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和年轻教师谈备课 文/刘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12 15:21: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和年轻教师谈备课
                        ——我的八招“锦囊妙计”
                                               
教师备课,如同影视导演编写脚本。事前功夫的优劣,直接决定着未来操作中的成败。如何才能备出一节高质量的课呢?不同教学理念支配下的老师,对此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以我二十年的思考和摸索为依托,我觉得,要想把自己的每一节课,都变成学生学习生涯中不可缺少的45分钟,那就必须在关注学生的知识积累、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等方面下足功夫、做足文章,如此,才算是教师认真准备了自己的课堂、认真探究了教学的真谛、认真触摸了教学的风景。
事实上,由一个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手,到成长为具有自己的独特教育理念的个性化教师。这个成长的过程,也就是不断积累备课经验、不断发现备课妙招、不断生成教学机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几乎每一个优秀教师,都必然地要经过“模仿——整合——创新——形成个性化风格”的发展历程。在踏上这段历程二十年之后,我将自己在备课中关注的八个问题整理出来,算是一个老教师为年轻教师呈现的自以为是的八招“锦囊妙计”。


妙招之一——模仿、甚至抄袭

工作之初,每一个年轻的生命,都是对事业和未来充满了希望和热情的。然而,热情等同不了能力;希望代替不了风格。因此,刚工作时的我,便将模仿视作了自己快速提升的唯一法宝。
从学校毕业后,我便一头扎进了一所革命老区的山乡初中。学校很小,没有图书馆,没有资料室,所有的教学资料,就是教务主任文件柜里的一排北师大出版社的《中学语文教案》,但这上面都是名家的心血。于是,我就依照自己的喜好,倾心钻研各位名师所备的那些课文,不惜花费时间,将他们的课堂中起承转合的语言都熟练地背诵下来,然后将他们模仿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大约是工作的第三年,偶然的机会,看到了县教师进修学校的一盘教学实况录像带。这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开始产生了强烈的观摩名家上课的念头。但县里的那点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都被县城中学老师占去了。于是,我辗转托了几个同学,从进修学校把他们的12盘教学实况录像借了来,一盘盘地看,同时一盘盘地记录。把每一句精彩的过渡,每一个精妙的提问都记录下来,写在自己的备课本上,然后在教学到这篇课文,或者教学到同类课文时,就在备课过程中反复揣摩,逐字逐句地推敲备课中的各个环节。就这样,我成了魏书生、钱梦龙、欧阳代娜等专家的“偷艺”弟子。这种备课活动,让我获益颇丰,自认为教学上向前迈进了一个大步。
现在,每当新学年开始,学校安排我带徒弟时,我便会将自己的这段经历告诉给刚毕业的年轻人。我想让他知道,教师,并不是一种只需要辛勤的工作,更多时候,起点处的巧妙手段,是可以将自身成长的路程缩短很多很多的。更何况,现在的网络时代,不仅书店里有着铺天盖地的教学著作,图书馆中有着成千上万的教学文章,而且网络还以它的博大与宽宏,为人们提供了纵情驰骋的空间。当我们拥有了这么良好的备课条件时,又怎么能放弃这些宝贵的财富不用,却只凭借了个人的微薄力量蜗行摸索呢?
对于教学新人而言,模仿,是备课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最精当的成长路径。


妙招之二——在整合中博采众长化为己有

白石先生曾告诫弟子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教学也是同样的道理。要成为一名有所建树的语文教师,如果始终是单一模仿名家,只会把自己引向死胡同中。在经历了前几年的亦步亦趋式的模仿之后,我开始跳出备课时的单一模拟状态,而把自己学习来的各样经验加以融合,让它们成为能够适应我的课堂需要,适应我的学生实际的备课方式。
有了点薄名之后,外出听课与授课的机会也就多了起来。每有外出观摩的机会,听课记录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我的习惯是尽量把他人授课中精彩的设计和启发学生鼓动学生的话语都记录在专门的听课本上,这个本子,被我戏称为“授课秘籍”。回来后,遇见适合的课文,备课时就要把这些“秘籍”拿出来,与我的教学实践相磨合。一旦被我的教学实践验证了是适合我学生的好方法,那我就将之据为己有了。这种将别人的教学设计教学细节跟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构想相整合的过程,其最大好处是让我把偷艺得来原本很杂的各种风格和自己学生的实际、自己的个性特点紧密地结合了起来,为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这种博采与整合的备课法,发展到21世纪后,已成为我更新知识、保持课堂活力的最重要的招数。2004年时,我在网络上看到了《愚公移山》《荷花淀》《斑羚飞渡》等几篇风格特殊的课堂实录,尽管我并不完全认同这几位老师对于文本内容的个性化解读,但我却十分欣赏他们的课堂处理技能。于是,我把这些实录打印出来,每隔一个阶段,就在备课时拿出来揣摩。我在等待着尝试这种方法,验证这种方法。终于,我遇到了相关的文本。我便在备课时,将自己对于这种深度解读文本、互文式拓展阅读的理解融合到了我的备课活动中,设计出了具有我自己的个性化理解的教学流程与细节。这种整合的结果是,这几个文本都成为了我授课中的精品课。《一个人的遭遇》的课堂实录,被《人民教育》杂志选中;《贵在一个新字》的课堂实录,被《现代教育报》看中;其他的课堂实录,也在网络上引起一定的反响。
备课中的博采与整合,不一定要建立在完整教学流程的基础上,更多的时候,是在备课过程中,将平日里积累的各种教学细节穿插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中去。比如课堂提问的设计,我就会把以前收集的资料提出来,看看别人是如何质疑的、如何表扬学生的、如何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观点等。研究这些细节,看起来和整个课堂的完整没有多大的联系,实际上,正是这些细节的完善,才有了整个教学流程的精细。例如我在很多的课堂上,需要找学生朗读课文时,就这样问学生:“今天,大家最想听谁来朗诵课文?”这个提问,就是在最初的备课中,从一个老师的实录上发现的。然后就有意识地使用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中了。


妙招之三——迎合学生的喜好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对于老师的要求,如同食客对于厨师的要求一样。厨师一方面可以根据自己的手艺来加工菜肴,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到食客的口味特征,有的放矢地配料烹饪。同样的道理,老师备课,自然也就要把握住自己的学生的口味特征,有目标地安排教学活动。
我常使用的“迎合术”是游戏。贪玩,是年轻人的共性。有游戏的课堂,总是能激发出不同寻常的学习情趣的,当然每一个游戏,都不是随意而为,而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根据文本教学的具体要求精心准备的。比如,我要对学生进行珍爱时间的主题教育,备课时,我就要考虑如何才能避免机械说教呢?我从办公室墙壁上滴答作响的时钟上找到灵感,于是,我便设计出这样的一个教学流程:
1、导语:“同学们,没有上课前,我想和大家一起做个简单的游戏测验,不知大家有没有兴趣啊?”
2、教师鼓动:“不是很好玩。不过,要是你用心去投入,也很有趣味的。”
3、活动开始:“请带手表的同学取下套在腕上的手表,然后把手表贴在耳朵上,闭上眼睛静下心来听手表走动发出的“滴答”声响;请没有带表的同学,用右手的食指中指按住自己左腕上跳动的脉搏,同样闭上眼睛静下心来感受生命的搏动。时间是5分钟。”
4、用心感受。
5、交流思想。
在实际授课中,我注意到开始听手表时,有的孩子脸上还挂着嬉笑的表情。随着时光的延续,他们的脸色越来越凝重,似乎有无数不可言传的感悟从四面八方汇集到他们年轻的大脑中,让他们沉静深思。也许从来没有哪一个5分钟有此刻这么漫长,漫长的好似经过了一段长途跋涉。当我宣布“时间到了”的时候,我听见教室中传出很多声音会聚而成一声沉重的叹息。
而当我让同学们谈谈刚才这5分钟内的思想活动时,学生们如此说:
“我起先只是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但当我静下心来倾听手表发出的滴答声响时,我开始感受到一种生命的流动。我感觉那每一次的滴答,都是一种催促,催促着我要珍惜宝贵的时光,要奋发上进……”
“我静静地听着手表的滴答声,感觉到时光流逝是那么的无情。它不会因为我们还有许多没有做的事情就停下来等候我们,也不会因为我们勤奋了就额外的多给予我们一些。于是,我想我们不能再浪费光阴了,因为人生短暂,而应该去实现的又实在是太多太多。”
“我用我的手指感受着我生命的搏动。我知道,是我的热血在鼓动着我的生命。这一刻,我感受到的是生命的可贵,是健康的珍贵,我想,我一定会好好对待生活善待生命的。因为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
孩子们的发言,超出了我备课中的预设目标,让我的灵魂也得到了一次净化。我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打开了书本。……
再如2004年的一次市公开展示课,给高三学生复习字形知识。这是最为枯燥的内容,也是一般老师开设公开课时最不愿意讲授的知识。接到这个任务,我在备课时便动开了脑筋,如何才能让高三的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复习知识呢?后来我依旧采用了“迎合法”,依旧通过游戏来完成我的教学。这节课上得很成功,给了别人很多个想不到。且看一段体现我的备课精神的片段实录:
走上讲台,我说:“没有讲析正式内容前,我们先做个游戏。我请两位同学上黑板,听写几个字词,不知有没有胆量比较大的,敢于当着这么多的听课老师上台的勇士?”
两位一直很活泼的女生走上了讲台。
“第一个字:HONG。”我报出了要听写的字。
“什么,什么HONG啊?”两个人一头雾水,不知该写什么。
我又重复了一遍,并不把这个字组成词语,同时催促两个同学赶快书写。结果两个人一个写的是“洪”,一个写的是“宏”。
“第二个字:HUANG。”
两个人很快都在黑板上写出了“黄”。
“第三个字:LAN。”
两人又都写出了“蓝”。
“好,就这三个字。请两位同学说说你们为什么要写这么三个字啊?特别是后面两个,为什么写成了一样的形体?”我刁难两位上台的同学。
“第一个字,因为你没有报出词语,所以,我不知道该写哪个HONG,就只有随便写了一个。第二个是HUANG,和第一个联系起来,就知道你是要写的颜色,所以就写了黄。第三个就更简单了。”一个同学这样给我解释。
“你能给我说说这次听写的感受吗,譬如老师应该如何报听写内容,平时运用汉字时应该注意什么内容等等?”我对另外一个同学提出要求。
“我感觉汉字使用时,必须要构成词语,才能准确表达意思。单个的音是无法表达清楚字意的。这就告诉我们,运用汉字和辨析汉字时,必须要把字放到词句中去掌握才行。”
“很好,两位说的很好。老师立刻纠正错误,下面重新报几个词语来写,你们有没有信心写正确?”我用了点激将法。
“试试吧,应该没有问题的。”
我报了四个同学的姓名出来,他们的名字上分别有“烨”“琛”“焯”“鑫”四个字。
两位听写的女生很轻松地写好了四个姓名,但一个同学把“烨”写成了“晔”。
“你为什么要写成晔呢?”我问那位女同学。
“我并不知道他用的是哪一个字,因为我不知道他姓名的含义,只是依照自己的想象,感觉应该是这个字,所以就写了。”
“哦,你的意思是说,姓名要写正确,就必须要搞清楚意思啊。那咱们就请这四位同学给大家讲讲自己姓名的意思吧,怎么样?”我提出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备课过程中的迎合,不是无原则的迁就,而是要借助最好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这种迎合中的游戏,也必须要能直接服务于课堂教学,而不仅仅是营造氛围。


妙招之四——胸中有丘壑

胸中有丘壑,就是说备课时,必须明了即将面对的文本,在全册书中占据着什么样的位置,在全学年中体现着什么样的编排理念,在整个学段中落实着什么样的教学思想。这种明了,是一个成熟教师备课时必须高度重视的内容。
时常见到一些持旧教案上课的老师。上一个循环时,属于高三的课文,这个循环中下放到了高一年级了,老师却用同样的流程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着同样知识的教学。这样的授课,于我而言是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尽管课文还是那篇课文,但它所处的位置改变了,它对于学生的价值也就随之相应改变了。比如同是《蜀道难》这首诗歌,人教版将其放置在高三年级第五册课文的“李白、杜甫”单元内,而苏教版则将其放置在高一年级必修四的“笔落惊风雨”主题单元内。前者的编排目的,在于“以诗解人”,即通过诗歌来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了解李白,了解盛唐;而后者的编排目的,在于“以诗解诗”,即通过诗歌来了解诗歌的风格,然后用此风格来和彼风格进行比较,获取不同风格诗歌的感性知识。
常规状态下,教材编排的意图,自然就是教师授课的目标所在。这种对于教材编排意图的把握,是教师备课时必须了然于胸的。惟有胸中有此丘壑,备课时才能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授课时才能提纲挈领、有的放矢。否则,用高三的备课内容,来给高一的学生讲授,虽然诗歌还是这首诗歌,内容学生也能够明白,但知识链却出现了断裂,也就无法形成语文知识的系列化和层进化了。
类似于此的教材变化,在这些年的教材变革中十分常见。准确把握这种变化中编者意旨,然后将其体现在我的备课与授课中,是我的备课中特别看重的一个要素。


妙招之五——在文本反复阅读中定位课堂

备课的核心在于阅读,而不在于资料查找。备课中的阅读,和寻常意义上的阅读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面对任何一个文本,教师备课时应该做的,都是先读懂它。备课中的读懂文本,至少包含着五点要求:先是要读懂作者想要表达的意义,其次读懂编者选入教材的编排目的,三是读懂文本本身的隐性意义,四是读懂学生阅读中可能遇到的各样问题,五是读懂教学中应该侧重的教学目标。
这是一种需要个性和创造的阅读,也是一种需要胆识和判断的阅读。这样的阅读,目的在于搭建起文本和学生间相通的桥梁,在于将作者、编者意图最大限度地纳入课堂教学之中。
比如,我在参加市里的汇报课时,带领学生学习屠格涅夫的散文诗《呱……呱……》,面对这么一个十分浅易的文本,该如何体现出作者、编者和教师的意图呢。我在备课时,把文本反复阅读,先是试图从文本本身来找寻到突破口,然后又想从文学鉴赏的饿角度找寻到突破口,但都由于文本的过于简单而放弃了。最后,我设计出“走进文本——走进生活——走进文化——走进心灵”这样四个层进式的教学模块。“走进文本”是授课的必然,任何教学,都不能完全脱离文本而存在,所以,我在这个环节,将文本中属于语文的东西都提出来进行了必要的强化;“走进生活”模块是“走进文本”的一个必然延续,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借助多媒体介绍的方式,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轻易放弃生命的故事告诉学生,目的是用这些血淋淋的惨案来引起学生的警觉,唤醒学生心目中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重视;“走进文化“的教学环节中,我为学生设计出了三种和生命相关的情境:一是个人生活上的坎坷,一是道义,一是责任,我的目的只是想让学生们知道,人,即使是结束自己的生命,也是有着不同的情况的,至于在某种情况下该如何面对生命进行选择,同学们会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去自己把握的;“走进心灵”这个模块设置的目的,则是要让学生们理解生命的宝贵,激发起学生心灵深处对生命的珍爱。


妙招之六——心中时时装着学生


网络环境下的备课,因为资源的丰富、观点的纷繁而呈现出更加绚烂的特色。在这“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信息时代,如何才能在观念与观念地碰撞、理论与理论地争鸣中不迷失了方向,而始终保持一份个性化的风格呢? 这就要在备课中体现出心中时时装着学生的理念了。
备课的价值,在于建立起文本、学生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教师备课的目的,只能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因此,备课中的一切手段,都必须以学生能够接受为根本。学生的接受,包括学生的智力水平、理解力、情感价值取向等诸多方面。
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是,越是高年级的课堂,随意性越大。这种随意性,一是来源于文本的深度和广度,二是来源于学生理解力的提高。两方面的结合,使教师无论如何教授文本,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引领下有事可做。然而,万山磅礴,必有主峰。一个文本中,一定存在着某种最有价值的东西,等待着我们教师在备课中去发现去挖掘。这种价值,也应该是学生所最需要的。
例如《一个人的遭遇》的备课。面对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优秀短篇小说,我可以从小说知识学习的角度去组织教学,也可以从小说中的细节刻画手法上去组织鉴赏,还可以从高考阅读的角度来探究解题思路。但这些却并不是这个文本最有价值的东西。那么,什么才是该文本的精髓呢?备课中,我把握住了这样的一个信息:这个故事的素材,是作者十年前获得的,但作者将这个素材冷却了十年。十年之后,作者感到自己已经从故事中冷静了下来,可以相对客观公平地进入小说创作了,才开始动笔。
这个细节的价值是巨大的,它告诉我,作者写这个文本,是要避免主观情感的支配而相对客观地描绘战争。这样的好处是什么呢?那就是可以在冷静的叙事中,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战争反思战争解剖战争。这,就是这个文本的写作目的。同样,这,也应该是这个文本中最值得让学生积累的人文素养。
找到了这个突破口,于是,我的课堂设计就简单多了。我在这个文本的教学中,就采用了文本细读的手法来组织学生咀嚼领悟课文细节中体现的人道主义精神,感受战争的反人类本质。同时带领学生认识战争文学的创作手法和风格差异,学会评价和鉴赏作品的优劣。
由于备课中的充分准备,我的这个文本教学同样获得了成功。学生们的心灵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洗礼。


妙招之七——准备的,只是话题

任何一个语文教师,在工作经验积累到一定阶段后,就应该在自己的备课活动中体现出超脱琐屑问题纠缠,而立足宏观把握的课堂驾驭能力。当然,这种备课,需要的是经验的积累,对于新手而言,并不适用。
眼下的语文课,风格日趋多元。然而,在各家流派中,有一个基本点是不会改变的,那就是语文需要对话。语文课,说到底就是对话的活动课。文本意义的理解把握,需要对话;作者、编者意图的领悟,需要对话;学生文本认知的深度广度,需要对话;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探究,需要对话。所以,语文备课的核心,也就应该是对话话题的设计。
话题式的备课,最大的好处是始终可以立足文本的整体感知来组织教学。这就可以尽量避免因为过分关注细微问题而导致的任意肢解文本的现象的出现。依照“格式塔”教学理论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观点,整体把握的课堂容量,总是要高于肢解文本的课堂的。
话题式的备课,在宏观上属于预设课堂。而在微观上,由于细节操作中的非先在性,就使得学生的课堂活动,随时处在细节的生成之中。这样,就既可以保持每一个文本的教学目标的落实到位,又可以在学生的主动学习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因而,这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备课方式。
这两年多来我的大多数备课,都是在采用这样的方式操作着。比如眼下正在进行的苏教版的主题单元教学,多数情况下,就是先依照主题单元的编排要求,确立好每个文本中要落实的主要教学目标,然后,再依照文本特色,将主要目标分解成三到四个分目标。这样,也就完成了一次备课活动。当然,这样的备课,并不是不研究细节,而仅仅是不去预先设置细节。事实上,为了能在更大程度上发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在每一个文本的大框架确立之后,还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文本的内在人文信息和语文知识信息。还要从互文性阅读的角度入手,去广泛搜集可供互文阅读的内容。这样的工作,总是要占据备课中的绝大多数时间的。
话题式备课,在各所学校的量化管理中可能都不受欢迎,但由于它的整体把握性和细节开放性的结合,给了学生最大的创造空间,也给了语文教师以极大的挑战。所以,它对于优秀教师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


妙招之八——让每节课都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成分

这是苏州大才子袁卫星的话,这里盗用来作为备课妙招中的一招。这是一招“无招”之招,或者说是一招最为愚笨最为扎实的寻常招数,属于武术中的“长拳”,是每一个“练家子”都必须知晓的最基本招数。
然而,这招又实实在在地体现着备课的最高境界。在这种思想支配下的备课,将不会再去拘泥于方法招式的是否漂亮是否吸引人,不会纠缠于课堂某个细节中没能体现出教师的高明和智慧。它所关注的,将只是一个问题——这样的设计,会不会让学生虚度了45分钟?这个环节的安排,会不会没有价值,或者价值不大?
当然,这里又涉及到了一个相对虚空的教学命题,那就是教学中的价值到底是什么。这在前面的招数中已经有涉略,也就不值得在此继续讨论了。用一句话来归结的话,想来还是应该是指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最有价值的那些知识能力与素养学养。
遗憾的是,这样的招数,我只能偶尔使出,更多情况下,我的备课中,还存在着很多瑕疵,还有很多的课堂时间,消耗在无价值的伪话题的讨论中,甚至是消耗在了批评训斥学生、以及低级无效劳作中。
( 《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年11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20:41 , Processed in 0.07159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