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全国音乐教育课程培训”研讨会学术报告文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5 05:37: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全国音乐教育课程培训”研讨会学术报告文集

序言

——学科发展与课程建设

谢嘉幸

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其基本课程的建设,而基本课程的建设,又离不开学科发展的推进。我国音乐教育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无不紧扣“学科”与“课程”这两个核心环节。从1992 年的“高师音乐教育学课程教改研讨会”(北京),到2004年 的“全国高等院校音乐教育学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学术研讨会”(大连)与2006年的 “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研讨会”(长春),本学科的全国学术会议,无不是以“学科”或“课程”直接命名,或是与这个内容直接相关的。那么,时至今日召开的大会,我们仍然重提“音乐教育课程培训”,其新的意义和目的究竟是什么?



其一,通过课程培训,建立课程联盟,以促进我国该学科领域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学与学术水平的提高。建立音乐教育课程联盟的想法,一方面受到整个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以及精品课程建设浪潮的激励,一方面来自本学科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触动。而其深层的背景,则是随着远程教育技术的日益完善,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同仁们对“尽快搭建国际化的课程交流与共建平台,充分开发我们的教育教学资源,并将其作为推动音乐教育学学科发展有效途径”的深刻认识。



其二,通过课程培训,探索召开学术会议的新形式,将学术交流报告(课程培训与交流)和学术论坛(课程研讨)结合起来,以提高学术会议的活力和质量。具体做法就像大家在会议秩序册里看到的那样,一方面,聘请国内外的专家,采用多会场的方式,举行学术交流报告会;一方面设立青年教师与研究生论坛,进行围绕本学科课程建设的学术交流与探讨,使学术会议所具有音乐教育学学科的实践品格更加明确,会议目标更为清晰。



其三,通过课程培训,为明年将在这里举办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做好学术准备。世界音乐教育大会,是一个广阔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也有其严格的学术规范。因此,如何尽可能地实现学术的国际化接轨,使我们的学者及广大音乐教师与研究生更有准备地参与其中,也是我们开展课程培训的目的之一。此次“全国音乐教育课程培训”暨“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学术骨干培训”研讨会除了安排专门的大会报告外,我们还特邀了国际音乐教育学会主席,以及8个分委员会的10名主席与国内的30余名音乐教育专家一道,共同作为课程培训的主讲嘉宾,为课程培训提供内容多样化的学术交流报告,即是为了实现这一共同的目标。



本文集,正是由这些专家提供的学术交流报告,根据上述想法,分上下册编撰而成的。



上册,由国际方面的专家报告组成,涉及的领域包含:音乐教育研究;学校音乐与教师教育;文化、大众传媒与教育的音乐政策;特殊音乐教育、音乐治疗与音乐医学;早期儿童的音乐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社区音乐活动;以及器乐与声乐表演等方面。



下册,包含了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音乐教育学学术委员会的委员以及特邀国内部分的音乐教育专家报告组成。学术交流报告的主题分为五大板块:音乐教育研究;音乐教育的理念、课程与教学;音乐教师教育;音乐心理与学前教育;民族音乐与多元文化。



我们当然不能说这些学术交流报告就是课程本身,但这些学术交流报告,凝聚了国内外音乐教育学专家多年来在本学科课程建设中的思考和学术成果,为我们的课程培训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也为我们的课程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思路。学术报告上下两册本身,也构成了一种对话,彰显了不同的特色。举例来说,就专业关注点而言,我们通过国际国内这两方面报告文集的比较,就可以见出一些不同的特点和差异。国际音乐教育关注的社区音乐教育问题,老年人音乐教育问题,音乐教育政策问题,还没怎么进入我们国内学者的学科视野,等等。因此,对我们自身的学科队伍而言,这种对话,还应该是一种寻找差距,努力提高的过程,一个受到激励与鞭策的过程。这样,在开展学科课程建设方面,至少还有以下问题,是需要高度关注的:



1、音乐教育学学科的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有对本学科专业方向的不断挖掘,还需要有广泛的知识储备与实践探索,必须走校际化、国际化的道路,通过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才能得以提升和完善;

2、重视音乐教育学科的科学研究,提高本学科队伍的科研能力与学术规范水平;

3、强调音乐教育的实践本质,注重学科自身的实践品格;

4、重视音乐教育广泛的社会实践,不仅关注学校音乐教育,也要关注社会音乐教育,拓展学科的学术视野;

5、重视民族音乐教育,继承民族音乐教育的传统,不断向民间学习,开发多元的音乐文化资源。



课程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实现全国乃至国际化的课程资源共享,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有关精品课程的报告中指出: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就是让优秀的教授不止上自己学校的讲台,还要上一个更大的讲台,用信息化的手段实现课程资源的全国共享。多年以前我们曾经说过,21世纪是一个只有优秀教师才能够存活的世纪,这句话的表达不一定十分合适,但却透出这样的信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原有狭小的讲台得以广泛的延伸,使名师的校际化与国际化成为可能。



应该说,我国音乐教育学学科建立课程联盟还是有基础的,从2003年至今,教育部评选出的11门音乐类国家级精品课程中,音乐教育学学科课程就占了两门,一门是首都师大2006年申报的《音乐教育学》,一门是中国音乐学院2007年申报的《音乐教育基础》,而我们的学科成果当然远不止于这两门课程以及这两支学术队伍,我们还有很多很多的成果,这一切都在说明我们这一学科,在整个音乐领域学科群中,已经被人们关注和认可。



当然,应该说,我们还做得很不够,还需要不断的学习。这本报告文集很快就会成为我们这次大会的历史文本,也肯定还要留下诸多的不足和遗憾,供后学批评指正。但相聚是缘,作为国内外同行学者在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召开之前的一次历史性对话,这本文集,可以有它应有的位置。



最后,应该感谢全体主讲嘉宾提供的精彩报告,感谢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组委会、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和中国音乐学院领导对这次课程培训的大力支持,感谢参与此次报告翻译的张桂平教授、齐雪先生、杨阳博士、赵嘉楠老师、杨帆、王金萍和包原铱同学,以及为本文集编辑付出艰辛劳动的张援老师、崔玉洋、刘姝、刘学梁、李欢、杨玫、刘雪等同学。





                                             谢嘉幸

                                   2009年8月18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17:32 , Processed in 0.09902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