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从心出发——关于专业成长答编者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19 21:05: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育,从心出发——关于专业成长答编者问

文/张祖庆





      [按] 应某家出版社的约请,就个人专业成长做了一个访谈。所有问题均为主编拟订,我乃奉命做答。

     1. 有人说“一个人的成长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您能不能说说哪几本书(论文)对您个人教学理念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答:对我的教育观产生深刻影响的,是一念行者的《救救孩子,还是救救你自己》。这册不到10万字的小书,让我越读越觉惶恐不安。

     作者用富于灵性而通透的文字,阐述了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要让孩子合乎天性地自然成长,并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天赋才能。教育首先要从家长的自我教育开始,而自我教育的关键,就在于省察自己内在的种种恐惧、欲望和不安。他指出,当家长不再把自己的恐惧于问题投射到孩子身上,当家长真正懂得爱孩子的方式,孩子和家长都能从亲子关系中收获成长的喜悦。

     我,也是一个11岁孩子的父亲。扪心自问,为人师,为人父的我,常常在不经意间,把自己的欲望、恐惧、不安投射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承载了许多不应该让他这个年龄所能承担的重荷。名义上,在“爱”着孩子,但却忽略了他们“心”的成长。

     作为教育者,其实我们都需要像作者一样,好好地追问:我能否不那么关注孩子有没有学会钢琴、绘画,或他的某科成绩如何,而关心他现在是不是一个快乐的小孩?他是如何对待生活中的困惑的?他有烦恼吗?……相比较他的学识而言,他能否活得安宁踏实,显得更加重要。

     当“爱”漠视了心灵,也就漠视了生命。从这个意义上说,《救救孩子,还是救救你自己》这本书,让我的教育观发生了悄悄的变化。

     教育,要从心灵开始。

     对我的学生观产生重大影响的,当数日本教育家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佐藤学教授旗帜鲜明地反对“主体性神话”,提出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主张。他倡导“交响乐式教学”,打造“润泽的教室”。这些观点,都给我以极大的启发。

     目前,我担任着学校副校长,兼着一个班级副班主任工作。在我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也着力构建“交响乐式的教学”。在“润泽的教室”里,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静静地、安心地、自如地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基本的信赖关系。在这样的教室里,我们吟诵着世界上最美妙的诗歌、阅读着一本本优秀的童书,与大师为伴,和经典同行。我们创办阅读周刊、创建班级博客,在汉语的“阿里斯仙境”中徜徉。

     从儿童出发,让语文学习成为最润泽最诗意最美妙的事,将是我一辈子的追求。

     第三本书,是潘新和教授的《语文:表现与存在》。这本书,对我语文教育观的形成,产生大了重大的影响。

     在这本书中,潘教授将对语文、语文教育的思考和追问提升到了人的存在的哲学高度:对语文的追问,就是对人、人的生命、人的存在、人的意义的思考和追问。潘教授将语文教育的立足点和归宿归结、落实到“言语表现和存在”意义上的“人”之上。使语文教育从工具论、知识论、能力论、语感论转向言语论,让“人”的生命因为言语的表现和存在而变得充实、丰盈、高贵。这可以看作是潘新和教授所要达到的语文教育的“化境”。

这本书,让我第一次站在“人”的角度,审视语文教育、审视日复一日的教学行为。这本书,一次又一次地引发我对语文教育当中某些原点问题的追问:

    语文,真的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的学科吗?

    阅读,真的是写作的基础吗?

    语文教学,“理解”和“表达”的顺序,一定是先“理解”后“表达”吗?

    ……

    一遍遍地追问,一次次地思考,慢慢地,脑子中的许多朦胧的念头逐渐清晰起来。以“感受美、欣赏美、表达美”的语文教学主张渐渐地在我脑子里清晰起来。

    我认为语文教育的目的,在于塑造“完全的人”,而这“完全的人”应该是懂得感受之语言之美、欣赏语言之美和创造语言之美的——这是人“存在”的最高境界。一个人只有感受到足够多的美,才能传递出足够多的美。作为语文教学,就是在让学生感受、享受到足够多的美,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美。“美是一封打开了的介绍信,它使每个见到的人喜欢”。(叔本华)。日本科学家冈茨先生说:“欣赏田野上一朵紫罗兰开放之美的心就是数学。”我们借用一下,也可以说:“欣赏田野上一朵紫罗兰开放之美的心就是语文。”

    语文,就是培养一双发现美、识别美、欣赏美从而情不自禁地创造美的眼睛。语文教学最终的落脚点,应该是表达美——用美的语言,表达美的事物,创造美好人生。



     2 您觉得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应该具备哪些素养?如果只能列举三点,您觉得哪三点相对重要呢?

    答:我觉得,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有三点素养非常重要:第一,文本解读的能力;第二,创意设计的能力;第三,课程开发的能力。

    首先,文本解读能力,是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最为重要的能力。读法决定教法;老师能教给孩子的,只能是他自己。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首选是一个文本品鉴的高手。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必得有高品味的语感,并以自己的语感来唤醒学生沉睡的审美感觉和悟性。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是言语奥秘的探索者、解密者、创造者,是学生亲近语言、热爱语言的引领者。语文教师理应凭着自己对语言的独特的感受,带领学生走进语言的精微隐秘的深处,指点学生发现并欣赏琳琅满目的语言世界,进而将自己的言语睿智传递给他们,唤醒他们沉睡的言语感觉,点染他们的言语悟性和灵性,使他们逐渐获得言语领悟能力和创造能力。正如潘新和教授说的“语文教学是一种言语感觉和言语智慧的传递,是用教师的言语感悟和言语睿智,唤醒鸿蒙未启的学生的言语灵性和悟性。一个缺乏言语感悟力和感染力的教师,是无法敲开学生的言语心智法门的。”

    其次,创意设计的能力,是一个老师的课堂能否吸引学生的关键。学生天性烂漫,喜欢新鲜事物。作为语文教师,要让语文课程充满活力,就需要对课程和课堂进行着富有创意的设计。有创意的设计,能让孩子们充满好奇地探究语文、学习语文。“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着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可以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言语;他想飞上天,他想潜入蚁穴……”(鲁迅语)。语文老师,就是要努力让自己的课像变戏法一样地好玩:努力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儿童的精神探险;努力让儿童在老师的带领下,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和魅力。

    第三,课程开发的能力,是一个老师能否帮助孩子提升精神疆域的关键。语文是一门开放性特别强的学科。语文的外延无比广阔,学习语文的途径也无比广阔。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必定是一个优秀的课程开发者。一个语文老师,如果自己眼前只有一本教科书和参考书,那他教出来的孩子绝对不会看到三尺以外的地方。

    综上所述,我以为,一个语文老师能走多远,一切都决定于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文化底蕴、思维模式、教育理念。



     3.  一个成功的专业人员,往往都特别注意“取长补短”、“扬长避短”,能介绍一下您在这方面的经验吗?



    答:我这人粗枝大叶,因此往往很难上出非常精致的课,这是我的弱项。但弱项有时候是能转化为强项的。让自己的课上得大气磅礴,一直是我的追求。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我往往喜欢从大处着手,板块推进。有时候,故意不写教学语言,在教案上“留白”。而正是这“留白”,给了学生比较多的探究空间。课堂上,我的关注点,也往往全部落在学生身上。学生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有可能生成鲜活的课程资源。

    前不久,我在浙江上虞上的《新体验作文》,就呈现了“留白”后生成的“丰满”。课上,我以自编的子虚乌有的“巨角猥”这种动物知识为测试内容,考一考学生的记忆力、思考力、判断力。考试的时候,孩子们只关注了记忆力,却根本没有留意这种动物是不可能存在的,忽视了最为重要的判断力,结果只有一个孩子因没作答而得了满分,其他孩子做了题,却得了“0”分。按照预设,孩子们在老师公布答案并揭晓谜底后,肯定会恍然大悟,进而写下感悟。哪料到,上虞实验小学的孩子们却和我唱起了“对台戏”,他们一次次反驳,屡次让我“陷入绝境”。课堂上,我临时改变了教学程序,让支持我的孩子和反驳我的孩子辩论,课,由此从“山穷水复”,转入“柳暗花明”。之后,我让他们用文字继续辩论,阐述自己的观点。此课赢得了张化万老师的赞赏和与会老师的共鸣乃至争鸣。“如何让写作成为儿童的一种生命需要?祖庆的课给了我们最好的示范。这是对传统写作教学的一次颠覆,是对语文发展新方向的一种探索。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中国语文教学改革突破固步自封的现状,向现代文明学习和靠拢的可能;看到了儿童作为人的生命尊严得以彰显的可能。”(张化万浙派名师工作室陆霞老师语)。

     而事实上,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总共不到200字。简单的设计,生成了不简单的丰富。

     把课上得扎实而空灵、简约而丰满,这一直是我追寻的境界。



    4.您在语文教学领域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探索,并且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您有过低谷期吗?您是怎么克服困难走出低谷期的?



    答:我的相对低谷期,大约在2006年——2008年。2005年10月份,我在浙江的一次活动中,执教了一节《我盼春天的荠菜》,此课得到了老师们的喜爱和专家的激赏。江苏海门吴勇老师评价我“心怀希望,穿越寒冷,直到春光明媚处,春意盎然时”;著名特级教师黄亢美先生称“这是一节很有语文味的好课,究其成因,就是既简单又不简单”。

    但是,问题来了!这节课,在我专业成长中,仿佛是一座小小的山,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成了我一个时期阅读课的代表作。如何超越,却成为一个尴尬的难题。

    这节课后,我也试着上了几节阅读课。《盘古开天地》《忆江南》等课,让我怎么也找不到感觉。无论怎样的设计,都让自己不满意,是谓眼高手低也。被自己打败的沮丧感笼罩着我,以至于一段时间,我干脆不再去碰阅读公开课,把研究的重点转向了作文。我对自己说,作文课更有研究空间,多上作文课吧。其实,内心深处,一直惴惴不安着:难道,我就这样再也不敢碰阅读课了?

     我不甘心!

     于是,一边继续观摩别人的阅读课,从名家的实录中借鉴经验,一边一遍又一遍地研读理论著作,试图从王荣生、王尚文、潘新和等人的著作中汲取力量。

     我在默默等待自己的下一节阅读公开课。

     转机,终于来了。2009年3-6月,我参加浙江省特级教师评选。在一次次选拔的过程中,我逐渐找回了上阅读课的感觉。后来执教的《和时间赛跑》,就是在这次评选的基础上,逐渐完善而成的(关于这节课,有一个汉字的解读,出现了知识性的错误,承蒙一位好心的网友指正,并在后来的教学中更正。特此向这位热心的读者致敬!)

     2010年6月份,应《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陈金铭老师之“逼”,我和江苏的刘敏威老师一起上《狼牙山五壮士》。虽然第一版本的课,引发了很大的争议,但直觉告诉我,上阅读课的感觉,又回来了。在辩课基础上,我对此课进行了二度重构,新版的《狼牙山五壮士》,因为指向了阅读策略和写作策略,以更务实的姿态走进了大家的视野。此课,得到了于永正、周一贯、黄国才先生以及不少一线教师的赏识与喜爱。

    反思自己这一段“陷于低谷”和“走出低谷”的历史,我渐渐地明白:其实,人生无所谓“低谷”和“高峰”,“低谷”也好,“高峰”也罢,都是生命的常态。只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保持昂扬而平静的生命姿态,不断思索,不断进取,默默积蓄,善于等待,也许“低谷”后面,就是“高峰”。



      5.您个人觉得哪一个事件对您的专业成长(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我专业成长影响最大的事件,莫过于我的《詹天佑》一课在网上遭“围攻”。

     2004年4月,我在杭州“西湖之春”上了一节《詹天佑》,无意中,该课的实录,被转帖到“教育在线论坛”,帖子里各种截然不同的声音纷至沓来,褒少贬多,语气尖锐!

     面对这些尖刻的评论,我“揭竿而起”,写了一篇比较长的回应文章。我的回应,引发了更多的争论。

     半年后,“硝烟”散尽,静心思索,我从各种尖锐的评论中,汲取着营养。

    一些理性而深刻的话语,让我浮躁的心逐渐变得澄明。很多时候,我们往往认识不到一己之局限,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看自己,且以为自己总是正确的。叔本华说“人常常自我陶醉,正如一只狗认为狗最好,牛认为牛最好。”如果一个人老认为自己真理在握,那么他和牛以及狗又有什么区别呢?因此,我迅速调整心态,以开放的姿态接纳各种声音。我把“教育在线”和“人教论坛”对《詹天佑》一课的评论逐一下载下来,认真阅读、反思,尝试着对《詹天佑》进行二度重构。2005年10月,我在北京所上的第二个版本《詹天佑》的几个亮点,就脱胎于网友们的建议。

    回首这段“声名狼藉的日子”,蓦然发现,它对我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网络浩瀚如海,我误打误撞地把自己推到“风口浪尖”。昔日藏掖着已变质为“虚荣”的自尊,被这巨浪击得粉碎,我得以重新认识自己。这段历史,也让我认识到,网络世界出乎意料地有着“虚拟的真实”。无数最为可贵的真实声音在“虚拟”背后迸发。感谢那一片“狼藉”,也有了“狼藉”之后弥足珍贵的一片澄明,我的视界和胸襟也就得以豁然开朗。我此后结交的一大批有思想的朋友,不少是从网络上结识的。

    感谢网络,感谢生命中与我“相遇”直至“相恋”的论坛。因为它们成就了我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水本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论坛,让我“一网情深”,深深沉醉。因为论坛,我的行走方式有了巨大的变化:阅读与写作齐头并进,激情和智慧相荡相击。我语的文生命征程始终喷发着饱满的激情,始终绵延着一条网络与现实交织的光灿之路。



     6. 您自己最满意的一堂研究课是哪一堂课?为什么?

    我最满意的一堂研究课,是第二个版本的《狼牙山五壮士》(第一个版本,发表在《小学语文教师》2010.7-8合刊,那个版本引发了不少争议。第二个版本,我做了截然不同的重构;也有朋友说,喜欢我新近在南京上的《和时间赛跑》)。在《狼牙山五壮士》第二个版本中,我的教学逐渐体现了这样两个转向:从“教课文”逐渐走向“教阅读”;从“理解”逐渐走向了“理解与表现并重”。

     长期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一直陷在“教课文”的泥沼里。教师围绕着课文内容问来问去,“跟着作者跑”(王晓春语),将理解当做唯一的教学目的。而事实上,语文教学,最重要是教给学生读的策略和写的策略。

     在《狼牙山五壮士》一文的教学中,我开始有意识地从“教课文走向教阅读”、从“理解走向理解与表现并重”。

     首先,着眼于阅读策略的渗透。《狼牙山五壮士》是一篇革命传统课文,这类课文往往离孩子们的生活比较遥远。因此,学习此类课文的重要策略,是让孩子们利用有关资讯,了解时代背景,缩短与文本的心理距离。在本课的教学中,课前让孩子们看电影、查阅有关抗日战争和狼牙山的资料;课堂上,花比较多的时间交流资料,探讨资料是如何收集的。同时,我关注到,革命传统课文,往往将人物置于特定的情景,经受严峻考验,进而凸显其崇高形象。因此,此课教学中,我引导孩子们抓住英雄人物在关键事件中的言行,体察其内心世界,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利用本课写作的特点,创生微型写作课程,将读写结合落到实处。《狼牙山五壮士》这个文本的最大特色有两点:一是选用感情色彩对比强烈的词语,表达作者的感情;二是人物个像和群像结合的描写方法。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多次引导学生感受敌我对比的写作方法,让学生仿照第二段刻画战士们战斗群像的写作方法,创生语境,让学生写一写五壮士屹立在顶峰的群像。由于点抓得准,迁移得法,孩子们写得非常出彩。  

     第三,让孩子们站在写作的角度,批判性地重构课文。缺乏批判性思考能力,是中国孩子的普遍特征。在本课教学中,我尝试引入珍贵的课外资讯,让孩子们站在写作的角度,试着去思考:假如有机会重新编写教科书,要不要将“两位战士幸存的事实”以及“日军在五壮士跳崖出列队致敬”的细节写进去?引导他们从写作目的和材料选择的角度,去想一些他们从来没有想过的问题。这既是理性思辨的过程,又是直面历史的尝试,也无痕地渗透了现代公民价值观。

     这堂课,因为在课程价值上的大胆创新和教学策略上的理性回归,赢得了专家和一线教师的赞誉。当然,此课的某些环节,也颇有争议。我会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最好的,永远是下一课。



     7. 有价值的思考问题对你来说是一种责任,同时是一种乐趣。停止思考对你也许是一件很难的事。最近,您在语文教学方面,重点在思考什么问题呢?



     最近,我在思考如何让孩子们真正实现“自能作文”。

     我的思考,是由一个叫猫猫含的孩子引发的。林奕含,网名“猫猫含”,在新浪开博客才几个月,就疯狂地爱上了写作。不少朋友看了她写的文字,惊叹曰,很难想象,其文字出自六年级女孩之手!

     奇怪的是,猫猫含写的命题作文、考试作文,却和其他同学一般无二,干瘪生硬,甚至老气横秋,老是一些空话、套话,灵气荡然无存。和她的博客作文放在一起,你绝对不会相信这出自一个孩子之手。她自己也说,在教室里写作文,就像戴了面具,在家里写博文,才是自己的本来面目。

    一个孩子两张脸,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有一天,猫猫含告诉了我她的想法——  

    “因为博客上可以随心所欲地把一些想法记录下来,就像生活随笔。很随意,能放开手脚,才会挥洒自如。命题作文,比较受限制,不能随心所欲地写,得拼命往题目靠,写出来的东西很少有非常好的。”

    猫猫含这段话中,有两个很重要的词语:限制和随意。

    在猫猫含的观念中,命题作文,是为老师而写的,老师的限制太多,便放不开手脚。所有的语句,便都要揣摩老师的口味,因此,写出来的东西,往往也失去了灵性。尤其是考试中的命题作文,更是为了揣摩阅卷老师的口味。

    而随意,按猫猫含的解读就是“随心所欲”,“放开手脚”——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因为“随意”是给自己写的,就“自由”了!“自由”两个字倒过来就是“由着自己”,岂不随心所欲了。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其实是孩子们向我们发出的“渴望解放”的呐喊。半个世纪前,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他的眼晴,解放他们的手脚,解放他们的嘴巴,解放他们的空间,解放他们的时间”的主张。但时至今日,我们的作文教学,还是牢牢地将儿童束缚在“命题”作文的紧箍咒中。我想,每一个语文老师,都要好好地重温这段话。唯有解放儿童,才能激发儿童的潜能,我们的作文教学,才能焕发生机与活力。而解放的要义,就是减少限制,张扬个性。

    长期以来,我们太重视了对学生进行“写作技法”的指导:命题、立意、选材、编提纲、遣词造句……这一切的一切,其实就在“限制”,不许这样,不许那样,久之,导致孩子对作文不但没有了好感,甚至心生厌恶。反过来,如果教师不刻意从“技法”上过度要求孩子,而是创造一种“为自己写作”的宽松氛围,让孩子以“玩”的心态对待作文,让他们充分享受作文带给自己的快感,在无拘无束的表达中,体验到作文就是生活,作文,就像呼吸一样自在。如此,孩子们就能回归“随意”状态。

     还孩子作文以“随意”,写作素材自然就会从生活中来,孩子们就压根儿不需要去编出一些言不由衷的谎话、假话、大话,更不用去套用别人的材料;如果还孩子作文以“随意”,孩子们就不会人为地去“拔高”,而是怎么想就怎么说,表达的是属于儿童的真情实感。只有在这样的写作境界里,儿童独有的语言,才会活泼泼地从笔端自然流淌。

     还儿童一片自由的天空,“自能写作”绝不会是遥远的梦想。



     8. 继承传统比摒弃传统要艰难得多,如果只能选择一个,您会特别强调继承和发展哪一个传统语文教学经验?

     熟读以至成诵,是传统蒙学的基本经验。自古以来,《千》《百》《十》代代相传,其唯一教法,是熟读成诵。 “熟读精思子自知”,朗读,特别是多读,有助于记忆。

    但是,当下,弥漫着一股变质的“国学热”,让我颇为不安。有不少人打着读经的旗号,在小学生中大搞“读经复辟”。让小孩子原封不动地诵读整本整本的《弟子规》、《三字经》、《论语》、《道德经》、《中庸》、《大学》……,败坏了不少儿童的胃口。

     儿童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他们需要更多契合当下的精美语言来开启鸿蒙。简单地搞读经运动,那些成人读了都难以理解的词句,只会让儿童离经典越来越远。历史上,许多塾师不管学生懂不懂,只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相信不在少数。这样得来的—点东西,只能作为谋取功名的阶梯,而不能成为日常需要的工具,学生更难以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这些历史教训,我们是必须记取的。

     今天,“熟读成诵”这一传统精华,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来观照与审视。其实,“文化”本身是受历史局限的,而“传统的”精华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永远要传承下去,需要探索的是如何“取舍”以至“古为今用”的问题。因此,儿童的阅读内容,必须经过精心的挑选。汲取传统文化中至今富有生命力的语言元素,选编蕴藉精炼的现代诗歌,吸纳民间文学的精彩篇章,建构数量众多,古代与现代兼顾,中国与外国并存的诵读文本,让孩子们快乐地、自主地、大量地背诵,方能让“熟读成诵”这一传统精粹,散发现代的光华。



     9.目前是一个“多元共生、众声喧哗”的社会,每个人都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就您听到的而言,您觉得哪个观点需要引起我们年轻老师的警惕?



     我觉得需要引起我们年轻教师警惕的词语,就是“超越教材”。

     教材是一个客观的存在,也是必需的学习“载体”,一旦入选,就必将“载入史册”,历史早晚会被“超越”的。但,过分强调“超越”,容易陷入片面挑刺的泥沼中难以自拔。其实,对于教材,我们更多地需要“尊重”和“聆听”,只有“尊重”才能“聆听”;只有“聆听”,才能听懂作者的声音、听懂编者的声音。在此基础上,教师才有可能挖掘教材的原生教学价值,设计富有创意的教学思路,最后达成教师、编者、作者、学生以及文本本身的“视野融合”(伽达默尔语)。

    用自己的心灵和智慧,努力和孩子们一起“穿越”教材,而不是轻易“超越”教材——亦即“用教材教”,也许是我们应该保持的行走姿态。当然,对于价值观或者文字本身有巨大缺陷的文章,我们则可以借此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这,也是一种“穿越”,一种基于批判的“穿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7 12:24 , Processed in 0.07799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