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音乐是一种人类有目的的活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5 05:35: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音乐是一种人类有目的的活动

谢嘉幸

    我们常常被告知,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这固然是不错的,但说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仍然只对了一半,因为音乐同时还必须是一种“人类有目的的活动”([美]大卫. 爱利尔特 David.Elliott),也就是说,音乐里面除了需要艺术的声音,还需要参与艺术声音这种活动的人。人和声音,缺一不可。这个问题,在电声技术发明之前,是不成其为问题的。因为那时侯,没有人,也就肯定不会有艺术的声音。但电声发明之后,音乐的声音,可以离开人的音乐活动而独立存在,比如被存在磁盘里、CD中,究竟何为音乐,也就开始成为问题了。从音乐作为声音艺术的角度来看,存在磁盘或CD中的音响当然是音乐;但从音乐作为人类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来看,存在磁盘或CD中的音响,就不再是完整意义上的音乐了,因为它仅仅是音乐的一个文本。换句话说,无论广播里,还是电视中播放的音乐音响,只有当有人再次去倾听它时,它才又恢复作为音乐的完整意义。

      这样的讨论有什么意义呢?当然有。从艺术声音一个角度来衡量音乐,人们往往只考虑和追求音乐的声音方面,而忽略了人的方面。而同时还把音乐当成人的活动,就不仅要考虑声音,还要考虑参与音乐活动的人。比如说对待一个弹琴的孩子,如果从第一种音乐观出发,那我们很可能只考虑如何(迫)使他练出好听的声音,而不考虑他在练琴中有什么体验,无论他是否因此而承受痛苦;但如果从第二种音乐观出发。不仅仅是声音,这个琴童在学琴过程中是否愉快,是否有趣,也同样成为衡量这个音乐好坏的标准。同样的,各类音乐比赛,是促进人们在追求音乐声音美好境界的一个有效手段,但如果音乐活动只剩下比赛,那音乐只可能永远是少数人的事情,对于大多数人来将,仅仅只有这种活动方式的音乐生活是单调的。音乐其实还可以满足人们更多更多的目的。比如情感的表达、宣泄、升华与交流,世俗生活的礼仪、舞蹈、休闲、狂欢。一个在舞台上表现一般的歌手,如果在和朋友聚会时放声高歌,他的朋友会觉得此时他的歌声,是世界上最美妙的歌声。相反的,那种台上千篇一律的演唱演奏,台下呆若木鸡、或故作高雅的、有礼貌“聆听”的音乐会,才真正令人乏味。

      对于音乐教师来说,音乐作为一种“人类的有目的的活动”,同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有了这个观念,音乐课堂上就不仅以追求美好的声音为目的,同学们在参与音乐活动中的鲜活状态、那种被激发出来的主体的创造意识,同样是衡量音乐好坏的标准。而反过来,音乐学习的目的,就不仅是学习一点歌唱、演奏或创作,还要学习设计和创造属于自己未来的音乐生活,并将此当成音乐教育更高的目标。将音乐当成是一种“人类有目的的活动”还使我们能够跨越时空,无论是久远历史的故主,还是隔山跨海的异族,我们都能追随其音乐,而与之神往。

     音乐,不仅是一种“声音的艺术”,还是一种“人类有目的的活动”,让我们将这样的观念,融化在我们的血液里,贯彻在我们的行动中。其实我们还可以有很多说法:“将音乐还给生活”、“音乐,她首先是属于人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21:44 , Processed in 0.09029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