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一期阅读札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11 18:02: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一期阅读札记[zt]
这一期《中学语文教学》共收有文章32篇,分布大致为:


1、历史回顾类。(5篇,占15.6%)
因为涉及两个“30年”,一个是吕叔湘先生《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一文发表30周年;一个是《中学语文教学》创刊30周年。为此,本期杂志有5篇文章涉及这一话题。分为两个系列:纪念吕老文章的共3篇;纪念创刊的,共2篇。
留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第一个系列的三篇文章。例如:黄厚江《当年謦欬犹在耳》一文,在充分肯定了吕老讲话的历史意义的同时,着重谈了当前语文教育存在的四大问题:“考试成绩提高了,学生读书少了”;“学生忙了,读书成本高了,语文素养降低了”;“课改搞了,课堂好看了,语文教学更空了”;“内容丰富了,教学空间大了,学科的本体弱化了”。对此,作者提出了需要从“谈清本源”“致力根本”“完善标准”三个方面做工作。作者指出,这里的“本源”既包括效率,也包括效果,其核心应该是语文素养。所谓“根本”,应该是读写能力。,应该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2、语文课程研究类。(6篇,占18.8%)
我这里所理解的“语文课程”,主要是指相对比较宏观的对“教什么”“怎么教”方面研究。在我看来,“课堂教学”也需要研究这两个问题,但有所不同。
在这一期杂志里,这类话题共有6篇。内容涉及“什么是语文基础”1篇、“怎么认识写作知识”2篇、“诗歌教学”2篇、“美国AP课程介绍”1篇。
留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两篇:
吴永军《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语文基础》一文,作者在对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究竟应该怎样认识的基础上,分析了“工具性”和“人文性”争论背后的实质问题。最后,作者提出了他所认为的“语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层面,即让学生掌握必备的有价值的基础知识和有利于他们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能力和技能”;“精神(理念)层面,即‘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培养,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精神,精心呵护、培养学生的自由及自主、独立思考、反思和怀疑批判的精神以及、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行为习惯层面,即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以及自主学习语文的方法。”
曹勇军的《新课程视野下的写作知识教学》一文,作者借用了《红楼梦》中“黛玉香菱学诗”的例子,分析了“写作知识”具有鲜明的“个体知识”的特征。因而尽管我们可以写出一本又一本关于写作知识的书,但却很难让学生读了以后就能写出好文章。因而,我们的“写作知识教学”应该充分认识这一特点,并以此组织教学。作者认为:“个体知识并非随心所欲的所谓创造,也不是支离破碎的一味训练。它是对写作规律的个性化学习领悟,其终极指向是养成读写结合、勤于积累、重视修改、自由表达的习惯。”



3、课堂教学研究类。(7篇,占21.8%)
我这里所理解的“课堂教学”,更多地侧重于微观层面。包括对于课堂教学规律的认识,包括“教学设计”“教法一得”等内容。这里,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教什么”,但更关注的是“怎么教”。
在这一期杂志里,这类话题共有7篇。
留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有:
牟靖、李海林合作的《什么叫读懂了课文》一组文章,极有参考价值。
文章是从牟靖的《胡同文化》一课的课堂实录开始的。从这个“课堂实录”看,执教老师意在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特别是“文章背后的东西”,因此,他涉及了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课文里走了几个来回。尽管根据我的看法,语文味似乎不太浓,有点像一节古典文化课。但总体来讲,还算成功。但李海林在和执教者对话时,通过追问的方式,引出来本次对话的关键:究竟怎样才算是“读懂课文”。一般以为,“读懂课文”无非是“知道课文说了些什么”“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等。但是,海林的追问并未至此结束。他引入了“另一套话语系统”作分析。这里所谓的“另一套话语系统”指的是“现代文论”中的“文学四要素”理论。这“四要素”指的是“世界、作者、文本、读者”。按照海林的看法,“换一套话语系统就是换一种观察、理解这个对象的角度”,这种“转换”,对于研究事物很重要。果然,在运用这套“话语系统”对这节课重新进行分析时,大家发现了整节课实际上只注意了“世界”(即“胡同的特点”)、“作者”(即“思想感情”)、“文本”(即“遣词造句”等),唯独“读者”(即“调动学生生活经验参与”)这一要素没有充分注意。由此,海林对什么叫“读懂课文”,做了界定:四个要素、三次变形(转换)。“四个要素”即“世界、作者、文本、读者”;“三次变形”即“从世界到作者、从作者到文本、从文本到读者”的变形(转换)。经过这样的阶段,才能算是“读懂”了。随后,海林在“观察者语”中,又进一步阐述了这个看法。他认为:“读懂课文”是一种“教学取向”,一般有两种:“解读”,解决“懂不懂”的问题;“鉴赏”解决“喜不喜欢”的问题。两种“取向”的关键是,它们的教学内容是有区别的。作者认为:对于前者,主要应扣住“课文说了些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说”“文本是如何表现这些内容的”“我们可以如和来理解”等;对于后者,主要应扣住“你喜欢不喜欢这个文本”“你喜欢文本的什么地方”“文本这个地方为什么好”等。海林对“读懂文学作品”的“标准和程序”就是上面提到的“四个层次(要素)”“三次转换”,“让学生‘经历’了这三个转换,让学生明白了这三个转换的必然性和具体内容,就是所谓‘读懂了课文’”。因此,要注意:“教学内容要覆盖这四个要素”,“要把它们联系起来教”。--“读懂”这是一个一直困扰语文教师的问题。许多课堂教学,之所以会搞的花里胡哨,之所以始终摆脱不了“讲字当先”,说到底,是老师们不放心,怕学生没读懂。这里的问题有两方面,没有“懂”的标准和操作程序,是一个大问题。海林的观点和方法,向这一方向迈出了一大步。



4、课文研读分析类(7篇,21.8%)
主要是针对我们的教材进行深入分析的文章。据我的印象在过去的“语文教学”类杂志中,一般总是占有很大比例。它的功能不仅在于弥补“教参”等不足,也不仅在于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资料,更在于有助于帮助教师提升自身素养。本期杂志收有7篇。但以“课文细读”为主,占5篇,另有两篇涉及“关联词语的应用”和“一个词的解释”。很明显,编者们的关注点在课文。



5、测试评价类(4篇,占13%)
主要是指对于考试的研究。这也历来是师生关注的中心。这一期共有4篇文章。一篇论“初中学业考试性质地位”的“理论文章”,还有3篇是讨论具体试题的。其中《语文高考“怎么考”》一文我记得在“语文论坛”已经有过介绍。考试,只不过是对学生实际素养的一次检测,透过“试题”我们可以对我们的课程和教学做些透视。本期杂志中《中考现代文阅读核心能力管窥》一文,就是通过对2008年全国中考43篇现代文阅读试题的研究,试图对“现代文阅读”究竟怎么教的难题做出回答。



6、信息交流类(3篇,占9%)
这也是每本杂志必有的。本期杂志共3篇,传递了:一次会议(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年会)、一套书(《语文教师成长丛书》、一个“学术报告会”(钱理群在北京师大附中的“鲁迅专题学术报告会”)这样三条信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09:37 , Processed in 0.08740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