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静怡:儿童图画书教学的策略
近几年来,我对儿童图画书阅读活动特别是以集体教学形式开展的阅读活动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实践研究。就我的理解而言,儿童图画书阅读活动的主要价值在于:提升幼儿早期阅读的意识和对图书的感悟能力,激发幼儿好奇好问的兴趣和学习行为;培养幼儿自主阅读的能力,能观察画面和关注画面间的相互关系,学习判断推理;培养幼儿对相关文字、符号、特殊图示的兴趣,感受图示与口语的关系、口语与文字的关系;培养幼儿同伴间互听信息、互相补充的合作学习能力。
鉴于对儿童图画书阅读活动价值的理解,我认为幼儿应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阅读图画书,即幼儿运用已有生活经验解读图画书,用已有的阅读方法进入阅读,并与同伴自然交流。因此,教师的指导和集体学习形式是保障幼儿自主阅读和提升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必要条件。只要教师有以幼儿为学习主体的意识,给予幼儿宽松的学习环境,允许幼儿在阅读同一个内容时自由选择喜欢的画面与同伴交流,幼儿都会以自己的经验来解读画面,显现理解图意的天赋和喜爱图书的天性。
近两年,通过学习和实践,我对儿童阅读活动有了新的理解,我觉得早期阅读的意义不在于记忆图画书内容,而在于阅读的过程。为了保证阅读过程的有效,我把研究重点放在了教学策略上。
一、 选择合适的儿童图画书
首先,儿童图画书阅读应纳入幼儿园课程,选择图画书最好与课程内容相吻合。这样, 幼儿有相关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就容易解读图画书内容。如《鸟窝里的书》放在春天比较合适,《棕熊的神奇事》作为“一个生命的诞生”主题活动的辅助教材很合适。
第二,顺应学习对象的需要。我们除了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选择图画书以外,更注重让幼儿参与选择。更简便的方法是,提供大量的图画书样本当如区角,观察并统计幼儿对图画书的关注程度,据此再决定选择什么样的图画书作为教学材料。一般来说,幼儿比较喜欢情节性强的故事类图画书。如《胆小的老鼠》有具体的角色形象,有一次次的活动经历,再加上图像夸张, 比较符合幼儿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需要,把图画书作为引发幼儿只是经验的载体,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第三,要利用家庭资源(图书材料、家长对阅读的理解等)。可以邀请和组织家长进行儿童图画书教学的座谈,鼓励家长参与图画书的推荐。我们对各年龄段幼儿选择图画书的建议如下:小班——图画物体动态明显,背景清晰,便于幼儿学、应用动词、象声词等,文字少或没有。中班——除了选择以动物为主要角色的童话故事以外,还可以选择与幼儿生活接近的人物故事。画面主题明显,有相应的配角,有表示事件发生的环境,可激发幼儿用完整句表示物物之间的练习,学习运用情境性语言。一般画面上文字短小。大班——以人物故事为主,画面丰富,给予幼儿充分观察、猜测和推理的线索,让幼儿有尝试角色独白和对话的可能,使阅读个性化。一般画面上有一段文字。
二、 解读图画书。
儿童图画书图文并茂,反映儿童生活经验,具有文学性、美术性、结构性、教育性等特点。从文学角度来说,儿童图画书有有趣的内容、生动的情节、精美的语言等;从美术的角度说,儿童图画书的美术表达形式多样,物象形态生动,色彩鲜明协调;从结构上来说,儿童图画书精美完整(包括封面、封底、环衬、扉页、独页、跨页等);从教育性来说,儿童图画书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会对儿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教师要站在教育者的角度对作品的文学特点、美术特点、结构特点等进行解读,充分挖掘其中的教育元素。如《獾的美餐》,首先在画面上找角色的生活习性——杂食动物;从行动上看它的行为特征——不安于现状,有改变显示生活的意愿,结果得不偿失;从美术表现上观察画面物象特点——有动线,用物像大小表示角色的运动……教师只用理清了各种元素,才能判断该书是否有教育价值,从而找到教学活动的切入点,编制活动链。
三、 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
在对图画书进行详尽而深入的解读之后,我们会根据作品特点和幼儿学习特点编制阅读教学活动链。活动链的每个活动之间相互联系,层层递进。因为儿童图画书内涵丰富,促使我们对教育内容极其价值进行多元思考。人类的学习特点告诉我们,所有人的理解性学习都是由表及里、层层递进的,是需要时间的。教师要跟随幼儿的阅读状态,分角度、分阶段第引导幼儿学习,从而达到预期目标。
第一阶段:进入式阅读。即对书本特点的了解性阅读。让幼儿自主阅读图书,寻找自己喜欢或有疑问的画面进行集体交流,促成幼幼互动。教师的任务是促成幼儿浏览整本书,大概了解书本内容及其特点。幼儿发现什么,教师就和他讨论什么。教师点到即止,不作深入分析,不必追问,尽量把时间留给每个幼儿介绍自己的发现,让幼儿体会到自己是阅读的主人。此阶段为整个活动链的热身环节。
第二阶段:理解式阅读。即以看图讲述的方式引导幼儿阅读。保证幼儿对画面的观察和描述,教师的指导重点是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表述以及同伴间相互倾听、互相补充的能力。根据图画书的特点和幼儿阅读过程中的需要,引导幼儿寻找有联系的画面,感受片段性故事情节。这一阶段仍然不追求故事的完整性,而是注重让幼儿带着信息以验证的态度反复阅读图画书。
第三阶段:分析式阅读。即以故事教学的形式引导幼儿阅读。首先,教师引领幼儿在以上活动的基础上有序地编讲完整的故事,继续要求幼儿观察画面,寻找编讲依据,以保证幼儿用心看书和深入解图。在编讲中教师自然地对图画书所传递的自然知识或人文知识进行适度的分析,然后将幼儿自编的呢绒组成完整的故事,有声有色地讲述,让幼儿完整欣赏,体验自编故事的快乐。
第四阶段,提升式阅读。即对文字及其他符号等的感受性阅读。利用幼儿对文字的兴趣,教师引领幼儿跟随语音指点文字,根据文本所提供的事实寻找相应的形容词、象声词、叠词、排比句、比喻句、标点符号等,提升幼儿对文学的感受能力,体验书面语言所带来的美感,如文字的韵律、节奏等。在欣赏的同时,教师仍然引导幼儿寻找画面上的相关表现,感受图画与文字的对应关系,保持幼儿的阅读兴趣。
第五阶段:应用式阅读。即依据文本特点选择相应的活动形式,表达对故事的理解。有些图画书可以编排成故事剧,但表演一定要建立在对作品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这样才能做到有声有色。为了满足幼儿的表演欲望,根据图画书特点和本班幼儿的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片段式表演,甚至只表现某段对话。有些图画书可以引发专项的美术活动,如画面欣赏、临摹绘画等,甚至可以在绘画基础上自制图画书。有些图画书可以设计成各种类型的游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阅读教学活动链最适合在大班进行,且适用于文学性强的儿童图画书。活动链中的一个阶段不等于一个活动,某阶段课时的多少由幼儿的学习情绪和他们发现信息的多少及其价值阶段来决定。前三个阶段的次序不可逆,第四阶段可以自然地插入各个阶段的教学活动。第五个阶段应该以独立的课时出现,可有机插入阶段与阶段之间。
四、 实施教学活动的注意点。
1.给予充分的自主阅读时间。在组织相关教学活动时,无论是那个阶段的教学活动,教师都应给予幼儿分的资助阅读时间,及时获取幼儿个体的阅读信息并组织集体交流,引领所有幼儿根据同伴提供的信息验证、补充或讨论。教师要尊重幼儿,不要急于告知答案,可顺着幼儿的问题提供多次自主阅读的机会,呼应幼儿的需要,实现跟进式教学。
2.合理使用教具。图画书既是幼儿的学具,也是教师的教具,是阅读教学活动的主材料。课件和传统的图示教具起辅助作用,可用于集中幼儿的注意,或为解决幼儿自主阅读中的争议或分析重点画面提供指向性观察。
3.图画书的使用与管理。在实施教学活动链时,各个阶段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间隔,一般以3~5天为宜,以保持幼儿的好奇心和对图画书的新鲜感。每次活动后由教师保管图画书,待系列活动完成后将图画书投放到区角或让幼儿带回家阅读。
4.舒适的空间安排。提供幼儿摆放图画书的筐或书袋,方便幼儿取用。座位空间要适度,保证幼儿在使用图画书时不会干扰他人,方便幼儿适时展现肢体语言。
综上所述,我们主张的阅读策略是:凸显幼儿自主阅读为主,教师引领为辅;幼幼互动为主,师幼互动为辅。在图画书阅读教学过程中,幼儿要你做到“手不离本,眼不离图”,教师可根据需要“用图引出文字,用文字补充图意”,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 ... amp;PostID=3224287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