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诵读”的热谈与冷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10 06:56: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诵读”的热谈与冷思

苏大附中    邵统亮



要论起语文学习的秘诀,恐怕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要数“诵读”“朗读”“背诵”之类。关于诵读研究的文章也频见报刊,诵读研究已成了语文教学古老而又常新的主题。但在目前的语文教学界“诵读”的现状又并不尽如人意,甚至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和学生对诵读的认识还比较模糊甚至混乱。

有以下观点,很值得关注:

1、诵读是古人读书的方法,是一种慢功夫。那时候生活节奏慢,学生所学科目只有语文。现在,世变事异,不适宜了,也应该与时俱进了。

2、(学生说)有时几十分钟读下来,感觉没有一点收获,慢慢就不再喜欢读了。

3、考试又不考“朗读”,在这方面花了时间岂不等于把前程扔在水里。

4、问卷调查:你在语文学习上最害怕、最讨厌的是什么?据统计,作文占第一位,背诵位列第二。

5、读是很重要,高中课文太长,课时又少。只好把“读”留在课外了。

6、美国多元智力之父加德纳曾说,21世纪最需要的人才是能独立思考、有创新精神的人。死记硬背会扼杀学生能力和创新精神。再说高中阶段了,应该教会学生思考,朗读、背诵应该是小学与初中时候的事了。

7、不就是让学生读书吗,我每节课给学生读书的时间最少15分钟,而且有时齐读,有时个人读,有时轮读。

……

以下的一些现象也值得关注:

1、  与古代的语文教育相比,现代语文教育在学法上,抛弃了古代的多读和多背的传统,不是讲深讲透,就是满堂“讨论”。 几十年来,中国语文教育的课堂上讲“理”过多,而求“读”“背”太少。繁琐哲学、玄虚之学、形而上学的纯技术化的习题、板滞的操作课型与步法等等,在语文教材和课堂上,泛滥成灾,而学生自主地读、思却少而又少。

2、  教材方面,不少课文没有几个生字,也找不出几句妙语,思想内容也很简单,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富含文学性、哲理性或者科技性的美句美文。小学、初中九年下来,优秀文化的积淀和书面感悟能力都较差。等到这些学生进入高中和大学,理解力增强了的时候,头脑里却没有多少储备与丰富的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发生碰撞。

3、  有的课堂满堂问,很多问题把课文肢解得七零八落,学生满篇乱跳找答案,根本静不下心来、耐不下心来读课文。

4、  多媒体课件代替了文本阅读,读图、听音乐,听名家朗读录音,教师的范读、学生自己诵读越来越成为珍稀“物种”了。

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很多老师已经比较重视课堂的诵读教学了,但考查一些课堂朗读也有不少问题需要商榷。如,朗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估反馈。还有口无心的读;只求形式而不求实效的读;只动口不动手的读,朗读的面窄,朗读指导机械匮乏。漫无目标地读。有些教师只追求教学表面的精彩热闹,忽略课堂目标的实施,致使一堂语文课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朗读课。千篇一律地读,不因文而异,不因文体而异,不因不同的语言特征而异。光读不点拨,不思考。

6、  目前,高中生的朗读水平与相应的水平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除少数语文精英的“课堂表演”外,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朗读障碍:朗读声音极小,破句,丢字、添字,无法进入文本情境语调苍白,还有的不好意思在众人面前读书。

……

很有必要来对“诵读”进行一次科学的认识和分析。

诵读是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第一法宝。

古代语文教育家认为,书非诵不能得。所谓“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精,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情感之切,意蕴之深,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风格之新,手法之巧。”《魏略》曰:“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大教育家朱熹强调说:“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注:《朱子大全•读书之要》)姚鼐说:“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与陈硕士》这实在是道出了“读书”的真谛。因为“读”的本身,就是一种琢磨和体验的过程。通过“诵读”,语言材料的音质感、音量感;对语流中意义组块的整体感应能力和层次分隔的感悟能力;填补语言空白的敏悟性;捕捉语言主旨的能力;迅速伴随评价的意识等感悟能力,都会得到培养和提高。

诵读是“养气”的需要。苏轼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清朝的桐城派竭力提倡诵读,刘大櫆提出了“因声求气”说,在《论文偶记》中他写道:“(读古人书,)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 清代在教育方面很有研究的教育家曾国藩,在《家训》中关于读的一段话,对诵读的好处就说得更加形象、透辟。他说:“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读则不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则下笔时必有句调凑赴腕下,字觉琅琅可诵矣。”现代美学家朱光潜则用心理学、生理学原理对该现象作出解释,“朗读也是一种模仿。它模仿的是作者喉舌筋肉活动技巧。久而久之,作者的神气音节就在读者的喉舌筋肉上留下痕迹”了。(《文艺心理学》)

古今才华横溢之士,无不是从诵读起步的。韩愈读书“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欧阳修少时读书“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白居易“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矣。以至口舌成疮,手肘成胝”。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孙洙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都是经过千百年实践证明了的真理。当代老一辈专家、学者对于背诵的好处也是津津乐道的。茅以升说:“经常背诵古文,使我渐渐掌握了作文的道理,了解了抒发感情的表达方法,谙练了语言的流畅和优美。”巴金说:“我仍然得感谢我那两位强迫我硬背《古文观止》的私塾老师。这两百多篇‘古文’可以说是我真正的启蒙先生。我后来写了二十本散文,跟这个启蒙先生很有关系”。茅盾的文学创作也是从把《红楼梦》倒背如流起步的。

即使从应试的角度看,诵读也是取得高分的有效途径。清代唐彪《读书作文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近几年有几位高考“状元”谈夺魁经验,有两位学生不约不同写道“我喜欢朗读”,文中谈到他们利用晨读或者晚上独处一室或是找一个无人地方,高声朗诵所带来的享受。

从新的课程理念来看,诵读重要功能还在于唤醒学生阅读时的情感体验,从而实现人的发展。文章所表现的思想情感、形象等通过声音信息传达出来,无声的文字通过自己的理解转为立体的、形象的情境,唤醒学生对生活、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并自觉、主动地与文本构建起绿色通道,在人、文本、社会里自由穿梭。

朗读还可以培养学生与文本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默契度,使文本的审美意义在情感的交流中变得更为丰富,学生思维更开阔。“人与文本是一种互为主体、互相解释、互相沟通的关系”,对于个体而言,文本的解读是非常个人化的行为,无论你怎样联想、拓展,对生活,对文本的感悟很难超越自己,只有在朗读中通过声音的相互暗示,使自己与别人的思维进行碰撞、交融,才可能在三维空间里见到“柳暗花明”的景致。

可是“诵读”确实是语文学习的万能的法宝吗?我们也需从另一角度来冷思考。中国古代用诵读确实培养出了一大批文章大师,但是作为历史悠久的泱泱大国,最伟大的思想家出现了多少?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伟大的思想家如孔子、老子、庄子、孟子等人真的是“诵读”而培养出来的吗?

况且,语文学习一味地要求诵读,特别是在不理解的情况下硬着头皮的背诵,使得一大批人全无学习兴趣,也有的人成了李白所嘲笑的只知躲在语文的“白玉堂里”寻章摘句的腐儒,典型的如《牡丹亭》中的陈最良。

一说起诵读,常常可以见到不少人把“三味书屋”的寿老先生搬来,且津津乐道于此,大有让恨语文老师不成钢(寿老先生)之势。现在果真看到有的名师正准备“读经”计划。我真的很担心,假如我们的学生真的漫无边际的去“上九潜龙勿用”“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似的瞎读,语文教学的效益真的就能提高吗?。

目前整个中国正处于多元理念相碰撞时期。有一位来自于美国的英语教学志愿者,他教英语,不要求学生背诵,而更多的要求学生在随机的情境下想与说。这个美国小伙说,为什么要记下那么多前人说过的话呢?据说,这种教法效果很好,且很受学生的欢迎。(这是不是代表着英语母语教学的理念?其他民族的母语学习又是怎样的?)

想到这里,我自己也糊涂了,现在我们自己的语文教学应该何去何从?确实无法选择。应当说,诸如此类的问题正在成为困扰第一线语文教师关键。

最根本的在于评价的标准。M•维哈早就指出,在中国,从宋代以来,担负着家产官僚制度的中国士人威信的源泉,在于这些文人的教养。他们不是官僚组织的运营方面的专家,而具有古典教养的,把教养贵族仪态的程度作为最高德性来尊重的外行。(《统治社会学》)这些文人的教养就是(1)四书五经全文,约四十五字的全部背诵;(2)通晓历史,在内容、文体方面能作出优秀策论的能力;(3)作诗赋的能力:这三点,既是起点也是终结。而这个教养也就成了“优种选择”标准,这里所说的“种”,就是司马迁《陈涉世家》中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种”。应该说这就是耕读时代的“优种”的教养的标准。这个标准所培养出来的人是“内省”的“内心自我满足的”。曾有一句振聋发聩的话说,如果总是这样一种教养,而又不打开国门,那么中国人将永远不可能发明飞机大炮。今天,在我们这个“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我们中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应该怎样认识,如何量化?安排着怎样的一个序进行培养?语文教育科研人员和一线老师应该联起手来深入地进行科学实验,实事求是地制定出一套适合汉语之情的中国化的语文课程标准,那种“言必称希腊”,“言必称祖宗”“视外来文化为洪水猛兽”、“数典忘祖”的做法都是不足取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2 10:27 , Processed in 0.08774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