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馆就是我们的书房
安小兰
爱书的人,大概都有一个关于书房的梦吧。
我从小的愿望就是有一间自己的房子,房子里有什么呢?当然是书了。想象中的书房并不大,但里面洒满了阳光,四周环绕着书橱,还有一张宽大明净的桌子。我就坐在阳光里看书喝茶。这大概是我有生以来最幸福的梦想了。想到以前那样兴头头地买书,其实大部分的时候,就是为了营建我的书房,想象着我的书架日渐充实,那快乐的心情,就像筑巢的小鸟看见自己的窝一天天地搭起来,虽辛苦,却充满了希望。
虽说罗马不是一天就建起的,但总有建成的一天,这么多年过去,现在我终于有了一间小小的书房,却发现,这书房竟不如想象得那么诱人。
买书的目的有很多,除了藏书(藏书家不是人人都能做的),大多数人买书当然是为了看书。看书有两种。其一,纯粹为了享受看书的乐趣,不为什么,就是让自己随意漫游,就像进行一次惬意的旅行一样。带着这个念头去看的时候,才发现可供漫游的书并不多。好看有趣又不失严肃、合自己胃口的书其实并不容易碰到、买到,心心相印的缘分总是少之又少,相遇更是难得,书也罢、人也罢,都是如此。大多数的时候,我们不是看走眼,就是凭着一些道听途说去看判断一样事物,就像我的书,大多因慕名买来,却发现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者多多也,有的竟然都读不下去。其二,为了严肃的学术研究。这就更加气馁了,因为在写作的过程中,你永远不会知道什么时候会用到什么书。百分之八十的情况下,你是没法在书架上找到自己所要之书的。指望有限的财力,有限的空间,有限的收藏能满足自己所有的需要,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还有不如意的地方,在家里看书写作的时候,发现桌子上总是堆满了东西,连放纸的地方都没有,令人心烦意乱。往往刚看几分钟书,就想到要买菜了、要煮饭了,要收拾家里,要洗衣服了……我总是被打断。
总之,家里的书房,无论怎样努力,似乎都是不完美的。鸟儿建起巢穴,为的是给自己的心灵和身体找一个避风港,爱书人梦想书房,也是为了让心灵有一个可以安顿、休憩的地方吧。可是我的书房依然有那么多干扰,而且,没有想象中的阳光。
想坐在家里尽拥天下好书,其实根本就是徒劳的幻想,怎么这样简单的道理我居然从来没想到!理想的书房原来只是个奢侈的梦,明白这一点,使我如醍醐灌顶、大彻大悟,想法全部改变。执着的书房梦没有了,但书还是要读。
无限的藏书、宽大明净的桌子,什么地方才有呢?当然是图书馆了!为什么我从来没有想到把图书馆当作自己的书房呢?念头一转,顿觉豁然开朗。固然图书馆的书不属于自己,但人人都可看的书,不就等于人人都可以拥有那些书吗?书籍不同于金银财宝,你拥不拥有它,不在于是否占有它,而在于是否读过它。读了,喜欢,书变成了精神的一部分,那就是拥有了啊。
我于是成了国家图书馆的常客。国图新馆设计得就像一个巨大的书房,(我相信这么好的设计必定出自爱书人之手),四层楼的周围环绕着各种各样的书,人们可以坐在中间宽大的桌子和沙发上读书写作,天晴的时候,阳光会从透明的屋顶洒下,舒适暖和。看书累了,还可以去书架上随便翻翻,就像一次愉快的旅行。旅行中意想不到的发现,足以使人忘掉人生的无聊痛苦,触摸到人生更有意义的一面。如果不去图书馆,可能一生都无法与那些静静躺在书架上的好书相遇,这是多大的遗憾啊。
这样的地方,就是我想象的书房啊!
乔治奥威尔在《写作生涯的代价》一文中说,作家难以靠写作为生,国家能为作家做的唯一的事,就是拨更多的公款为公共图书馆购置更多的图书,作家的生活会因此变得轻松而文学会因此受益。此话深得我心。奥威尔的话虽然是针对作家而言的,其实也适用于所有的读书人。在任何社会里,能够拥有自己合意书房的人都是很少的,去图书馆看书就成了必然的选择。拨款给一个图书馆,看起来要花很多钱,但其实是效益最高的。道理很简单,因为图书馆是所有人看书的地方,会使所有的人精神受益,而精神的受益远比物质受益来的重要。对于饱受精神之痛的当下中国人来说,图书馆的意义远比我们想象得重要。因此,永远不要吝惜金钱,我们投入图书馆建设的钱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