲学史”居多。“哲学史”是对各色各类哲学家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记录,读者可以从这些记录中阅读理解各色各类哲人的生活方式和人生信念;“哲学史”并不明示人应该如何做人,它只是尽量以中立的姿势记录各色各类哲人的想法和做法,“把选择的权力还给读者”。“把选择的权力还给读者”是一种时尚,但哲人素以诡辩出名,在东西方哲学家的众声喧哗(诡辩)中,教师很容易在选择中迷失。比如,当叔本华宣称“人生的本质是痛苦和无聊”,快乐是痛苦与无聊的“间歇”时,作为教师,应当做何种人生“观”?叔本华的哲学显然是深刻的,但深刻不一定智慧,尤其不一定有“实践智慧”(实践智慧是“生存的智慧”、“快乐的智慧”和“实用智慧”)。适合教师阅读的,是那些具有某种宗教启示性的、整体连贯的哲学原典,比如《论语》、《老子》等(西方人常选择《圣经》)。因为《论语》、《老子》等书大体是一以贯之的“行动哲学”(《圣经》是典型的一以贯之的“行动哲学”),它往往将某个人生的生活信念“一以贯之”。
   2.[美]卡耐基著:《人性的弱点》,海潮出版社2003年版。卡耐基堪称智慧而富有演讲才能的成人教育家,世界范围内能够像卡耐基这样智慧而受人欢迎的成人教育家寥若星辰。“本书的唯一目的就是帮助你解决你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如何在你的日常生活、商务活动与社会交往中与人打交道,并有效地影响他人;如何击败人类的生存之敌——忧虑(抱怨、仇恨),以创造一种幸福美好的人生。当你通过本书解决好这一问题之后,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拿破仑·希尔语)。比如,卡耐基建议:第一,“不要批评、责怪或抱怨他人”。因为没有人会因别人的批评而承认自己的错误。第二,“真诚地赞赏他人”。因为人有两个最基本的需要,一是性满足;二是“希望成为重要人物”。据说,精神失常的人群中,有一半的人脑部器官完全正常,但“被赏识”的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第三,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他人的需要”。如此等等。相关材料可参考卡耐基著:《人性的优点》,海潮出版社2003年版;卡耐基著:《快乐的人生》,海潮出版社2003年版;[美]希尔著,张红霞、张石森译:《积极的心态决定一生》,远方出版社2003年版。
   3.[美]哈伯德著,陈书凯编译:《自动自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哈伯德说:“世界会给你厚报,既有金钱也有荣誉,只要你具有这样的一种品质,那就是主动。什么是主动?让我告诉你:主动就是不用别人告诉你,你就能出色地完成工作。次之,就是别人告诉了你一次,你就能去做。也就是说,把信送给加西亚。那些能够送信的人会得到很高的荣誉,但不一定总能得到相应的报偿。再次之,就是这样一些人,别人告诉了他们两次,他们才会去做。这些人不会得到荣誉,报偿也很微薄。更次之,就是有些人只有在形势所迫时才能把事情做好,他们得到的只是冷漠而不是荣誉,报偿更是微不足道了。这种人是在磨洋工。最等而下之的就是这种人,即使别人追着他,告诉他怎么去做,并且盯着他做,他也不会把事情做好。这种人总是事业,遭到别人蔑视也是咎由自取。”哈伯德所言,忠言也。可参考的相关材料之一:[美]哈伯德著,路军译:《把信送给加西亚》,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这本书的主题与其说是“一旦得到任务就全身心地立即执行”的“忠诚”美德,还不如说是“不用别人告诉你,你就能出色地完成工作”的“主动”精神。更有趣的是,本书对那些素有“爱发牢骚的恶习”的人是一个严重的提醒。“主动”成就人,“爱发牢骚的恶习”毁灭人。有些人之所以无所作为,不是因为没有智慧,而是因为自己的性格,“他们牢骚满腹、怨天尤人、愤愤不平。那是他们性格上的缺陷给他们造成的麻烦。他们自毁前程、自食其果。他们总是显得格格不入,无所作为。所有的雇主都在寻找能够助他一臂之力的人,他却在冷眼旁观。对于那些无所作为的人,碍手碍脚的人,让其趁早离开,这是商业上的规矩;基于自然的法则,奖赏只能属于那些得力的人。为了能够得到提携,你必须具有同情之心。”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当你告诉别人说你的老板是一个性情乖戾的人,那么你就暴露了你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当你告诉别人说机构的政策‘不可救药’,那么显然你也是这样的人。”这个世界到处都在寻找忠诚、有责任感,一旦得到任务,就立即行动,全身心投入的人。这个人就是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可参考的相关材料之二:[美]伦丁、保罗、克里斯坦森著,秦玉熙译:《鱼》,中信出版社2002年版。这本书让我们学会热爱自己的工作,即使是一份不太喜欢的工作,也能心甘情愿去做。凭借对工作的热爱去发觉每个人内心蕴藏着的活力、热情和巨大的创造力。“任何人都不得不做一些令人厌烦的工作。……即使给你一个很好的工作环境,但是如果总是一成不变的话,任何工作都会变得枯燥乏味的。”当模特儿怎么样?其实这种工作的全部内容几乎从头至尾都得站着、等待上台。做新闻播音员怎么样?除了念别人写的文章以外,什么事也做不了。“你可以选择自己的工作态度,即使你无法选择工作本身。”你可以辞职。但频繁地变换工作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你可以选择的,是你的工作态度。“我们可以闷闷不乐,无精打采地度过一天;我们也可以带着不满的态度,毫无耐心地去激怒同事和顾客。但是如果我们带着阳光、幽默,带着愉快的心情去上班,我们就会拥有美好的一天。”在“世界上著名的地方”度过一天总要比在平凡的地方度过一天更快乐。“在寒冷、潮湿、腥臭、污浊的鱼市场工作并不舒服,但我们可以选择对待工作的态度。”除此之外,我们可以“玩”、“让别人快乐”、“全身心地投入”。可参考的相关材料之三:[美]康维尔著,北极星译:《钻石就在你家后院》,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另类故事:有位佛教僧侣跟阿尔提到钻石宝藏的事情,阿尔听了就受到诱惑,遗弃自己肥沃的土地,动身前往神秘的钻石田去寻找巨大的宝藏。他漂泊到很远的地方,直到双脚疼痛,疲惫不堪,青春和财富都挥霍殆尽,只剩下衰老和穷困。在所有的幻想破灭之后,他在远离家乡的地方死去。不久之后,竟然有人在阿尔的土地上发现了不计其数的钻石。可参考的相关材料之四:[美]约翰逊著,吴立俊译:《谁动了我的奶酪》,中信出版社2001年版。这本书的主题只有一个,就是“变化”或者说“如何让自己走变化的前面”。据说,书中简单的寓言故事,能够提示你在变化的世界中获得成功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你就能够获得生命中最想得到的东西,无论它是一份工作、健康、人际关系,还是爱情、金钱……。[美]彼得·圣吉著,郭进隆译:《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这是一本不寻常的书。值得有心改变自己,并进而改善周围世界的人一读再读。”本书真正可贵的地方,在于它暗示你如何“活出生命的意义”。我们要找到真正重要的事做,从工作中找到乐趣,不让自己陷入不得不接受而又无可奈何的生命状态。这本书似乎更适合学校管理者阅读。
  4.鲁迅著:《鲁迅杂文精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鲁迅的杂文有多个版本,《鲁迅杂文精选》是“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定书目”之一,教师阅读本书算是“与学生一起成长”。阅读鲁迅,是名副其实的“与大师对话”。鲁迅的杂文构成一部鲜活的、完整的“人史”,是“中国的大众的灵魂”。“时至今日,鲁迅杂文仍是我们认识中国人、认识中国社会、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最切实可靠、最生动深刻的文本”。“人性的优点”与“人性的弱点”以及“我们如何过得象一个人”将在鲁迅的文章(包括杂文和小说)获得透彻的揭发和解释。相关的材料可参考谢泳编:《胡适还是鲁迅》,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年版。对比着阅读胡适和鲁迅也许是有趣而有意义的。这种比较阅读不仅有助于读者了解“五四精神”和“五四传统”。相关材料之一可参考[英]培根著,何新译:《人生论》,中国友谊出公司2003年版。“历史上确有垂之不朽之书,弗兰西斯·培根的这本《人生论》必在其列。四百年来,它已被译为几乎所有的人类语言,其格言足以永为垂范。”(何新语)相关材料之二可参考夏中义主编:《大学人文教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在中小学教师寻找具有“可读性”的“教育哲学”的著作时,本书在一些电影院门口或者大学附近的小书摊那里赫然出现。人如何为自己活着而不是成为奴才?教师如何既享受自由生活又成为关怀社会公正的知识分子?何谓自由的生活?何谓民主的生活?何谓平等的生活?选择本书就是选择一种人文的生活方式。
第二类:教育新理念类
  1.杜威著:《教育中的兴趣与努力》,人民教育出版社。
  2.[美]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阅读本书之后,也许人们会发现心理学领域的一代枭雄皮亚杰与比纳等人的工作,不过是一种煽动、引诱或鼓动,而且以学者的名义。遗憾的是这种罪孽在压抑大量的“另类人才”时却长期地受人尊重。加德纳告诉你,除了皮亚杰所欣赏的人才之外,还有大量的“另类人才”。与这些“另类人才”相关的另类智能包括:“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也许,加德纳的号召会让语言、数学逻辑之外的“另类人才”的生活从此过得不再卑微和委屈。而他们的生活是否会过得好起来,取决于学校教育是否能够勇敢地承认和接受“多元智能”的观念,将人才的标准转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生产有效产品的能力”;取决于学校是否能够勇敢地接受多元智能的两个假设:“让学生采用相同的学习方法将导致无效的学习”;“有些知识和技能虽然必要,但没有人能够学会所有的东西”。有人说,“2003年是多元智能年”,也有人说,“2004年是多元智能年”。这些说法虽然都不准确,但也不至于引起人们的误解。“多元智能”的理论其实并没有多少创见,它不过“说破”了一个千百年来的经验事实。可是当这个事实一直被蒙蔽而在加德纳这里被“说破”之后,确实可以而且应该引起学校教育的眩晕和恐慌。学校教育如此自以为是地长期以“语言和数学逻辑智能”为选拔人才的铁定标准,倒真的需要有一些眩晕和恐慌的冲击。有趣的是,语言、数学智能之外的“另类智能人才”虽然在学校生活中一直受压抑,但走出学校之后他们的日子似乎并不比那些语言、逻辑智能“人才”过得差(常常是后者为前者“打工”)。加德纳的意见也许只是给学校一个提醒:与其如此,为何不让语言、数学逻辑智能之外的“另类人才”在做学生时就过上好日子呢?加德纳的第二个提醒是:“人生规划与职业指导”课程原本应该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加德纳的第三个提醒是:大学入学考试除了像现在这样有“音乐”、“绘画”、“体育”等特殊专业招生之外,还应该有“管理心理学”专业(与之相关的智能为“人际交往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管理心理学”专业应该不同于传统的“管理学”专业,这种“管理心理学”专业应该与音乐、绘画、体育等一样作为“特殊专业”,而不以“语言、逻辑智能”为标准)。与之相应的第四个提醒是:大学应压缩与“语言、数学逻辑智”能相关的专业,扩展与“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等相关的专业。可能吗?加德纳是怎么说的?读了加德纳的书,你可以自己琢磨。相关文献可参考:[美]加德纳著,兰金仁译:《智能的结构》,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版。[美]亨特著,李斯译:《心理学的故事》(上、下),海南出版社1999年版。在众多的心理学专著中,《心理学的故事》可能比较适合的教师的“牙齿”和“胃”。有人评论该书:“理论易懂却不肤浅;主题严肃却不晦涩;语言流畅优美;给人以心灵的启迪。”它以“引人入胜的故事”,成就“影响深远的书籍”。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如果要在当代教育文献中推选出一本经典性的教育名著,估计《学会生存》会成为首选。书中提出培养学生“创造性”,鼓励学生“自学”、“终身教育”等将成为未来教育的永恒主题。相关材料可参考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4.顾明远、孟繁华主编:《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教育领域中不断产生“新经验”和“新思潮”:“多元智能”、“后现代主义教育”、“终身教育思潮”、“合作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教师专业化”、“掌握学习理论”、“发现教学”、“范例教学”、“发展性教学”、“交往教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校本课程开发”等等。国际教育领域究竟提出了哪些“新经验”和“新理念”?本书开卷有益。相关材料可参考商继宗主编:《教学方法——现代化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本书提供“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世纪之交中国学校教育的文化使命”、“更新教育观念,创建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让课堂焕出发生命活力”、“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等系列教育意见与教育宣言。既提出基础教育改革的理想,又报告基础教育探索的足迹。
  6.朱小蔓著:《教育的问题与挑战》,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版。社会变迁对教育提出的挑战很多,教育本身存在的原本该解决好而未解决好的问题也很多。如何回应?
  7.袁振国著:《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这本书出版之前,曾听说不少中小学教师在传阅和复印《教育参考》上登载的“反思科学教育”、“开放数学教育”、“理解文科教育”、“提升美育”、“把握信息技术教育”、“走进体育”、“感悟艺术教育”等系列文章。本书的魅力不只是提供了由这些文章汇集“学科教学的新视野”,重要的是它以流畅的、演讲式的语言给教师讲述教育生活中正在发生的事件或已经发生的故事。因为“动听”,然后“可读”。
  8.朱永新著:《新教育之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美国学界曾经宣起“百部名著计划”,“名著阅读”竟致蔚然成风。本书告诉你:苏州的名师名校长是如何读书的。“你不读《论语》,不读陶行知,不读杜威,不读苏霍姆林斯基,恐怕很难成为教育家。我正在选编一套《新世纪教育文库》,其中的教师系列既包括了海外最经典最优秀的教育学科教材,又包括了国内外著名教育小说、教育散文、教育格言、教育漫画、教育故事、教育人物的精华,还有大量拓宽教师视野的人文、自然、社科类读物。我们希望它能够成为中国第一套系统的教师必读书,成为优秀教师成长的精神家园。”(朱永新语)
  9.郭思乐著:《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人在自然中,人的教育是自然界所有生物活动的一个部分。“鸟在鸣啭,花在开放;一头鹿,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灵活敏捷。自然界的一切如此完美,玫瑰不用去思考自己该如何生长才是美丽的,星星也不必记起自己就是美丽的。”生本教育建议让儿童忘我地活动和游戏,让儿童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自己。这时人的内部自然起作用了,儿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也就提高了。一个故事说,一位印第安老人,赚钱后买了一辆汽车,不懂得怎么开,只好雇了匹马来拉它。保守的教师,有些像印第安老人,不知道汽车自身原本是有动力的。生本教育,是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10.[日]江本胜著:《水知道答案》,南海出版社2004年版。“世界为什么需要赞美?”你相信吗?谁能读,水能看,水知道生命的答案。
  11.陈桂生主编:《到中小学去研究教育——“教育行动研究”的尝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行动研究一度成为中小学教师乐意采用的方法。本书以个性化的案例讲述自己的“行动研究的故事”,比如“超越规范的学校管理”、“学会关心”、“学会关心学生”、“教育性评语”、“班级小主人行动”、“中学生社区服务”、“教育书简”等等。无论从讲述的语言方式还是从讲述的主题看,都值得教师欣赏。书市上关于“教育研究方法”的书很多,可参考阅读的包括:裴娣娜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施铁如著:《学校教育科学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袁振国主编:《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郑金洲、陶保平、孔企平著:《学校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杨小微、刘卫华主编:《教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郭华著:《静悄悄的革命——日常教学生活的社会构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刘云杉著:《学校生活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中小学教师选择一本重点阅读即可。
以下为“新课程”类
  12.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新课程究竟在“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方式”、“课程管理”、“课程资源”等问题上做了什么调整和转换?本书以对话的方式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供了详细而比较权威的“说法”。相关阅读材料为: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崔允郭著:《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吴刚平著:《校本课程开发》,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刘良华著:《校本教学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余文森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四大支柱》,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郭元祥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李臣之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傅道春编著:《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钱理群著:《语文教育门外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门内人谈语文教育,总不免落入“听、说、读、写的统一”或者“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等主题。这种谈论语文教育的方式也许只有走出门外,才有可能获得拯救。可参考的相关材料之一:王丽编:《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可参考的相关材料之二:孔庆东、摩罗、余杰主编:《审视中学语文教育》,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4.张奠宙主编:《数学教育研究导引》,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数学教育领域逐渐形成自己的经典著作,比如美国数学家波利亚的《怎样解题——数学教学法的新面貌》(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的《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德国数学家克莱因的《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等等。但这三本书作为“数学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必读文献尚可,作为中小学教师的阅读著作却不太合适。相比之下,《数学教育研究导引》的可读性更多。相关的材料可参考《21世纪中国数学教育展望》(第一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5.龚亚夫、罗少茜著:《任务型语言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由“交际教学法”落实为“任务型教学法”,算是中国外语教学领域发生的一个“事件”。关心这个“事件”,大体可以理解中国外语教学法的由来和走势。相关材料可参考郑赞容著:《千万别学英语》,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1年版;文晋著:《许国璋英语批判》,白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16.茅于轼著:《中国人的道德前景》,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过去在宣传学雷锋的时候,电视上经常出现这样的画面:一位学雷锋的好心人义务为附近群众修理锅碗瓢盆,于是在他的面前排起了几十个人的长队。每个人手里拿着一个破损的待修的器皿。可是,令人思考的是,用这种方式来教育大家为别人做好事,每培养出一名做好事的人,必然同时培养出几十名拣便宜的人。过去人们以为普及为别人做好事就可以改进社会风气,实在是极大的误解,因为这样培养出来的专门拣便宜的人,将数十倍于为别人做好事的人。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就是原来从事修理业并以此为生的人,被这些学雷锋的好心人所排挤,他们可能是下岗的生活有困难的人。有效的德育究竟应该如何?相关材料可参考檀传宝著:《德育美学观》,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第三类:教育随笔/教育手记/教育日记类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对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那种连续记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教师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每一位勤于思考的教师,都有他自己的体系、自己的教育学修养。”1[①]教育随笔、教育散文、教育手记、教育日记实在应该成为教师的“写作”方式。
  1.张文质著:《唇舌的授权:张文质教育随笔》,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作者说,“我常常禁不住这样想:这个世界上如果只有一个我敬畏的人,那他肯定就是黄克剑。无论他生活这福州、北京,还是又回到他曾经生活了10年的新疆(这点当然是不可能的),只要我一想到这个名字,我就要让自己坐得更直些。”作为一个中学或小学教师,如果能够找到一个人,只要你一想到这个人的名字,你就要让自己坐得更直些。这是怎样的一种心怀敬畏而不孤独的幸福生活呢?读了张文质的教育随笔,也许你会找到令你“敬畏教育”、“敬畏学生”的感觉。
  2.肖川著:《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书社2002年版。中国教育理论界曾经大量地制造教育学的“理论”和“体系”,惟缺少真实的、个人化的“教育理想”和“教育信念”。湖南师范大学刘铁芳博士评论这本书时说,这是“另一种言说教育的方式”,是中国教育界普遍流行的“社论体教育言说方式的突围”。此话当真?去读吧。
  3.凌志军著:《成长》,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我曾和微软公司中的90多人谈了话(大都是中国人,也有些是美国人),有300多个小时的录音以及几百万字的材料。”这一次我把研究的焦点集中在30个人身上,他们是微软亚洲研究员179个研究员和工程师中最富有特色的一部分。我有时候用“微软小子”来称呼他们,是希望在读者心中留下一个统一的形象,其实他们中间差别巨大。他们出生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80年代。至少到目前为止,他们被人们当作聪明、成功、快乐和富有的典型例证,而且,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很年轻。这一切都是媒体追逐的题目,但是我关心的不是他们的成功,而是他们的成长;不是他们的今天,而是他们昨天。相关材料可参考凌志军著:《追随智慧——中国人在微软》,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0年版;凌志军著:《变化:1990年—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凌志军著:《沉浮中国经济改革备忘录》;马立诚、凌志军著:《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今日中国出版社;凌志军、马立诚著:《呼喊:当今中国的五种声音》,广州出版社1999年版。阅读凌志军的书,虽然可能会付出时间,但收获的是沟通“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很多教育问题,也许只有放到“生活”的背景中才有可能心领神会。
  4.周国平著:《守望的距离——周国平散文集》,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无论身处何种专业领域,人们时常需要保持某种“散文的心情”。
  5.[加]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什么是教育机智?比如“保留孩子的空间”、“对孩子的体验的理解”、“尊重孩子的主体性”、“润物细无声”、“保护那些脆弱的东西”、“将破碎的东西变成整体”,“通过语言”、“通过沉默”、“通过眼神”、“通过动作”、“通过气氛”、“通过榜样”……。如此等等。国外学者谈教育有他们的话语方式,比如“具体”而不追求“体系”。选择这本书,就是接受一种“教育写作”的方式。
  6.[苏]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该书选择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的精华部分,并从苏氏的其他著作里选择了一些精彩条目,仍然保持“100条建议”。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感动过中国教育界的几代人。你愿意体验被感动的感觉吗?
  7.周弘著:《赏识你的孩子——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年版。时下流行爸爸赚孩子的钱,比如写自己的孩子如何成长,本书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不过,本书畅销的主要原因是它讲述了大量关于“差生”的催人泪下的故事。比如,差生总是和差生在一起玩,很少和学习好的同学玩。差生被人瞧不起,但差生和差生之间相互尊重,大家都有“本是一条根,都是受苦人”的归属感。老师对成绩好的同学另眼相看,于是差生约定暗号:不管老师批评谁,另一个孩子都咳嗽一声,提醒对方不要伤心,还有我呢,我看得起你!这些故事在书中比比皆是。如果你对本书感兴趣,建议你最好也找周弘本人的讲座光盘《赏识你的孩子》(市场上有VCD出售)来听听。相关材料可参考黄全愈著:《素质教育在美国》,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如果说《赏识你的孩子》讲述的是一系列“辛酸”、“悲苦”的教育故事,《素质教育在美国》讲述的是一系列“阳光”而“快乐”的教育事件。
  8.李镇西著:《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98年版。在很多中小学教师的办公桌上都有李镇西的书。据说有的老师读了书中的有些故事流了眼泪。可见本书值得阅读。相关的书包括:李镇西著:《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版;李镇西著:《从批判走向建设——语文教育手记》,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版。窦桂梅著:《和教师一起成长——一个小学校长的手记》,吉林音像出版社2003年版;窦桂梅著:《我们一起成长》,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9.电影《春风化雨》。该电影讲述了一个叫基廷的文学教师鼓励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的故事。电影里的老师引用诗人弗罗斯特的话说:“两条路在树林中分岔,我选择走的人少的那一条。”
  10.电影《音乐之声》。该电影讲述了一个女教师用音乐的力量感动一群孩子们以及孩子们的父亲的故事。
  11.《读者》。在众多的杂志包括教育杂志中,《读者》具有某种象征意义。
  12.《师道》。《师道》以前名声并无远播,近年来至少在广东一带已成为很多中小学教师赏识的教育杂志。不为别的,只为这里收录了大量的教育散文、教育随笔、教育手记或教育日记。它发出的是教师自己的声音。
  13.《教育参考》。有人认为《教育参考》在没有“公开刊号”的教育杂志中办得最好。也有人认为《教育杂志》在所有教育杂志中都办得有品位。
  14.《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我尝试着将《福建论坛》给几位中小学教师也,他们对这份教育杂志“感到满意”。一份教育杂志能够在中小学教师群体中获得广泛的认可,实属不易。
  15.《中国教师报》。为教师办的报纸很多,就影响上看,《中国教师报》曾经有敢为教师说真话的气质。
  16.《现代教育报》


                                                                         转载: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3:01 , Processed in 0.11270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