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近年文化思潮及其对中国美术的新挑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20 01:06: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年文化思潮及其对中国美术的新挑战 

主讲人:胡晓明

讲座地点: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学术报告厅
讲座时间:2006年10月22日/23日

秋天的西湖对我也是很有吸引力的,桂花飘香呀。今年来的时候桂花已经落了,唐诗里说的,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传,桂花让我感受到了西湖秋天高远华美的韵味。这也是我和中国美术学院的缘份。

这个题目就是今年和去年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话题。话题特别的多,其实这个题目并不全是茶余饭后的话题,这个话题还是有意义的,我想,之所以要和大家来分享这方面的信息,有这样几个理由吧。

第一个理由就是我们讲中国文化思想,讲来讲去有三块,第一块主流的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加上中国传统形成的一个红色传统。是很大的一块。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很重要的一块,那就是来自西方的自由主义、启蒙哲学、市场经济的一大块,学术界文化界思想界,从80年代到90年代到现在还在讲。简称自由主义,也是一大流派和一大思想的层面。除了这两块之外呢,大家都知道的,现在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在社会上升温了。实际上在为学术界思想界,从上个世纪到现在,还是一个三分天下的格局,那么中国的传统文化,尽管中间失落得很厉害,依然是三分天下有其一。三分天下的一个思想传统,究竟还会发生什么样的作用呢?究竟如何流传下去呢?所以是重要的。这是第一个理由。

第二个理由是近来学术界思想界有一个重要的号召,表示出一种思想动向,即“文化自觉”。据我了解,提出这个口号的是一个已经过世的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很快就得到了学术思想界的认同:一个大国应该有一个文化的自我意识,不要全部被其他文化所同化,应该有一种自觉的认识,应该有一种自己的文化主体性。大概是这样的一个思想,这些都需要同学们了解和知道的。

第三个方面:我个人觉得和中国美术学院还有关系,这个和音乐学院就不一定有关系。前几次有一个观察就是:我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在百年中国的历史方面,特别在美术这个领域,特别有成就,特别能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融合,并且还有创造。而音乐戏曲就很少,保存下来也就很不错了,只要好好把原有的传统保存下来,在中国的传统方面很难开创出一个新的东西。学术界、文化界公认,美术的领域,有相当的成就。从专业的角度来说,我们的图像和视觉艺术设计同我们的传统的文化关系非常密切。毫无疑问,这应该成为你们的一种关怀;关于传统文化应该有一些讨论,应该成为你们专业学习与艺术教育的一种背景,作为一个大学它应该有一种精神文化的背景,或者说有一种精神和文化的空间。因为我们中国美术学院不是一个美术的训练班,也不是一个美术班的培训所,如果是一个美术的培训所就只需要单单的教一些技法就可以,完全不需要有一种关怀和背景,但是作为一个深厚传统的名牌大学,一定是在一个非常浓厚的文化和精神的视野,深厚的文化背景后面来进行创作,毫无疑问,这个题目对你们来说是有意思的。

当然了,更多的谈得更远的话,每个人包括我自己在内,生命的规划、生命的成长是个问题,所以不言而喻,从上海赶到杭州有这样一段时间,和大家分享这一个话题。最好是一个讨论的方式,不要光我一个人讲,应该是大家一起交流,因为要讲的内容非常的多,信息太多,今天讲到了五个新鲜的话题,明天再讲五个。分成上下两部分。

第一个题目: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话题,以孔子学院为代表的“现代孔子文化论”。这是一个有很多方面的课题,孔子学院为代表,因为它是一个政府行为。在全球兴办100所孔子学院,我们学校也有一个,在纽约大学边上,派老师去上课,去作管理,很多学校都有。

孔子学院现在已经建立了60多所,这个情况常有媒体的报道,但是实际情况不是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不是所有的经营的都很好。目前为止还没有做到盈利,这些学院基本上还是亏本的,大概的最早的一所孔子学院是在韩国,今年已经有6千个学生毕业,规模最大,当然在非洲也办得不错。在肯尼亚也办得不错,孔子学院的最主要的基础就是培养商贸的人才,谈不上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还没有到达这样一个很深很高的层面。

中国的美术在孔子学院里面还找不到,还是一个汉语教学的机构,是以孔子的名字命名的,因为孔子的形象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很多城市里面都有孔子的面馆,因为你们讲到孔子他才知道,孟子他都不知道。这是个品牌,是个文化资源,围绕孔子学院这个事情,联合国今年有一个大奖,叫做孔子教育奖。联合国的一个以中国人的名字来命名的奖项,中国伟人很多,但是这是第一个。颁给了印度的一个教育部长。颁给了墨西哥的一个成人教育机构,这件事情媒体也报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奖项。

当然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才会作为一个奖项。孔子是中国的第一个民办教师,他是最早的,他招了一帮学生,风尘仆仆地周游列国,收一点干粮作为学费,是一个很伟大的真正的民办教师。在这里我的插一个小故事,你们读过论语的话,就会知道这个小故事。他特别能体现孔子作为一个民办教师的身份,这个故事一般都称作“孔子生病”,有一次孔子生病了,病得很严重,已经看不清楚身边来来往往的人,那时候他的一个学生叫子路,子路是一个最灵活的学生。那时候穿衣服是很有讲究的,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服装,子路为了让老师有一个安慰,就让所有的人穿上了家臣的衣服。当时卿大夫的等级才能有家臣,你要是让家臣穿上那种衣服,是违反古理的。比如说宫廷里面有音乐、跳舞的,有几个宫女,都是以非常有规定的,不能乱来的。子路让那些人换上那些衣服,是为了让孔子更开心一些,孔子有一天突然病好了,很神情气爽的看到来来往往的人都是一些大臣,说怎么会这样子,肯定是子路作的这些事情。孔子说:我生活在这个世上,是要去欺骗谁呢,我宁愿死与二三子之手,也不想死与家臣之手。如果我死在路上难道就没有人埋葬我吗?他的意思也是非常简单,不愿意在官职社会的等级背景之下,一层一层地往上爬,宁愿做一个为教育工作而生死的普通的老师。

“二三子”是什么人?那是论语中对他的学生的称呼呀。古人临死时做的事,说的话,都很重要的。表示生命的修行达到的位置。从这个故事里我们能够看出孔子对他的身份、他的地位非常地清楚,他就是一个民办老师。联合国的奖项就是对孔子的一个非常的肯定。

那么,三千年后,孔子再次周游列国,再次风尘仆仆,这不也是一个象征么?象征着文化的软力量,正在与经济与政治的硬力量一体,发生着一种缓慢然而和平、持久的作用,正在重新定义什么叫做文明的过程。重新定义一种叫做中国文化的精神存在,正在柔软、温和、一点点地影响着全球现代社会的精神生活版图。

清代的时候,有个叫段玉裁的学者,为说文解字作注,说文解字说,儒者,柔也。段就解释说:“儒之言也,优也、柔也,使人安,使人服。”这里,儒之言这个表述很要紧,表明,并不是武器、或经济与权势,而是“言”,是一种使人能够“安”,也使人心能“服”的“言”。

所以,我们不要暂时看孔子学院只是学汉语。我们要看这件事情的过程,及其象征。

关于孔子还有一些热门的新闻,跟美术有关系的就是孔子的标准像,引起了传媒上报纸上纷纷扬扬的报道。北京的学者认为应该有一个标准像,透过中国文化的一个品牌,比方说这个人是孔子那人也是孔子。那个有胡子,那个没有胡子,所以搞一个标准像。

因此北京的学者都大力地肯定。这个和美术是有关系的,因为美术的图像、视觉、文化这都和社会的脉络有联系。但是上海学者葛建雄就说这个标准像不可取,为什么孔子应该有一个理所当然的头像,凭什么?分明是在那里造假嘛。为什么它是真实的孔子而别人就不是真实的孔子?难道这不是文化的专制吗?难道是说你有了一种垄断手段,谋取商业的利润?而且这样开了一个先例,现在发现关公也有标准像了。这一来的话雕塑系的同学就回家去了,就不要再创作名家名人了。以为只有一个东西了,固定在那个地方是不能动的。

所以这个你们是有点关系的。这表明,我们的文化声音比较多了,而且不再是定于一尊,不在是只有商家与官方的一种势力,有了知识界的声音,这很重要。这个动向透过孔子表现出来,孔子知道,应该高兴。因为孔子骨子里还是比较民主的,比方说,他请学生各言其志,有个学生说要去游山玩水,他也赞成。有个学生为富人聚敛不义之财,他号召他的学生鸣鼓而攻之。孔子参与当代文化生产的多元、民主的过程,应该高兴。

还有一个孔子的身世的问题,又被翻出来了。上海的一个学者是一个搞天文学。他就提出,孔子的生日应该是十月份,这个是争论不清的。但是这种争论有在社会中引发大众关心儒学的作用。客观上也为儒学求取更大的、更真实的正当性。同时,北京的学者提出9月28日孔子诞辰,应该作为中国的教师节,因为我们中国教师节是很莫名其妙的,台湾就是放在就要9月28的,大陆放在9月10日是没有道理的,是没有来头的。因为节日是不能随便乱定的,是有根的,是有文化和传统的根。有人提出更大的观点,9月28日应该作为中国的圣诞节,这是为中国儒家思想的复活,寻找法理、制度与日常生活的根基。因为这些根基,比较思想学术的空谈,是容易有建设性的成效的。

以孔子学院为中心的孔子文化还有全球祭孔,台湾的祭孔搞的很隆重,官员都穿上礼服去拜祭。中国的都是乱来的,服装不统一。但是祭孔从去年开始在同一天全球祭孔,这说明孔子确实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文化。这是新的周游列国的一部分。全球都看见孔子,说明孔子不仅已经进入到了国家大礼典的层面,已经到了民间老百姓的生活当中成为了节日。

至少我们可以看出这个趋势,从官方回到了民间,和百姓生活有关系了。当然都更有关系的是“读经”,这绝不是五四以前的旧传统复古。我觉得读经有三点大家应该注意的。第一点:它是政府和民间共同合力的一个结果。以前百年历史上,政府和民间同时关心的是不多的,这必然有一个共同的社会需求,有一个人心世道的念想。第二点:这件事情恰恰与西方当代一个显学有关系,即解释学(Hermeneutics),这个学问一开始是用来解读《圣经》的,叫古典解释学,后来发展到一种人文科学主流的方法与精神传统,有存有的、批判的、政治的、美学的等等,有形形色色的解释学流派,“读经”如果理解为“解读经典”,就与解释学的主张一拍即合,而且有非常多的有待开发的空间了。第三点:这种事情是社会方方面面在参与,不只是有学院派的知识分子,也有民间企业家,也有大学的教师,它不只是一种制度上的东西,而且有媒体的大量地介入。在大学的课堂里面都有一些读经的课程,华东师范大学的中文系、哲学系、历史系都有这样的课程,很多学校都成立了国学院,新开了这样的课程(应该说,还是华东师范大学首开风气,在全国率先开设这样的课程,我们在1995年就开设了国学原典的必修课,包括《论语》、《庄子》、《史记》、《昭明文选》等。)有些小学也加入了经书。媒体更多,报道也是非常多的。

还有一个特点,是在思想界比较少见的。左派的知识分子和右派的知识分子,都有部分认同:左派的知识分子有一部分人是认同读经这个事情的,右派的一部分知识分子也参与认同。这也是从来没有过的。原先是一些封建保守的人在那里做,左派的人和右派的人都合力反对。左派的人说他们是封建,右派的人认为他们是反动,但是现在左派和右派有共同的认同。举一个例子:在香港作为研究员的甘阳,新左派知识分子,编了一本书《人文教育》,这本书专门提到大学的教育课程当中应该有经典的课程,中国的经典和西方的经典。这很重要。过去大陆中文系的学生也很少去翻《论语》,有很多人翻都没有翻过就毕业了。就变成一个大学生了,但是很不对的!更谈不上道家的经典和佛家的经典。要做有些方面的工作,右派知识分子像秋风、徐友渔,他们也是主张读一点经的。还是有一个重要的思想,自由主义的社会里面不能排斥权威。不能没有权威的存在,但是权威有三种权威:一是传统的权威,二是政治的权威,三是心悦诚服的权威。比方说,我有一次和朋友在吃饭,我一听说这个同学是华东师范二附中毕业的,我就肃然起敬,因为全上海都知道那是最好的中学。这个学校有很多的名人和科学家,我太太当时也在场,她半开玩笑说我这个人很势利,一听说人家是名牌中学毕业的就对人家肃然起敬,给人家一个大闸蟹。我就和太太说有三种权威的理论,对于心悦诚服的权威,不能不肃然起敬。过去说得一个非常多得道理就是不能有权威,要打破对一切权威的迷信,其实是对于个人或无秩序的新迷信。对权威的尊敬和崇拜,我觉得是应该的。对权威的崇拜不叫做势利,因为我们这个社会应该有这种权威。自由主义者是权威的,说到经典,那是在经过历史长期的损益因革,在不同的文本当中的提炼出来,一种具有恒久价值的东西,不应该轻易被颠覆和取消。

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左派与右派,咱们把它简单化,这两派在这方面是有一点共识了,这很不容易。因为知识界思想界的共识,才是行动的前提。而且共识通往更大的共识,就对于文化事业,建设多多了。

我这里简单总结一下关于孔子的现代文化思潮。它所包含的一种文化思想的意味,就是在孔子这个符号。这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符号。它的复杂性首先在于它一方面表达一种国家认同的形象,带给你的精神象征,另一个方面还有带着功利的色彩,孔子学院在背后有很大的商业的色彩,所以说这个符号是复杂的。比较化而为一种生动的存在,具有现代社会的特征了。这是第一个特点。

第二点孔子这个符号他有一个很奇特现象,一方面它具有一种公共性的精神价值,比方说这个社会的道德,官员的这种操守,廉洁奉公这些东西都可以从孔子的信仰和孔子的文化当中得到一种正面的东西,它是公共性的。提倡这样一种文化对一个社会的道德特别在我们的公共层面上的道德观,是有益无害的。另外一方面,在古代的中国,孔子所代表的道德是一种修身文化,又是非常个人性的。它是和基督教不同的,他不会盯著那个小窗口和神父去忏悔。他是有很强的修身性,特别是我们的理学,很强的个人信仰。所以孔子这个形象又兼有公共性和个人性。两面兼顾,内圣外王。所以这个符号这又一个层面上有它的复杂性和圆通性。第三个特点:对孔子这个符号再作分析,它具有西方意义上的那种超越的价值,中国文化里没有宗教,但是孔子这个符号代表的是天道。

孔子曾经问过他的学生:你欺天吗?天的关怀和对天的信仰,这就是中国的一种非宗教的宗教。在孔子的思想和文化中有一种超越性。另外一方面,又有很强的世俗性,如何去很好的作一个儿子,好的丈夫,好的部下,好的教师,好的哥哥,好的弟弟,在这一个世俗的安排下面他非常恰当地去完成世俗生命所要求一些价值,孔子的学生问他射箭的好还是赶马车的好,孔子说只要是正当的去生活,正当的去赚钱,两者都可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所以东南亚一些做生意的人,即得挂上佛教的东西又挂上孔子的东西,孔子的身上有两面性的,这个和西方是不同的。可以概括为三个特点:精神与物质,公共性与私人性,超越性和世俗性。可以说近年来关于孔子文化的新意义,正是重新发现了其中的张力。有这样丰富的张力,可以预言孔子的形象将会在中国未来21世纪继续地生根开花。将会发展出我们所想象不到的文化。

第二个话题:非物质遗产的保护

非物质遗产的保护是从去年到今年艺术界经常开会讨论、报道的一个重要话题。我想这个话题不需要太多的解释,在二零零四年的时候,非常的可惜没有和世界的文明同步,我们是第一次参加联合国非物质遗产保护的条约。这是中国作为一个政府行为,参与了这个的条约才会作为一个文明的大国存在于世界面前,不然就不算一个现代文明的大国,美国新上任的国务卿助理说我们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文明大国。

所以加入了这个条约以后,这个事件非常的重大。间接和直接的关系,与中国文化传统的发展,真是息息相关。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法律的形式,其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传统,比如说昆曲、茶叶的文化遗产正在申报。内蒙古的长调,维吾尔族的民歌,都是非常重要的。试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个东西,这些很快就没有了。人类有一种本能,自我保护的意识。小孩子时很调皮,但是他遭遇危险时,也有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意识。文化也是这样。文化要灭亡的时候人类也会有一种自我保护的意识。这个东西快要灭亡掉了,抓紧保护起来。用法律的形式把它肯定下来。中国人到西方看到的都是老房子,因为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是有记忆的。

记忆这个词越来越多地被我们所使用,和历史在某种意义上面有相同的概念,记忆是个人的,历史是国家的。我童年的记忆很深刻,有一个门紧紧地关的从来不打开,我就想想这里面有什么仙女,我就的想着如何去拯救她,给我充满了无限的想象。我觉得记忆这个词比历史这个词更好。西方文明非常的注重这些遗产,会觉得这个世界是一个的有情的世界,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会觉得温暖有意义。非物质遗产的保护既有一种来自世界文明的力量,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很重视。又还有政府的力量和投入,还有草根的力量。老百姓也以保护它的文明。所以是一个多赢的事情。

小的地方的县太爷不懂保护,家乡有一座古老的石桥,却被他们为了“好看”,涂上了水泥,破坏了。

去年我在上海福州路的天蟾艺术剧院里看昆曲《长生殿》,连看三个晚上,其他系的老师都在那里见面了的,差不多四分之一都是我们的同学。他们都是戏曲爱好者,他们都买年卡。交通非常的方便,看完戏曲会到宿舍还有充足的时间来讨论。昆曲高雅的艺术就像我们学校的校园生活,艺术和大城市确有非常重要的联系。

在古代昆曲并不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台湾的学者齐如山先生,写过一篇《戏馆儿》说,古代的戏馆和我们现在的歌剧院是不一样的概念。戏馆里面可以吃东西,可以聊天可以吃瓜子、喝茶是不要钱的免费的,和生活是融合在一起的,西方高雅的艺术就是艺术,是不能百姓生活融合在一起的。从中国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政府的力量草根的力量,这些加起来完全可以把它保护得很好。

将来准备申报有文房四宝。今年河南安阳的殷墟申报成功了。古文字是世界上最早而且至今还在继续沿用的文字,是唯一的没有第二个的。

汉字是从古文字中演变出来的,古文字中包括中国文化,很多的专家把它作为一种课题来研究,它变化了自身的形状之后,依然成活到现在,7,000年以前的灿烂文明。那时的文字还包含了宗教、艺术、哲学、社会、机关、车马、制度等重要信息。它是一种文化的符号。所以成功的申报是具有非常好的理由,古文字本身就是一个中华文明的象征。古文字表明没有任何文化像中国文化这样具有如此强的生命力,这是中华文明亡不了的一个象征。

第三个话题是科举制度。自从上个世纪的1905年,中国正式废除科举制度以后,传统文化的基本核心价值逐渐的流失了,科举制度传承了民族文化的价值。它是一种制度的传承,制度的力量很大,这样重大事件不仅仅是对中国而且是对整个东亚有很大的影响。

韩国和日本也具有科举考试,在韩国科举制度也培养了很多的人才。韩国在一九九四年的时候纪念科举制度100年,利用了一个很大的广场,作了一个很大规模的纪念活动。他们觉得科举制度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好处。我们同唐代开始算,武则天的时候提倡科举考试,唐宋元明清都有很多的文学家、军事家、英雄豪杰都是经过科举考试出来的。但是科举制度的也带来了很大的弊端是人才比较的单一,也压抑了各种人才。但是科举制度作为全世界文明史上的文官考试制度,是中国最早的,有些人认为是中国四大发明之外的第五大发明。据邓嗣禹先生的研究,英国17世纪以后,才从东印度那里辗转学到了中国的文官选拔制度,美国的文官考试制度的是从英国来的,直到今天继续在应用。因此它是一个重大的世界文明制度的,当然他的后期变得没落。你们去参观南京的江南贡院,那里就有科举考试时的单个人的小房间,有单独的锁,进去后几天就不能出来了,天热的时候里面的味道很厉害。从前那里会解说:封建制度摧残人才,不人道没有人权。但是今天会说:看哪,过去做官多不容易,哪里像现在的买卖官!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考试时一点苦都吃不了,哪里会想到为老百姓多作事情呢!现在不仅是教育出了问题,选官制度也还是出了很大的问题。去年是科举废除百年纪念,大家都在借着这个事情,反思中国人才教育与政治生态的关系,反思我们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出了什么问题。这就是说,传统文化的话题,间接参与了当代思想文化的建设过程了。这都是正面为中国传统文化说话的。



最后我讲一个有关文化生产的问题。在这样的一个中国文化复苏生命的背景下,我们做艺术工作的,有没有什么新的机遇,新的使命?我认为有一个新的时代挑战,那就是关于是中国文化意象的生产。文化生产是政府一直在提倡的东西。已经写入了政府颁布的《文化发展纲要》。我更强调其中的中国文化意象的生产。什么是中国文化意象?简单地说就是一些现成的、传承下来的(不单单是你自己想象的,那只是文化创造或艺术创造)的形象和符号,之所以能成为中国文化意象,一定是有来头、有根据的,当然也同时加上了你自己的再创造。这是我个人对它的粗略定义。举个例子来说中国的西湖龙井它就是一个文化意象,一方面它是一个可以吃的消费品,同时他一定也是一种文化的来头,一种精神的品味,他不是一种纯粹的一个物质的商品。

中国文化的意象和地方文化的兴起其实是结合在一起的,地方都在追求一些自己的文化意象,西方也有一种学科叫做人文主义地理学。人文主义地理学不仅研究乡村而且还研究城市,而且更多的研究是那些有地方性特点的文化。

还有三个特点:1地方感,在这个地方生活受这个地方的感染,形成对这个地方的一种感觉。2地方认同,他们认为一个地方的文化营造了一种地方的认同,地方感受是一种客观的再现,地方认同是一种主观的投入。对这个地方又有一种情感,要有一种关怀,要有一种认同。主动地去营造一种地方的意识。3地方意象,即代代传承下来、具有固定特征、又具有意义内涵的地方文化符号、形象表现。人文主义地理学相当的强调这一点,这就和我们中国文化意象结合在一起了,中国的很多地方都在生产和营造自己的文化意象。如重庆的巫山神女、成都的茶馆、苏州的寒山钟声、杭州的西湖、齐鲁的泰山、南京的秦淮等等。

中国文化意象的生产有四个特点和三个问题的,第一个特点跨类型,中国文化意向生产不一定是一个文学,也不一定是一个美术,比如西湖龙井它不但包括表演、茶道、诗歌、还有文化的典故,它也包括茶叶本身的物质自然特性这一层面。第二个特点是跨雅俗,比如茶道可以非常高雅,但是茶馆也是可以相当民俗化、大众化。如何大俗大雅,如何结合民间与精英,有很多问题。第三个跨人文与科技,文化意象的生产往往是跨越简单的人文创作而更带新科技、新媒体的色彩,特别是在这个多媒体、高科技的社会,比如说网游。第四个跨国度,中国文化不仅你是中国人喜欢而且老外也喜欢。比如说老外参加了丝绸之路的绘画。中国电影《无间道》被国外导演翻拍。中国当代作家去年应国外出版公司的约请,创作有关孟姜女、白蛇传和后羿的神话,也是跨文化的中国文化意象的生产。

为什么要提倡中国文化意象的生产?其中一个问题就是文化赤字,变成了我们面临一个很大的困境,什么叫做文化赤字呢?就是源源不断引进的东西,远远大于输出的东西。如果说前二十年,刚刚从文化封闭的时代走出来,急迫需要外来的新东西来发展我的自己,那么现在的情况有所变化了,全球化的时代,“我们”意识开始显示出重要性。第二个问题是文化失衡,一个叫好,一位叫座,两者发展的平衡,就是好的,但是叫好而不叫座或叫座而不叫好,文化发展失衡了。现在还有文化恶搞,古代的恶搞是他们为了反叛权威的主流的一种意识形态,但是今天的恶搞完全是一种商业的炒作和人性无序的负面力量发泄。

陈寅恪先生八十多年前就说过,“一方面尽量输入外来之文明,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现在看来,还是这两句话说得最好。我们决不可能改变中国文化学习西方的大方向,学习西方的历程远远没有结束。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保持中国传统不至于大面积流失,尤其是如何表现出中国文化的主体性,确实很紧迫。我们的文化艺术工作中,特别是关于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和精神内涵,如何透过各种文化意象的生产来凝聚文化创意、减轻文化逆差、创造文化平衡,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大的文化责任。因为中国当代的艺术尤其是美术,特别富于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结合起来的成功经验,所以世人对此有更大期望。

(原载《人文生态》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8:49 , Processed in 0.10347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